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1)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1)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1)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1)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1)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1)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C.16℃ D.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解析:第1题,图中最高气温为21℃~23℃。最低气温为5℃~7℃,故温差应该在14℃~18℃之间,但不可能是14℃和18℃。第2题,多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低于晴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最剧烈处在9日8时至13时;从题中信息可以判断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晴天时白天气温变化更剧烈。第3题,从图中可知,备选项中市中心和南、北两侧的气温差的最大值出现在8日22时左右,故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刻为8日22时左右。答案:1.C2.B3.B(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测试)下图为某地气象台测得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读图,回答4~5题。4.据图判断,该地()A.北京时间16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大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大的时刻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5.该地()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B.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C.位于90°E,昼长15小时左右D.位于150°E,昼长15小时左右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北京时间14时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大,A错;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小的时刻,C错;大约在北京时间15时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D错;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所以B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气温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6:00,而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故该地的经度应为90°E;只有在白天,地面才能从太阳获取热量,故该地大约在北京时间6时日出,21时日落,该地的昼长大约为15小时。答案:4.B5.C(2015·成都二模)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图,回答6~7题。6.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城市建筑规模扩大,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有关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温带地区B.热岛效应≥1.0℃城市比例高原区最高,说明高原区产生热岛效应的城市最多C.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地区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无关解析:第6题,城市建筑规模扩大,降低了风速,增加与郊区热量交换的难度,故①说法错误。选B。第7题,读图可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高原区,故A错;热岛效应≥1.0℃城市比例高原区最高,不能说明高原区产生热岛效应的城市最多,我国高原区城市数量相对较少,故B错;1月份我国为冬季,温带地区和高原区需要采暖,热岛效应较强,故D错误;读图可知,答案:6.B7.C(2015·北京海淀区二模)下图为华北某地区某日气温随空间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从时间分布看:T1、T2、T3依次表示8:00、10:00、12:00B.从空间分布看:①②③依次表示城市、乡村、城市C.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看:①地流向②地,②地流向③地D.从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看:①③地气流上升,②地下沉9.关于图中所示三个时刻表述正确的是()A.T1时刻:①与②气温差异最大B.T2时刻:②与③气压差异最大C.T3时刻: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热力环流更强盛D.T3时刻:最易出现逆温现象,空气质量最差解析:第8题,图中显示T1、T2、T3气温依次上升,则从空间分布看,②地气温最高,①③两地气温稍低,①③可能为乡村,②为城市,同时②地气流上升,①③两地气流下沉,且从水平方向看,①③两地气流流向②。第9题,图中显示T3时刻,①③两地与②地温差最大,则热力环流更强盛。答案:8.A9.C(2015·山东滨州一模)下图是某地区某一时刻气压分布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时出现降水的区域位于甲处和丙处B.甲处的气温一定高于丁处C.甲处一定比丙处气压低D.丙处的风力一定大于丁处11.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变为1020百帕,则这段时间内北京市天气特征变化最可能是()A.风向由西北变为东北B.风速由快变慢C.天气由阴变晴D.气压先变低再变高解析:第10题,等压线越密集说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强,图中丙处等压线明显较丁处密集,故D选项正确。锋面气旋中降水区域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甲、丁处可能出现降水。第11题,可把图中北京市向西移至1020百帕等压线与40°N相交点位置,则风向由现在的西北风转变为东北风,A选项正确。同时等压线变得更密集,则风速由慢变快。答案:10.D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5·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材料二拉萨位置。(1)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10分)(2)分析拉萨夏季“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8分)(3)评析拉萨作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8分)解析:(1)图中显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河谷中,高原具有空气稀薄的特点,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回答即可;同时河谷地形使白天气温更高、夜晚更低,也促使气温日较差更大。(2)可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分析对农业的影响。(3)主要从温度、湿度、旅游需要的空气质量、阳光以及高原不利于旅游的因素角度分析。答案:(1)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2)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其产量、品质;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的部分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3)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靠近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不利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日较差大。13.(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懿父子觉得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火,司马懿父子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材料二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当时正值隆冬。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材料三李商隐的古诗《夜雨寄北》中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中的“巴山”指大巴山,“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及四川盆地。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1)材料一中“葫芦峪”的大雨为什么说“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6分)(2)材料二中周瑜为什么“欠”东风?(6分)(3)四川盆地的夜雨属于哪一种降雨类型?请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简要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8分)解析:(1)可以用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回答。(2)注意材料中正值隆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