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本讲主要内容一、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简史(★)二、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三、中西服饰比较与思考服饰文化(一)原始社会服饰1、衣料自然物—兽皮—亚麻—羊毛—蚕丝2、纺织骨针、骨锥—纺轮3、染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自然也就利用一些能够随手得到的东西来护身御寒,比如树叶、茅草以及狩猎得来的兽皮,穿着方式是最简单的披挂。衣料

兽皮来源有限,而一般的树皮、树叶性脆易烂,所以韧性纤维就开始被利用,这就扩大了人类服饰材料的来源。

‧最早使用亚麻作物制成亚麻布的是公元前6500年安纳托利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人。‧到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开始利用羊毛。‧在中国,新石器时代(10000-4000年前)人们开始养蚕获取蚕丝。亚麻、羊毛、蚕丝成为主要衣料。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丝

中国很早就开始养蚕缫sāo丝,考古学家在距今五千五百多年的仰韶文化遗迹中,已经发现了大量丝绸残片。麻

是唐宋以前百姓主要使用的衣料,一般所谓的“布”即指麻布。除了麻以外,葛、羊毛等也作为衣料,但是产量较少。棉

唐代以前,棉布被称为“白叠”,非常少见而珍贵。唐代开始,棉布制作方式逐渐由西南地区进入中国。宋元时黄道婆在黎族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方法,大致到了明代,棉布便取代了丝与麻,成为中国人最普遍的衣料了。中国古代衣料的发展云锦织金锦衣织金锦残片SilkTextiles黄道婆教人纺织黄道婆纪念邮票CottonTextiles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工具,开始了对兽皮的初步缝制,从而使披挂物能够逐渐适合身体的形状。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创造出纺轮等最早的纺织工具。纺织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中国的服饰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期。据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已能把兽皮缝制成蔽体的衣物。1、原始时期的服饰

原始人将兽皮拼接成衣服御寒。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纺织出现,人们开始用麻布缝制衣服。此时的衣服形制是上衣下裳,颜色是上玄下黄。此种服色观念来源于“天地崇拜”,影响深远。

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人像得知,商代衣着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布满花纹。腰束宽带,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蔽膝,下着裙裳。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人像蔽膝是权威的标识,历代相传,是身份的象征。上衣在商代通常为窄袖短身,周代出现长大宽博样式。下裳(cháng)即裙,下遮开裆裤。衣裳以宽带束腰。

古代的下裳与今天女子穿的裙子有所不同,它有点象后世的围裙,当然在裳的里面仍穿有裤子。这种裤子无裤裆,也无裤腰,只有两个用带子系在腰间的裤管,而阴私处全靠裳来遮掩。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两种基本形制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衣裳连属制,始创于周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fèi

。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

请指出下图当中的错误一、深衣制二、冕服制三、胡服制(二)商周至秦汉服饰

1、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主要是上衣下裳,交领右衽。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并形成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规定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位尊。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右衽(yòu

rèn)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但并非汉服独有。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与之相反,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称为左衽。因此左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战国窄袖曲裾女深衣深衣是起源于楚国的先王有熊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要公平。

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以尊卑等级关系为基础,早在西周,已形成了冕服制度。(一)冠服制度

1.冠类周代贵族戴的冠主要有:冕和弁biàn

。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可以戴冕,而且只用于重大典礼活动。弁是仅次于冕的男式皮质礼帽,用于一般正式场合秦汉统一中国后,对冠式作了礼仪典制的规定,冠式成为官职和品秩的标志魏晋南北朝的冠服多承袭汉冠制度,但庶民戴的头巾开始上层流行Ritualcostumes

冕冠冕服1.衣裳类十二章纹,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fǔ

、黻fú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案。“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这是汉代以后太阳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日中有乌”、“后羿射日”(《淮南子·精神训》等)等一系列神话传说。“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这是汉代以后月亮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嫦娥奔月”(《归藏》、《淮南子》古本、张衡《灵宪》)等优美的神话传说。“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几个小圆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间以线相连,组成一个星宿。“山”即群山,其图案即为群山形。“龙”为龙形。“华虫”,按孔颖达的解释,即是“雉”,“华虫者,谓雉也。……雉是鸟类,其颈毛及尾似蛇,兼有细毛似兽”。(《礼记·王制》孔颖达疏)。“宗彝”,即宗庙彝器,作尊形。“藻”即水藻,为水草形。“火”即火焰,为火焰形。“粉米”即白米,为米粒形。“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黻”是黑青相次的“亚”形。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判断题

1.冕服是礼服的一种,上有“十二章纹”,只有天子才能穿着。

答案:×

2.深衣的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因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称深衣。答案:√

2、秦汉——传统冠服制的确立

秦汉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秦汉时代,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汉代妇女曲裾深衣汉代男子曲裾深衣曲裾:曲裾下裳部分面积加大。穿上身,静立时衣面悬垂自然贴体,走动时则裙裳部分膨大如伞,不束缚脚步。这种斜领连襟合成锐角的曲裾衣,即是扬雄《方言》所说“绕衿裙”,是战国深衣的变例。

直裾在西汉以前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字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深衣。曲裾下裳部分面积加大。穿上身,静立时衣面悬垂自然贴体,走动时则裙裳部分膨大如伞,不束缚脚步。这种斜领连襟合成锐角的曲裾衣,即是扬雄《方言》所说“绕衿裙”,是战国深衣的变例。曲裾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汉代妇女的襦裙图襦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犊鼻裈(裤)一种有裆的短裤,因其形似犊鼻,故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填空题

1.汉代的深衣分为

两种。

答案:曲裾

直裾下图所示深衣是曲裾还是直裾?

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南北民族大融合,出现了汉衣和胡衣并存、胡衣汉化的现象。

一、汉衣

1.东晋时玄风盛行,衣式宽松博大

2.女性服装从深衣向衣、裳分开发展二、胡服(民族融合)

1.北方胡服流行

2.衣装纹饰体现了多元化文化的影响纹饰受佛教文化影响:缠枝纹、忍冬纹、桃形纹、生命树等纹饰受西部风情影响:对马、对狮、对羊、骆驼等(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伦理美向人格美的转型)魏晋男子的服装更有时代特色,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装束仍是一时的风尚。《洛神赋图》局部《高士图》玄学、道教和佛教在魏晋时期广泛流行,互相影响,成为一时的风气。文人士大夫阶层在这种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崇尚虚无,不拘礼法,更有甚者放浪不羁,追求仙风道骨,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喜好穿宽松的衫子,袒胸露怀,无拘无束,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魏晋士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shāo

”。魏晋杂裾垂髾服《洛神赋图》局部魏晋妇女衫裙之一魏晋妇女衫裙之二

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展。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加上丰盛的配饰,能够展现出魏晋女子潇洒俊美的风度。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

3、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出现了裤褶zhě和裲liǎng裆。

裤褶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先来张图。

秦汉时期,汉族人也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上衣和裤外出的,他们出门见人得在襦裤之外加穿袍裳,要不不合礼数。只有劳动人民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上身甚至不穿上衣,当然只限男性。

南北朝的裤有小口裤和大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方便,所以有时尚中人发明了用三尺长的锦带将裤管缚住,称为缚裤,就是下边这张图图上的裤子。穿裤褶的男子和女子(北朝陶俑)穿裆铠的武士(北魏加彩陶俑)

裲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起初是山军戎服中的裲裆甲演变而来。这种也是男女都用的服式。衣服不用衣袖,长度仅至腰而不及于下,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形似今天的背心。军士穿的称裲裆甲。一般人穿的称裲裆衫魏晋南北朝服饰(一)南北朝武士图南北朝铠甲袴褶(kù

zhě)

袴褶是实际上一种上衣下裤的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裤。

这种服装源出于军中,服无定色。袴褶原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服装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锦带在膝盖处系扎,使之形成皱褶,称为“缚裤”。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服饰。裲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藏北魏彩绘陶文武士俑

袍服和深衣的差别是袍为上下通裁,深衣是上下分裁再缝合。

袍服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服装,其特点是上衣长大,一般长过膝盖或盖住脚面。衣领有交领、圆领之分。衣袖不长,均为窄袖。魏晋之际袍服传入我国南方,逐渐成为时尚服装。

戴巾帻、穿袍服的信使穿袍服的采桑妇女穿袍服的农民及农妇戴毡帽、穿袍服的猎人甘肃嘉峪关出土砖画袍服服装样式的新变化:唐半臂、大袖衫、回鹘装宋褙子、袆(huī)衣辽金元

左衽、辫线袄、织金锦袍

明比甲、水田衣清长袍马褂服装上的配饰唐披帛宋玉环绶元瓦楞帽、姑姑冠明宫绦、凤冠霞帔清纬帽、瓜皮帽(四)隋唐(开放中的多元共生)唐代妇女大袖衫隋唐皇帝常服(三)新潮的唐代衣装穿襦裙或袍衫的贵妇及侍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男子服饰幞头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装束,至天宝年间,妇女也模仿穿着。先是在宫掖,多为宫女所穿着,后来传入民间,成为普通妇女所喜爱的服饰。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女装男性化《虢国夫人游春图》

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和戎装在天宝年间成为一种时尚。

天宝年间,妇女曾流行穿男装唐代妇女也流行穿胡装,回鹘女子的服装对唐代汉族女子的服装影响较大。回鹘女装的基本款是连衣长裙,翻折领、窄袖,衣身比较宽松,腰际束带。一般在翻领和袖口上都有凤衔折枝花的纹饰。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从初唐至盛唐在美学风貌上经历了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从较为保守到相对开放的过程。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唐代大袖衫唐代贵族妇女,头簪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纱衣的里面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这是一种大胆的装束,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妇女的思想开放。大袖衫大袖衫是盛唐时候的女装,因为它的衣袖往往宽于袖四尺,所以这种衣服被称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料制成,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女子穿上它,能显露出华贵而飘逸的气质。穿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的贵妇(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隋唐女装隋唐女装有时装性,往往由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服饰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

半臂高髻、锦半臂、柿蒂绫长裙妇女(西安三彩釉陶俑)襦裙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曳地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披帛女服穿戴展示图当时还流行长巾子,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披帛多以丝绸裁制,上面印画纹样,花色和披戴方式很多。披帛会随女子行动时而飘舞,非常优美。披帛隋唐女服多用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裁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都在两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不时飘舞,非常美观。隋代短襦长裙披帛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尤以红裙(石榴裙)为尚。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娘》隋唐半臂襦裙

4、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隋唐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

幞fú头

以巾裹头,称为代替冠帽约束长发的头巾。幞头有四带,二带系脑后,二带反系头上,曲折附顶,所以也称“四脚”、“折上斤”。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发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帽带两条系于帽顶前部,两条垂于颈后,或长或短,式样有三五种,初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唐代官吏常服袍衫和幞头宋代展脚幞头、大袖襕袍及玉带判断题

3.“幞头”,本是男子包头用的一种软巾,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帽子,后代称为乌纱帽。答案:√

4.石榴裙是唐代襦裙之一种,以其色彩艳红如石榴而得名。答案:√

5、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内敛型服饰审美思想)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7、宋代时期男子一般着右衽襕衫,头戴巾帽、硬角幞头女子一般着有绶环的素雅儒裙,披帛、花冠,出现缠足硬角幞头襕衫

宋代流行一种叫褙bèi子的外衣,男女皆可穿着。其样式是: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褙子的领口和前襟,多绣上漂亮的花边。

宋代褙子玉环绶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块玉,它的名字叫“玉环绶”。用条带系于腰间,垂下来。“玉环绶”的作用一个是美观,另外就是可以压住裙幅。当走路时有风吹来,不至于使裙子随风飘舞而有失雅观。同时呢,玉本身具有一种高雅、圣洁的美,是其他东西不能替代的。所以在古代,无论男子还是女子,身上都常常佩带“玉环绶”。宋贵族女子服饰宋代女子大众装束

在这一时期,女子缠足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并一直延续到近代。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也有穿一种叫做襕衫的衣服,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多为学子所穿着。当时的官员、士大夫头上多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苏轼和东坡巾乌纱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下图所示是什么服饰?

6、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民族融合的体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

8、元代时期此时期蒙古族男子以蒙古装束为主,汉族男子以长袍为主。贵族女子服饰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宽袍长冠为特色,平民女子仍旧以短儒长裙为主要装束。元代贵族服饰元代平民服饰金代服饰很有特色,衣服多为皮质,且是用环境色,即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这与女真族的生活习惯有关。金代贵族服饰元代蒙古族男子服装有辫线袄的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元代男服辫线袄

元代蒙古贵妇服饰特征: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罟罟冠(故故冠)。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宽广松肥大,长度大多垂足,衣边扫地,以至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着托起,这种宽大的袍式,汉人称为“大衣”或“团衫”。

元代汉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受蒙古族的影响,男女服装的样式也有变化,有时也用左衽,女服的色彩也比较灰暗。

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明代时期:从压抑到求新

鉴于元代不平等的种族政策,明初皇帝建国之初,就表现出了推翻民族,恢复汉制文统的决心。朱元璋出于防范和猜忌,巩固统治地位,让国家按集权化、专制化的方式动作的心态,反映在服饰上便是诸多禁令与衣裳等级分明。男子宽

袍儒巾9、明代时期男子装束以青色与黑色宽松袍服为主,戴儒巾;官员戴乌纱帽。贵族女子讲究戴凤冠、披霞帔,民间女子穿直领对襟小袖、水田衣和比甲等。明代官服和乌纱帽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另一种,为宝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五蝠捧寿纹大襟袍展示图及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袍衫缠枝宝相花纹织锦袍展示图,面料是织“宝相花”纹样的织金锦

凤冠霞帔水田衣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明代妇女水田衣(周汛绘,选自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历代妇女装饰》)装饰性外套-比甲明末水田衣清代是由满族人所建立的王朝,满清入关后,强迫汉人必须剃发,改穿清装,为此曾杀了大量的汉人,最后妥协为男子必须剃发改装,而女子仍可以穿着汉服。清前中期:封闭、典雅之美男子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袍挂是主要的礼服,长袍多开衩,官吏开双衩,皇族开四衩,袖口装有箭袖,便于骑马射箭,形似马蹄故称马蹄袖,不开衩之袍称一裹圆,为平时百姓之服。清朝服饰产生的社会背景:满族人于公元1644年建立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政治与民族压迫的基础上,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汉人的强制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对策,也使清代服饰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从服装发展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变革最大,服饰形式也最繁缛复杂是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大变革。清朝男服清男子主要制服形式为:礼服、常服、雨服、行服

清代官服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有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马褂作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形式,一般采用较素的颜色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服饰清代皇帝主要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龙袍”: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九五,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清代的满汉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妇女服装得到相对宽松的环境,“十从十不从”中的“男从女不从”一款,使满汉两种妇女服装并存了二百余年,其间也有过相互吸纳的过程,至后期则陶冶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典型服装——旗袍,一直影响至今。清代妇女服装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满族女服清满女发式多为平髻,又称一字头,两把式。后在上面套戴一顶扇形的冠,以青缎、青绒等做成,成为典型的旗头,其上还插有绢花,侧垂丝缚。满族妇女的袍为长袍,下可掩足;右衽,袖口平而宽大,袖端、衣襟、衣裾镶有各色边缘,领有高有低,无领则以围巾饶领。旗鞋是一种木底高跟鞋固定在脚心位置,上大下小,高约两寸,状如马蹄的称马蹄底,如花盆的称花盆底。汉族女服清初汉族妇女服装承明代样式,后来受满族妇女服装影响,发生变化,保留汉服传统,又吸收了满族服装的优质因素汉族女子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为主。袄有大袄小袄之分,小袄内穿,大袄外穿。多为右衽大襟,衣长至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后渐大,至清末又复短小,衣领有高低变化。并在衣襟、袖口有宽边镶滚。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背心是汗女秋冬时常穿的,罩在袄外,有夹、棉、皮等清代后期(中国传统服饰的改革阶段,满汉融合、西服东渐)

人们常这样形容中国近现代的服装,说是宛如一个服装博览会,前清的、民国的、西洋的、东洋的、国民党的、共产党的,代表着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服装尽在这百年之中。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服饰: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

2、(20世纪20年代)民国初年的服饰:民国初年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这一时期,不论是旗袍还是其它服装,女装的设计和剪裁上,改变了单纯采用直线使胸、肩、腰、臀部呈平直状态的传统办法,而开始使用弧线、曲线,使衣服更加合身适体。这标志着中国的女性服装已开始迈向近代化的进程。

20世纪20年代梳妆女子穿短袄套裙的妇女(传世图照)民国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个人的政治宣言,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辫子”立刻成为“革新”的标志。一时间,剪辫子成了一股浪潮,这从当时坊间流传一句笑谈可以窥得一二一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中国人留辫子的历史折腾了三百多年,到此终于落下了帷幕。

3、(20世纪30年代)近代民国中期的服饰: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的女士穿着连衣裙,至30年代穿者渐多。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收腰或束腰带,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连衣裙多为直开襟;袖子也有长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变化。领有方领、圆领、水兵领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款式变化非常丰富。

民国中期,在流行学生装的同时,不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这种服装的样式是方形立领。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庄重之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近代女装代表——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张爱玲《更衣记》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中式旗袍在当代服装大师的眼中成为了热门元素。(2011春夏LV女装)近代男装代表——中山装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这种便装式样很快流传,经过不断修改,发展成中山装,并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关于中山装的来历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有的说是1912年在广州问世的,有的说是由日本铁路制服改制的。这里提到的黄隆生是一位越南的华侨,开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筹组兴中会,一次到黄的店购物。黄得知这个顾客就是孙中山时。当即要求加入兴中会,为革命出力。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二、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1、衣裳制的文化内涵

2、深衣制的文化内涵(二)服饰中的礼乐文化

1、颜色体现尊卑

2、纹样彰显等威

3、形制、配饰辨别名分(三)服饰中的文化形态

1、社会文化形态

2、人性自然形态

古代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它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所表现的文化心态,是情感的纽带,它一端牵着日常的生命活动,一端连着用理性无法表述的美的世界。

在古人眼里,人世是天道的展现,所以人们的服饰也应该要合于天理。所以无论是在服饰的形制上,还是颜色、纹样上,都蕴含有深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人上衣下裳的穿法就是对天地之别的认识,这一秩序不可颠倒。上衣象天,下裳象地,代表“天地之法”;帝王的上衣多为玄色,玄为黑色;下裳多为纁(xūn)色,纁为绛红色。冕服采用了两种颜色,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象征黄昏之地。蕴含“天人合一”的理念。

衣裳(cháng)制(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人文气息。深衣是将上衣与下裳分别裁剪后缝合;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以应“天圆地方”;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表示人要正直向上。深衣制“礼”是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其本质内涵是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在深受“礼”文化影响的阶级社会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各阶层的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便逾越。而服饰则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重要工具。中国服饰中的颜色、纹样、配饰等特征,便是“礼”文化的鲜明物化形式。(二)服饰中的“礼乐”文化1、服饰颜色体现尊卑

黄—帝王之尊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阴阳五行与颜色周,红色为高级服色。秦,黑色为最高级服色,帝王百官都穿黑色衣服。汉,黄色逐渐成为为最高级服色,皇帝穿黄色衣服。唐—清,除皇帝以外,一律不许穿黄。明代官吏织金蟒袍(一)冠服制度

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唐、宋官服服色,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从官服中废除不用。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

紫绯绿—达官显贵

十二章,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种图案,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粉米在裳上。(1)十二章—皇帝的特有纹样日、月、星辰,照临;山,稳重;龙,应变;华虫,文丽;宗彝,忠孝;藻,洁净;火,光明;粉米,滋养;黼,决断,黻,明辨。2、服饰纹样彰显等威

十二章纹由来

人类在原始社会生存斗争的漫长岁月里,观察到日、月、星辰预示气象的变化,山能提供原始人以生活资源,弓和斧是劳动生产的工具,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粉米是农业耕作的果实,虎、蜼(wěi长尾猴)、华虫(雉鸡)是原始人狩猎活动接触的对象,龙是中国许多原始氏族崇拜的图腾对象,黻纹是原始人对于宇宙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抽象。所以,在中国原始彩陶文化中,日纹、星纹、日月山组合纹、火纹、粮食纹、鸟纹、蟠龙纹、弓形纹、斧纹、水藻纹等早已出现。到了阶级社会,由于统治阶级支配着物质生产的资料,同时也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虎、蜼(长尾猴)、藻、粉米、黼(斧)、黻(青黑相间的花纹)等题材被统治阶级用作象征统治权威的标志,是不足为奇的现象。

十二章纹包含了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