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量与数的关系,让其在生活中使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把运算和应用实施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及掌握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计算的意义,不断探索计算方法,展现出计算的作用。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将计算和应用结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水平。一、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作用计算和应用的融合,能够促进数学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且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本质规律。算用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能够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1]。只有将数学和社会实践进行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知识。例如比较分数2/3、3/5的大小。在学习化为同分母再对比分子的大小前,教师可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两瓶饮料3个人喝和3瓶饮料5个人喝,哪种情况下每人平均喝到的饮料会更多?这一情境就是教师结合生活创设的,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开始思考:人数多了2名,饮料才加一瓶,原来每人能喝到超过半瓶的饮料,现在相当于每个人喝到半瓶,喝的饮料变少,进而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展示两个分数,让学生对比,基于前面的经验,学生容易类比,同时得到准确的结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分数大小比较,为之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展现出算用结合在计算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其次,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算理。在单纯的运算中应用算用结合的方法,能够让运算具有应用的意义。教师基于将知识和生活问题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a+b)c=ac+bc,学生在理解时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将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如一个班级中有45位学生,每个人需要买单价为20元的数学练习册,且分两次购买,第一次买40个人的练习册,花费40×20=800元,第二次买5个人的练习册,花费5×20=100元,合起来就是100+800=900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理解(40+5)×20=40×20+5×20,更好地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抽象表达。可以看到,通过将计算和应用进行结合,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最后,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学生有意识地会从不同的层面思考,这可以激发其数学思维。因此,算用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二、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创设情境,激趣探究实践证明,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2]。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籍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学校图书馆又买了一些新的图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首先,教师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图片,明确数量关系,图片中显示新买的图书数量为436本,同学借走了223本。之后给学生提出几个有关的问题:(1)结合这幅图片,同学们收集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又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2)如果要计算还剩多少本书,应该如何计算?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描述写出板书:“总的书籍数-借出的书籍本数=剩下的书籍数量”,即436-223;(3)算式如何写?同样结合学生的描述进行板书,继续询问学生436代表什么,223代表什么?相减得到的结果代表什么?其次,体现出重点,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这一环节,教师仍然会提出一些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下算式,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算式(三位数减三位数);(2)估算一下,这题答案大概是多少?为何?同学们可以用学习过的知识或是已有经验解题吗?验证估算是否正确?教师:同学们,可以将你们的想法和同伴分享,或是拿出本子将想法记录下来说给同伴听,通过学具演示也可以。学生在讨论计算,教师则在下面巡视,学生讨论结束后,邀请不一样解题方法的学生到题板上板演,同时贴到黑板上。教师:同学们,都算好了吗?现在将你的算法阐述给班级中的同学听。有的学生列出了两个数相减的算式,有的则是这样计算:“400-200=200,30-20=10,6-3=3”。教师:同学们说得清楚且完整,这就是日常使用的口算法,那么口算的顺序是什么呢?学生1:从高位开始计算,百位减百位,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教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2:使用竖式计算,就是笔算。教师:这位同学你认为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2:相同数位要对齐。教师:提出问题(3)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笔算和口算的不同计算方法,说一说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从二者的计算顺序、书写顺序、相同点方面着手。最后,教师需要引导总结:其实笔算和口算二者间是有联系的,口算中的400-200=200就是笔算中的百位数上的4-2,口算中的30-20就是笔算中的十位三个十减去两个十,个位也是如此。因此,笔算就是从口算转化中得到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4)计算中使用哪种方法更简单呢?学生最终总结出结论,即“结合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方法”。(二)巩固新知识,灵活应用教师: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那么下面这些题目一定难不倒你。出示题目:253-121;538-425;764-543。首先,估一估,算一算。让学生列出算式,并且找出几个错误的示例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和找出错误的原因。其次,辨析[3]。教师: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一双能够识别妖怪的火眼金睛,同学们也来试一下自己的眼力吧。提出问题:(1)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题目错在哪里?请纠正。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再请同学在班级上回答,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使用估算纠错的方式。问题(2)看来同学们也有火眼金睛,通过这个活动,做题时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教师:同学们交流得很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展示毛衣、围巾、裙子的现价以及原价。之后提出问题:(1)同学们看,这些衣服正在打折呢。先了解一下都有哪些信息。你打算建议父母买哪件衣服呢?大家在买的时候要考虑生活需要,注重性价比。再结合学生的理由顺势提出问题(2)裙子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其他的问题?估算出结果。教师最终总结:同学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需要数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现在是夏天,樱桃树上结满了樱桃,有三位小学生正在帮忙摘樱桃呢,给学生展示图片,图片中有每位学生摘了多少樱桃的信息。之后询问学生:同学们可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且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小王比小红多摘了多少颗樱桃,小明和小红共摘了多少樱桃等,让学生对比问题,对其实施审题教育,同时可以给之后的两步计算问题奠定基础。(三)在抽象的算式中引入情境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发展较弱,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减法法则a-b-c=a-(b+c)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红到超市购买水果,带了100元,买苹果花了15元,买草莓花了20元,超市要找多少元给小红?”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列算式:100-15-20=65(元),或是列算式:100-(15+20)=65(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可以累加后减去总数,也可以分别相减,深入地掌握减法法则,加深记忆。(四)注重学生的思维,用算促算,优化算法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全面运用班班通,依据自己设计的课件,让学生到生活中进行观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进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实施口算题[4]。例如,在学习口算知识时,“48+30”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再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汇报。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器,有的学生想:4个10+3个10就是7个10,再与8相加就是78;还有的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计算。教师要将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综合起来,逐一进行分析,让学生选择出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最快、最准确的方法。在学生都默认之后,教师再将规律告知学生,让学生依据规律尝试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后在计算中就会运用最佳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计算并非只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计算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计算学习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五)基于错题积累,做到算用结合小学生在做题中经常会出现错误,但是大多数对于错题都没有总结以及理解,使得学生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很多的错题教师讲解过,然而学生依然会犯错[5]。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累错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设置一个单独的错题本,教师要让学生定期对上面的题目实施分析以及运算,结合错题本中的题型,教师再出新的相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改进学习中的不足,培养其算用结合的能力。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课程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地列出这几个数字,同时运用这些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或是实物的位置以及顺序;让学生用这些数字比较大小;让学生熟练应用10以内的计算,可以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掌握10以内的混合运算;应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拿出错题本,分析计算错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