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A.蒙恬B.张骞C.玄奘D.郑和2.“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澶州之战D.郾城大捷3.1899年他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种叫龙骨的药材,对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首次发现了甲骨文,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股商时代,他也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这位奠基人是A.王懿荣B.裴文中C.郭沫若D.康有为4.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性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整顿金融体系C.推行“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5.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A.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B.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6.《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农业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②推行“以工代振”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应急的救济机构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7.“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观点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该派别学习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俄国D.英国8.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下列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②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③《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④《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请问这位作家是A.朱自清B.郑板桥C.汪曾祺D.张玉良10.《史记》成书得益于汉代制度,“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这说明《史记》A.使用了国家原始档案 B.是记载赋税的著作C.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具有深刻的思想性1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12.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简要叙述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1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人物的航线画在答题卡图,且在相应航线上标出A或B。A.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B.他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他死后,其同伴沿西非海岸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通西域。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丝绸之路。故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张骞。故B符合题意;蒙恬是秦朝抗击匈奴的历史人物,故A不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故C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与促进丝绸之路的开辟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004年、寇准、宋真宗”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澶州之战。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故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牧野之战、郾城大捷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004年、寇准、宋真宗”是解题的关键,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3、A【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卖给药店,这些兽骨和龟甲被称为“龙骨”,是一种中药。19世纪末,清朝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这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就业率,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5、C【解析】

根据题干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工业革命中工厂的出现使女性在思想、交友、社会活动方面等方面更加的融入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据“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难以为继。①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也无法直接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因此不符合题意;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的,④也不正确。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有②推行“以工代赈”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应急的救济机构。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7、D【解析】

据所学知,以“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出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所以题干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学习的国家是英国。D符合题意,法国、美国、俄国实行的均不是君主立宪制,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故①符合题意。从0到9的计数法是古印度人创造的。阿拉伯人是加以改造,故②不符合题意。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故③符合题意。。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④符合题意。故选B.①③④。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汪曾祺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故C符合题意;朱自清、郑板桥、张玉良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0、A【解析】

根据“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可知,《史记》的成书使用了国家原始档案,A符合题意;《史记》是纪传体通史,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史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D排除。故选择A。11、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制,形成了天子是君主,诸侯是臣民的等级制度,B项符合题意;A项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是尧舜禹时期,民主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是秦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的意思,只有理解了“封建”的意思才能理解题干的主要内容。学生做题时,要能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也要求学生加强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还可以考查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以及意义等。12、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①是在汉代,②是在清代,③是在明代,④是在唐代。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4、(1)时间:1978年;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④全国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性转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国家逐步下放经济的计划管理权限,国有企业则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