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_第1页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_第2页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_第3页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_第4页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模块一食用菌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主讲教师

高焰

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动物、植物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到底有哪些利害关系呢?

一.食用菌与微生物

食用菌为大型真菌,它们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较为复杂,许多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是食用菌病害的病源,但也有一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的帮助。

1.对食用菌有益微生物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营养物质及促使子实体形成两个方面。

(1)提供营养物质

①双孢蘑菇—堆肥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如:假单孢杆菌、嗜热真菌、嗜热放线菌、高温单孢菌、高温放线菌等。

微生物作用:

1)能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物质,使之降解为易为食用菌吸收利用的养分;

2)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如:腐质霉可合成B族维生素,嗜热放线菌可产生生物素、硫胺素、泛酸和烟酸。

3)这些微生物自身繁殖所合成的菌体蛋白和多糖体,在它们死之后也成为食用菌的良好营养。

人们栽培蘑菇用的养料,实际上就是由堆肥中的微生物发酵加工制成的。当然,这种微生物繁殖过多时,消耗大量木质素和纤维素,堆肥的营养价值也就随之下降。(1)提供营养物质

②香灰菌—银耳

银耳栽培需先有一种叫“香灰菌”(羽毛状真菌)的分解作用,将其不能直接利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后,银耳菌丝才能在纤维素等物质上长出来。如果没有香灰菌,银耳就生长不旺。(2)促进子实体形成

如:覆土中的微生物—双孢蘑菇双孢蘑菇栽培需覆土,就是利用覆土层中某些细菌(臭味假单孢菌)所产生的一些激素物质,如甾醇、抗苷酸等,能促进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特别是能使双孢蘑菇菌丝体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从而促使子实体大量形成。(2)促进子实体形成

微生物作用:

产生一些激素物质,如甾醇、抗苷酸;

①促进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

②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③促使子实体大量形成。2.对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主要是与食用菌争夺养料、污染菌种和培养料,造成食用菌发生病害等。

2.对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

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可称为病原菌。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1)细菌耐热性强,不易杀灭,常造成食用菌菌种污染。枯草杆菌黏液变种和蜡状芽孢杆菌黏液变种、荧光假单孢菌。2.对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

(2)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肥中,常侵染菌种。白色链霉菌,湿链霉菌,粉末链霉菌等。

(3)酵母菌类红酵母对食用菌有害。深红酵母,淡红酵母等,常引起银耳、木耳发生病害等。2.对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

(4)丝状真菌青霉、曲霉、木霉、根霉等,常与食用菌争夺培养料的养分、水分和生长空间,并改变培养料的pH。2.对食用菌有害的微生物(5)病毒它寄生在食用菌的活细胞内,一旦感染病毒,菌丝体生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出菇明显减少,即使出菇,菇体也多畸形。蘑菇病毒、香菇病毒。二.食用菌与植物

食用菌与植物关系紧密而复杂,植物是食用菌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首先为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其次为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如:牛肝菌、松乳菇与松树

丝膜菌与红云杉

红菇与红栎等

1.植物为食用菌提供营养物质植物为食用菌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有三种:

(1)腐生从动植物的残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获取营养,以维持自身代谢。(1)腐生

在食用菌栽培中,常以农业、林业生产的秸秆、段木、枝桠材、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等副产物为营养基质。有些食用菌能从活的植物体上获得营养,主要营寄生生活,如蜜环菌是一种药用菌。(2)共生

两种不同的生物或两种共同生在一起,互利互助,相互依存的现象即称为共生。

许多食用菌能与高等植物形成共生菌根,这类食用菌属于菌根类真菌,简称菌根菌。

(3)寄生

一种生物着生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表面,并从后者摄取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和繁殖,称为寄生。2.植物为食用菌创造生态环境

森林是野生食用菌的大本营,不仅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营养基础,而且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针叶林和松乳菇;长白山赤松林和松口蘑;山毛榉与猴头菌。

2.植物为食用菌创造生态环境

植物叶表面的蒸腾作用调节了林地的温度和湿度。

食用菌与粮食、蔬菜和果树等的间作套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自然界主要分解者三.食用菌与动物1.对食用菌有益的动物

动物粪便和尸体是许多粪生真菌良好的碳源和氮源。

在自然环境下,毛头鬼伞、双孢蘑菇等常生长在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上。1.对食用菌有益的动物

有些动物常是某些食用菌的传播媒介,有利于食用菌孢子的传播,如竹荪的孢子传播有赖于蜂、蝇之类的媒介昆虫,森林中小型哺乳动物可以帮助地下食用菌如块菌等传播孢子。1.对食用菌有益的动物

草原上一些食用菌的孢子经过牛、羊的消化道后更容易萌发,有利于食用菌种群传播与繁殖。如:

(1)冬虫夏草(2)鸡枞菌和白蚁:2.对食用菌有害的动物

在栽培食用菌时,要注意防止各种动物对食用菌的危害。多种昆虫、节肢动物等取食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如菇蝇、菇蚊、螨、跳虫、线虫、蜗牛、鼠类、野猪等对食用菌人工栽培均具有很大的危害。2.对食用菌有害的动物

有些昆虫虽不直接吞食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但它们会蛀食各种段木或木屑,与食用菌争夺营养,同样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如天牛幼虫、金龟子幼虫、白蚁等昆虫。三.生态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

1.纬度

我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六个地区。东北地区属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森林及森林草原,森林覆盖率高,植被具多样性,所出的菌类以中低温为主。

三.生态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

2.海拔高度

通过考察发现在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大型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而在2000m以下则较多。

3.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坡向形成了小区各自的气候特点,使小区常着生有不同的植被,也影响到大型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分布。

三.生态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

4.植被类群

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分布和不同海拔高度上植被的演变息息相关。不同的树种下,能发生不同的大型真菌。

5.土壤质地

大型真菌的发生数量和土壤的质地密切相关,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菌类较多。

三.生态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

6.大型真菌的季相

冬季发生的肉质菌主要是适应低温习性的中、低温型菌类;芒种至立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