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犹县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小锅米线是官渡特色小吃。下列制作小锅米线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线 B.瘦肉 C.食用油 D.韭菜2.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稀释10%的NaOH和10%的H2SO4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A.A B.B C.C D.D5.实验室常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小明想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KCl和MnO2,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图,图中的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A.①-加水溶解 B.②-结晶 C.③-蒸发 D.④-洗涤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C.x的值是7D.丁一定是化合物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8.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有Fe(NO3)3、Mg(NO3)2和Cu(NO3)2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阳离子相同D氧气和液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10.对“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的物理量D.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甲t1°C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2)t2°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盐酸样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进行了数字化实验,边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1)b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仔细欣赏图片,回答问题:上述图片主要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________等物质。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洗衣粉去污的原理是______。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好办法。其化学原理是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证明甲实验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则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丙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深究:(实验探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的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还可能含有_______。(讨论交流)若要验证可能有的物质,同学们另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则废液中一定含有该物质。16.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Ⅱ.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实验Ⅰ、Ⅱ可知原固体中必含_____。Ⅲ.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操作现象结论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_____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_原固体中含NaOH(反思交流)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_____。Ⅰ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米线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B、瘦肉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C、食用油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D、韭菜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2、A【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不是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故此项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117。故此项正确。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117。故此项正确。D判断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可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判断。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故此项正确。考点:元素周期表的含义点评:本题中给出的元素名称陌生,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解题。3、A【解析】

A、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正确。B、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a大于b,故错误。C、当温度大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但没告诉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所以不能来比较浓度的大小,故错误。D、从图上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故错误。故选:A。【点睛】在某一温度下,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同时溶液的浓与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没有直接联系。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的酸碱性变化规律,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规律,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加水稀释酸,酸性变弱,PH变大,但不能大于7,加水稀释碱,碱性变弱,PH变小,但不能小于7。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多,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1.加水稀释酸,酸性变弱,PH变大,但不能大于7,加水稀释碱,碱性变弱,PH变小,但不能小于7。故A错误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多,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镁大,所以铁生成的氢气少,且铁没有镁活泼,用的时间比镁多。故B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C错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1。故D正确5、B【解析】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可采用①加水溶解、②过滤,③对滤液进行蒸发分离出氯化钾;④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分离出二氧化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B【解析】

A、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不符合题意;B、x=14+26+5﹣2﹣36=7,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26﹣7)=12:19,故符合题意;C、x的值是7,故不符合题意;D、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和乙中的元素转化到丁中,因此丁是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7、C【解析】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选项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C选项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D选项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8、D【解析】

金属和盐发生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由于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镁>铁>铜>银,把一定量的铁放入AgNO3、Cu(NO2)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首先和AgNO3反应,再和CuSO4反应,而不能与Mg(NO3)2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CuSO4没有全部参与反应,即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同时也生成了硝酸亚铁,因此在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Fe(NO3)3、Mg(NO3)2和Cu(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故错误;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错误;C、Fe+2AgNO3=Fe(NO3)2+2Ag56340180Fe+Cu(NO3)2=Fe(NO3)2+Cu561881806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故错误;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故正确。故选D。9、D【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氨水和氢氧化纳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故C错误;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10、B【解析】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不是物理量,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正确;C、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不是表示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的物理量,错误;D、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不是物质的质量单位,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增加溶质甲或蒸发溶剂甲‹乙【解析】

由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可以使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甲t1°C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甲或蒸发溶剂。(2)t2°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由图可知,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NaCl14.6%【解析】

根据图象分析,氢氧化钠与10g稀盐酸样品刚好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利用氢氧化钠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1)b点对应溶液的pH刚好等于7,说明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g稀盐酸样品刚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2)解:设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点睛】本题是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所在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时,一定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求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节约用水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解析】

(1)上述图片主要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2)节约用水的方式有多次利用和避免浪费,如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14、牛奶、蛋清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之降到着火点以下洗衣粉能将油污乳化铵态氮肥会和熟石灰、草木灰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含Ca2+、Mg2+浓度较大的可溶性物质在加热煮沸时会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而形成沉淀,使水的硬度降低【解析】

(1)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蛋清、牛奶等;故填:牛奶;

(2)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洗衣粉中含有乳化剂,能将油污变成细小的油滴,从而形成乳浊液而被洗去;故填:洗衣粉能乳化油污;

(4)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填: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5)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好办法,其化学原理是含Ca2+、Mg2+浓度较大的可溶性物质在加热煮沸时会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而形成沉淀,使水的硬度降低.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升高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解析】

(1)试管中,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显碱性,为红色,加入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溶液显中性(或酸性),酚酞变为无色,证明甲实验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升高,则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装置内压强变小的程度大于右边,则液面升高。(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深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的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显碱性,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若要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同学们另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其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