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_第1页
中国历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_第2页
中国历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_第3页
中国历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_第4页
中国历史 第十二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了解“一五”计划的任务及其主要成就1感受工业建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精神32认识“一五”计划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学习目标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典礼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之一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问题1: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公斤4公斤538.3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二、“一五”计划的实施1.借鉴苏联模式,有重点地发展工业项目。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和改造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约有600个,苏联协助我国建设的141个(后来增至156项)项目就是其中的骨干。在这些项目中,有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矿企业、石油企业,各类重型机械制造厂、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电力站、化学工厂等。”

——《周恩来经济文选》鞍山钢铁厂外景中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二、“一五”计划的实施2.中国人民满怀激情投入“一五”计划建设。鞍钢机械总厂的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与工人一起研究改进工具和生产的方法,先后八次改进工具,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一年完成了三年的劳动定额。工人们开展劳动竞赛三、“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与意义类别主要成就工业方面交通运输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1.主要成就三、“一五”计划的成就与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改善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1.主要成就2.历史意义随堂练习1.流行的词汇往往是时代主题的高度浓缩。下列各项词汇最能准确反映“一五计划”这一特殊时期的是A.“一边倒”、“一国两制”B.工业化、“三大改造”C.“大跃进”、人民公社D.合作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2.主要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3.历史意义: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改善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