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1页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2页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3页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4页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黄的鉴定拉丁名:EphedraeHerba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和陕西等省区。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来源鉴别1性状鉴别2麻黄的鉴定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4科:麻黄科植物种: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

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

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药用部位:干燥草质茎。麻黄的鉴定性状鉴别2来源鉴别1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4麻黄的鉴定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长30~70cm。

形状

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

体轻,质脆,易折断。质地

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断面

气微香,味涩,微苦。气味多分枝,中麻黄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木贼麻黄中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生麻黄圆柱形的段。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涩、微苦。蜜麻黄如麻黄段。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有蜜香气,味甜。生麻黄饮片蜜麻黄性状鉴别2来源鉴别1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4麻黄的鉴定①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②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③角质层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④纤维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壁厚,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⑤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孔板。⑥髓部薄壁细胞壁增厚,内含红棕色物,常散出。粉末特征麻黄的鉴定理化鉴别4来源鉴别1性状鉴别2显微鉴别3麻黄的鉴定1.药材纵剖面紫外光灯下可见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2.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min,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麻黄的鉴定知识拓展1麻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以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为主。2木贼麻黄>草麻黄>中麻黄(1.02-3.33%)(1.315%)(0.25-0.89%)3

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的髓部,节部约为节间的1/2-1/3,但伪麻黄碱含量较高。本品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知识拓展

康泰克等6类含麻黄碱药品限售:可用于制造冰毒麻黄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电炉、紫外灯、分液漏斗等。(2)试药

麻黄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稀盐酸、氯仿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麻黄药材及饮片的性状。麻黄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

观察并描述麻黄根横切面、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制作并观察麻黄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表皮细胞和气孔的特征。麻黄粉末特征图:1.表皮细胞及气孔2.角质层突起部分3.纤维上附小晶体4.皮层薄壁细胞5.棕色块鱼腥草的鉴定拉丁名:HouttuyniaeHerba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主产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秋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鱼腥草的鉴定药材-鲜鱼腥草形状气味茎呈圆柱形,长20~45cm,直径0.25~0.45cm。叶互生,叶片心形,长3~10cm,宽3~11cm;先端渐尖,全缘。茎上部为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上表面为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味涩。:表面鱼腥草的鉴定形状:茎呈圆柱形,扭曲。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心形。表面:茎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叶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药材-干鱼腥草饮片为不规则的段。茎呈扁圆柱形,表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有纵棱。叶片多破碎,黄棕色至暗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搓碎具鱼腥气,味涩。知识拓展本品味辛,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原名蕺菜,是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鱼腥草的鉴定鱼腥草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试药鱼腥草药材、鱼腥草对照药材等。2.鉴定性状鉴别观察并描述鱼腥草药材及饮片的性状。细辛的鉴定拉丁名:AsariRadixetRhizoma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夏季果实成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细辛的鉴定形状表钱面质地断面气味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根茎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质地:质脆,易折断。断面: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味:气芳香,味辛辣,有麻舌感。性状鉴别药材北细辛知识拓展

本品性温暖,味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细辛本以全草入药,因其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过高,而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故《中国药典》2005版始改为根及根茎入药。细辛的鉴定马兜铃酸事件知识拓展细辛的鉴定细辛有小毒,故临床用量不宜过大细辛作单味或散末内服不可过钱(3g),但

如入汤剂便可不拘泥于此,细辛在煎煮三十分钟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淫羊藿的鉴定拉丁名:EpimediiFolium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来源鉴别科:松科植物种: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Maxim.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pubescensMaxim.

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Nakai药用部位:干燥叶主产湖北、四川、浙江。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淫羊藿的鉴定形状质地气味表面性状鉴别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8cm,宽2~6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9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5cm。质地:叶片近革质。气味:气微,味微苦。知识拓展据记载,南北朝时的著名医学家陶弘景一日采药时,忽听一位老羊倌对旁人说,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命名为“淫羊藿”。传说

本品性温,味辛、甘。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紫花地丁的鉴定拉丁名:ViolaeHerba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金钱草的鉴定形状气味表面性状鉴别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叶基生,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蒴果椭圆形或3裂。主根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灰绿色,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药材金钱草的鉴定性状鉴别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叶基生,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蒴果椭圆形或3裂。本品性微寒,味甘、咸。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金钱草的鉴定拉丁名:LysimachiaeHerba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主产于四川省。长江流域及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亦产。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金钱草的鉴定形状气味常缠结成团。茎扭曲。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基部微凹,全缘。叶柄长1~4cm。花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表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花呈黄色。气微,味淡。表面性状鉴别药材金钱草的鉴定双击添加标题文字为不规则的段。茎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实心。叶对生,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出。23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的条纹。偶见黄色花,单生叶腋。1饮片知识拓展

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等。本品性微寒,味甘、咸。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金钱草的鉴定金钱草的鉴定相关链接广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Osb.)Merr.的地上部分。现广泛应用于膀胱结石的治疗文本文本

各地习用品广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现广泛用于膀胱结石的治疗。活血丹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治疗尿路结石症方面疗效确切。欧连钱草唇形科植物欧连钱草的全草。仅产于新疆,药材产区常将本品与活血丹同等入药而治尿路结石症。各地习用品活血丹广金钱草金钱草的鉴定金钱草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试药金钱草药材、金钱草对照药材等。2.鉴定性状鉴别观察并描述金钱草药材及饮片的性状。广藿香的鉴定拉丁名:PogostemonisHerba

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广东、海南,主要为栽培。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广藿香的鉴定形状叶表面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茎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被柔毛,老茎被灰褐色栓皮。叶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叶柄被柔毛。性状鉴别断面气味断面:断面中部有白色髓。气味:气香特异,味微苦。广藿香广藿香的鉴定理化鉴别广藿香与土藿香之分取广藿香挥发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数滴。石牌广藿香先褪色,继显绿色;海南广藿香先褪色,继显紫色。另取广藿香挥发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铜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层,吸取上层苯液,点于载玻片上,苯挥发后,于残渣上加乙醇1~2滴,放置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牌广藿香可见众多灰蓝色针状结晶;海南广藿香可见少量灰蓝色结晶及绿色无定形物。广藿香的鉴定知识拓展目前市场上藿香的主流商品药材有两种,分别来源于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及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tze,后者俗称“土藿香”。药用藿香的正品其实是指广藿香。因市场上“土藿香”价格远低于广藿香,有些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加上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使得两者容易混浠。广藿香与土藿香2.1广藿香

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正品药用藿香为唇形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2]。药材名叫广藿香,别名叫藿香、枝香。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我国按产地不同分石碑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2.2藿香

属于地区民间习惯用药,为唇形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叫土藿香、大叶薄菏、野藿香[3]。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

2.1广藿香

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正品药用藿香为唇形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2]。药材名叫广藿香,别名叫藿香、枝香。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我国按产地不同分石碑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2.2藿香

属于地区民间习惯用药,为唇形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叫土藿香、大叶薄菏、野藿香[3]

土藿香广藿香的鉴定知识拓展2005版《中国药典》开始,土藿香不作药用,但在我国部分地区作为民间习惯用药还在应用,应注意鉴别。广藿香与土藿香之分广藿香才是药用藿香的正品,药学工作者在临床使用时应提高对广藿香和藿香的鉴别能力,确保用药安全。广藿香的鉴定知识拓展广藿香显微鉴别2.1广藿香

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正品药用藿香为唇形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2]。药材名叫广藿香,别名叫藿香、枝香。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我国按产地不同分石碑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2.2藿香

属于地区民间习惯用药,为唇形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叫土藿香、大叶薄菏、野藿香[3]。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

2.1广藿香

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正品药用藿香为唇形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2]。药材名叫广藿香,别名叫藿香、枝香。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我国按产地不同分石碑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2.2藿香

属于地区民间习惯用药,为唇形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叫土藿香、大叶薄菏、野藿香[3]

间隙腺毛广藿香的鉴定知识拓展广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并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愈创烯、α-布藜烯、广藿香酮、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等。本品味辛,微温。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荆芥的鉴定拉丁名:SchizonepetaeHerba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多为栽培。夏、秋二季花开至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荆芥的鉴定形状表面断面气味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被短柔毛,内有小坚果。茎表面被短柔毛,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宿萼淡棕色或黄绿色。断面:茎断面呈类白色。气味: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性状鉴别药材荆芥的鉴定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呈不规则的段。茎呈方柱形,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切面类白色。叶多已脱落。穗状轮伞花序。23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1饮片荆芥的鉴定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知识拓展荆芥含挥发油1~2%,油中主成分为d-薄荷酮、d、l-薄荷酮、少量d-柠檬烯。本品性微温,味辛。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荆芥炒炭能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荆芥的鉴定荆芥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试药荆芥药材、荆芥对照药材等。2.鉴定性状鉴别观察并描述荆芥药材及饮片的性状。薄荷的鉴定拉丁名:MenthaeHaplocalycisHerba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湖南、江西等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晾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来源鉴别1性状鉴别2薄荷的鉴定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4薄荷的鉴定科:唇形科植物种: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药用部位:干燥地上部分。性状鉴别2来源鉴别1显微鉴别3理化鉴别4薄荷的鉴定薄荷的鉴定形状表面断面气味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茎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叶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断面:茎断面白色,髓部中空。气味: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药材薄荷的鉴定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具纵棱线,棱角处具茸毛。切面白色,中空。叶多破碎,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

轮伞花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饮片123显微鉴别3来源鉴别1形状鉴别2理化鉴别4薄荷的鉴定薄荷的鉴定粉末特征①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约至90µm,柄单细胞。②小腺毛头部及柄部均为单细胞。③非腺毛1~8细胞,常弯曲,壁厚,微具疣状突起。④下表皮气孔多见,直轴式。此外尚含橙皮苷结晶、淀粉粒等。理化鉴别4来源鉴别1性状鉴别2显微鉴别3薄荷的鉴定薄荷的鉴定1.粉末油状物渐见针簇状薄荷脑结晶析出橙黄色

升华镜检浓硫酸香草醛

水紫红色2.TLC检查薄荷脑薄荷的鉴定知识拓展薄荷全草含挥发油1~3%,油中主要为l-薄荷醇、l-薄荷酮及薄荷酯类等。本品性凉,味辛。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薄荷的鉴定相关链接

薄荷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少数种见于南半球,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薄荷属植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香料植物之一。薄荷的鉴定实际操作1.仪器与试药(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层析缸、薄层板等。(2)试药

薄荷药材、薄荷对照药材、水合氯醛、甘油、石油醚等。2.鉴定(1)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薄荷药材及饮片的性状。薄荷的鉴定实际操作(2)显微鉴别

制作并观察薄荷粉末片,绘出粉末特征图。以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镜检,重点观察表皮气孔、腺鳞和非腺毛的特征。薄荷粉末特征图:1.腺鳞顶面观2.腺鳞侧面观3.气孔4.小腺毛5.非腺毛6.腺鳞角质层皱(3)理化鉴别进行薄荷薄层色谱鉴别试验,记录实验结果。

益母草的鉴定拉丁名:LeonuriHerba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益母草的鉴定表面质地断面气味叶交互对生,有柄。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质地:质鲜嫩,揉之有汁。断面:茎断面中部有髓。气味:气微,味微苦。药材形状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益母草的鉴定

饮片123呈不规则的段,长约2cm。茎方形,四面凹下成纵沟,灰绿色或黄绿色。切面中部有白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轮伞花序腋生,花黄棕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气微,味微苦。益母草的鉴定知识拓展

益母草全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芸香苷、延胡索酸,另含益母草碱甲、乙等;花含益母草定碱。

本品味苦、辛,性微寒。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穿心莲的鉴定拉丁名:AndrographisHerba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福建。现长江南北各地均有引种栽培。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任务

十一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穿心莲的鉴定表面质地断面气味叶交互对生,有柄。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质地:质鲜嫩,揉之有汁。断面:茎断面中部有髓。气味:气微,味微苦。药材形状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穿心莲的鉴定知识拓展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苷、14-去氧穿心莲内酯苷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本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茵陈的鉴定拉丁名:AndrographisHerba茵陈(ArtemisiaeScopariaeHerba),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scoparzaWaldst.etKit.或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茵陈的鉴定表面质地气味全体表面灰白色或灰绿色,密被白色茸毛,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茎上明显纵纹。质地:全体绵软如绒。茎质脆,易折断。气味:气清香,味微苦。绵茵陈形状多卷曲成团状。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茵陈的鉴定

花茵陈气微,味微苦。

1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

2

3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茎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叶两面密被白色柔毛。瘦果黄棕色。茎断面为类白色。体轻,质脆。气芳香,味微苦。蒲公英的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