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5年8月,苏联派遣军队进攻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和这一军事行动有关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华盛顿会议C.巴黎和会D.雅尔塔会议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下列事件符合题意的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③中美建交④重返联合国⑤香港、澳门回归。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 D.③④⑤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以下宣言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反对华北自治!”②“不甘做亡国之君!”③“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⑤“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A.①③⑤②④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⑤4.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适合“哥伦布”的台词是()A.我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了印度B.我发现了美洲大陆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5.2013年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启动实施“中国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如下图中的人物是这一计划的总牵头人,他就是()A.袁隆平 B.王乐义 C.邓稼先 D.焦裕禄6.与如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 B.抗美援朝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7.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8.时间轴能将零散的知识点链接并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线索,下面是某学生作的“新中国外交”的时间轴,括号内所代表的外交成就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C.亚非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 D.亚非会议;中美建交9.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对国学的兴趣。《三字经》日:“口口口,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文中空缺部分文字应为()A.楚汉争 B.光武兴 C.魏蜀吴 D.除隋乱10.“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经济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A.闭关锁国的教训 B.南昌起义的教训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文革”的教训1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是亚历山大二世林肯在战场上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A.殖民地的斗争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14.张楠对于“二战结束至今的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一段历史线索模糊不清,请你帮他理清大致的线索。(列出主要内容即可)15.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一一签署《凡尔赛条约》一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一决定成立联合国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1945年”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1945年8月,苏联派遣军队进攻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军。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45年”,慕尼黑会议召开的时间1938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1-1922年;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①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项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故B项①②正确;③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④项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⑤项香港、澳门回归分布是1997年、1999年,③④⑤三项都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排除。故选B。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反对华北自治”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的口号。“不干做亡国之君”是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发生的声音。“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是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出自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是1838年底林则徐到虎门禁烟时表的决心。因此从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③①。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即美洲新大陆。因而排练历史剧《哥伦布》,最恰当的台词应该是我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5、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人物是袁隆平,他研发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之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国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的总牵头人。B项王乐义的成就是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C项邓稼先为我国研发原子弹和氢弹做出巨大贡献;D项焦裕禄曾任河南兰考书记,为治理风沙鞠躬尽瘁,被誉为党的好干部。A项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

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B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抗日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所述的秦朝、唐朝和北宋的货币都是人工制作,故A不符合题意。机器制造在近代中国才出现,故B不符合题意。秦以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和唐朝的开元通宝都属于金属货币,而北宋时期的交子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说明随着商业发展,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故C符合题意。纸币的流通不能说明一定多于金属货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访问团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选项A符合题意;中美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亚非会议时间是1955年,排除BCD,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尼克松访华的时间和中美建交的时间,不要混淆知识点。9、C【解析】

依据“争汉鼎,号三国”可知,东汉灭亡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后西晋实行统一。东晋灭亡后,江南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北方北魏(孝文帝把拓跋改为元)统一黄河流域。故“争汉鼎,号三国”与魏蜀吴有关,故C项正确。楚汉争指的是楚汉之争,发生在汉朝建立前,A项错误。光武兴指的是东汉刘秀建立政权,B项错误。除隋乱指的是隋朝灭亡,唐朝建立,D项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0、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为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给党和国家造成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故C符合题意;闭关锁国的教训、南昌起义的教训、“文革”的教训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1、C【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隋唐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代表了唐朝的繁荣;“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因此,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

依据第一幅图片“亚历山大二世”可知,这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依据第二幅图片“林肯在战场上”可知,这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依据第三幅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可知,这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属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故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项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图片反映的主题不符,故选B。【点睛】此题应理解并识记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的特殊性在与是殖民统治。【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英国、法国以及美国在爆发革命之前国情的了解。英国和法国都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一诞生就遭到了封建主义的阻碍。而北美是由于英国在这里建立了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它的特殊性在于殖民统治。1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逐渐出现多极化的趋势。【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表述,即: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