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这学期你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的精神家园。今天,是学校文学部落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淮淮和安安邀请你一起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7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文字,总能在不经意间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慨叹不已。康拉德·劳伦兹看似怪诞不经的行为,实则__(A.饱含B.包涵)了他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热爱;狡黠的狼企图蒙骗屠夫,却顷刻断送了自己的性命;郑振铎惩戒了一只不能说话的猫,令他自责不已……这些文字,是我们在寂寞之时最佳的伴侣,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在qiányímòhuà中,让我们的心有所着落,有所依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qiányímòhuà__________(2)给加点字注音。心弦__________惩戒__________(3)给语段中横线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4)下列词语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断送”感情色彩不同的是()A.卑鄙 B.愚蠢 C.吹嘘 D.凯旋2.古诗文名句填空。(1)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2)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4)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近日,学校开展了“‘双减’背景下的高品质课外阅读”主题实践活动。(1)【话“双减”·写标语】淮淮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条标语“‘双减’在行动,阅读伴成长”。请你对该标语进行点评。(2)【谈读书·说看法】“双减”背景下,同学们课外阅读时间有所增加,但在阅读方式上,淮淮和安安发生了分歧。你更赞成以下哪种看法,为什么?淮淮:传统纸质阅读好。安安:电子网络阅读更好4.安安在阅读经典著作《西游记》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①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开,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太哭。菩萨教木叉与兽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再拜道:“当年弟子为人,曾受那个气来?自蒙菩萨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折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②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怎般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耸,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③“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捎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④行者气得暴跳道:“中他计了,中他计了!”沙僧道:“中他什么计?”行者道:“这是分辨梅花计,把我弟兄们调开,他劈心里捞了师父去了。天,天,天!却怎么好!”止不住腮边泪滴。(1)根据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上面材料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④②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2)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作品中多次出现他流泪的情节。请联系材料①④,阐述你对作者这样设计的理解。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3分)(一)(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寒夜作揭傒斯【元】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注释】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本诗作于作者离乡为官的第七年。5.从全诗来看,诗题中的“寒”有哪些含义?6.请赏析“时闻一叶落”的妙处。(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②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③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④焉。既久,而逆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二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⑤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平其洼,则反窒⑥焉而不适!噫!习之中⑦人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有删改)【注释】①刘蓉,清代文学家。②养晦堂:刘蓉书斋名。③浸淫:渐渐扩展。④:被绊倒。⑤然:猛然。⑥窒:阻碍。⑦中:这里指影响。7.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后蓉复履其地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既久(2)顾而笑曰(3)取土平之(4)洼者若平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俯而读,仰而思。(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10.淮淮对作者所讲之理十分认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11.安安觉得文章阐述道理的方式十分巧妙,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巧妙在哪?(三)(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12月6日,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觉醒年代2yyds(永远的神)3卷起来4破防5元宇宙6绝绝子7双减8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9太燃了10强国有我2021年12月10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双语榜单。1卷起来2emo3太燃了4躺平5yyds(永远的神)6夺笋7赓续8社恐/社牛9一整个X住10普信男/普信女【材料二】①《咬文嚼字》主编曾介绍,流行语的“区块化”态势十分明显,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流行语。评选年度流行语,要将反映时代特征,弘扬社会正能量当成核心标准。评选流行语,选的是优雅、美丽的语言符号,还要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②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早在2000多年前,当人类创造了农业,出现了谷、粟、麦、稻等农作物时,自然就产生了谷、粟、麦、稻等词汇。十七世纪,由于蒸汽机、内燃机、航海技术的出现,自然就产生蒸汽机、内燃机、火车等词汇。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人类迅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新的科技词汇,如电脑、软件、地球村、光盘……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犹如一面镜子,既记录了历史发展的变化轨迹,也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三】①语言学中有一个流行说法:语言是一条河流,不断有旧的渣淬沉于河底,最终消亡,也不断有新的河流汇入,让这条河流保持活力。②这能解释网络用语的“转正”现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标题出现了网络用语“给力”,这成为标志性事件。仔细研究那些被认可并“转正”的网络词语,不难发现它们都带有这样的特征: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符合汉语语法规范。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即使使用者众多,时下的一些网络用语也越来越难以“转正”。③语言规范不仅是各个语言内在的要求,全民语言中那些准确、鲜明、生动和具有普遍性的成分才有机会在语言的长河中葆有长久的生命力。12.阅读【材料一】,细心的淮淮发现“太燃了”一词同时入选两大榜单。请联系下面语段,为他解释“太燃了”的意思。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红军长征、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决战脱贫攻坚、全民战“疫”等多个重要历史场景、现场热烈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直呼“太燃了”。13.依据【材料二】,探究【材料一】中这些词语能成为年度流行语的原因。14.另外一个词语“卷起来”也出现在两个榜单中,安安说这个词能“转正”。请结合【材料三】替他分析理由。(四)(16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芦花满眼秋王永清①夕阳缓缓隐去,金色的余晖映着芦苇丛,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在湖边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那些簇生的芦苇,顺着湖岸蜿蜒生长,白蓬蓬的芦花风姿绰约,在天幕下漫无边际地飞着。我蓦然想起,家乡的芦花也该开了吧。②儿时的家乡,水渠周围,水库旁边,鱼塘边沿,到处都是芦苇,它们野蛮地生长,疯狂而又自由。芦苇在春天萌动,鹅黄的尖头一掐就断,母亲采回芦芽,放在滚水中焯一下,剥掉笋衣,嫩茎呈竹节状,炒着吃,清香。初夏之时,芦苇开始抽秆拔节,长得郁郁葱葱,我们在芦苇丛里捉迷藏,或采来细长的苇叶做成苇笛,吹出悠扬的曲调。待到秋冬时节,洁白的芦花苍苍茫茫,飞舞中透着灵气。芦苇则脱掉一身碧绿的装扮,换成金黄或绛红色,在飒飒秋风里,摇曳成一抹浅醉幽香。③此时,看芦花,天色越来越暗,在水汽迷蒙中,白色的花朵,漫舞浅扬,用手触摸,软绵,蓬松,十分轻盈。芦苇丛也成了鸟儿栖息的天堂,不时有倦鸟飞回,隐于芦苇丛中,喧闹嬉戏,声音像在清水中灌洗过一样,清脆而水润,苇秆也随着鸟鸣荡漾,仿佛在宣告某件喜事。④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寄思于芦苇。南宋《溪芦野鸭图》,溪边芦苇茨菰丛生生机勃勃。雄鸭在岸边单足站立小憩,雌鸭于水中回首梳羽,营造出一种祥和安定的气氛。清代著名书画家边寿民笔下芦雁与芦苇相互映衬,三两枝芦苇,两三只芦雁,笔简意赅。意境萧疏,表达了一种恬淡自居的情怀。古诗词中芦苇,可谓多矣:如陆游的“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陶的“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刘长卿的“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它与世无争,淡泊宁静,从容成一道风景,如今,芦花已穿越千年时空,靓丽在现代人的清爽日子里。⑤芦苇不仅可入画入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芦苇的用途也很广泛。奶奶的手很巧,她会用芦苇编篮子、编苇席,也会用芦苇梢编扫帚,芦花用来装枕芯。除此之外,芦苇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湿度、护土固堤、改良土壤的功能。据医书记载,芦苇的叶、花、茎、根均可入药。记得小时候,每当我“上火”时,母亲便会到河边抽一些芦苇芯回来熬水让我喝,效果很好。⑥去年,在芦花开放之时,我剪回几株硕大、飘逸的芦花,插进花瓶,摆放在案头,野趣十足,将室内渲染得格外清新,心也瞬间变得宁静出远了起来。芦花蓬松若云,一年之内都不会飘落,此刻,案头的芦花,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⑦俗话说,“坚如磐石,韧如蒲苇”,以至于我每次见到它,心里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5.读完本文,淮淮喜欢上了作者儿时家乡的芦苇,只听他在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芦苇萌发,母亲采回芦芽;初夏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冬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芦苇摇曳幽香。”请你联系文章将他吟诵中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16.安安觉得第②段中加点词“野蛮”使用不当,你怎么看?请展开说明。17.读到第④段时,你觉得画线句子很有作用,淮淮却不这么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