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欺侮(wǔ)亢奋(kāng)领域(yú)人情事故(shì)B.辐射(fú)怠慢(dài)退色(tuì)大彻大悟(chè)C.怅惘(chàng)蹿掇(cuǎn)震撼(hàn)戛然而止(jiā)D.皎洁(jiǎo)静穆(mù)屹立(yì)叹为观止(tà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24年3月17日是大连地铁五号线开通一周年的日子。去年3月17日10时,大连地铁5号线开通仪式在大连站换乘厅______举行,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首条穿海地铁线路正式开通______。它是东北首条海下地铁线路,并且地铁站风格迥异,特点鲜明,形成了大连城市轨道交通一道______的风景线。梭鱼湾站、大连站、青泥洼桥站、劳动公园站为大连地铁5号线的特色站,梭鱼湾站与梭鱼湾足球场相互辉映,设计理念源自大海,主题为“星辰大海”,旨在与广大市民共赴蓝色浪漫;大连站为复古的欧式设计,欧式罗马柱加高耸的穹顶,带乘客一起______“百年大连”。A.隆重运营靓丽见证 B.庄重运行艳丽印证C.隆重运行靓丽印证 D.庄重运营艳丽见证3.对语法知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①青峰湖倒映着广袤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山,像一位慈详和蔼的母亲,把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中放飞的小鸟揽入自己温暖的怀抱。②清风吹拂过来,轻轻揉皱湖水。③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④清澈的湖水将金黄的阳光镀在浅水的岩石上、草株上。⑤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长长的几条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⑥偶有鱼儿没不经心地游过,湖面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闪烁起无数耀眼的光斑,似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腾蹦跃。⑦而大多数时候,湖面好像智者的黑眸一般深邃而悠远,又好像朦胧的诗歌一般含蓄而内敛。⑧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矫不饰,不矜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A.第①句画线的句子中“青峰湖”作主语,“倒映”作谓语,“蓝天和青山”作宾语。B.加点“过来”是动词,“自己”是名词,“镀在浅水的岩石上”是动宾短语。C.第⑤句画线的句子是病句,应改为“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D.选段的第⑦句画线的句子是并列关系。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B.“伊”第三人称代词,“五四”时期的文章里常用来指女性,在《蒹葭》里,“伊人”是指所爱的人。C.陶渊明,唐代诗人,自号“靖节先生”;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当时他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历时三年写成的。5.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填空。①图中男生对主人公______(填人名)说“对,多撒些”。②图中提及的事件是:______③突出了该男生______的性格特点。6.默写填空。(请规范书写)(1)微君之故,______?(《式微》)(2)______,君子好逑。(《诗经》)(3)青青子佩,______。(《诗经》)(4)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描绘青树翠蔓生机盎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杂诗(其四)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①岁将暮,荣曜②难久恃。【注释】①俯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②荣曜:指女子青春时光彩焕发的荣华。1.对两首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蒹葭》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分三章,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B.《蒹葭》中,通过白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地点的变化写出主人公不畏艰险一再追寻。C.《杂诗(其四)》中,作者以佳人自比,抒发自己虽值盛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感叹。D.《蒹葭》中诗人知道伊人的居处,《杂诗(其四)》中的“南国佳人”迁徙无定,诗人无从知晓她的行踪。(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过鸡笼山寻无隐寺由上沙村过鸡笼山,忽流泉阻路不得进,有三五村童掘菌子于乱草中,探头而笑,似讶多人之至此者。询以无隐路,对曰:“前途水大不可行,请返数武①,南有小径,度岭可达。”从其言。度岭南行里许,渐觉竹树丛杂,四山环绕,径满绿茵,已无人迹,竹逸②徘徊四顾曰似在斯而径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细瞩,于千竿竹中隐隐见乱石墙舍,径拨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重修”。(2)众喜曰:“若非君,则武陵源矣!”(选自沈复《浮生六记》,有删改)【注释】①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②竹逸:僧人的名字。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忘路之远近石青糁之(《核舟记》)B.及郡下将复何及(《诫子书》)C.余乃蹲身细瞩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始得一门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众喜曰:“若非君,则武陵源矣!”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竹逸徘徊四顾曰似在斯而径不可辨11.【乙】文中的无隐寺与【甲】文中的武陵源的共同之处是:①______,分别用文中一个字概括渔人发现桃花源、沈复一行人发现无隐寺的心情:②【甲】_______【乙】___。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介绍:“二十四节气表征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季节、气候的对应关系,它是非常科学的。既然是科学,那就具有普适性。因此二十四节气对我国长江流域乃至北半球都普遍适用,甚至南半球也可以借鉴其定义和内涵。”就气候、物候等变化的时序规律而言,二十四节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材料二】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隋斌十分感叹,尤其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的创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隋斌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二十四节气中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牵头人,对节气文化有较深研究。隋斌说,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通过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的形式,将中华五千多年农耕文明积淀下来的精华——二十四节气及其诗文同当代冰雪运动完美融合与呈现,给人们带来了多重冲击和享受。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古诗词中,节气诗词是一朵绚丽的奇葩,文人墨客创作了难以计数脍炙人口的节气诗词,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乌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让春季时节流转的景致跃然纸上,描绘秋季各节气景象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燕衔余暑去,虫唤嫩寒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把秋天时序变换的气象呈现出来。【材料三】二十四节气形成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风向标、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降水量的多少。各地根据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农谚、易于掌握和传播,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为现代农业______。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寒露、霜降等节气对指导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芒种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谚讲,“芒种芒种,忙收忙种”。其次,它为现代农业______。二十四节气通过温、雨、日照的大致特征,能够为现代农业田间管理提供短期的气候预测。如冬至节气,代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到来,这期间田间管理的质量对来年的收成极为重要,以河南小麦为例,应提前灌溉冬水保墒、保苗安全越冬。第三,它为现代农业______。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与生产经验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灾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可以为防灾减灾提供预警信息。如清明节气,农谚讲,“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材料四】也有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Sweeping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摘自2022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等)1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立春”这天,黑龙江也许还在飘雪,海南岛已经阳光和煦,就连一个省内也有温度差异,但“春回大地、逐步变暖”的趋势却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二十四节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些诗句都是在说二十四节气里的“雨水”。C.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农业已逐步告别了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的农业生产具有的指导意义也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自然所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13.请根据上下文,将材料三的三个空填写完整,让其能概括所在段落的内容(可自行概括也可以摘抄、整合文中词句)。14.光明中学举办“我生活中的语文生活”综合性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收集了5副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对联:①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②白云片片朝霞彩,露水涟涟夜雾辉。③问时已流七月火,得信先通一叶桐。④柳条漏泄传春早,梅萼芳菲得气先。⑤晨钟报晓春方去,佳节称人夏始临。请你结合上面材料的知识,将上面5副对联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你的排序是(写序号即可):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梨花风起正清明丁立梅①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②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踩着小脚骂。③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④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⑤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⑥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⑦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⑧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⑨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⑩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15.文章以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中的一句诗“梨花风起正清明”为题,有何作用?16.文章写了两棵梨树,各自特点是什么?17.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8.文中的梨树寄托了人物哪些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归纳。19.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经典的语句,请你运用“不消说……,单单是……,就……”这个句式,另外选择对象,写一段话。(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趣说九死还魂草①传说在昆仑山上、生长着一种仙草,具有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奇魔力。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死于非命。住在天池中的龙女,看到人间受灾难,心中不忍,把生长在天池岸边的仙草偷偷带到人间,为人民治病,那些死去的百姓竟然因此死而复生。龙王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把龙女打下凡间。龙女来到人间后,心甘情愿变成还魂草,普救众生。②事实上,九死还魂草只是一个别名,其学名为卷柏,它虽名卷柏,但和柏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二者只是叶子相似而已,它形似佛手,高5~18厘米,顶端轮状丛生小枝呈莲座状,小枝扇状分叉,辐射展开,分枝有背腹之分。其叶小,异形,鳞状,腹背各两列,交互排列。九死还魂草属于由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没有种子,由大、小孢子囊产生的异型孢子进行传播和繁殖。③植物大多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的舒适之地,九死还魂草却喜欢把家安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些地方通常怪石林立、土壤贫瘠、营养匮乏、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长水源全靠天然降水滋润。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九死还魂草被迫练就了一身神奇的生存“本领”,以便能够繁衍生息,薪火相传。④首先,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它的小枝会卷起来,缩成一团,以保住体内的水分。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其体内水分含量甚至可以降至5%以下,几乎变成“干草”!这可是其他植物都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因为即使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其体内的含水量也不能低于16%,否则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受破坏而死去。而此时的九死还魂草,进入“假死”的休眠状态,长眠不醒;一旦得到雨水滋润,喝足了水,在适宜的温度下,便伸展“四肢”,悠悠醒来,日本有位生物学家曾发现,用九死还魂草做成的植物标本,在时隔11年之后,被浸入水中,居然还能“还魂”复活,恢复生机了。科学家因此称这种小草为“复苏植物”,仿佛它在干旱时睡着了,遇到水又重新醒来似的。植物学家发现,九死还魂草细胞的原生质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