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及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的危害化疗职业暴露防护化疗药物的静脉安全管理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与选择化学治疗给药的准备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肿瘤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的危害化疗职业暴露防护基本概念化疗的定义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指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达到治愈或好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一种方法。细胞毒药物的定义指一类可有效杀伤免疫细胞并抑制其增殖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肝肾系统的毒害,还具有致畸作用。

化疗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化疗药物散发到空气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浓雾和小液滴,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化疗药液直接接触皮肤或不慎喷溅至眼睛,致使药液进入人体。接触化疗药物后未彻底洗手就进食,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容器,配制或执行化疗时吃东西,均会使化疗药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与化疗药物存放、溶解、配制、给药方式等有关配药时:打开安瓿,注入药剂时粉末散出;注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瓶内为正压,药液喷出;操作时:污染手或操作台;给药时:药液漏到手上或污染工作服甚至地面;患者化疗后排泄物污染:呕吐物、大小便等。化疗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药时污染的操作台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急性影响

风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昏、脱发慢性影响

致癌、功能性障碍、病理性肥胖、月经周期紊乱、早产、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细胞毒性药物职业危害表现

职业暴露的护士和药房工作人员有更高的患癌风险孕期职业暴露导致的胎儿结构缺陷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停孕、流产或自然流产;不孕;早产和孕期职业暴露的护士,其子女学习障碍。医务工作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暴露后的染色体损伤急性症状例如脱发、腹痛、鼻痛、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反应、皮肤损伤和眼睛损伤国内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化疗药集中配置的医院只占4.8%(8家)只有38%的医院有化疗防护设施(63家)在使用防护设备的医院中,只有13%的医院使用了符合防护要求的设备(8家)化疗操作中带手套的占81%,而正确带手套符合防护要求的仅占9.6%(16家)62%的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调查单位:国内167家医院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防护设备很多接触化疗药物的医院或科室没有生物安全柜;治疗室通风设备差;废弃物处理不当,暴露在空气中;使用生化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配制,在室内空气中或物体表面仍然存在可测量级别的化疗药物污染。(欧洲:Sessink等1992)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防护意识差洗手不及时或不彻底不戴手套或不穿隔离衣,白大衣换洗时间过长操作环节:配制、给药等环节受到污染管理者不重视,未制订防护操作规程年轻护士缺乏培训如何防护???防患于未然化疗职业暴露防护化疗职业防护的两个基本原则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与化疗药物的不必要接触;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个人防护用品要求护目镜一次性鞋套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聚氯乙烯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化疗防护中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硬件设施还不具备的条件下,有效的个人防护对于保护操作者本身的健康还是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个人必需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要求前部完全封闭,袖口必须加长可以卷入手套之中。手套:要求双层。内层为聚氯乙烯手套,外层为无粉乳胶手套。由于手套的通透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常每操作60分钟或遇到手套破损、刺破和被药物沾污则需要更换手套。要戴防护眼镜,普通眼镜无防护作用。戴一次性圆帽和有效的一次性口罩。12层以上纱布口罩效果更好(每四小时更换一次)。穿一次性鞋套。药物配置的区域要求集中配置。药物配置区禁止进食、喝水、嚼口香糖、化妆。配置区张贴化疗药物外溢、皮肤或眼睛沾染等意外接触的紧急处理流程。药物配置区应有水池,最好有冲洗眼睛的喷头。存储药物区域张贴警告标签。生物安全柜、排气装置。集中配置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与维护

专业人员定期更换高效滤过器(3-6月一次)。专业人员安装,每隔半年验证1次。风机24小时持续运转。柜内备塑料背面的垫子、防漏防刺容器。操作者穿着防护装备。操作前后用酒精擦拭台面、物体表面。避免频繁的人员流动。定期进行消毒、清洗(每周1次)。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准备用物消毒着防护装备清洗处理废弃物漂洗化疗职业暴露防护---防护基本要求防护操作规程防水性防护衣、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再加乳胶手套;操作台铺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完毕后更换;打开安剖时轻敲将药粉降于瓶底,垫纱布后打开;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壁缓缓注入瓶底,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目前国内使用的生物安全柜是专门针对高毒性药物试验与生产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在Ⅱ级B2型安全柜基础上配有对有毒化疗药物起吸附作用的活性炭滤器,可防止有毒气体溢出,没有气体的在循环过程,更有效地保护操作者化疗职业暴露防护---防护基本要求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保持瓶内稳定的压力;完成操作后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备药后一切废弃物应放入密闭袋中进行集中处理;操作后沐浴更衣;化疗职业暴露防护---防护基本要求给药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小壶加药时用纱布围住小壶后缓慢加药,避免漏出;操作完毕后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药液洒出后应用纱布吸附药液,粉剂洒出后应用湿纱布轻轻擦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肥皂水或盐水彻底冲洗;所有废弃物应高温焚烧;医院必须有污水处理装置。人体排泄物的安全处理

细胞毒性药物完全清除的时间根据个人和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大多数细胞毒药物来说,在服用后48h之内,其在尿中的清除基本完成(范围1-6天);

在服用后7天之内,其在粪便中的清除基本完成(范围5-7天)。需要注意安全的持续时间为48h。应穿好工作服和戴好手套;有可能发生有害液体溢出或溅出时,应使用护目镜;手套被污染后应立即丢弃;工作服被污染及时更换;排泄不能自理的患者,应经常清洗皮肤,或使用保护性乳膏;洗手间冲刷患者排泄物时至少冲2次,之前加盖。人体排泄物的安全处理初始干预皮肤:移除任何可疑污染衣物,立即用肥皂、清水清洗皮肤。眼睛: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吸入:尽快离开暴露区域。根据指引使用特异性药物干预。报告不论职工或患者发生暴露都应及时向医院管理部门报告。意外暴露后处理程序化疗药物溢出紧急处理处理原则:评估:污染范围、受污染人员处理:清除溢出物的人员必须穿好防护服、双层手套和眼罩粉剂—湿纱布吸附,水剂—干纱布吸附;清水及酒精反复擦拭眼睛—清水冲洗,衣服污染—及时更换污染物处理—专用密封袋内化疗药物的静脉安全管理

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与选择化学治疗给药的准备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患者化疗给药的静脉通道管理目的:提高化疗药物给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化学治疗给药途径给药方法

静脉注射——静滴,静泵,静推

皮下肌肉注射——无刺激性药物深部注射胸腹腔注药——胸腹腔灌注口服给药——制成胶囊或肠溶剂

动脉治疗——多见于肝脏介入膀胱灌注局部涂抹鞘内注射静脉给药方法和途径静脉推注(很少用)莫非氏滴管冲入静脉滴注持续数小时静脉滴注给药输液泵数天的连续微剂量给药

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与选择静脉的评估给药前评估病情:患者化疗药物使用的既往史、对药物的反应史及过敏史。既往化疗时静脉通路使用情况: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目前外周静脉情况:充盈、弹性、粗、通畅、颜色最佳静脉的条件:有完整、弹性的皮肤支持。血管柔软、粗直,富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且不宜滑动。护理用具评估如输液器(精密、避光),穿刺材料(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有无出现明显的损伤。如(红、肿、疼痛及有无回血),尽快识别判断化疗药物是否渗出组织外,并采取措施以防止发生组织坏死。给药前评估需要确认的事项(1)了解病人是否签署化学治疗知情同意书了解病人血液检验结果仔细核对医生的化疗处方药品名称(择菲---吉西他滨、艾恒---奥沙利铂)用药剂量给药方法给药前评估需要确认的事项(2)了解使用药物的代谢途径、排泄途径和副作用了解病人药物过敏史,是否使用过生物制剂准备药物外渗所需用物静脉穿刺二十四小时内,抽血处不可静脉输液,亦不可重复穿刺血管,以避免渗漏同一护理人员执行静脉穿刺时,不可尝试穿刺二次以上,应寻求其他护士帮忙静脉留置针须依标准技术及透明胶膜固定,以利观察静脉穿刺需确定回血通畅方能执行给药可以选择的静脉首选深静脉(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输液港等)。手臂的大静脉:腕和肘之间的静脉(易固定、粗、直)该处静脉表浅,有足够的软组织,以防止损伤神经和肌腱。有上腔静脉压迫症选择下肢静脉。病人静脉选择原则以前臂大血管为佳,其次为手背血管,注射血管需轮流使用。给予发疱性化学药物时应避免腕关节附近及肘前窝区的血管;下肢因末梢循环差,亦须避免。

不可选择的穿刺部位手术区域侧肢体,如乳房切除术、截肢等。

二十四小时内有穿刺史的静脉及穿刺点以下的静脉。肿瘤(新生物)侵犯的部位。肘窝或其它有潜在的肌腱或神经损伤可能的部位。炎症、硬化、疤痕部位。有上腔静脉压迫症不选择上肢静脉。选择给予化疗药物的血管,若有下列情形,则不予考虑:细小而脆弱静脉、因腋部手术、静脉栓塞或其他病变致使血液循环欠佳,及曾发生药物外渗者或注射部位曾接受放射治疗者。1.持续静脉给药应选择中心静脉

持续静脉给药的条件,就病人而言,需要有可靠的中心静脉输液管道来完成持续给药。例如:持续泵入氟尿嘧啶(5FU)48小时或72小时持续表阿霉素44小时滴注2.发泡剂和强刺激的药物选择中心静脉药物PH值:正常值为7.35-7.45家兔耳静脉试验持续6小时PH值为4.5100%诱发严重外周静脉炎5.950%诱发中度静脉炎

6.320%诱发轻度静脉炎

3.其他药物可以选择静脉套管针

在不能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在选择静脉留置针时应该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要选择粗而且较直的静脉。在注射化疗药物后,原则上不做保留,因为如果出现局部皮肤红肿,较难判断是留置针还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静脉化疗使用钢针静脉穿刺,会给病人在生活上造成不方便,影响病人的活动,稍有活动很容易引起钢针刺破静脉,造成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的概念

化疗药物的外渗(extravasation):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炎症。软组织坏死、溃疡经久不愈,甚至致残。四级医疗事故: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

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体差异有关。外渗损伤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注射部位有肿胀静脉推注时有阻力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1.解剖因素:年老体弱患者血管硬化原因,血管脆性增大,管腔变小、血流减慢,造成局部药物浓度升高,发生外渗。2.生理因素:静脉压升高时,如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或静脉回流受阻,以及手术后上肢水肿,如果注入患肢静脉,增加外渗的危险性。3.药物因素:局部组织损伤与药物浓度和药物外渗量及接触时间有关药物外渗的原因4.静脉注射部位:这是一种可以由医护人员控制的因素,应避免在关节处、神经和肌腱较多的部位注射。5.放射线的损伤:经放射治疗过的区域,血管弹性、密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用药后有时可能发生渗漏。6.医源性因素:少数护士缺乏注射化疗药物的经验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或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至关重要。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基本处理原则:如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滴入,或患者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药物外渗后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入,用注射器连接原针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