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课件 第四章 视觉表征_第1页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课件 第四章 视觉表征_第2页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课件 第四章 视觉表征_第3页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课件 第四章 视觉表征_第4页
视觉传播概论(第2版)课件 第四章 视觉表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视觉表征“视觉表征”(visualrepresentation)也可以表述成“视觉再现”,是用图像等符号进行指代,把事物的现象、意义通过物质媒介以视觉化的方式再现,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其交流的功能。第一节表征与视觉表征一、表征对表征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展开,比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艺术,不同领域对于“表征”问题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理解。这里主要介绍分别作为心理概念和文化符码的表征。第一,作为心理概念的表征。在心理学领域,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在认知心理学研究者看来,“表征是指可反复指代某一事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也就是说,在某一事物缺席时,它代表该事物;特别地,那一事物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特征或者我们所想象的一个对象(即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第二,作为文化符码的表征。认知心理学对表征的关注侧重于信息呈现给眼和脑的过程,而艺术、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则关注作为“符号或意向”的表征,这些领域对表征的研究是在探讨文化和符号的关系中衍生出来的。表征一方面涉及符号与意图、符号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尽管在不同领域对表征的研究切入点不同,但对表征问题的关注具有一些共有的特点。其一,表征有两重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的表征,指的是承载着意义的符号。一个是作为动词的表征,是指以符号为中介进行意义的传播。这两重含义也在强调表征具有生产和交流两个层面。其二,当表征作为名词的时候,符号和其所指代项并不是一对一的反映关系。其三,当表征作为动词的时候,表征系统给予我们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对表征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要在特定的语境和实践中进行。首先,表征是一个相对的体系,对表征的探讨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不存在所谓真正的或者永远不变的意义。其次,表征是一个运动的体系,意义并非是对现实直接和透明的反映。二、视觉表征视觉表征更进一步将表征问题聚焦于“视觉”,它是以图像符号为中介,以观看活动为中心而进行的意义交流。“视觉表征”可以是一个名词,即对现实世界再现和表述的图像符号;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动词,即图像符号对现实世界再现和表述的过程。由于图像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并且往往被赋予一种真实性,因此图像符号的表征问题就复杂起来了。对视觉表征的研究也在认知心理学、艺术哲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层面展开。第一,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观看图像的时候观者的头脑里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图景,即视觉表征是如何在心理层面运作的?有三种理论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解释:错觉(illusion)理论、假装(makebelieve)理论看进(seeingin)理论。第二,在艺术哲学领域,对于视觉表征问题的关注,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和其指涉物关系的探讨。第三,在文化研究领域,表征被视为一种符号,更偏重于从结构主义的思路出发,关注表征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延伸阅读基于视觉文化分析模式解读图像约翰·A.沃克和萨拉·查普林在《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中,介绍了视觉文化分析模式,总结出对视觉文化进行解读的12种方法。两位作者认为,如果将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视觉符号置于一个统一的文化背景下,则大都通俗易懂,但对于不同的观者来说,意义各不相同,仍然存在一些视觉符号需要进行深度的、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也就是所谓的“精读”。这种精读是对视觉符号意义的深度研究,也是在深度研究视觉表征的问题。●形式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和形式分析是关注点不同的两种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常常被综合在一起使用,因为就视觉文化而言,形式和内容常常是无法分开的整体。就内容分析来讲,其中又包括直白内容和隐匿内容,罗兰·巴特创造了术语“外延”(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来把字面上的意义(直白内容)和让人生发的联想(隐匿内容)区分开来。但是对隐匿内容的解读和界定非常困难,因此巴特又引入了另外一个词——“神话”(myth)来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众传播学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数据统计,随后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阐述(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分析法也可以用于视觉分析,有研究者曾经对艺术品世界里男性作品和女性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以揭示女性所受到的歧视,这就是一种对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内容分析法是对直觉印象的进一步证实,但同时它又在客观性、精确性以及验证效能等方面占据优势。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它可以揭示传媒在视觉表征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图像志和图像学(iconographyandiconology):图像志的研究方法被很多艺术史学家和电影批评家采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他确定了图像的三个等级:第一,初级或者自然的主题(primaryornatural);第二,中级或惯例主题(secondaryorconventional);第三,内在意义或内容(intrinsicmeaningorcontent)。这是一个对图像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潘诺夫斯基认为,第一层次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他又将这一层次继续划分为事实(factual)和表现(expressional)两层,肯定了艺术作品中表现风格和手法对于传递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同时又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图像的意义而不是其现实性(realism)和客观真实(externalreality)。图像志的分析方法是从中级开始的,即对画面的人物个性象征等进行鉴别,最后在第三个层次上揭示出图像的内在含义。这种抽丝剥茧的方法是图像志的研究方法。潘诺夫斯基将其定义为艺术史的支脉,关注的是与形式相对应的作品主题或意义,图像志更长于分析象征性图像,对于分析抽象艺术和大多数建筑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如果说图像志侧重描述和分类,图像学则倾向解释和阐释,后者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者要利用来自不同领域(比如宗教学、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图像置于一个社会图景中进行研究。●神话学(mythologies):这是罗兰·巴特在研究图像时提出的观点,他这种从外延到内涵再一直到神话的译解程序(decodingprocedure),同潘诺夫斯基的主张一样也是由浅到深的分析方法,都在揭示图像隐匿的内在含义。●类型和样式分析(genreandtypeanalyses):这种方法通过把具有同一种属性的艺术作品进行归类,从而创造一种共同的解读语境,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比和分析。●形式和风格分析(formandstyleanalyses):形式是针对视觉艺术作品的具体表现技巧来谈的,色彩、形状、质地等都是形式的一部分,电影里的摄制、照明、色彩,主持人的拍摄视角,这也都是形式。由于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对形式的讨论也可以折射出其内容的含义。而风格则被认为是更加带有创作者个体精神力量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形式和风格看似一目了然,但是对它们的研究也很复杂,因为“怎么说”并非是“说了什么”。●符号学分析(semioticanalysis):符号学分析的方法原本根植于对文字语言的解析,但是目前视觉传播研究者、美术史家、批评家也接受了符号学,因为符号学提供了一套完善而成熟的图像解码的方法。●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结构语言学假定人类文化和社会行为是被整合过的语言,它既有表面结构也有深层构造。结构主义的分支之一结构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亲缘关系、体系、传说、神话、符号系统等等,其目的是揭示它们的隐匿结构、社会作用以及影响它们演进的变化规则。其开创者是法国的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他的著作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甚为风行,在广告、美术、建筑、美术史、时装和通俗文化等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解构(deconstruction):这个词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以及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他们拒绝接受现有哲学体系中的主张,对其进行分解和重构,打破单元化的秩序,然后进行重构。解构主义的思潮也影响了建筑、艺术领域,很多后现代艺术家将其作为自己作品的哲学基础。●物理语境(physicalcontext):这里涉及艺术作品的解读语境,比如陈列环境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就有暗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几乎所有图像都“引用”、借鉴或者涉及历史上或同时代的其他图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接合被文学理论家称为“互文性”或“文本间性”。对图像意义的解读由此可以进行追溯和比较,寻找其从一种文化移转到另一种文化的轨迹,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变异。●诠释学(hermeneutics):诠释是在理解图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注释和阐释,但是一些学者,比如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就明确提出要反对阐释,她认为这种阐释反而让艺术变得死气沉沉。第二节视觉表征与意义交流表征的生产者如何让符号和世界构成再现关系,表征的观者又如何从中获得世界的再现?我们在此将利用W.J.T.米歇尔的表征体系四边形模式展开分析。米歇尔认为,表征体系是一个四边形,有两条斜线作为轴线:一条斜线连接能指和所指,即表征的物质符号与其所指涉对象;另外一条斜线则把表征的生产者和观者连接起来。连接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轴线叫作“表征轴”,而连接表征的生产者和观者之间的轴线叫作“交流轴”。一、表征轴中图像的能指和所指(一)相似理论传统观念认为,图像总是在指代和它相仿的事物,通过相似关系实现表征。相似理论认为,图像与客体(被表征物)之间的表征关系存在以下三个特点:(1)形象论(figurativethesis):对于每一个表征,其对象都可以用形象化的术语来描述。(2)存在论(existentialthesis):必须存在一个被表征的东西能够归属的实例,想象、神话和传说之物无法表征。(3)描绘论(portrayalthesis):对于每一个表征,都有一个被代表的特定事物,每一个表征都是有关其的一个肖像式描绘。总之,相似理论发现了图像表征的一个特点,即图像和所指代物之间存在着外在相似的特点,这是文字表征所不具备的。(二)再现理论再现理论是一种改良的相似理论。可以说,作为相似理论的改良,再现理论实质上是在表征轴之外同时考虑到了交流轴的作用,把观者如何观看也纳入对表征的讨论之中。(三)象征理论以纳尔逊·古德曼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对相似的强调束缚了图像的表达,在他们看来,将相似性作为衡量图像价值的标准无疑是一种错误。“所谓现实主义再现不是取决于模仿或幻觉或信息,而是取决于教导。几乎任何图像都可以再现几乎任何东西。这就是说,只要给出图像和对象,通常就有图像再现。”(四)自我指涉模式福柯发展了符号学理论对表征问题的分析,提出三种递进的话语模式:相似性模式、表征模式和自我指涉模式。相似性模式的话语,认为符号的价值是因其与某物的相似而构成的。表征模式的话语,强调符号的象征性,话语的能指/所指/相似三元结构逐渐被能指/所指的二元结构取代。而自我指涉模式,让符号自身的重要意义凸显出来。(五)总结:从符号的分类角度考虑图像的表征以上对图像符号的分析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立场出发,桑德拉·默瑞亚蒂认为,实际上可以考虑图像的类型,然后再考察它的表征方式。这样,就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图像表征范式。皮尔斯首先将符号界定为由再现体、对象(object)与解释项(interpretant)这三项组成。他根据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符号分为图像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二、交流轴中图像生产者和观者之间的关系(一)自然感知说这种看法将图像认知看作一个自然处理的过程,观者使用的是内在的生理感知系统,观看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二)推演说推演说以自然感知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认知处理过程。它认为观者的观察从视觉上的线索(感知)开始,通过大量的平行处理,假设关系和模式,最终得出结论。这种观看的过程利用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三)文化惯例说文化惯例说的核心观点认为,观者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对图像进行解码分析的。(四)总结:从不同认知层次考虑图像的意义桑德拉·默瑞亚蒂就此总结,在视觉传播研究中,可以把人们对图像意义的认知分为四个层次,从不同层次探讨生产者和观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是辨认图像符号的信息,观者通过视觉符号的相似性来了解它的意思;第二层次是理解,主要指对标志符号和图像符号的理解,观者在推演的基础上,通过归类的方法了解图像的意义;第三层次是解释,观者完全站在主观的角度进行解读,一般对象征符号的解读都是在这个层次;第四层次是综合,将以上各种方法综合在一起,主要处理对比较复杂的图像的理解。第三节视觉表征的符号学分析符号学旨在分析意指现象中的秩序,它利用了来自语言学的分析性概念,尤其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的观点。基于符号学的视角,语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和意义之间的中介,它们的约定俗成值得深究,通常还会“另有所指”,把视觉表征视为符号,引发我们关注视觉符号和所指代物之间在文化和社会规约之下产生的构成关系。一、符号学的领域(一)语言结构和言语语言结构是人们进行交流所必需的规约系统,言语(parole)是语言的纯个别性方面(发音、规则的实现、记号的偶然性组合),语言结构和言语相加等于语言(language)。语言结构是一种社会制度系统,言语是个别性的选择行为和实现行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关系。(二)所指和能指这一概念来自索绪尔,他指出,符号是一种双面的心理实体(twosidedpsychologicalentity),它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符号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符号的能指,一个是符号的所指,它们就如同一张纸的双面统一不可分开,并同时附着在符号这个载体上面。所谓“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比如词语、声音、表情或者影像等;而“所指”是符号的意义,比如从符号获得的经验、了解的内容或者是听到之后的反应。(三)系统和组合索绪尔认为语言学中各词的联结是在两个平面展开的:一个平面是组合段平面,即组合面。它是线性的和不可逆的,词项构成一种言语链,以现在时发挥作用。另一个平面是联想平面,也称为系统面。彼此具有共性的单元在人的记忆中联系起来,词项以“不在式”结合在一起。组合面更接近言语,系统面则可以比作语言结构。(四)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我们如果用e表示能指(表达面),c表示所指(内容面),R表示意指关系,那么可以得出关于“符号”的一般公式eRc,是一种直接意指。一个eRc系统也可以变成另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成为另一个意指系统的表达面。由此,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公式(eRc)(表达面)R(意指关系)c(内容面),那么这里的(eRc)Rc就是一种含蓄意指。二、用符号学解码视觉表征(一)解码广告广告充满意图,却往往通过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段把意图隐藏其中。朱迪斯·威廉姆森(JudithWilliamson)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分析了意义是如何进入广告之中的。第一,广告中的能指和所指。第二,广告中的含蓄意指。第三,广告把观者放在指涉世界中。(二)解码电视斯图尔特·霍尔主张,电视节目应该被理解为“有意义的话语”。无论是报道的场景和样式还是人员选取和影片剪辑,都在运用着一些“专业符码”(professionalcode),制作人、编辑、灯光、摄影师和主播等使用着共同的语言。更进一步,斯图尔特·霍尔认为媒体信息和意识形态及权力紧密关联,后者构建了一种表征世界的方法和形态,其实质是表征了一个有偏见的,其运作有利于统治群体的世界观。这样,

电视文本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符号编码,观者则有三种可能的解码方式:一是主导-霸权式解读(dominanthegemonicreading),这种解码方式体现为观者需要遵循电视节目制作者的逻辑来解读。二是协商式解读(negotiatedreading),即观者在主导的框架之内,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对主导框架的某些方面进行特定的挑战。三是对抗式解读(oppositionalreading),即观者站在一个完全相反的位置,或者是对图像内在蕴含的意识形态持反对意见。以上只是对广告和电视节目做符号学分析的一些主要观点,从更广义的范畴来说,对于视觉表征的符号学分析,可以参考吉莉恩·罗斯提出的分析步骤:(1)辨认符号种类。(2)辨认符号本身的指涉。(3)思考符号和其他符号间的关联。(4)探讨符号与广大意义系统的联结。(5)回到符号本身,再度观察它的含蓄意指。案例彼得·汉弥尔顿对战后法国平民主义摄影的表征研究彼得·汉弥尔顿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4年到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图片报道,这类摄影题材聚焦于常人的生活,这些人差不多都是首次成为图片摄影的主要题材。这类题材的摄影作品属于纪实摄影。报道体现了当时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表征范式,研究者认为其是一种平民主义的摄影范式,对重建“法国性”起到重要作用,创造了这一时期法国、法国社会以及法国文化更“丰富”的形象。汉弥尔顿使用了“范式”的概念着手分析问题。所谓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提出的,用于科学史研究。它描述一种进程,这种进程能使各种特定的有关自然的理论开始在科学中发挥支配性作用。库恩认为,科学家喜欢约定并因而遵从“科学的”游戏规则,而当遵从游戏规则得到的回报越来越少的时候,这个规则就会发生改变。库恩的范式概念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各种艺术,包括绘画和摄影。摄影创作也遵从范式理论,如同科学的范式变革一样,熟悉的事物也以革命性的方式受到观察或再观察。这通常是由于一个或较多的摄影家发展出一种有关表征的新“理论”:决定集中拍摄一种特殊类型的题材,生产它的各种形象,这些形象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构成,新奇的或革命性的形象吸引了其他摄影家的注意,这种集中的拍摄方式因此形成一种新的范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平民主义的摄影范式,并且成为支配性范式。1939—1945年的战争结束的时候,经历了战争的法国正处于从被占领的状态到自由共和国时期的某些混乱,这就是秉承平民主义风格的摄影师的历史语境,法国人民迅速寻求各种方法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重建“什么才是法国”的观念。当时法国大众对各种画报怀有热情,法国人民对这种媒介的强烈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对战争年代的损失和极度痛苦的一种反应。画报里的摄影形象可被视为提供了以包容性方法表征法国和法国人的一种手段,以及在医治一个社会的创伤中起作用的各种表象,这个社会曾被战争、失败、被占领、通敌和抵抗分裂。平民主义报道的视觉途径和社会观点产生了此等媒体市场所需要的各种形象。汉弥尔顿详细分析了《市政厅外之吻》这张照片。照片摄于1950年,是法国摄影师罗伯特·杜瓦诺为《生活》画报拍摄的报道的一部分。这张照片可以看作法国平民主义摄影表征范式的一个例证。在这一形象里存在着一系列的表征要素:第一,此照片是有关年轻人的爱情的,这是普遍的人类情感。在1950年的法国,由于世界趋于和平,年轻的恋人结婚生子的现象非常普遍。第二,这一形象的拍摄背景是法国的第一区,表征了街上的日常生活。第三,这一形象中的衣着样式和汽车型号很好地确定了它的日期(1945年至1955年的某个时间)。第四,关于画面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