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二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生平、思想主张。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整体把握文章大意。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4.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重难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整体把握文章大意。(重点)2.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重点)3.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难点)【前置性学习】1.查找有关庄子及其《庄子》的资料。2.通读全文,读准字音,了解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北冥有鱼》【课时目标】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背诵课文,把握鲲鹏的形象,想象庄子笔下雄奇瑰丽的浪漫景象。【活动方案】导入新课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时间:5分钟)学习任务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1)走进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老子齐名,两人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但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通过“坐忘”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在美学上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见解来阐发美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美感等问题。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任务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读一读生字词:北冥鲲徙抟齐谐尘埃正色邪活动二: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时间:10分钟)学习任务1:听读课文,把握节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学习任务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北冥:北海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是:这志:记载抟:盘旋飞翔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振翅奋飞时,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学习任务3:再读课文,概括层意。文章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活动三: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时间:15分钟)1.这篇短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鲲鹏形象的呢?3.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呢?4.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学完这篇文章,你从鲲鹏身上得到哪些启示?①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纵横大海,搏击长空,就像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②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活动四:归纳主题,分析特色(时间:10分钟)任务1:归纳主题任务2:浅谈感悟感悟一:庄子塑造的鲲鹏之变的奇特形象是对人们习惯思维和想象的超越和拓展。想象对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学习、科学发明,还是生产实践,都离不开想象。感悟二: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才会获得自由的空间和生活。任务3:分析特色①。庄子运用大鹏凭借风的力量飞向南海的故事,说明大鹏的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是有所依赖的,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②。庄子描绘了大鹏展翅而飞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活动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时间:5分钟)1.了解“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古诗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大鹏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成语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鹏游蝶梦明清小说明清小说《西游记》:狮驼国的大鹏金翅雕给唐僧师徒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说岳全传》:书中称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是大鹏转世。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课时练上的习题。【教后反思】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时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反复诵读,体会故事的趣味,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论辩技巧。【活动方案】活动一: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时间:10分钟)学习任务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学习任务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濠梁:濠水上的桥鲦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安:怎么,哪里全:完全、完备循其本:追述话题本源【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活动二:朗读课文,分析讨论(时间:20分钟)学习任务1:走进辩论双方1.这场辩论的主题是什么?2.庄子和惠子各持怎样的观点?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辩论逻辑语气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4.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为什么?学习任务2:体会人物性格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6.庄子和惠子在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活动三:课堂小结分析特色(时间:10分钟)学习任务1:归纳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