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阳光 同步练习_第1页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阳光 同步练习_第2页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阳光 同步练习_第3页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阳光 同步练习_第4页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阳光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阳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3.下雨后路面上积了一些水,水面上有一层薄油膜,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A.白色的 B.红色的 C.彩色的 D.黑色的4.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的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5.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6.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行,形影相伴C.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D.水中捞月,徒劳无功7.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D.若保持小孔和内筒的位置不变,向左平移蜡烛,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8.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旋律,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B.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D.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9.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轮船困在南极冰层中,用黑炭、煤炭铺在冰面上,可使船安全脱险,其合理解释是()A.黑炭、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冰熔化B.黑炭、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使冰熔化C.黑炭、煤炭跟冰反应,使冰熔化D.没有什么科学依据10.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是以它为球心向四周空间发射的,所以()A.离点光源越远,光照面积越大,在光照面积上得到的光辐射就越多B.离点光源越远,光照面积越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辐射就越多C.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量随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D.恒星是点光源,所以地球上得到的恒星上的光辐射是绝对平行的11.如图所示,把两只相同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一段有色液柱,两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则()A.L1>L2 B.L1=L2C.L1<L2 D.以上都有可能12.某同学为了研究光的色散,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墙角放置一个盛水的容器,其中有一块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的平面镜,如图所示,一束阳光斜射向水面,经水面折射向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再经水面折射后照在白纸上,该同学可在白纸上看到()A.上紫下红的彩色光带 B.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C.外红内紫的环状光带 D.一片白光13.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14.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玻璃钟罩内放一个会闪光的音乐贺卡,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在贺卡闪光并播放音乐时()A.看不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B.看到闪光,听不到音乐C.看不到闪光,听到音乐 D.看到闪光,听到音乐15.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然后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二、填空题16.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水面的倒影。其中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虛像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填序号)17.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它以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它给人类提供了和。18.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色、表面粗糙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强;色、表面光滑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弱。19.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20.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填“早晨”“中午”或“下午”)。21.下列现象或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填序号)。①闪电②闪亮的萤火虫③月亮④钻石⑤火炬的火焰⑥镜子⑦电影银幕⑧雪白的墙壁三、实验探究题22.墨子对小孔成像的研究比牛顿还要早2000年,墨子的研究表明:实验时像的大小不一。那么,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学习小组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的大小有关猜想2:与白纸到小孔的距离有关猜想3: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他们用蜡烛、带小孔的硬纸板、白纸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1)每次实验中白纸上都呈现的是的像。(填“倒立”或“正立”)(2)为验证猜想,该学习小组的成员固定蜡烛、硬纸板和白纸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3种硬纸板(孔径为1mm、2mm、3mm)依次进行实验,发现像的大小相同。(3)学习小组在验证猜想3后,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蜡烛到小孔的距离(cm)白纸到小孔的距离(cm)白纸上像的大小1510大21010中31510小问:①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②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23.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这个现象说明:。(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则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张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24.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案解析1.B【解析】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色散,故B正确,而A、C、D错误。2.D【解析】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单色光是不会发生生色散现象的。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可能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上形成的色散,故正确。3.C【解析】白光照到油膜上,从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不同,所以各色光在油膜上形成干涉条纹成彩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4.B【解析】A.红外线是红光外面看不到的光,故A错误;

BCD.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B正确,C、D错误。

5.D【解析】①光在水中可以沿直线传播;由②可知,在水和海波的不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会发生弯曲,由③可知,光在水和海波的混合均匀的介质中,仍沿直线传播;

6.D【解析】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影随行,形影相伴,是指影子和人不分离,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井底之蛙所见甚少,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捞月,徒劳无功,水中的月亮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影子,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7.C【解析】A.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

B.若内筒位置不变,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缩小的,故B错误;

C.若向右拉动内筒,此时像距增大,则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增大,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故C正确;

D.若保持小孔和内筒的位置不变,向左平移蜡烛,此时物距增大,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减小,则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故D错误。8.A【解析】A.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有效减少环境带来的污染;

B.天然气和煤石油一样都属于传统能源;

C.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9.B【解析】黑炭和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可以使冰快速的熔化,从而达到脱险的目的;10.C【解析】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的能量是一定的,随着距离的变远,球面的面积会变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布的面积越大,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机会减少,所以AB错误,C是正确的;由于恒星是点光源,从一点发出的光,所以光辐射不是绝对平行的,而由于距离较远,只能近似的看成是平行光,所以D是错误的;11.A【解析】黑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升温快,白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弱,升温慢;所以甲中的气体膨胀大于乙,所以移动的距离L1大于L2;12.B【解析】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就可以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

故A、C、D错误,B正确。13.C【解析】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折射,即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也会发生折射,即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故D正确不合题意。14.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小,则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听不到音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可以看到贺卡的闪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15.A【解析】当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应该控制小孔的形状相同而改变小孔的大小,故A符合要求,而B、C、D不合要求。

16.①;②③④;②③④;①【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④水面的倒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1)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属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2)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②③④,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①。17.辐射;辐射能;光;热【解析】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辐射能,它给人类提供了光和热。

18.黑;白【解析】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黑色、表面粗糙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强;白色、表面光滑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弱。19.色散;各种色光【解析】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0.早晨【解析】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知,太阳光从身体的左侧射向右侧。根据人面朝南方站着可知,此时身体左侧为东方,即这时为早晨。21.①②⑤【解析】闪电、萤火虫和火炬的火焰,都是自己发光的,都是光源;而月亮、镜子、电影屏幕和雪白的墙壁,都是反射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线,因此都不是光源,故选①②⑤。22.(1)倒立(2)1(3)刻度尺;当小孔大小、白纸到小孔的距离相同时,蜡烛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小【解析】(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上面的光线到达下面,下面的光线到达上面,音叉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2)根据“孔径为1mm、2mm、3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