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调研考试八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3.阳台上的铜钱草高低错落,基本不留缝隙,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适应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4.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①葡萄酒②地瓜干③甜面酱④老酸奶⑤火腿肠⑥豆腐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5.自然界有些动物“名不副实”,比如:“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鲸鱼也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A.爬行动物、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6.“翟集米醋”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宝丰酒”始于酒祖仪狄,盛于隋唐,已历经4100个岁月。醋与酒两大文化源远流长,与这两种文化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A.醋酸菌、酵母菌 B.醋酸菌、霉菌C.霉菌、乳酸菌 D.酵母菌、乳酸菌7.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8.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是生产者B.若把该图变为生态系统,还需增加非生物部分C.丁包含的生物种类有细菌和真菌等D.乙不是消费者10.塞罕坝曾森林茂密,后因过度围垦变为荒原。为防风固沙,在50年内,经三代人的努力,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B.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C.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木材D.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温室效应1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1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一种植物——曼陀罗。曼陀罗又叫曼荼罗,草本或半灌木状,花冠漏斗状,其果实内的种子呈卵圆形,稍扁。据此判断,以下植物中与曼陀罗属于同一类群的是()A.葫芦藓 B.卷柏 C.水杉 D.油菜1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狼B.环境的改变促进了森林古猿进化到人C.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D.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14.下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A.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15.《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下列关于该内容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黄雀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其中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螳螂、蝉和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C.题干所描述的三种动物中,属于黄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覆羽、体温恒定等D.螳螂和蝉都没有脊柱,黄雀有脊柱并通过哺乳进行育雏16.“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B.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与小麦的多C.水稻和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与大豆近D.水稻和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与大豆远17.农民喷洒除草剂甲防治某种农田杂草,该杂草数量锐减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喷洒除草剂乙,该杂草的数量发生类似的变化(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甲对该杂草进行了选择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杂草存活了下来C.bc段迅速上升说明该种杂草具有了抵抗农药甲的能力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乙使杂草产生新的抗药性变异18.下列诗句提及的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是()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D.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19.下列生物技术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利用苏云金杆菌获得具有抗虫性能的棉花B.通过太空育种获得太空椒C.将人干扰素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的DNA中生产人干扰素D.将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出“肉土豆”20.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其口号是“减塑捡塑”,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眼于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职责,共建美好家园。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再丢弃 B.对废塑料制品进行合理处理C.提倡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D.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处的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的是,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2)A和C装置内的液体相当于,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等有机小分子生成。22.(7分)如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①涡虫,②蚯蚓,③金鱼,④青蛙,⑤鸽子,⑥兔子,⑦水螅,⑧鳄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1)③动物的呼吸器官是;④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2)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填序号)。(3)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是(填序号);身体分节无附肢的动物是(填序号)。(4)⑥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可以保证其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5)上述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填序号)。23.(5分)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量是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观察图甲并阅读图乙分类检索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的分类检索表,在图甲中找出与B、D相对应植物的名称:B是,D是。(2)C类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叫作植物;F类植物无根、茎、叶,叫作植物,其体内都有和类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24.(5分)荔枝园养鸡是利用多层次空间和生物饵料进行规模化养殖的立体农业生态模式,其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如下所示。(1)荔枝园中的所有生物和_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的青草和荔枝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鸡有啄食青草和草籽的习性,可以缓解杂草与荔枝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荔枝生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荔枝蝽、龙眼蜡蝉等害虫可以取食荔枝树的汁液,造成荔枝减产,而鸡可啄食它们的若虫。请写出荔枝园养鸡防治害虫的一条食物链:。(3)综上所述,荔枝园养鸡可充分利用光、水、土壤等资源,是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生态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循环。25.(7分)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保护色有利于动物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生物兴趣班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组别甲组乙组实验材料菜青虫100只?生活环境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菜叶上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实验处理放入1只吃虫鸟放入1只吃虫鸟实验结果一分钟后,吃剩88条一分钟后,吃剩75条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2)实验变量是_,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3)乙组的实验材料“?”处应该填的是。(4)同学们发现实验设计中有一点并不完善,请对其进行修改:_。(5)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环境变化导致菜青虫原来的保护色失去保护作用,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也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填“相对的”或“绝对的”)。(6)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结果。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调研考试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ABAAB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DCCDCBD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能量(2)原始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