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_第1页
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_第2页
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_第3页
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以FeSiAl片状磁粉、膨胀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通过XRD、SEM、Raman、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晶相、微观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热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并且生成的石墨烯及Fe3O4颗粒均匀包覆在FeSiAl片状磁粉上,这种片状和颗粒状不同结构的复合,制备出了兼具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吸波材料。在0.2~2.66GHz频段内,当氧化石墨烯和FeSiAl质量比为1∶9,相应匹配厚度为2mm时,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在2.56GHz处最小反射率可达到–17dB,其有效吸收频带范围(反射率小于–10dB)为2.27~2.66GHz。随着氧化石墨烯与FeSiAl质量比的增加,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频带向高频移动,有助于该吸波材料在高频段的应用。前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大量的电磁波辐射也造成了电磁污染、电磁干扰、泄密等棘手问题,妨碍了电子信息工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隐身材料在武器中广泛的应用,使得研究吸波性能优异的材料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主要从电磁波的吸收与衰减两方面来考虑,通过调节吸波材料的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尽量减少电磁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使进入材料的电磁波最大程度的衰减,以此来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FeSiAl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尤其是扁平状的FeSiAl磁粉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各向异性,突破了铁氧体材料的Snoek限制,在低频段(1~3GHz)有较好的吸波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单一的介电损耗或磁损耗材料很难满足吸波材料“厚度薄、频带宽、质量轻、吸收强”的要求。所以,将FeSiAl磁粉与其他类型的吸收剂进行复合,构筑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复合吸波材料,是提高其吸波性能的重要方向。如在片状FeSiAl磁粉上沉积Fe3O4纳米颗粒提高吸波性能。在FeSiAl磁粉表面沉积MgO提高电磁吸波性能。将FeSiAl磁粉与碳材料进行复合,如Sun等将FeSiAl磁粉与石墨共混进行球磨,得到FeSiAl/石墨的复合材料,在6.7GHz处,达到最小反射率–21.0dB。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石墨烯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高介电损耗、低密度,可能成为优异吸波材料。但高品质的石墨烯作为一种碳纳米材料,本身不具备磁损耗能力,而且高的电导率会造成高的表面反射率,限制了它的微波吸收性能。将石墨烯与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复合,可以发挥电损耗与磁损耗两种形式的损耗来提高吸波性能,而且化学氧化还原的石墨烯因为含氧官能团的残留和较多缺陷,使其电导率降低,有助于电磁波的吸收和衰减。如Sun等以氧化石墨烯、FeCl3为反应物,乙二醇作为溶剂和还原剂原位制备了石墨烯/Fe3O4复合材料。Wang等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大尺寸还原氧化石墨烯/Fe3O4复合材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镍铁氧体/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综上,本文通过水热法还原氧化石墨烯,使石墨烯沉积在FeSiAl磁粉上,同时在水热反应下,FeSiAl磁粉表面受到氧化生成Fe3O4颗粒。检测复合材料在0.2~2.6GHz的吸波性能,探究不同氧化石墨烯与FeSiAl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对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吸波机制进行讨论。以期获得不同有效吸收频带下的复合吸波材料。结论(1)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并且生成的石墨烯及Fe3O4颗粒均匀包覆在FeSiAl片状磁粉上,这种片状和颗粒状不同结构的复合,制备出了兼具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吸波材料。随着质量比的增加,石墨烯/Fe3O4/FeSiAl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频带向高频移动,有助于吸波材料在高频段的使用。(2)石墨烯与Fe3O4颗粒以及FeSiAl之间产生的多级界面以及相关的界面极化,保证了石墨烯/Fe3O4/FeSiAl拥有较好的吸收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