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对于朱自清而言在湿润空气里的花香;对于刘湛秋而言,夏天是热烈而粗犷的大雨;对于史铁生而言,秋天是翻来fù去的思念;对于老舍而言,冬天是终年zhù蓄的绿色。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枫叶红,丹桂香,秋天的苏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能否杜绝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微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3.(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雾霾天气很多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呼吸系统,戴上防尘口罩。 B.当派出所民警表示该街道并无此人时,男子才恍然大悟,声称自己上当受骗了。 C.近日,位于福州北峰山区的千年古刹林阳寺梅花相继绽放,在云雾缭绕之下美不胜收。 D.我们对精读课文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求甚解。4.(2分)[品清茶,忆友情]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约多年不见的好友一道喝茶,我们之间竟有了淡淡的生疏和尴尬。_____。真正的友情就应该如茶一般,淡而幽远①我终于明白,友情不会因为疏淡而忘记,也不会因为距离而陌生。②于是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回忆着从前的快乐,畅想着将来的生活。③但当清新的茶香升起,热气氤氲间,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④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茶香和着情谊,让我们回味无穷。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5.(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朱自清的《春》描绘出春日的一幅幅美丽图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而《济南的冬天》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让人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温晴。 B.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都是诗歌。《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律诗,其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C.“令尊”“垂询”“贤弟”“赏光”是敬辞,“家君”“小女”“见谅”“高寿”是谦辞。 D.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带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6.(2分)从材料后的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入材料空缺的横线中,填入后最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周末,我们一家到翠屏公园里散步,当来到一座牡丹花坛时,才四岁的儿子忍不住就要摘一朵下来玩。我赶紧说:“这是公园的,不能摘!”妻子说:“儿子喜欢!就一朵!”这时,轻轻地对他说:“___”。A.小弟弟,不能摘!在公园里摘花是要被罚款的! B.小弟弟,你不摘不行吗?你不知道摘了以后你爸会揍你吗? C.小弟弟,你喜欢鲜花吗?你把她摘下来,她会疼的。 D.小弟弟,你喜欢鲜花吗?喜欢就叫你爸妈买去!7.(2分)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理解:该句用三个“起来”的句式,增强语气,更加强烈地抒发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理解:句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理解:“水声在屋檐下”的“下”是一个动词。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理解:“春天像小姑娘”一句,本体“春天”和喻体“小姑娘”之间用“像”比喻词连接,是明喻。8.(4分)七年级某班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1)本次综合性学习预备了三种活动形式,请你帮忙再设计一种。A.识字解读朋友内涵;B.上台展示朋友形象;C.竞赛讲说朋友故事;D.(2)期中考试时你的好友小镇想让你把你的答案给他抄,你没有理会。考完后他生气地说“真不够朋友!”你这样对他说道:“”9.(10分)古诗文默写。(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2)《天净沙秋思》中连用九个名词描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的句子是:,,古道西风瘦马。(3)《峨眉山月歌》中记叙诗人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的两句诗是:,。(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登城远望,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展现了边塞生活凄苦的诗句,。(5)《论语》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智慧,强调了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是:,。二、阅读(60分)10.(18分)阅读以下文本,完成小题。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母亲,您该休息了,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吐着绿丝。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哭了……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温暖了我的心灵。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阅读文本,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①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从修辞角度)②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从词语的角度)(4)文章标题“田野上的白发”有什么含义和作用。1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欺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学校情境之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施加的伤害行为,且对被伤害方的身体、心理、财产等方面造成了损害。在故意伤害性之外,即力量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前者指欺凌者通常在身体力量、人数、或人际关系等方面上处于优势地位,受欺凌者在受到欺凌时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欺凌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后者指受欺凌者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性地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他人的攻击。校园欺凌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特殊攻击行为,可分为关系欺凌、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形式。——《中国反校园欺凌网》【材料二】【材料三】长期存在的校园欺凌行为,在一些国家,已成为一个难以治愈的“伤疤”,积累了诸多经验。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首次将校园欺凌问题法制化。该法案规定,通过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确保学校周边的良好风气,一些家长不惜雇佣“大叔保镖”,每周两次雇佣陪伴孩子上下学,严厉警告恶霸们停止找茬。英国教育部明确表示,防止学校欺凌并确保学生安全,社会应对校园欺凌采取“零容忍”政策。学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为被永久停学,或在一年内被定期停学两次以上,对该学生的家长发出“教养令”,要求家长共同担负起改善学生偏差行为的责任。在全美50个州中,并可适用于青少年。此外,美国的有些学校还鼓励富有创意的言传身教。2018年12月,被罚禁止搭校车。该女孩的父亲为培养女儿的同理心,罚其在2摄氏度的天气里步行8公里上学,芬兰除了有相关立法之外,该国在预防欺凌的措施上,芬兰开展了“反欺凌计划”(KiVa),在该计划中,也不是被欺凌者,而是该行为的第三方,让孩子们控制卡通角色,作为旁观者直面欺凌行为,让他们在不成为欺凌者的同时,也能给予被欺凌者更多的帮助。——节选自“中新网”(1)阅读材料一,你明白了“校园欺凌”有哪些特点?(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漫画,描绘画面内容。(3)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大声说“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多角度回答)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ㅤ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ㅤㅤ陈太丘①诣荀朗陵②,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③,季方④持杖后从。长文⑤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⑥应门,慈明⑦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注释】①陈太丘:陈寔(shí),东汉人,曾作太丘长。②荀朗陵:荀淑,为陈纪(元方)子,陈寔孙。⑥叔慈:荀靖,荀淑的儿子。(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含义。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元方入门不顾③季方持杖后从④既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去后乃至乃使元方将车B.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C.相委而去而荷天下重名D.为人谋而不忠乎下为渊泉所润(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②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4)【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季方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他们又有何共同点?13.(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注释】①淡磨:轻磨拂拭。②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③荷心:荷花。(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写出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东风忽起垂杨舞”这一句诗,并指出它所描绘的意境。14.(3分)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深刻的批判,共10篇。 B.《范爱农》记叙的是“我”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藤野先生》一文,主要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东京留学时的生活。 D.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颂扬孝道的虚伪和残忍。15.(3分)根据《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①抨击“正人君子”的是。②写家道衰落,表现世态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琐记》C.《狗•猫•鼠》D.《藤野先生》16.(3分)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三、作文(60分)17.(10分)片段作文。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写一个作文片段,记下你的所见、所思、所感。要求:语言通顺,生动形象,不少于120字。(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18.(50分)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请以“成长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依据本文所选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题。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600字以上。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等多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答案:酿guǎng贮【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有误,应把“季节”改为“地方”。B.有误,去掉“能否”。C.正确。D.有误,去掉一个。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不求甚解:只知道个大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该成语和前面的“理解透彻。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③“但”承接前文转折,引出“许多陈年往事渐渐被唤醒”,②“于是”承接前文描述边喝茶边叙旧的情景,也不会因为距离而陌生”。故选:C。【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BD.正确;C.有误,“高寿”是敬辞。故选:C。【点评】在日常学习中,要掌握学过的文学文化常识,并注意复习和归纳。6.【分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解答】A.不得体,“不能摘,语气生硬,不得体,不应随意采摘是我们“爱护自然(环保)”意识的体现,不得体;B.不得体,“你不摘不行吗,加强了语气;“你不知道摘了以后你爸会揍你吗”有威胁之意;C.得体;D.不得体,“喜欢就叫你爸妈买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故选:C。【点评】口语交际要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交流。7.【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仔细辨析各选项与平日所学知识不同之处,做出正确判断。【解答】ABD.正确;C.有误,“下,不是动词。故选:C。【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8.【分析】(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解答此题,要围绕“有朋自远方来”进行设计。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如:接力比拼朋友名句。(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从真正的朋友会怎样做的角度进行表达。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解答】答案:(1)示例:办报宣传朋友知识。(2)示例:小镇,真正的朋友不应该帮助对方做假,现在我们讨论考试时你拿不准的题目?【点评】口语交际题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的上下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默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解答】(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易错字:澹、竦(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易错字:鸦)(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易错字:渝(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易错字:烽)(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易错字:罔【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准确书写。以下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60分)10.【分析】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叙述母亲因为操持家事,而过早的衰老有了白发;第二部分(③~⑥),回忆四月的一天,“我”回到家与母亲一起深夜敲盆赶老鼠的事;第三部分(⑦~⑨),叙述父亲病倒后,母亲跪在田里插秧;第四部分(⑩~⑪),叙述母亲离世已三年,但“我”依旧难忘她的白发,抒发“我”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文章③~⑥段回忆四月的一天;⑦~⑨段,母亲跪在田里插秧。(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由“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可看出母亲的勤劳,半夜里起来拔好秧。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由“她太累了,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艰难地爬行,浑身是汗渍泥水,又插一行”可以看出母亲的坚强;由“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可看出母亲的乐观。据此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赏析语言。解答此题,再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①“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赋予秧苗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像块绿色的地毯”将秧田比作地毯,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②“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母亲的坚强。(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本文的标题是“母亲的白发”,表达对“白发”母亲的赞美;“白发”也正是母亲形象的象征。“田野上”点出地点。作者着力描写“白发”,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答案:(1)①母亲深夜敲盆赶鼠;②母亲跪在田中插秧。(2)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慈祥的母亲。(3)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②运用动作描写,“跪”“爬行”这两个动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表现了母亲的坚强。(4)“白发”代指母亲,表明母亲年事已高,暗指母亲上了年纪仍然不辍劳作,“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对母亲的爱和怀念。【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11.【分析】这是一组关于校园欺凌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第二题考查图文转换;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解答】(1)结合“欺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学校情境之中,且对被伤害方的身体、财产等方面造成了损害,另有两项特点使欺凌有别于一般的攻击行为,“校园欺凌”特点为:故意伤害性。(2)观察材料二的漫画可知,某学校内,殴打欺凌另一个男孩,双手抱头,书包被扔在脚下。(3)结合“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国家需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结合“英国教育部明确表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方面,加强校园欺凌监测,美国的有些学校还鼓励富有创意的言传身教,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10岁女孩就因为欺凌他人。该女孩的父亲为培养女儿的同理心,父亲本人则开车紧跟其后”可知,教会儿童识别与应对欺凌、支持和建议。答案:(1)故意伤害性、力量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2)某学校内,一个男孩一边殴打欺凌另一个男孩。”被打的孩子书包被扔在地上,大声哭泣着。(3)①国家需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为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专门的法律依据。②学校方面,防止学校欺凌并确保学生安全。③家长需帮助儿童正确理解“欺凌”的含义,教会儿童识别与应对欺凌、支持和建议。【点评】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12.【分析】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乙】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当然我的父亲也不会知道这功德是有还是无。”【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②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③句意: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从,跟随;④句意:已经到了。既,已经。(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乃:才/于是;B.之:的/的;C.而:表承接/表转折;D.为:替/被。故选:B。(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①重点词有:尊君,你的父亲。不。句意: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②重点词有:诣,拜访。俭。句意:陈太丘去拜访荀淑,雇不起仆人。(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甲文中,已去”可以看出陈元方有礼貌。日中不至;对子骂父,陈元方用无信和豳来对父亲的客人进行斥责,条理清晰,明白事理;乙文中,上有万仞之高;上为甘露所沾。当斯之时、渊泉之深,把自己的父亲比作泰山山脚的桂树,避免了儿子炫耀父亲之嫌,又突出了父亲的学问和德行。据此作答。答案:(1)①约定;②回头看;④已经。(2)B(3)①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②陈太丘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4)陈元方从“信”“礼”的角度反驳客人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反应敏捷。陈季方没有直接回答客人,而是用长在泰山中的桂树来比喻父亲,可见他是一个敬重父亲且机智的人。【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13.【分析】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一二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表现池塘水面平静的是一二两句,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映照出屋角檐楹,第二句突然出现了“明镜照檐楹”。(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及其语境的理解。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分析即可,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答案:(1)水面平、明镜(2)东风忽然吹起,池边杨柳飞舞。译文:骤雨过后,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映照出屋角檐楹。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点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模式为:明确表达技巧;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表达技巧;运用这种表达技巧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等。14.【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解答】ABD.正确;C.有误,《藤野先生》主要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生活。故选:C。【点评】对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帮助理解记忆。15.【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解答】答案:①C②B【点评】对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帮助理解记忆。16.【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