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一、基础知识与应用(29分)1.(7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江南是诗意的□是谁撑起一把油纸伞,驻足于寂寥的雨巷,追忆一段芬芳的往事,拂去长途跋涉的风尘,遇见jiǎo(),在风雪交加的寒冬,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雨水过后,冷寂的大地登时恢复了生气,池里早已生机盎然()也泛起了绿意。这里没有北方的糜子,没有烟熏火燎的油馍,有的是水,有的是氤氲身心的幽香醉意。面对着朝气蓬勃的江南,你是在事后抱着诗人一般的情怀和感触悄然离去□还是就陶醉在这万紫千红、春意盎然的世界里()里满是诗意。(1)选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起(zhǎng)B.登时(dèng)C.糜子(mí)D.油馍(mó)(2)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jiǎo洁池pàn眼kuàng(3)选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B.:;?,C.。;。?D.:;。?2.(8分)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关雎》中开头运用比兴手法兴起全诗情感的句子是“①,②”;统摄全诗,表现男子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无限爱慕之情的句子是:③,④;《桃花源记》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⑤,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用老人和孩子的安闲快乐表现桃花源生活和平安定的句子是:⑦,⑧。3.(4分)名著阅读。“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A作的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天下太平,它才会来,麟来得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A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得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也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是纪念的意思。(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作者是,文段中的“A”指的是。(两个空格均填人名)(2)选段中的文字在《经典常谈》中的哪个部分中可以看到A.《说文解字》B.《诗经》C.《春秋》三传D.《战国策》4.(10分)寒假期间,班主任布置了设计“年”文化主题展板的作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板块一:溯源年节】阅读“年”字的起源和“年”的传说,完成小题。“年”字起源“年”的传说古时有一只猛兽叫“年”,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觅食人肉。腊月三十晚上,耳pàn突然响起“噼啪”的声音。原来有村民将竹子误投到火堆里,“噼啪”声将“年”吓得惊慌失措。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只见里面灯火辉煌,顿时感到头晕目眩,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不知从何时起,“年”便(A.戛然而止B.销声匿迹)了,而这些方法逐渐演化成如今的过年习俗。(1)根据“年”字起源,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汉字“年”的最初意义A.负担,责任B.丰收,收获C.年纪,岁数D.岁月,光阴(2)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A.戛然而止B.销声匿迹【板块二:探寻年俗】请同学们依据下面这段文字给“年俗”下个定义。农历新年原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但老百姓过年准备、庆祝活动的各种民俗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探亲访友、扫墓祭祖、拜神祈福(如熬腊八粥、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期盼来年的好运。(3)年俗是。(4)腊月二十四的其中一项年俗是“剪窗花”,下面的窗花与汉字谐音现象无关的一项是【板块三:书写年味】(5)小庆同学摘录了一则与“过年”相关的诗歌,由于疏忽漏掉了一句。请你根据诗意将其补充完整。春节的炊烟尽情嘲讽着腊月的寒冷顽童的鞭炮把薄冰炸得四散奔逃屋檐上的灯笼二、现代文阅读(26分)5.(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春酒琦君①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还有令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缝的八宝酒了。③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才过瘾。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凑齐12个人,正月里,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⑦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⑧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⑨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⑩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选自《阅读》)(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事件①②酿春酒思想情感童年之味怀母之心③(2)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3)本文除了记叙、描写,还穿插了其他表达方式,读来真是饶有趣味。请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4)如果要推荐本文编人教材,你认为本文适合编入以下哪个单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教材位置单元主要内容七上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八下第一单元《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6.(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小题。文本一山药——食中之药①山药,即薯蓣,又名山薯、玉延、山芋等,雌雄异体,块根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各诸侯就把它当作贡品②山药的品种很丰富,比较常见的有普通山药、细毛山药、怀山药、大和山药、灵芝山药、淮山药、小白嘴山药和麻山药。③山药含有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营养物质。有研究表明,山药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且山药具有诱导产生干扰素;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常食之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④山药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素有“山中之药”“食中之药”的美称。它性平味甘,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适用于身体虚弱、肾气亏损、脾胃虚弱等,对脾虚、肠炎、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历代本草中,有“小人参”的美誉。民国时期,医学名家张锡纯对山药情有独钟,量大取胜。曾有一女子生完孩子后咳喘不止,张锡纯看后只用单味药——山药,称为“一味薯蓣饮”。几剂汤药喝下,女子病情好转,尤其是肺气大虚,所以才不断咳喘,正好补脾补肺,恰到好处。⑤小儿腹泻也可以用山约熬粥来治疗。熬米粥时,放入山药粥熬好了,山药也就熟了。还可以在粥里加鸡蛋黄,止泻的作用更好。文本二①山药中的典型代表有怀山药、淮山药和小白嘴山药。②怀山药是河南焦作特产,有条干直、色洁白、粉性足等特点,已有近3000年的种植历史,《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众多古代药典均有记载。铁棍山药口感细腻,是怀山药中的极品③淮山药是产于淮河流域的菜用山药,主产区在江苏和安徽一带,所以统称为淮山药。淮山药个头粗壮,口感脆嫩,常有黑木耳炒山药、莴笋炒山药、清炒山药西兰花的做法。④小白嘴山药广泛种植于河北深州等地,该区域古称博陵。小,相同的生产时间,但营养价值更高;白,表皮较白肉质如玉;嘴,山药末端如婴儿嘴巴,同时“嘴”儿化读音表明了是最好吃的山药品种。小白嘴将山药的美观、口感、营养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口感软糯,被誉为“最好吃的山药”。(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山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既可煮粥、做菜,又可入药。我国种植山药、食用山药历史悠久。B.文本一第④段举张锡纯用“一味薯蓣饮”方剂治病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山药能补中益气,具有药用价值。C.山药药食两用,铁棍山药口感脆嫩,淮山药口感细腻D.文本二第②段中加点字“近”可以删去,不会影响文意。E.内容上,文本一侧重从“药”的角度介绍山药,文本二侧重从“食”的角度介绍山药。(2)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写作思路。(3)山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个文本具体分析。三、古诗文阅读(15分)7.(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桃花源记》晋•陶渊明)【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或至百二三十岁。……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和桃源诗序》宋•苏轼)(1)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①便要还家②乃不知有汉(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有人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4)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8.(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B.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主人公痴迷心境下的幻觉。C.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初春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诗歌开头从“蒹葭”写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四、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50分)9.(50分)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2)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10.人们总是会被某个人或某件事忽然唤醒,这种幡然醒悟,使人通透,这种影响或许就是一辈子。请以“我被唤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抓住人物特点(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与应用(29分)1.【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根据积累作答。A.有误,“撑起”的“撑”读作“chēng”。B.有误,“登时”的“登”读作“dēng”。C.有误,“糜子”的“糜”读作“méi”。D.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jiǎo洁”的“jiǎo”写作“皎”;“池pàn”的“pàn”写作“畔”;“眼kuàng”的“kuàng”写作“眶”。(3)本题考查标点。第一处,后面三个分句是对前一句的解说,总分关系,应用“:”;第二处,三个分句并列,分句间用“;”;第三处,句子是反问句,句末应用“?”;第四处,此处为选择疑问句,连续的问句应用“,”。故选:B。【解答】答案:、(1)D(2)皎畔(3)B【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关关雎鸠(易错字:雎鸠)②在河之洲③窈窕淑女(易错字:窈窕)④君子好逑(易错字:逑)⑤土地平旷(易错字:旷)⑥屋舍俨然(易错字:俨)⑦黄发垂髫(易错字:髫)⑧并怡然自乐【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分析】《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作者及识记。《经典常谈》作者是朱自清,“他发愿修一部《春秋》,得到善恶的教训。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也算不白活一辈子,九个月书就成功了”可知。(2)本题考查名著理解。“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这便动起手来,记叙的是《春秋》三传中的一个。故选:C。答案:(1)朱自清孔子(2)C【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4.【分析】(1)本题考查字义理解。结合“年”的甲骨文,上部是“穗子”“禾谷”,下部是“弯腰的人,手臂下伸”,据此可以推断出人们在地里耕种劳作,才能获得粮食的丰收。故选:B。(2)本题考查成语。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判断出:此处应填“销声匿迹”。故选:B。(3)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概括。结合材料“老百姓的过年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和“以各种方式(如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期盼来年的好运”,据此可概括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期间,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的一种习俗。(4)考查词语理解。A.“连年有余”:由莲花和鲤鱼组成的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用以称颂富裕祝贺之意。莲是连的谐音,年是鲶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也称年年有鱼;B.“吉祥福禄”:福和禄常常一起出现,所以又常以葫芦来寓意“福禄”,一方面是因为葫芦的谐音类似福禄,另一方面葫芦肚大饱满,装的多,符合人们多福多禄的期望;C.“花开富贵”: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蕴含了人们对幸福美满、富有、高贵生活的向往。里边并没有与汉字谐音相关的现象。故选:C。(5)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结合“春节的炊烟,尽情嘲讽着腊月的寒冷”和“顽童的鞭炮,把薄冰炸得四散奔逃“可知,所补充的句子应于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而且要运用拟人的修辞,要能体现过年时“灯笼”挂在屋檐上寓意红红火火的意思,语言简洁,语句通顺即可。示例:欢快地争相比着谁的衣服漂亮。【解答】答案:(1)B(2)B(3)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期间,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的一种习俗。(4)C(5)示例:争着比谁更红亮【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现代文阅读(26分)5.【分析】本文叙述了过新年,大人忙着迎新拜佛,小孩很受拘束,家家户户轮流邀请喝春酒,“我”代表母亲应邀喝春酒;“我”在大花厅吃十二碟大酒席,母亲拿出八宝就助兴等回忆,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增加了对故乡,对母亲的浓浓情愫。【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新年时,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生怕撞来撞去,①概括为:大人忙着迎新拜佛;结合“因此,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这时,②概括为:我”在大花厅吃十二碟大酒席;结合“一句话提醒了我,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亮晶晶”是叠词使用,“呼呼呼”是词语的重复连用,表现了阿标叔的勤快,表现了大家愉快。(3)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的分析。“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荔枝、杏仁、枸杞子,再加两粒橄榄”句介绍了什么是“八宝酒”。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民俗美,作者介绍得这样详细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4)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可以放在八下第一单元,《回延安》中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革命生活,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以及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灯笼》中对家乡灯笼的描写,而本文叙述了过新年,小孩很受拘束,我代表母亲应邀喝春酒,母亲拿出八宝就助兴等内容也是对民风民俗的介绍。答案:(1)①大人忙着迎新拜佛,小孩很受拘束,母亲拿出八宝酒助兴。(2)“亮晶晶”写出了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置擦得干净透亮,表现了阿标叔的勤快,表现了大家愉快。(3)说明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民俗美,作者介绍得这样详细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4)可以放在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都有民风民俗,大人忙着迎新拜佛;家家户户轮流邀请喝春酒;“我”在大花厅吃十二碟大酒席,所以归入第一单元。【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6.【分析】文本一首先介绍了山药的名称、产地;接着介绍了山药的品种丰富;最后介绍山药药食两用的特点。文本二按照“总——分”的思路进行写作。首先总体介绍山药中的三种典型代表,接着分别介绍铁棍山药、菜山药和小白嘴山药。【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辨析。ABE.正确;C.有误,淮山药口感脆嫩。D.有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故选:CD。(2)本题考查写作思路。根据文本一①段介绍了山药的名称;②段介绍山药的品种很丰富;④⑤段介绍山药的药用价值。(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文本二②段“铁棍山药……口感细腻”,比如木耳炒山药,都是药食两用的山药,比铁棍山药更好吃”。根据文本一⑦段“山药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概括为:营养价值高,适用于身体虚弱、脾胃虚弱等……”。答案:(1)CD(2)文本一首先介绍了山药的名称、产地;最后介绍山药药食两用的特点。(3)①食用口感好。铁棍山药口感细腻,小白嘴山药口感软糯甘甜。山药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山药性平味甘,补脾养胃、肠炎。【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三、古诗文阅读(15分)7.【分析】【参考译文】【甲】(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乙】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都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①句意: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要:同“邀”。②句意: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乃:竟然。(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云,说;妻子;绝境。句意: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②重点词:具,详细;皆,都。听完。(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阅读【乙】段。文段首便以“世传桃源事,即: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4)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阅读《桃花源记》,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由此可知,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追求。答案:(1)①同“邀”,邀请②竟然(2)①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②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3)多过其实(4)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愉快。【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8.【分析】《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ABD.正确;C.有误,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蒹葭苍苍、霜、露等景象,接着写“所谓伊人,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两句是以秋景起兴。“白露”“霜”点明了季节是秋天,整句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从而烘托了诗中主人公追求心上人却不得的怅惘心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答案:(1)C(2)以景起兴,引出诗中所咏的对象——伊人,烘托诗中主人公的惆怅心情。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意中人儿在何处。逆着流水去找她。顺着流水去找她。河边芦苇密又繁。意中人儿在何处。逆着流水去找她。顺着流水去找她。河边芦苇密稠稠。意中人儿在何处。逆着流水去找她。顺着流水去找她。【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歌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四、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50分)9.【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首先明确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文章。写话题作文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首先要拟订一个题目。有了题目,才能进行立意、选材,才能确定作文的中心和写作方法等等。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揭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解答】【写作指导】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写出节日的特点,在这一天中人们以吃元宵、观灯会等活动来欢庆节日,吃月饼、思念亲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来写。【范文】中秋赏月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一边赏月的景象!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来了!我左盼右盼。我们一家手牵着手。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整个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线笼罩了。我们在花园里找了一条长椅坐下,星星都躲进了云层里,星星大概也去庆祝中秋节了吧!它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是否在思念自己的亲人!闻着淡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