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月”_第1页
李白诗歌中的“月”_第2页
李白诗歌中的“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白诗歌中的“月”摘要: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出现,不计其数。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吟咏她呢?大概是因为她的美丽,神奇。月亮是神秘的,悬挂在夜空中,阴晴圆缺,亘古如一。古人是不明白月亮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变化的,于是,一个个蕴含着人们感情的故事便出现了,生发出很多诗意的联想。对于李白来说,月,就像他的人生知己一样。关键词:月李白思乡人生理想抱负在中国的古诗中,月亮,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出现,不计其数。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吟咏月亮?大概是因为她的美丽,神奇……月亮是神秘的,悬挂在夜空中,阴晴圆缺。古人不能明白月亮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变化,于是,一个个饱含着人们丰富情感的故事便出现了,生发出很多诗意的联想。月亮在古诗中从不是单纯的景色,它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望月思乡,咏月抒情,借月讽喻……不同人,不同境遇,不同心情,便有不一样的月亮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心性,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感,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放旷情怀……“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人的风格。……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李白,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月亮在他的笔下更是散发出醉人的光彩,他用难以计数的诗句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月下世界,月,就像他的人生知己一样。在李白的诗作中,有思念家乡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感叹人生的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有寄愁抒心的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种种感情融入在他的诗作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思乡之月,用月亮表述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愫。李白一生多漂泊在外,所以诗文中多思乡之作。离家远游后,往往触景生情:先是一曲《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月亮落下好像飞过天际的明镜。月,应该是安静的挂在空中的,然而诗人身处行舟,随水奔行,因此,缓缓落下的明月就像在天空中飞过。一“飞”,写出了当时景色的壮丽。这一动景,壮丽鲜明。作者初次离家远游,面对如此景色,不禁心生对家乡的眷恋。接着就是那首经典之作:《静夜思》,简单,却情浓至极。月白风清,愁思离情的夜景,抒发了游子望月思乡的迫切情肠。一个独处异乡的人,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中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色如霜的秋夜。一个“疑”字,生动的写出了诗人朦胧之际将月光误认为自然之霜。而“霜”字更是巧妙,不仅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还写出了秋季的寒冷,烘托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凄冷之情。诗人转醒后,一轮清冷明亮的秋月悬挂在空中,不仅照着自己所在之地,还有家乡,将气氛烘托的更加真实,作者思乡之情更切。二:感叹人生之月,李白在遭贬谪之后,又因为自己的才能,而有无限感慨:古代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个性使然的正直文人,往往逃脱不掉被贬官流放的命运,怀才不遇。李白的一生豪放不羁,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政治权力的中心,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大胆反抗灰蒙的统治。以此为题,他感慨无限。如《把酒问月》,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多侧面、多层次地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青天有月来几时?”这亘古如一的月,究竟是从何时起存在的呢?探索自然的本源实际上是追寻自己的生命价值。“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有多少人想要飞升明月,长生不老,却都是徒然。然而明月却依然伴随着人们,把光辉洒向世间。明月对人们若即若离,诗人对自身抱负向往而又无奈。而后两句“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月色妩媚动人。“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借明月的出没,感叹时光流逝之速,如此循环往复,如尘世之事,人们却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日日重复,孤苦无邻。诗人的清高,没有人相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最后四句,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探索。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应该珍惜点滴,及时行乐。如果说《把酒问月》是李白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探求,那么《月下独酌》便是诗人月下悟道,寻求精神皈依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集中体现了李白的人生孤独之感。花间饮酒本应是一件乐事,但却是独酌。于是邀请月亮,月亮却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它高悬于天,只有孤独的影子同自己相伴。月,影,人三者在我的醉歌中徘徊,总有一种伤感。人醉,月落,影失之后又是何等的失落?最后,愿意永远达成默契,共同遨游,诗人与明月在精神上达到契合。没有高于云汉的才情,诗人不会发出如此豪情壮语。三:李白是有极其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但其生不逢时,也许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伯乐,唐玄宗只是欣赏他的诗,并不是因为其政治才能才让他入朝。他无法实现理想,空有一腔政治热情。月,在此就是他的理想展现,他却只能遥望:《玉阶怨》,一首宫怨诗,却是诗人借其表达对于朝政,自己只能隔帘望月,不能参与其中的寂寞。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却把隐然幽怨的寂寞表现得入骨三分。一,二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先写女子孤立宫廷之久,暗示心境凄冷,自己已经很长时间不能展现才能了。接着“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帘,挡得住寒露,挡不住明月之色,挡得住自己参与朝政,却挡不住自己观望。月,是自己的梦,秋月,幽独凄恻。《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面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李云,开怀畅饮,豪情达到极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自己的才情,可揽青天明月。然而,这只存在想象之中,转眼即回到现实,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实现不了。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抱负还是不能实现。四:关心念友之月,李白名声显赫,誉满天下,但从不倨傲自恭。他漫游名胜古迹,广结天下贤人,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均是他的好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后所作,借以慰藉。当遇到这种失意的夜晚,忧愁之人不免望月长叹,此时两人虽不在同一地方,但忧愁之情却是一样的。因此,月亮成了他们交流的媒介,把对友人的关心寄予月亮,风把它送到友人身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深切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希望能分担他痛苦的迫切心情。表达巧妙,意境深远,感情真切,从而千古流传。五:济民怜生之月,李白的诗中有相当多的是描写各类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的,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及同大自然进行艰苦斗争,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明月等景色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夸张的手法叹息边关征战给人们带来无尽苦难。通过天山之月,作者写了戍守边关的征人,在壮丽月色下的思家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