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

)无关的。A.容器的颜色B.漏水孔的大小C.滴漏中的水位2.下列可以称为光源的是(

)。A.十五的月亮B.微弱的烛光C.水面波光粼粼D.镜子中刺眼的光芒3.自制水钟时,时间刻度的划分是根据(

)。A.每分钟流出水的容积B.瓶子的容积C.尺子的长短4.机械摆钟是靠(

)工作的。A.摆锤B.齿轮操纵器C.摆锤和齿轮操纵器联合5.光是以(

)的方式传播的。A.直线B.曲线C.声波6.火山和地震是由于(

)运动形成的。A.地核B.地幔C.地壳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千米。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

)、(

)三大类,岩石圈指的是(

)。

3.从(

)到(

),人体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4.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

)。5.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6.当(

)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

)、(

)、(

)、(

)、蓝、靛、(

)等各种颜色的光。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沉积岩是地壳岩石的一个种类。(

2.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3.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4.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应尽量保证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这样有助于心脏和血管健康。(

)5.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6.人只要身体健康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把下列地形地貌和其特点进行连线。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较小,海拔较低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低矮山丘组成平原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山地

海拔较高,面积广大,地形开阔五.简答题(共2题,共9分)1.21世纪人类健康标准是?(写出四条即可)2.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六.综合题(共4题,共50分)1.实验二:把手电筒放置在距离最近的纸屏前,保持一定距离,大开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卡纸射进小孔,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的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2)图二的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3)实验结果说明(

)。2.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预测:猜测1:(

)。猜测2:(

)。猜测3:(

)。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等。实验方法:(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

),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

)。(2)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

)(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

)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

)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的现象。实验注意点:(1)倒入小洞内的番茄酱要进行适当的(

),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2)用来封住洞口的一层土豆泥要(

),这样有助于番茄酱的喷发。(3)在做本次实验时,小组成员需要佩戴好(

),距离实验材料要(

),以免番茄酱飞溅出来。(4)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按照步骤操作,时刻注意安全。实验现象:通过加热,密封在“火山”内部的“岩浆”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实验结论:火山喷发的成因是由于(

)。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

)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火山喷发。3.把泥土按30°的角度在两侧堆好(如图),在低洼处安上接水桶,在A坡种上草皮,B坡裸露不种任何植被,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相同的速度分别在两个坡面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水流运动的速度引入水沟的水量汇入水沟的泥沙量A(

)水量少泥沙量少B(

)水量大泥沙量大(1)根据实验观测,请完成表格内容A: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分析以上实验情况,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4.小明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两组对比实验。实验一:摆绳长度和摆幅不变,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实验一: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原来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第一次131313第二次132113第三次131313实验二:摆锤质量和摆幅不变,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实验二: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原来绳长两倍绳长三倍绳长第一次13107第二次13107第三次1310_______1.实验一有一个异常数据,它是_____。如果是你,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A.不管它B.思考可能的原因,重做一次C.看其他小组的数据,修改数据2.研究实验一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锤_______无关。3.在实验二中,小明准备做三倍绳长的第三次实验,请你预测一下第三次实验数据最可能是_______次。研究实验二的数据,你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_______(填“有关”或者“无关”),摆的摆绳越长,摆动的越_______(填“快”或者“慢”)。4.如果小明想把原来绳长15秒摆动13次的摆改为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你可以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填“增加”或者“减小”)摆绳的长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C5.A6.C二.填空题1.30万2.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球表层

3.出生;死亡;青少年时期4.相同的5.神经系统6.白光;红;橙;黄;绿;紫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较强,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①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②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地形。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④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都是平原。六.综合题1.能;不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地壳的不停运动

地球内部的岩浆不停的涌动

地球陆地板块之间的挤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