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D.甲骨卜辞
古汉语基础(一)【答案】A,B,C,D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中“管”的文中
义是4.“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A.一种乐器中“决”在文中的意思是
B.锁钥A.堤坝溃决
C.管理B.决断
D.烟管C.决定
【答案】BD.洞穴
【答案】A
2.“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偏乎?”
里的“信和"逼’’的关系是5.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
A.古今字A.武丁朝诸侯。
B.异体字B.太史书日:“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C.通假字C.使妇人载以过朝。
D.繁简字D.盛服将朝。
【答案】C【答案】A
3.甲骨文也称龟甲兽骨文字,还称作6.“于予与何诛!”中的“诛”的文中义是
A.殷虚文字A.诛杀
B.贞卜文字B.攻打
C.殷虚书契C.谴责
D.偷袭B.意动用法
【答案】CC.对动用法
D.为动用法
【答案】A
7.《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
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禺疏。10.“公赐之食。”是双宾语结构。
A.错误A.错误
B.正确B.正确
【答案】B【答案】B
11.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
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中的“胖”的A.会意
文中义为B.转注
A.肥胖C.形声
B.安泰D.指事
C.滋润【答案】B
D.臃肿
【答案】B12.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会
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
9.“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中“高”的A.错误
特殊用法是B.正确
A,使动用法【答案】A
【答案】A
13.“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他”词性是
A.疑问代词1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以”
B.第三人称代词是介词。
C.旁指代词A.错误
D.反身代词B.正确
【答案】C【答案】B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亿“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词性和意
君客我。”中的“揭”文中义是义是
A.翻开A.助词,哪里
B.起义B.助词,怎样
C.高举C.代词,哪里
D.拿着D.代词,怎样
【答案】C【答案】C
15.“异乎三子者之撰。”中的“撰”的文中义18.“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是兼词,
是它相当于
A,才干A.之于
B.观点B.于之
C.撰写C.于是
D.著作D.之乎
【答案】D【答案】B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即也。”中的“般22.四体二用说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与“凋”的关系是A.段玉裁
A.古今字B.许慎
B.异体字C.班固
C.通假字D.戴震
D.繁简字【答案】D
【答案】C
23.下列句子里“然”表转折的是
20.“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A.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过也。”中的“是”的词性和意义是虎以为然。
A.系词,是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形容词,对C.宣子曰:“不然。”
C.代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D.文王闻之,喟然而叹。
D.动词,为【答案】B
【答案】C
24.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2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词性是A.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B.穆公访诸蹇叔。
A.错误C.逢丑父与君易位。
B.正确D.姜氏欲之,焉辟害?
【答案】A,BD.契刻文字
【答案】C
2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什么体的历史著作2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国别体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
B.编年体A.连词,或者
C.纪传体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D.语录体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答案】B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
26.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
A.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29.”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
B.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A.选择连词
C.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B.肯定性无定代词
D.造字形符不同的异体字C.否定性无定代词
【答案】A,B,CD.副词
【答案】B
27.甲骨文有很多别名,从出土地点出发的,
又叫做30.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A.贞卜文字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甲骨卜辞B.于予与何诛!
C.殷虚书契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D.四种通假法
【答案】D【答案】A
31.“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中“轶”的34.关于“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理
意思是解正确的是
A.偷袭A.“爱”是吝啬的意思。
B.后车超过前车B.“为”是动词。
C.攻打C.“爱”是喜爱的意思。
D.快马驱车D.“于”是介词。
【答案】B【答案】A,B,D
32.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是3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泪、沙A.介词
B.“歌、需B.连词
C“村、邨”C.语气词
D.“群、D.副词
【答案】A【答案】A
33.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36.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一句,说
A.四种造字法法正确的是
B.四种用字法A.是兼语句
C.四种假借法B.含双宾语
C.含宾语前置A.错误
D.是判断句B.正确
【答案】A【答案】A
37.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40.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本子是经汉代
段,它包括谁整理过的
A.隶书A.许慎
B.楷书B.刘向
C.草书C.班固
D.行书D.郑众
【答案】A,B,C,D【答案】B
38."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41.在“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中,
是“高”的特殊用法是
A.规劝A.使动用法
B.鼓励B.意动用法
C.说服C.对动用法
D.进谏D.为动用法
【答案】B【答案】A
39.“群臣莫对。”中的“莫”字的词性是肯定性42.现在通行的《礼记》,是东汉郑玄作的注,
的无定代词。唐孔颖达作的疏,这就是所谓的《礼记注疏》,
是最通行的注本。A.象末牧店
A.错误B.鱼本盂步
B.正确C.人上逐牢
【答案】BD.刀刃亦泪
【答案】A
43.“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中“焉”的词性
和意义或用法是46.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A.语气词,表停顿A.段玉裁
B.代词,这里B.许慎
C.兼词,在那里C.班固
D.词尾.....样子D.戴震
【答案】C【答案】D
44.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除转注外,还有47.“武丁朝诸侯。”中“朝”字是使动用法
A.象形A.错误
B.会意B.正确
C.形声【答案】B
D.假借
【答案】D48.“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其”的词性是
语气词,表反诘语气。
45.下列各组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A.错误
形声字四种都有的是B.正确
【答案】B52.汉字形体中,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49.“晋侯饮赵盾酒。”中的“饮”的用法是B.铭文
A.意动用法C.金文
B,使动用法D.钟鼎文
C.为动用法【答案】A
D,对动用法
【答案】B5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中“舍”的文
中义是
50.下面句子里,哪个是兼语句A.停留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舍弃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C.住宿
C.人十能之,己千之。D.房舍
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答案】C
【答案】D
54.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
51.“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
的结构。A.刘向
A.错误B.高诱
B.正确C.郑玄
【答案】BD.杜预
【答案】D
55.下列句子中的“之”词性是代词“的”的有58.“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里“轶”
A.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的文中义是
B,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行也。A.偷袭
C.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B.后车超过前车
D,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C.攻打
士哉?D.快马驱车
【答案】A【答案】B
56.关于“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说法正确的59.“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为中“戎行”的文中义是士兵。
A.第一个“过”是动词,第二个“过”是名词。A.错误
B.第一个“过”是名词,第二个“过”是动词。B.正确
C.第一个“过”是犯错误,第二个“过”是错误.【答案】A
D.第一个“过”是错误,第二个“过”是犯错误。
【答案】A,C6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是代词的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
57.“郑人使吾掌其北门之管。”中的“其”是代士哉?
词,当“他们的”讲。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A.错误C.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
B.正确莫之知也。
【答案】BD.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答案】B,DC.认为……见识短浅
D.地位低下
61.“楚子使屈完如师。”中“如”的词性和意义【答案】A
或用法是
A.连词,如果64.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是:
B.动词,到A.疑问代词作宾语
C.代词,你B.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
D.动词,做C.介词“以”的宾语
【答案】BD.用“是"、“之”“焉’等
【答案】A,B,C,D
62.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
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65.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是动词的有
A.刘向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高诱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C.郑玄C.重为之礼而归之。
D.杜预D.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答案】D【答案】A,C,D
6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鄙”的66.下列句子里的“以”是介词的是
文中义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以……为边邑B.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B,以……为卑鄙C.宫之奇以其族行。
D.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B.代词,可译为“它”
【答案】A,B,CC.兼词,相当于“之乎”
D.助词,提前宾语
67.“矫命以责赐诸民。”中的“责”与“债”关系【答案】C
是
A.古今字70.下列句子中的“而”是连词,用在状语和
B.异体字中心词之间的是
C.通假字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D.繁简字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答案】AC.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D.任重而道远
68.下列句子中,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答案】A,B
前置的是
A.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7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应当理解为“膺
B,是非君子之道也。戎狄,惩荆舒。”
C.数罟不入港池。A.错误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B.正确
【答案】A,D【答案】B
69.关于“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字,7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行李'的文
说法正确的是.中义是
A.语气词,表疑问语气A.包裹
B.被服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外交使者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
D.行人士哉?
【答案】CD.任重而道远
【答案】D
7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是由动词或动
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76.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段,
A.错误它包括
B.正确A.隶书
【答案】AB.楷书
C.草书
74.“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中的“险”D.行书
可以语释为【答案】A,B,C,D
A.危险
B.难走的路77.许慎对“六书”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本
C.阴险无其字,依声托事”。
D.水坑A.错误
【答案】BB.正确
【答案】A
75.下列句子中的“而”是连词,连接并列结
构的是78.“惭、恋”的关系是:
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A.繁简字
B.古今字B.金文
C.通假字C.籀文
D.异体字D.小篆
【答案】D【答案】A,B,C,D
79.《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的史官82.主语代表的人物不施行这个谓语所表
谁所作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
A.孔子行这个动作,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B.老子A.错误
C.左丘明B.正确
D.刘向【答案】B
【答案】C
83.下列句子中属于使动用法的是:
80.说明下列句中属于名词用如动词的是A.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
A.晋灵公不君。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B.从左右,皆肘之.B.晋侯饮赵盾酒。
C.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友风而子雨。
D.使费贼之。D.从左右,皆肘之。
【答案】A,B,C【答案】A,B
81.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84.“佗邑唯命”中的“佗”与“他”的关系是古今
A.六国古文字。
A.错误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正确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答案】A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殛童汪崎。
85.“失其所与,不知。”中“与”的词性和意义【答案】A
或用法是
A.连词,和88.“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存在
B.动词,等待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C.动词,同盟A.使动用法
D.介词,和B.意动用法
【答案】C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做状语
86.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答案】B
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89.关于“不虞君之涉吾地也。”的说法正确
是
B,可译为“那”。
C.词性是发语词。A.“虞”的意思是“料想”。
D.表示将发表议论。B.“涉”本义是淌水过河,这里当进入讲。
【答案】A,BC.“君之涉吾地”是此句的宾语。
D.“也”是语气词。
87.下列句子中有介宾词组做状语的是【答案】A,B,C,D
A.斧斤以时入山林。
90.《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它93.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A.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篇B.穆公访诸蹇叔。
A.10,23C.逢丑父与君易位。
B.11,32D.姜氏欲之,焉辟害?
C.12,33【答案】A,B
D.13,42
【答案】C94.汉字的基本特征是
A.系统性
91.下面各句中的“以”字是介词的是B.形象化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C.四方形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D.表意性
以为纪。【答案】D
C.蜻蛤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9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当理解成“膺戎
【答案】D狄,惩荆舒。”
A.错误
92.先秦文字基本上属于古文字范畴。B.正确
A.错误【答案】B
B.正确
【答案】B96.《论语》是语录体著作,它是谁集成的
A.孔子
B.孔子门人D.名词
C,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答案】C
D,孔子门人的再传弟子
【答案】C100.下列句子中,“与”字词义为“赞同”的
是
97.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A.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遁于观之上。
作者是刘向。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A.错误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正确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案】A【答案】D
101.“从左右,皆肘之。”中“肘”的特殊用法
是
98.“犹不改,宣子骤谏。”中“骤”的词性是副
词,意义是“屡次”。A.名词用作动词
A.错误B.名词的意动用法
B.正确C.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BD.名词做状语
【答案】A
99.“宫之奇以其族行”中的“以”字的词性是102.”惭、物的关系是
A.动词A.繁简字
B.连词B.古今字
C.介词C.通假字
D.异体字105.“今之从政者殆而!”与‘学而不思则罔,
【答案】D思而不学则殆。”中的两个“殆”字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103.下列句子中然”字不属于指示代词【答案】A
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106.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
B.夫子恍然。分别是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A.意念上的被动句
河东凶亦然。B.“被”字式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C.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答案】BD."见"字式
【答案】A,C
104.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前置情107.下面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况的是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B.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C.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吾道一以贯之。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D.纣以为恶,醯鬼侯。【答案】A,B,C
【答案】A,C
108.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指的是两种造
字法.A.错误
A.错误B.正确
B.正确【答案】A
【答案】A
11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
109.下列各句中的“莫”字,哪一个不是否定也。”中“逮”的文中义是
性的无定代词A.逮捕
A.群臣莫对。B.赶上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补救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D.追悔
D.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答案】B
【答案】D
113.《论语》通行的注本《论语注疏》,它
110.关于“以千金为鲁连寿。”说法正确的是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
A.是判断句a.郑玄,孔颖达
B,是被动句B杜预,孔颖达
C.是兼语句C.左丘明,刘向
D.含双宾语结构D.何晏,邢禺
【答案】D【答案】D
111."百乘,显使也。“中“百乘"是主语,"显114.“或相倍征,或相什百。”中的“徒”词义
使”是宾语。为“五倍。”
A.错误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B.正确河东凶亦然。
【答案】B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答案】B
11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的“且”字的
词性是118.《礼记》流传下来的两种本子中,戴
A.连词德辑录的是
B.副词A.大戴礼记
C.助词B.小戴礼记
D.介词C.周礼
【答案】BD.仪礼
【答案】A
116.”庄公寤生,惊姜氏。"中“惊”字是使动
用法。119.“今之从政者殆而「‘中"殆”的文中义是
A.错误A.懈怠
B.正确B.厌倦
【答案】BC.疑惑
D.危险
117.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答案】D
三个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B.夫子恍然。120.对《礼记》,叙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123.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B.《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前置的是
人辑录的。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戴德辑录了《大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小B.“许子冠乎旧:“冠。”曰:“奚冠?”曰:“冠
戴礼记》。素。”
D.《礼记》即《小戴礼记》。C.舍瑟而作。
【答案】A,B,C,D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答案】B
121.”天崩地圻,天子下席”中“圻”的文中义
是裂开。124.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所谓的《礼
A.错误记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是
B.正确A.戴德,刘向
【答案】BB.杜预,孔颖达
C.何晏,邢禺
1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D.郑玄,孔颖达
的文中义是【答案】D
A.羊圈
B.市场125.“以重金为鲁连寿”属于双宾语结构。
C.学校A.错误
D.宗庙B.正确
【答案】C【答案】B
126.下面各句中的“与”字是语气助词的有不若燕后。
A.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答案】A,D
B.求,无乃而是过与?
C.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129.“天崩地坂,天子下席”中“坂”的文中义
也。于予与何诛!"是
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A.折断
【答案】B,CB.拆散
C.裂开
127.(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D.塌陷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答案】C
A.错误
B.正确130.对“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这个句
【答案】B子,理解正确的是
A.“爱”是吝啬的意思。
128.下列各句中的“以为”词性是动词、词义B.“为”是动词。
是“认为”的是C.“爱”是喜爱的意思。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于”是介词。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答案】A,B,D
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131.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
困,君亦无所害。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中的“雕”
C.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与“凋”的关系是
D.任重而道远A.古今字
【答案】A,BB.异体字
C.通假字
132.对“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D.繁简字
君”一句,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
A."窃”是状语
B.“以为”是谓语135.“鲁人欲勿殛童汪崎。”中“殛”本指未成
C.“老臣”是主语年而死。
D.“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A.错误
宾语。B.正确
【答案】A,B,C,D【答案】B
133.“子路问:'闻斯行诸?”'里的“诸”字相当136.汉初所传《论语》有三种本子,分别是
于A.齐论
A.之于B.古论
B.于之C.鲁论
C.之乎D.秦论
D.众【答案】A,B,C
【答案】C
13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中“朽”的文中义是140.“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的“以”字词
A,瓦工用的抹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方便面行业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合作协议
- 2025版还建房项目配套设施租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餐饮业内部承包经营合同
- 2025年电脑维修保养服务及智能化维修解决方案合同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代理服务居间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单休制宠物护理师劳动合同范本(宠物服务)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咨询专项服务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人员保密协议及高管离职竞业禁止协议
- 2025版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租用合同协议
- 2025版个人消费贷款合同
- 建军节考试题目及答案
- 连锁门店管理课件
- 内控管理制度会议纪要
- 《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 2
- 西班牙语教学课件
- 行吊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课件
- 艾欧史密斯热水器CEWH-50P5说明书
- 洗涤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模板)undefinedundefined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