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规范练46考点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024福建福鼎月考)下图所示为我国华北地区特别的耕作方式,称为“垄沟耕作”,即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其次年则将原来的垄挖成沟,作物仍种于垄上。据此完成1~3题。1.此种耕作方式的产生是由于该地区()A.水利设施不足B.环境污染严峻C.人口密度过大D.干旱少雨2.下列最不行能种植在垄沟耕作区的作物是()A.谷子 B.小麦C.棉花 D.甘蔗3.如将该耕作方式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则有利于 ()①杜绝水土流失②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利用率③加大了地面坡度,减缓了地表风速④加厚熟土层⑤有效蓄纳降雨,增加土壤储水量A.①②③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⑤答案1.A2.D3.C解析第1题,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更大,多暴雨,易发洪涝灾难,实行“垄沟耕作”,把低平的土地堆高成垄并将作物种植在垄上,有利于减轻洪涝灾难对农作物的危害,垄沟协作还有助于阻水、蓄水,增加抗旱实力,因此这一耕作方式的产生反映了该地区农业水利设施不足、旱涝灾难多发的状况;将平坦的土地堆高不能减轻环境污染,且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较轻;人口密度大会造成耕地资源惊慌,而“垄沟耕作”并不能增加土地面积;华北地区为半潮湿地区,而不是干旱少雨的干旱地区。第2题,该地为华北地区,属温带地区,可以种植谷子、小麦、棉花;甘蔗为热带经济作物,甘蔗的生长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华北温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不宜种植甘蔗,因此最不行能种植在垄沟耕作区的作物是甘蔗。第3题,将“垄沟耕作”应用到黄土高原地区,堆高的垄和低洼的沟相间分布,垄有助于拦水、拦土,沟有助于蓄水,因而这一耕作方式有利于蓄纳雨水、削减地表径流,增加农田水土保持实力,减轻水土流失,但不能杜绝水土流失现象,①错、⑤对;将作物集中种植在垄上,增加了土壤的厚度,有利于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肥料汲取和利用率,②对;垄沟相间分布,使耕地内部由平整的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增大了地面摩擦力,减缓了地表风速,但地面坡度并没有明显增大(耕地所在地区整体地形并没有变更),③错;将土壤堆高,使耕作土壤厚度增大,即加厚了熟土层,④对。(2024山东卷)20世纪90年头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夫的主要收入来源经验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著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4~5题。时间F村农夫的主要收入来源1990年以前木材、木柴、木炭等1991—1997年茶叶、笋干、山核桃等1998—2009年观光旅游型农家乐2010年至今休闲养老旅游服务4.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C.市场 D.生态环境5.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A.提高城市化水平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促进乡村文化旺盛答案4.C5.D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该村的收入来源由农业转向观光旅游业进而转向休闲养老旅游服务,其主要缘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增多,休闲养老旅游服务的需求增加,所以市场因素为该村产业转变的主导因素;材料中并未提到政策因素;该村位于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所以交通条件对其产业转变的影响小;该地能够发展休闲养老农家乐,与周边大城市相比其生态环境相对良好,但生态环境并非产业转变的主导因素。第5题,依据材料,该村供应休闲养老旅游服务,虽然能够吸引四周人口就业,但该区域仍为村庄,没有变为城镇;依据材料,该村供应的是休闲养老旅游服务,为城市老年人供应短期休闲旅游场所,并不能解决都市养老难题;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进入该村,须要供应更好的基础设施等相关服务,提升乡村的生活成本;同时为了吸引老年人的休闲旅游,该村应完善基础设施,同时提升相关文化服务设施,外来老年人也能促进文化的沟通,所以能够促进乡村文化旺盛。6.(2024天津武清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高黎贡山(图1)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丽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图2示意高黎贡山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高黎贡山物种极其丰富,集中了全国17%的高等植物和20%的哺乳动物,其中三分之一为特有物种,国家设立了自然爱护区,保留了相对原始的面貌。2014年底,大瑞(大理—保山—瑞丽)铁路重点工程、亚洲铁路第一长隧高黎贡山隧道开工建设,该隧道施工难度极大,于2024年6月全线打通。(1)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试分析其缘由。(2)说明修建高黎贡山隧道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3)高黎贡山西坡降水量在M处旁边随海拔上升突然削减,推想该现象形成的最可能的缘由。答案(1)纬度低,热量足够;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水足够;海拔高,垂直差异大;受人类破坏影响小。(2)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降水丰富,地形坎坷,)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多发;(山高坡陡,)地形坎坷,施工难度大;途经自然爱护区(生态交织带),生态环境爱护压力大。(3)暖湿气流在沿山坡爬升过程中,遇到深陷的河谷,气流下沉,温度上升,不易形成降水。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的缘由,可以从地形地势、纬度凹凸、气候等方面来分析。高黎贡山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又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地形困难,地势起伏大,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气候困难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并且该地区是我国自然爱护区,人类活动少,成为众多动植物良好的栖息地。第(2)题,高黎贡山位于板块交界处旁边,地震活动频繁;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困难,多断裂带、断层破裂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简单发生透水、倒塌、滑坡、泥石流;途经自然爱护区生态环境交织带,生态环境爱护压力大,工程量大。第(3)题,西南的暖湿气流在沿山坡爬升过程中,形成地形雨,但是在M处遇到深陷的河谷,气流被迫下沉,温度反而上升,降水较少,导致高黎贡山西坡降水量在M处旁边随海拔上升突然削减。考点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024届湖南邵东月考)湖陆风是一种存在明显日变更的天气现象。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风与谷风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腾湖的湖风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北侧和西北侧站点在垂直湖岸方向上逐时年平均风速日变更,当风速大于该侧全日平均值时,吹湖风。反之,吹陆风。据此完成1~3题。1.与北侧相比,博斯腾湖西北侧湖风()A.起先时间早 B.持续时间长C.最大风速小 D.日平均风速大2.形成博斯腾湖北侧与西北侧湖陆风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C.距湖远近 D.植被多少3.对博斯腾湖湖陆风的探讨,有助于了解()A.当地风能开发B.湖水污染状况C.风力侵蚀湖岸D.湖岸降水状况答案1.C2.B3.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博斯腾湖西北侧湖风起先时间晚于北侧,持续时间比北侧略短,日平均风速也小于北侧。北侧湖风最大风速出现在13:00左右,约为1.2米/秒,西北侧湖风的最大风速出现在12:00左右,约为0.6米/秒,C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湖风与谷风的共同存在,使得博斯腾湖的湖风特征不同于其他湖泊,由此推断湖的北侧是湖风与谷风、陆风与山风的叠加,致使北侧湖陆风比西北侧更明显,B正确。第3题,湖陆风是一种存在明显日变更的天气现象,加强对湖陆风的探讨,有助于对小尺度天气的分析和预报,加强对局地天气现象的相识,D正确。华先生沿高速马路从兰州向西北而行,穿过乌鞘岭后,看到马路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延长。向南远望,披冰戴雪的高山巍然矗立;近处土地袒露,其上少有草皮覆盖,树木稀有,间或有几株杨树身形瘦弱扭曲,被称为“小老树”。据此完成4~5题。4.“一马平川的大地”和“披冰戴雪的高山”最有可能是 ()A.宁夏平原贺兰山脉B.河西走廊祁连山脉C.南疆绿洲天山山脉D.渭河平原秦岭5.“小老树”反映了该地()A.热量不足 B.土层淡薄C.气候干旱 D.光照不足答案4.B5.C解析第4题,题干中提到过了乌鞘岭后,看到马路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延长,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可知乌鞘岭以西为河西走廊,其南面是祁连山脉。第5题,由材料“近处土地袒露,其上少有草皮覆盖,树木稀有,间或有几株杨树身形瘦弱扭曲,被称为‘小老树’”可知,该地因气候干旱不相宜树木生长,故树木多为“小老树”。该地位于中纬度,热量条件可满意树木生长。该地土层袒露,不利于树木生长,但不是确定性因素。西北地区降水少,光照足够。(2024届江西赣州期中)2024年5月,中国2024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胜利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开展测量工作。胜利获得到了峰顶GNSS、重力、气象、冰雪深度以及交会测量等大量宝贵数据,圆满精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此次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要越过大片的冰塔林(下图)。冰川末端由于消融而残留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为冰塔林。据此完成6~7题。6.有关珠穆朗玛峰测量一般选择在5月份进行的主要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西风影响每年10月到次年3、4月份是雨季B.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6—9月是风季C.5月份珠穆朗玛峰地区积雪厚度最小,便于攀登D.5月份来自印度洋的空气和来自大西洋的气流达到动态平衡7.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缘由是()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B.表面有融水,易滑落C.结构脆弱,易倒塌D.气压较低,空气淡薄答案6.D7.C解析第6题,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4月份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刮大风的时间,风势会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加大,所以这段时间明显是不适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而每年的6—9月珠穆朗玛峰地区又会出现常见的下雨天气,所以也不适合攀登珠穆朗玛峰。5月份西南季风相对较弱,且是风季和雨季交替的短短暂间,风雪天气少,是最相宜登山活动的月份。第7题,冰塔林高度大,结构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简单出现倒塌,简单造成登山事故。8.(2024江苏南通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冰川具有气候调整、径流调整、淡水供应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冰川面积大小干脆影响冰川服务价值凹凸。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探讨表明,冰川的气候调整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1)依据上述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想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整作用。(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缘由。答案(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裂。(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削减地面辐射;冰川消融汲取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解析第(1)题,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依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想。图中显示,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状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想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想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裂。第(2)题,审题关键是留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与饮料行业:啤酒与麦芽行业市场分析与品牌竞争策略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5.6-4 边缘网关管理-网关工程下载
- 斜井定方位定射角射孔技术及应用
- 2025年全球数字生态状况报告 -LUMA is pleased to present our 2025 State of Digital report
- XX县XX幼儿园幼儿健康状况登记表
- 数理方法题目及答案
- 第三版《大学英语》1教案Unit
- 四川通信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c类
- 胎心监护仪器试题及答案
- 养蜂公司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小学校长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自动驾驶车辆的事故责任归属法律问题研究
- 银行客户黑名单管理办法
- 安全应急培训课件
- 餐饮废水排放管理办法
- 2025年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作风负面清单管理办法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西餐厅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医德医风培训
- 社保基金监督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