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一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24·山东临沂期中)新航路开拓后,美洲白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在一篇关于白银的论文中指出,它“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似乎到了它的自然中心”。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B)A.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B.白银成为世界市场运转的媒介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葡萄牙人垄断了美洲白银航线[解析]依据“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可见,白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沟通,成为世界市场运转的媒介,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解除;其次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2.(2024·辽宁沈阳重点联合体)哥伦布开拓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B)A.夸大了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B.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C.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D.只看到新航路开拓的经济作用[解析]材料中的“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说明此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B项正确;联系材料内容,“夸大了新航路开拓的历史影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沟通与碰撞,C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C项错误;从材料“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可看出不是只看到新航路开拓的经济作用,故D项错误。3.(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缘由,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说明(B)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 B.探讨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C.后期史学工作者素养较前期更高 D.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行信[解析]材料反映出对“价格革命”发生缘由的不同相识,不断有新的探讨角度,体现了探讨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反映出史学探讨的与时俱进,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真像是什么,解除A项;材料并不强调探讨者的素养问题,解除C项;“不行信”的说法错误,解除D项。4.(2024·天津和平区质调)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更主要得益于(C)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解析]土豆本原产于美洲,而成为欧洲的主要食物,说明这是世界联系加强的结果,也就是“商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A项,美洲的开发不等于欧洲食物的变更,解除;B项,香料与土豆没有干脆的关系,且香料来自亚洲,而土豆来自美洲,解除;D项,土豆与谷物是食物品种的变更,不能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解除。5.(2024·黑龙江省大庆中学月考)《地理大发觉探幽》中评价新航路开拓时指出:“它让各地出现了很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变更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肯定程度上变更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其视察视角立足于(D)A.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 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C.物质文明变更了政治文明 D.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解析]依据题干“变更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可知,题干材料是站在社会史观的角度,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的角度,故D项正确;A项是从整体史观角度论述;B项是从文明史观角度阐述;C项中变更说法肯定。6.(2024·海南海口二模)大约从15世纪起先,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夫份地,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主要缘由是(C)A.工业革命有力推动 B.土地买卖有利可图C.规模生产获利丰厚 D.社会道德急剧沦丧[解析]英国的圈地运动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纺织业对羊毛需求的高额利润刺激下,通过暴力手段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别的过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因此C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头,A项解除;圈地运动指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的圈地养羊运动,并非是进行土地买卖,B项解除;D项说法过于肯定,解除。故选C项。7.(2024·广东东莞质检)18世纪的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而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入积攒的财宝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C)A.商人与地主联手限制了经济B.社会阶层的垂直流淌性较强C.资本活跃在诸多经济领域中D.地主仍是社会的主导性力气[解析]依据材料内容“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入积攒的财宝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说明资本不仅是买房置地,拥有土地的乡绅将土地收入还投资于商业企业和政府公债,说明资本活跃在诸多领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的流向领域,无法得出商人与地主联手限制了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资本的流向领域,没有体现社会阶层的流淌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资本流向问题,无法得出地主是社会的主导力气,故D项错误。8.(2024·贵州铜仁三模)1824年前,英国议会和政府三令五申严禁人才、技术和机器外流,以没收家产、褫夺国籍、高额罚金和坐牢等法律严惩违令者。由此可见(D)A.英国工业革命充溢了血腥B.英国的科技已经衰落C.英国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英国以国家权力维护本国科技利益[解析]依据材料“英国议会和政府三令五申严禁人才、技术和机器外流”,说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通过国家力气来维护本国科技利益,D项正确;题干中的惩处措施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的,未体现出“血腥”,解除A项;1824年,英国的科技领先于他国,解除B项;1824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解除C项。9.(2024·山西运城一模)工业革命起先后,英国有些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50—70年头,英国各行各业都存在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的并存(B)A.导致英国工业化进程缓慢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须要C.源于自然经济的坚韧抵制D.体现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解析]19世纪50—70年头存在大量手工工场,是与当时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样的,B项正确;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促进了工业革命发展进程,解除A项;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是自然经济抵制的结果,解除C项;工场手工业不属于工业化模式,解除D项。10.(2024·海南质检)19世纪40年头以后,英国削减了海关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废除了羊毛的出口税,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46年,英国全面放弃爱护关税政策。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使得航运业务对全部国家开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英国(B)A.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B.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发展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D.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解析]19世纪40年头以后,英国全面放弃爱护关税政策,废除了《航海条例》。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其出现的主要缘由是英国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故B项正确;英国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后期,故A项错误;二战后,英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故D项错误。11.(2024·江苏赣榆质检)恩格斯指出:“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这一发觉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假如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终它终将成为消退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特别明显的是,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以至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愈来愈不能胜任。”恩格斯意在强调(A)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B.科学技术推动城市化进程C.资产阶级阻碍社会进步D.科学技术摆脱自然的束缚[解析]依据材料“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等信息可知,电力的运用标记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起先,电力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使工业彻底摆脱了时间、地点等限制,水力发电和传输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说明科学技术的独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肯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技术推动城市化进程,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所强调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没有体现资产阶级阻碍社会进步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独创使得工业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但没有强调科学技术摆脱自然束缚的问题,D项错误。12.(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末)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实行各种方式,限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C)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定结果[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服务于殖民扩张的组织,而垄断组织是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产物,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有利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而19世纪末的垄断组织有利于资本的积累,故A项不符合题意;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以政府为后盾,是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产物,故B项不符合题意;垄断组织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必定结果,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欧洲始终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全部地区的主要贸易路途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途。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更更为快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途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材料二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从而带来了消费的选择。香料、丝绸等商品,大大超过了欧洲社会消费的须要,胡椒的价格自1650年以来,始终在跌落。而茶叶、糖、咖啡、烟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茶叶则是一般欧洲人最重要的饮料,英国人独创了把中国茶与西印度群岛生产的糖混合起来喝的新习惯,这种混合饮料能很快供应能量,在养分方面创建了一场革命。糖在15世纪的欧洲是最昂贵的奢侈品。为了提高糖的产量,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种植甘蔗胜利,起先了大规模人工种植甘蔗的时代。美洲糖产量的增加,降低了糖价,满意了欧洲消费市场的须要,却引发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从16世纪末起先,欧洲人从南美引入了救命的食物——马铃薯,欧洲人获得了高产的、富于维生素的廉价食品。——上述材料均据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整理(1)依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更。(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这一时期欧洲“消费选择”所产生的影响。(15分)[答案](1)变更:主要贸易路途由陆上转变到海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范围由地区变为世界性贸易(或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贸易发展更为快速。(2)影响:变更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改善欧洲人的生活质量;丰富欧洲市场的商品种类;推动世界市场发展;引发奴隶贸易;刺激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解析](1)变更:依据材料一信息“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途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结合所学学问从主要贸易路途的变更、贸易中心的转移、贸易范围的扩大、贸易发展速度等角度分析。(2)影响:依据材料二信息“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从而带来了消费的选择……英国人独创了把中国茶与西印度群岛生产的糖混合起来喝的新习惯,这种混合饮料能很快供应能量,在养分方面创建了一场革命……美洲糖产量的增加,降低了糖价,满意了欧洲消费市场的须要,却引发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并结合所学学问从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商品种类、世界市场、奴隶贸易、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等角度分析对欧洲的影响。14.(12分)(2024·河北衡水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棉花,这一19世纪最主要的全球商品,把那些似乎截然相反的事物——奴隶制与自由劳动力、国家与市场、殖民主义与全球贸易、工业化与去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然后以一种近乎炼金术的魔法将其转化为财宝。棉花帝国依靠种植园和工厂、奴隶和受薪劳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铁路和蒸汽机——简言之,依靠一个由土地、劳动力、运输、制造业以及贸易组成的全球网络。——摘编自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棉花贸易和棉纺织业的变革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发展。论述:18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棉纺织业领先采纳大机器生产,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实力大大提高;英国迫切须要全球为其供应商品市场和原料—棉花;棉花种植和棉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英国的棉纺织品倾销到全世界;英国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强力推行自由贸易,大肆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建立在棉花贸易和棉纺织品倾销基础上的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解析]依据“棉花,……联系在一起,然后以一种近乎炼金术的魔法将其转化为财宝”可得出其强调棉花作为商品,在推动世界的联系及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口提炼出观点。论述时,结合西方国家早期的对外殖民扩张以及英国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涉及纺织业的技术革命以及对棉花种植的须要增加,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终总结得出建立在棉花贸易和棉纺织品倾销基础上的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运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建了条件。同时又普遍运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