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专题训练
A基础达标
1.某科学家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活菌1些虬小鼠x存活
〉典小鼠Y死亡黑。活菌2典小鼠W死亡
/M-frF分陶
死菌23型小鼠Z存活
A.活菌1是有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无荚膜的S型细菌
B.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或死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
C.从小鼠Y的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
D.从小鼠W的血液中能分离出活菌1和活菌2
解析:选C。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1是无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有荚膜的S
型细菌,A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能使小鼠死亡,而死菌2不能使小鼠死亡,
B错误;从小鼠Y的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C正确;从小鼠
W的血液中只能分离出活菌2,D错误。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艾弗里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论,设计了如
下实验,其中不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
前提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
条件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并均分到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支试管中备用
甲组将①号试管中的提取液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在②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
乙组
混合培养
在③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D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
丙组
菌混合培养
在④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R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
丁组
菌混合培养
A.甲组B.乙组
C.丙组D.丁组
解析:选C。制备的细胞提取液中含有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等物质,S型细
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DNA酶可催化DNA水解,将含S型细菌的DNA
的细胞提取液用D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
S型细菌,故丙组实验不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RNA酶可
催化RNA水解,分析甲、乙、丁三组实验,这三组实验均含有S型细菌的DNA,因此
这三组实验都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
3.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
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C.二者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D.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解析:选C。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A正确;两
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C错误;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D正确。
4.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图中被32P标记的基团是()
A.1
C.3D.4
解析:选B。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去观察它
们的作用。P存在于核苔酸的2(磷酸基团)上,故被32P标记的基团是2,B符合题意。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可通过某操作实现下图所示变化。该操作是
()
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或DNA
B.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C.将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置于搅拌器中搅拌
D.离心并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解析:选C。图中所示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这应该是通过搅拌实现的。
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噬菌体与细葭n搅拌后离心n
i=>\\i=>\\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A混合培养U检测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A.将已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B.将已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解析:选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
细菌的细胞外,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物中。由于
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故该步骤是将已用35s标记的噬菌
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A项正确。
7.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的病斑不同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
感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感染烟叶,结果说明其有感染作用
C.d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
叶后,产生的后代是HRV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和RNA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D。由于该实验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叶,因此无法证明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解析:选B。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遗传物质
是DNA。DNA病毒也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含RNA的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
9.肺炎链球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已知其有许多不同菌
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致病性的菌株的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
状荚膜保护,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下列是1928年格里菲思所做的实
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射结果
A一产一
,赢H菌小.致病性必=一庄牛死亡
B
.R型细菌无致病性O0===一不死亡
C.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0=一不死亡
D.当专
活的R型细菌+加热0=0==—死亡
致死的S型细菌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
(2)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科学家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
分别与R型细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死亡,这
说明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与R型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小鼠
体内只能分离出。
(3)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混
合物不使小鼠死亡,原因是o
(4)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解析:(1)D组实验小鼠死亡,体内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另一部分
R型细菌没有转化,仍大量增殖。(2)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会使后者转
化为S型细菌;②蛋白质、多糖等其他成分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3)DNA酶会将
S型细菌的DNA水解,水解的产物不会引起R型细菌的转化。(4)因为只有DNA会引
起R型细菌的转化,所以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1)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
(2)①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不死亡R型细菌
(3)DNA被DNA酶分解
(4)DNA是遗传物质
10.下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实验过程和操作结果
含35s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
A组培养二四时间搅拌、离心―检测
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
放射性
含32P的噬菌体十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
B组培养二谈时间搅拌、离心-检测
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
放射性
(1)从理论一匕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物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的
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32P标记的噬菌体(填“能”或“不能”逢部
侵染到大肠杆菌的体内,这(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3)子代噬菌体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
解析:(1)由于亲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
而含35s的蛋白质外壳在大肠杆菌外面,所以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物和B组的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2)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
是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离。②
在B组实验中,若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在大肠
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
高。③在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则32P标记的噬菌体不能全部侵染到大肠杆菌体
内,这部分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体内的噬菌体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
液出现放射性,所以这是实验误差的来源。(3)子代噬菌体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
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
答案:(1)噬菌体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含35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
大肠杆菌外面
(2)①搅拌不充分,没有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与其完全分
离
②升高部分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中
③不能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
液出现放射性
(3)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
B能力提升
11.(不定项)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加热致死
的R型细菌
R型活细菌噜一鼠5死
鼠1生血液,
注射.翳S型活细菌得L鼠4死
鼠2死
活菌
加热致死注射.
鼠3生
的S型细菌③
A.过程③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已经不具有活性
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
C.过程②和④表明存在一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物质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C。过程③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仍具有活性,A错误;从鼠
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B
错误:过程②和④表明存在一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物质,C正确;
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
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12.(不定项)下图表示以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32P标记的
大肠杆菌1种T2噬菌体噬菌体
含"P细菌二凰一区不含32P瞿g
钻养基忘当屋)大肠杆菌离心唱
37%,保温37七,保温短时间保温放射性检测
①②③④
A.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P主要分布在细菌细胞核中
B.步骤②的目的是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P分布在噬菌体头部
C.步骤③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但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大肠杆菌
会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D.步骤④的目的是把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解析:选A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A错误;步骤②目的是获得32P
标记的T2噬菌体,P主要分布在DNA中,即分布在噬菌体头部,B正确;步骤③的目
的是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会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步骤④中的搅拌是为
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再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
射性,D错误。
13.(不定项)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
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不能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相同
解析:选AC。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链球菌,A正确;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蛋白质,B错误;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其DNA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以大肠杆菌的核甘酸为原料,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而核昔酸中含有P,则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RNA病毒,T2噬菌体为DNA病毒,
二者所含核酸类型不同,D错误。
14.(不定项)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内容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t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
高k/一高--------
低I。.低|.
0噬菌体与大肠杆。噬菌体与大肠杆
菌的保温时间菌的保温时间
甲乙
[数量]数量
[一R型细菌/S型细菌
s型细菌.卜/"R型细菌
0时间。时间
丙丁
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解析:选AB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
胞外,因为噬菌体质量较轻,搅拌、离心后,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的蛋白
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离
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含量逐渐降低,超过一定时间,因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产生的子代被
释放出来,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上升,A正确;35s标
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与保温
时间长短无关,B正确: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细菌
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R
型细菌、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 物业绿化养护工作计划及执行记录
-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汩罗市事业单位安置定向招聘退役军士考试18人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商品质量抽检流程及标准解读
- 感官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资源数字化方案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 泵站设备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 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辨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树叶飘呀飘》课件
- 智能家居智能扫地机器人产品更新评估与家庭清洁研究报告
- 风电叶片2025年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报告
- 建材城商铺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广西北海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8月公开招聘员工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JB1406A-2021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职业病诊断化学中毒试题及答案
- 电池使用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