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江自治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

的位置上。

2.答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基础积累(20分)

牛牛不昌的大自然呈现出它各个季节的美。闻一花香而知春,听一蝉鸣而知夏,观一叶落而知秋,

见一草白而知露。秋渐渐的步入尾声,银杏黄了,大道两侧的棵棵杏树,全身缀着片片全黄的杏叶,像

一个个穿着黄金铠甲的勇士,守护着邛江小城。片片飘飞的杏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扑腾,

翻飞,下落,淡定地与秋①juebieo路过的小姑娘拾起一片,制成书签,装进自己童年的梦。

金黄的银杏赋予寂静的初冬②banIan的诗意,银杏树从不被世俗所罩竽,该翠绿时翠绿,

该摇曳时摇曳,该惊艳时惊艳,即使是冬日里寂静难耐的山谷,或是春日里春华秋亲的公园,他从未被

外界所干扰。春来之时,它曾为繁华而生;秋尽之时,它为静美而往。用青绿金黄去致敬四季轮回,每

一叶荣枯,都历经了尘世的欢愉与③cangsang。其实,每个人都是一片树叶,终将有一天会被

岁月焚化。我不知道,在我们④pengbo的生命行将老去的时候,是否也能如眼前初冬的银杏拥

有这般地昂扬和从容?但我知道积蓄近国后的生命,一定灿烂过所有的青春年华,如地上这片安安静静

飘落的杏叶……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①②③④

3.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箱译的一项是()(3分)

A.生生不息B.羁绊C.春华秋实D.沉淀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⑶,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⑸,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⑹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⑺不道义得来的钱财和地位都要拒绝,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是我们做人的严格要求,正如孔子在《论

语》中说,。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称对方的父亲就要用尊称,比如“尊君”,谦称自己的母亲可用“家

母”“家慈”。古代称呼以“令”“贤”“敝”开头的都是尊称,以“家”“舍”“愚”开头的都

是谦称。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可以从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中看出来。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

心,引狼入室等这些成语都是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狼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凶狠的代名

词。

D.元代戏曲家、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

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三、阅读能力(53分)

(一)整本书阅读(8分)

6.阅读以下两段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

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

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

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

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藤野先生》

材料2:从那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

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材料1中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结合《朝花夕拾》里相关篇目的内容说说鲁迅

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只是回忆的内容不同,在炎热的广州寓所里,鲁迅先生不时忆起自己往常

事情,写下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里,有鲁迅先生成长的“痛”与“悟”,童年的“趣”与

“憾”,父子的“爱”与“隔”,情感的“敬”与“愧”,传统的“迷”与“思”,记忆的“真”与

“幻”等。请你结合内容选择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5分)

示例:我选成长的“痛”与“悟”。在《父亲的病》一文里,鲁迅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庸医叶天士和陈

莲河医死,父亲临终时自己在衍太太怂恿下无知的大声叫喊,这是“痛”,后来他去日本仙台留学学医,

就是想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这就是“悟”。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

纪慈恩

①有一天,福利院来了一个老奶奶,她牵着一个10岁大的女孩,希望我们可以让她的孙女在福利院

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接受康复治疗。

②福利院从来没有接收外面的孩子来这里做治疗的先例,大家都很为难,只好先说我们考虑考虑。

③后来的一周,我常常能在福利院大门对面看到郝奶奶,她并不想打扰我们,只是远远地看看,还

给了我一罐蜂蜜。她说:“我没有别的意思,也没有期待用一罐蜂蜜就得到你们的同情,只是觉得这些

娃娃也很可怜,想给他们一些我能给的。蜂蜜对孩子身体恢复有好处,这都是我自己做的,希望你们收

下。”

④那天下着小雨,我含着泪收下这罐蜂蜜,送到办公室去。

⑤其间,我问过郝奶奶,孩子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总是你带着孩子?她都只说“他们忙”。

⑥郝奶奶开了一个小卖部,她们家就住在小卖部的后面,在福利院最终的决定下来之前,我想,多

去买些东西是唯一能帮到她们的吧。这一天去的时候,郝奶奶不在,是郝奶奶的邻居在帮忙看店。我也

因此得知了郝奶奶和她孙女之间的故事。

⑦无论是出于感动、还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最终院方同意敏敏和福利院的孩子一起,免费在这里学

习,并接受康复训练。

⑧从那以后,郝奶奶每天带着敏敏按时来福利院上课、做康复,风雨无阻。下了课,郝奶奶常常会

悄悄跑过来问:“以敏敏现在的情况,到她15岁,可以自立吗?"我知道,她在争分夺秒地尽自己最大

的努力帮助孙女学会独立生活。郝奶奶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可能长久陪伴敏敏,敏敏可以独立生活,

她才能放心地离开这个世界。敏敏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即便她的智力有问题,但她仍然知冷暖、懂

是非。

⑨一天,郝奶奶和敏敏没有来,也没有打电话。我觉得奇怪,下班后,就去郝奶奶的小卖部找她们。

邻居告诉我,郝奶奶病了,很严重的病一一癌症。

⑩我去医院探望郝奶奶。她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很虚弱的样子,敏敏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

正在画画。

⑪郝奶奶看到我来了,连忙困难地起身,虽然说话不是很利索,她还是急于解释为什么敏敏这几天

没有去上课。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焦虑、不安和很多说不清的东西。她说她想避开敏敏,和我单独聊

聊。

⑫“对不起,我知道,你和福利院已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我实在不应该再麻烦你。但是,我真

的不知道还能找谁。”这是郝奶奶说的第一句话。

⑬我好喜欢这个奶奶,她总是这样谦逊,这样感恩,这样善良,想到她这样的人患有癌症,我很伤

感。

⑭“你的病怎么样了?”

⑮“医生说我大概能活两年。两年,你觉得敏敏会怎样?"郝奶奶急切地问我。我如实地告诉她,

不管敏敏能否独立,两年后,她仍然未成年,还是需要有监护人。

郝奶奶听了我的话,沉默了很久,很久。然后紧握我的手说:“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我

不知所措的回了一句“应该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

⑯我突然感到郝奶奶身上背负着许多东西,也许不仅仅是关于敏敏,还有很多,也许是宽恕,也

许是无奈,或是别的永不可改变的东西。

⑰我再去看郝奶奶时,她正准备出院。那天,她的状态很好,她对我说:“既然我可以出院,证

明我病得没有那么严重。得了癌症的人也有治好的,我要努力活下去,活到敏敏成年以后,希望老天可

以成全。”

(摘自《长江文艺》有删改)

8.下面这段内容是从文中截取的,请你将它还原在文中,应该放在哪两段之间,简要说说理由。(3分)

敏敏患有先天智力障碍,所以,她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郝奶奶便带着孩子来到城里。起初,她

靠当钟点工为生,一天做四五家的活儿。后来,她存了一些钱,开了一家小卖部,希望以后敏敏可以靠

此为生。

9.下列不行令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郝奶奶带孙女来福利院请求接受孙女的康复治疗,福利院欣然同意了。

B.患有先天智障的敏敏被父母遗弃,郝奶奶不仅没有责怪儿媳,还独自承担起了抚养敏敏的责任。

C.“我”去郝奶奶的小卖部多买东西,去医院探望郝奶奶,原因是除了“我”很喜欢这个奶奶外,还

有“我”来自内心的同情、善意。

D.患了癌症的郝奶奶听“我”说,两年后未成年的敏敏还需要有人监护,这成为郝奶奶坚强的活下去

的意志和信念。

10.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第16段中郝奶奶的身上到底背负着那些东西?(4分)

11.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郝奶奶,有人说是“我”,有人说是敏敏,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内容

简要说说你的理由。(4分)

多肉

①不知是因为什么活动,办公楼后面的广场上撑起了一排太阳伞,像是青天白日里凭空冒出来的一排

大蘑菇。太阳伞下面有一些小摊。有毛绒玩具,用手摸,很柔软;有动漫人物手办,很可爱,看哪一个

都喜欢;有陶瓷工艺品,拿起来看,只看不买;有咖啡,可以用小纸杯品尝;有茶叶,不知是来自哪里

的茶叶,但一定不是什么名茶;还有套圈游戏一一把塑料圈抛出去,套中的东西,就归你所有。很不好

套中。偏偏有人看中了某样东西,非要得到不可,就要努力试一试。

②在一把太阳伞下,一张简易的桌子上,摆满了多肉植物。都是小小的,一盆挨着一盆,挤在一起,

但井然有序;盆里鲜活的植物,仿佛都在呼吸着,像鱼缸里挤在一起的鱼。

③我喜欢这样的植物。与世无争似的,小小的、静悄悄的,把自己盛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只有很

小一块田地,但足够安置自己。没有不满,没有不安。它们看起来是平静的,安详的,从容的。没有

一株想从盆里跳脱出来。世界很大,只占一隅;资源很多,只取些许。没有大的欲求,也没有大的痛苦。

④每个花盆都不一样,形状、釉色、纹理不一样;每一株植物也不一样,茎秆、叶片、姿态都不一

样。每一株看起来都惹人怜爱,都想捧在手掌里,挨得更近了观看。多鲜活的生命,多可爱的生命,多

神奇的生命啊。

⑤我想买一株,放在办公桌上。“好养吗?”我问那人。“好养,基本不用管。”“不需要阳光,对

吧?”“对,放在室内,不需要光。”“多长时间浇一次水?”“半个月浇一次水就行。”“不用给它施

肥吗?”“不用,它可以养活自己。”

⑥我从中选了一个,好看的蓝釉的小盆,一株只有几片叶子的多肉一一我恰恰是看中了它的叶片的

稀少。往前走,又遇到一个多肉小摊,我又看中了其中一株,这株和上一株不同,它有粗壮的硬化的茎

秆,茎秆上头有几片叶子,像是一棵小型的面包树。我很喜欢它的样子,就也买了下来。

⑦回到楼上,我把两个小盆放在办公桌上,左边一个蓝釉的,右边一个绿釉的,中间是笔记本电脑,

看起来很对称;左看看右看看,我又觉得有点怪一一好像是上供一样!

⑧我每天坐在电脑前,面对着一块屏幕,两个小花盆分立两侧,我的目光稍一歪斜,就能看到它们。

有一盆看起来很正常,安然无恙,就是茎秆粗壮那个,简直就像一棵小树,在它的一亩三分地上眉然不

动。而另一株呢,茎秆日渐枯萎了,我赶忙给它喂水。

⑨后来,健康的还是健康着,枯萎的继续枯萎,本来碧绿的叶干枯了,掉落在花盆的细砂里。但是

枯萎的,从它的底部生长出一个分支,分支上长出两片新的肥厚的碧绿的叶。它并没有死亡。主路走不

下去,它又另辟蹊径,找了一条新的路,让自己存活下去。

⑩一个向我展示的是居然不动的静态的生命力,一个向我展示的是挣扎、探索式的生命力。我都看

在眼里。我也受了一点启发。我想,虽然这世间纷纷扰扰,但只要像它们一样笃定平静,也许就可以是

岁月静好。

(摘自《名家散文随笔》)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本用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多肉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与赞美。

B.开头第一段描写办公楼后面广场的各种小摊,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多肉小摊。

C.我在一个多肉小摊上,买了两株多肉:一株只有几片叶子,一株有粗壮的硬化的茎秆。

D.作者养的两株多肉,茎秆粗壮的那株安然无恙;另一株枯萎了,则从底部生长的分支上长出了

碧绿的叶片。

13.结合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多肉这样的植物?(4分)

14.作者文章结尾说“我也受了一点启发",请你说说作者得到怎样的启发?作者想借此表达怎样的

情感?(3分)

15.两株多肉,一个展示的是惜然不动的静态的生命力,一个展示的是挣扎、探索式的生命力。而你

喜欢哪种生命形态呢?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6—18题。

生木造屋

高阳应①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②。以生为室,今虽善,

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③子之言,则室不败也一一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

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吕氏春秋•别类》

注:①高阳应:宋国大夫②挠:弯曲③缘:按照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个下号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口别类》,《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

B.结尾句的朗读节奏是“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C.高阳应认为生木造屋不会倒塌,符合理论逻辑,木匠无话可答,只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

D.木匠凭借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生木造屋会倒塌,结果房屋真塌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高阳应将力室家力人谋而不忠乎

B.丛生为室以刀劈狼首

C.缘子《言国人道与

D.今虽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18.结合内容说说你从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19、20题。

旅夜书怀

杜甫(唐)

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1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居住在成都草堂。4月,好友严武死去,杜甫在

成都失去依靠,离开成都草堂,携家眷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

(今四川忠县)的途中写下此诗。

1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标题里的“旅夜”点明了诗人创作的背景与时间。

B.首联从细处着眼,描写的是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

停泊着。

C.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D.这首诗前两联写了旅夜所见之景,后两联书怀。抒发的感情含蓄不露,在阔达雄浑的意境中抒发

了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

20.清代纪陶评价此诗说:“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作品。”请你结合诗歌具体的语句

说说诗歌是怎么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四、综合运用。(12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22日启明学校将开

展以“少年,读书正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1.学校教务处对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状况作的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表格分析当前学生的阅读状况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启明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时间人数占比阅读内容人数占比阅读习惯人数占比

每天30分钟以上22420%教材配套名著68262%读中做圈点批注30528%

不到30分钟68062%凭自己喜好选择32029%随意读65960%

22.根据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学校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关于多读书、会读书的倡议书,倡议书的

内容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修改。(4分)

倡议书

全体同学:

少年正是读书时,多读书,会读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养成同学们的好读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制定读书计划,坚持每天读书30分钟以上;

2.选择书籍类别,选择读好书,首选教材推荐篇目;

3.运用合适的读书方法,有效读书,边读边做圈点批注;

4.分享读书收获,以读书为乐趣,以读书来丰富精神世界。

希望同学们围绕以上倡议,开展读书活动,做一个爱读书的好少年。

启明学校团委

2023年4月20日

(1)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将在读书吧拉一幅标语,请你为学校拟写一幅标语。(4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

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

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照亮你成长

的路。

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体现对应的写作要素,不得抄袭、套作。④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要素:①写清楚伴“我”成长的对象;②重点写“伴”的过程;③要凸显成长的收获或感悟;

④要有真情实感,适时运用细节描写。

印江自治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每空1分,共4分)①诀别②斑斓③沧桑④蓬勃

3.C(解析:“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用在

此处不妥。)

4.(每空1分,共10分)

(1)①星汉灿烂,②若出其里。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那缥缈的空中

(5)自古逢秋悲寂寥

(6)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7)①不义而而富且贵,②于我如浮云

5.A(解析:“敝”开头的是谦称。)

6.(3分)在《父亲的病》一文里,鲁迅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庸医叶天士和陈莲河医死,他最初想通过学医

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或通过学医来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

(1分)在《藤野先生》一文里,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电影事件让他看到了“酒醉似喝彩的中国

人”,自己的同胞被杀,他们却做麻木的“看客”。(1分)此时,鲁迅的意见发生了变化,他想通过文

艺运动来改变、拯救中国人麻木的思想,于是弃医从文。(1分)(评分要点:第一给分点结合内容答到

鲁迅最初的理想给1分,第二给分点结合内容答到意见变化原因给1分,第三给分点答到意见变化为什

么给1分。

7(5分).例子:童年的“趣”与“憾”。《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文里,百草园的美景、神秘的

故事、冬天捕鸟都是童年难忘的乐趣,而在三味书屋里,鲁迅文先生“怪哉”未得到解答是遗憾。

父子的“爱”与“隔”。《五猖会》一文里,“我”渴望着去看庙会,父亲要“我”背书时对“我”

的爱,而“我”也因抹杀孩子的兴趣而与父亲产生了隔膜。

情感的“敬”与“愧”。《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里,阿长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我”对阿长有敬意;《藤野先生》一文里,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我”关心,“我”对藤野

先生充满感激。

8.(4分)放在⑥⑦之间(2分)。理由(2分):第⑥段结尾写道“我也因此得知了郝奶奶和她孙女之

间的故事。”这段内容写的就是郝奶奶和她孙女的故事,所以应该放在第⑥段后面。

9.A(错在“欣然”一词,第②段写明了“先考虑考虑”,第⑦段的“最终”都说明了不是“欣

然”。)

10.(4分)郝奶奶身上背负的许多东西,即就是郝奶奶身上所展现的精神品质。她对敏敏的责任,敏敏

先天患有智障,郝奶奶不辞辛劳的担负起抚养、治疗敏敏的责任。(1分)她对儿媳的宽恕,儿媳遗弃

了敏敏,郝奶奶没有责怪,当“我”问起时,也只是用“他们忙”为儿媳开脱,全然没有责怪的意思。

(1分)她对于家庭不幸的无奈承受,家里有了个智障孩子,儿媳不管,郝奶奶不能置孙女的生命不顾,

自己年老且得了绝症,无法抗拒生活的苦难,只能无奈的承受。(1分)她的善良、坚强的意志,这是郝

奶奶永不可改变的东西。为了救治、抚养孙女,自己不辞辛劳的当钟点工、开小卖部,甚至为孙女的生

存都做好了铺垫,自己得了癌症,当想到孙女未成年需要监护人时,勇敢坚强的活下去。(还可结合

她的谦逊、感恩去理解,答到其中任意4点即可给分。)(1分)

11.(4分)我认为是郝奶奶,从标题来看“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这个“你”指的就是谦逊、

感恩、善良、减去、有责任感的郝奶奶;(2分)从文章的主题来看,小说通过写郝奶奶找福利

院给孙女治病,给孙女铺好生存之路,抵抗病魔为孙女坚强活下去的事件,讴歌了社会中有责任感、

善良、坚强、谦逊的普通劳动者的美德。(2分)

我认为是“我”。从标题来看“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这个“你”指的就是有爱心、善良

的“我”;(2分)从文章的主题来看,小说通过写“我”为敏敏争取福利院康复治疗名额,去小卖

部买郝奶奶的东西,去医院看望郝奶奶,讴歌了社会中善良、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的美德。(2分)

我认为是敏敏。敏敏是小说的线索,无论是郝奶奶的做法还是我的行为都是围绕敏敏来展开的;

(2分)敏敏这一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敏敏患有先天智障,才有郝奶奶为敏敏的治疗、抚养付

出的一切,才有与“我”的交情。(2分)

12.C(两盆多肉是在两个小摊上买的。从第⑥段的“往前走,又遇到又遇到一个多肉小摊,我又看

中了其中一株”得知。)

13.(4分)(概括性回答、原文原句回答都给分)概括性回答:因为多肉这样的植物与世无争,(1

分)平静,安详,从容,(1分)不占世界,不占资源,(1分)没有大欲求、大痛苦。(1分)

原文原句回答:因为多肉这样的植物与世无争似地小小的、静悄悄的,把自己盛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只有很小一块田地,但足够安置自己。(1分)没有不满,没有不安。它们看起来是平静的,安详的,

从容的。没有一株想从盆里跳脱出来。(1分)世界很大,只占一隅;资源很多,只取些许。(1分)没

有大的欲求,也没有大的痛苦。(1分)

14.我受到的启发:虽然这世间纷纷扰扰,但只要像它们一样笃定平静,也许就可以是岁月静好。(1

分)表达作者对笃定、平静、从容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2分)

15.(4分)略(选择一种生命形态,能结合生活实际体验谈,言之有理即可)

16.B(解析:节奏是“其后/果败”)

17.B(A.修建,替B.用C.结构助词“的”,代词D.牢固(形容词),好的、正确的(名词)

18.(4分)办事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做事,往往容易失败。(或实践才能出真知,

主观理论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真伪。或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能自以为是,不然会自食其果。)

(答出以上三种中的任意一种道理都给分。)

19.D(本诗抒发的不是思乡之情,抒发作者的年老多病、漂泊无依、孤独凄苦的心情。)

20.(4分)诗的前两联写景,尤其是颔联描写的远景,广阔的平原,涛涛奔涌的长江,描绘出一幅广阔雄

浑的意境,(1分)作者把自己年老多病、漂泊无依、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放置在这样的景中,表现得含

蓄不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1分)诗歌虽给读者一种凄苦之感,却毫无颓废之意。(1分)所以说是

神完气足的雄浑作品。(1分)

21.(4分)阅读状况:学生的阅读时间达30分钟的只有五分之一,大半学生的阅读内容能选择名著,

养成阅读圈点批注习惯的学生只有接近三分之一。(2分)建议:制定好读书计划,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

以上;养成圈点批注法的阅读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分,建议至少要写两点。)

22.(4分)(1)病句: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

修改句: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2)病句:养成同学们的好读书。

修改句:养成同学们好读书的习惯。

23.(4分)示例:营造书香校园,创造幸福人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经典润心永流传。(标语要求上下句,

基本构成对仗,若未做到酌情扣分。)

24.作文评分细致

类别评分要点

一类:60-541.内容具体、充实:明确表现伴“我”成长的对象,给“我”的成长

1.审题精准带来正面的推动作用;

2.选材新颖:材料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新颖独特;

2.五要素齐备3.文章结构:开头结尾有独创性,详略安排合理,结构、分段合理;

3.字数在600-4.成长变化过程:自然、详尽、合乎逻辑;(有精妙的细节描写)

70°字5.感悟、思考、收获合理、积极向上且独到、深刻;

二类:53-一档:1.内容充实:有具体体现“伴”的过程,有“成长”的收

45获和感悟。

1.审题明确53、52、52.文章结构:开头结尾有亮点,详略安排合理,结构较合

理;

2.四要素齐备13.“伴”的过程要有真情实感;(适时的细节描写)

4.有感悟、思考、收获:深刻且积极向上;

3.语言优美二档:1.内容比较充实:有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