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
花木兰,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这一形象为什么得以千古流传?她到底是巾帼英雄还是平民少女?让我们开启对《木兰诗》的探究之旅。木|兰|诗MULANSHI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2.用批注法,多角度、立体地赏析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爱国主义情怀。课文翻译KEWENFANYI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叹息声对着门织布指织布机织布的梭子只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想的是什么思念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气声,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她思念的是什么。木兰说她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有思念。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中的文告西北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征兵的名册表示多数,不是确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昨天夜里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征兵,征兵名册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指父亲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买泛指马和马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马鞍下的垫子驾驶牲口用的缰绳和嚼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ān)溅。木兰到各处集市买了骏马、鞍鞯、长鞭等。早晨辞别爹娘离开,傍晚住在黄河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溅溅的流淌声。早晨离开,辞行只听见水流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马叫的声音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早晨从黄河出发,傍晚到达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发出的啾啾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飞一样越过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战事北方古时军中白天烧饭晚上用来打更的器具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将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回来朝见可汗,可汗坐在朝堂上,木兰被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可汗问她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尚书省的官,记功有余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问木兰想要什么不愿做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千里马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木兰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扶持着到外城;阿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整理艳丽的装束,小弟听到姐姐回来,磨刀准备杀猪宰羊。赶马快跑外城扶持整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磨刀的声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回家打开我东屋西屋的门,坐坐我东屋西屋的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旧衣裳。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梳理头发,再贴上好看的花黄,出屋子看望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大为吃惊:穿云一样的鬓发,指好看的头发同“贴”古代妇女面部装饰物军中同一个灶吃饭的伙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共事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花木兰是女孩子。据说提着兔子耳朵悬在空中时,雄兔子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子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两兔子贴着地面跑,怎么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动弹眯着眼贴着地面跑怎么详细解读XIANGXIJIEDU简单说说诗歌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诗的开篇用“木兰当户织”点明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不织布却一直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使人产生疑问,即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回答。不断强调木兰在从军路上“不闻爷娘唤女声”的思亲之情,这样写会有损木兰的英雄形象吗?为什么?不会从军之急和思亲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也更能表现木兰舍家为国的英雄形象。诗中是怎样写一家人迎接木兰归来的情景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性别、年龄、身份特征的行为举止,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渲染家人的兴奋与喜悦。作者是如何描写木兰归家的生活细节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性别、年龄、身份特征的行为举止,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渲染家人的兴奋与喜悦。反复朗读,展示成果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诵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了解诗歌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写作手法,了解木兰的爱国方式。
反复朗读《木兰诗》,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朗读成果
朗读示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语速快,有节奏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缓慢,伤感的)不闻爷娘唤女声,(难过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最后三字重音抒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慷慨激昂的)反复朗读,展示成果探“奇”之旅《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探“奇”之旅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千百年来,无数的中国人就是这样传唱《木兰诗》,也有无数的文人曾经满怀深情的评价过它。清代沈德潜说:“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这句话道出了对本诗最精辟的两个评价,但老师觉得文中还应该有一奇,是什么呢?——“人”奇。1.探究“事”之奇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的内容。
示例:停机叹息,决定从军——代父从军,踏上征途——奔赴前线,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请同学们按小组研讨,任选一个情节,结合文本内容,讲出这个情节的“奇”来,选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来阐述你们的看法。时间2分钟。
示例:“奇”出不穷:身为女儿,木兰却破例代父从军;征战十年,木兰却成功隐瞒身份;驰骋疆场,木兰却满腹情牵故乡;死伤惨重,木兰却屡建战争奇功;天子重赏,木兰却主动请辞还乡。探“奇”之旅
2.品味“诗”之奇
作为一篇千古传诵的民歌,除了它的故事情节奇特之外,必定有它诗文抒情方式的奇美之处,在书中标注。示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长句短句交错,五言为主,兼有七言九言;句式整散结构,注重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善用口语,体现民歌特色;句式多用铺陈,反复吟唱,渲染故事情境;详略剪裁精当,形象丰满,突出文章主题。探“奇”之旅3.赞美“人”之奇
除了情节离奇,诗文奇美之外,本诗最令人心动的是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千古奇女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认为文中的“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木兰“____________”的特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探“奇”之旅
答案示例:
我认为文中的“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一句表现了木兰“感情敏感、细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合同(2篇)
- 《机器学习技术应用》课件-任务1-2 校园消费数据统计分析
- 2025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怎样写
- 数字经济模式对企业资源优化及效率影响之研究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护理
- 幼小衔接班英语教学设计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 2025液压旋挖钻机钻孔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 五一节假日安全生产培训
- 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中考解题技巧-读写综合
- 《铁路基本安全知识》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