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材分析本课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第二个子目“甲骨文记事”中介绍了甲骨文的发现和地位;最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这一子目明确了甲骨文的作用。二、课程标准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和甲骨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古中国的文明发达。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看一下这段视频介绍的是我国古代的哪种器物?视频:介绍司母戊鼎教师: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青铜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感受一下灿烂文明背后奴隶的悲惨生活。展示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刚才咱们欣赏了司母戊鼎,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来作什么用的?学生:它是用青铜做成的,祭祀用的。教师:青铜是铜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制品。展示资料:《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教师:“金”可泛指所有金属,这段话中特指铜锡合金,即青铜,意思是用青铜冶炼不同种类的器物有六种配方。六成铜一成锡混合,是造编钟大鼎这样的礼器的做法。展示:鼎教师:青铜鼎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思考:“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吗?学生: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革故鼎新等过渡:想象一下,古时那些青铜鼎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展示:教师:这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图中应该是什么人正在辛勤的劳作?(奴隶)到底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展示:《司母戊鼎》教师:司母戊鼎高1.33米,长一米多,宽80厘米,重832.84公斤,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每个坩埚(gānguō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生产规模大视频:欣赏商周时期青铜器归纳: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商周时期3、青铜制造业中的精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范围广探讨:有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而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统称为“青铜文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器时代,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而,我们把这一时期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过渡: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到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何时开始的?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展示:二、甲骨文记事1.什么是甲骨文?谁最早发现了甲骨文?(指导学生看书24页—25页相关文字,找出问题答案)教师:王懿荣(清):一片甲骨惊天下他是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问题: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到哪些方面?甲骨文的地位如何?展示:(1)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等方面、(2)是中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教师:这种古老的文字有何特点?(指导学生看书25页最后一自然段,了解)展示:1.主要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2.火眼金睛火眼金睛猪猪教师:这是1937年在河青(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训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2.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3.“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C.周朝 D.秦朝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兵马俑5.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6.下列对右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A.多为占卜记录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7.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BCD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9.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 B.商朝C.秦朝D.晋朝10.图2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二.材料题11.看下图,请回答:(1)图一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制造于哪一朝代?图一图二(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4)图二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它的名称叫什么?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1.(1)司母戊鼎商朝(2)青铜制作(3)世界上发现已知最大的青铜器(4)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基础知识】知识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在__________后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如甘肃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_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________界限。3.工艺及代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知识点2甲骨文记事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2.发现:1899年,清朝人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3.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知识点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方法: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_、指事、________、形声、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达标练习】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齐家文化遗址的一面铜镜,这面铜镜证明我国早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铜器()原始社会后期B.夏朝商朝D.西周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3.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铸造如此巨大的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当时()A.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B.畜牧业发达C.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D.陶器制造业兴盛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甲骨文具备的造字方法是()①象形②指事③会意④形声⑤假借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6.读图,回答问题。(1)商周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甲骨文?(2)甲骨文使用了哪些造字方法?甲骨文和汉字有何渊源关系?(3)结合图片和问题,谈谈你的感悟。【能力提升】1.青铜器既是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文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是商周社会状况的反映,这主要是因为()①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②青铜器甚至是象征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③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④青铜礼器的类型体现了君王的残暴或仁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如果商周时期的人们想铸造一件青铜器,正确的步骤是()①打破范具,对器具进行表面加工②将铜、锡、铅等矿石熔化③制作泥制范具④塑成泥模⑤将金属液体注入范具①②③④⑤B.⑤③②①④③⑤④①②D.④③②⑤①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出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中国古代青铜器》材料二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1)根据材料一分析,青铜器与原始社会的工具相比有哪些优点?(2)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功能有何变化?举例说出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两个即可)(3)从材料二中可知,司母戊鼎与后母戊鼎的争论还在继续,如果要你为该鼎作一个简单介绍,你会说些什么?基础知识知识点11.原始社会齐家文化2.祭祀食器等级3.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知识点21.龟甲兽骨2.王懿荣3.中国文字商朝知识点31.象形会意假借2.基本结构【达标】1.A[解析]本题考查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等地就出现了铜器,故选A项。2.D[解析]“金”可泛指所有金属,这段话中特指铜锡合金,指的是青铜,意思是用青铜冶炼不同种类的器物有六种配方,反映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3.C[解析]器物制造属于手工业部门,A、B两项排除;司母戊鼎是青铜器,D项排除。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制作。鼎身由八块外范构成,鼎底由四块外范拼成,每条鼎足由三块外范组成。由于体形硕大,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它的制成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4.B5.B[解析]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6.(1)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评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