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寒假复习预习课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寒假复习预习课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寒假复习预习课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寒假复习预习课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寒假复习预习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原卷版)知识点回顾《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1)《咏雪》原文及翻译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主题思想(1)《咏雪》内容主旨: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也透露出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2)《陈太丘与友期行》内容主旨: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对失信并辱骂父亲的失礼之人的驳斥,表现出陈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性格,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字词梳理1.期日中

期:相约2.

太丘舍去舍:放弃

去:离开3.

去后乃至

乃:才4.

门外戏

戏:嬉戏5.尊君在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6.

相委而去

委:舍弃7.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8.

下车引之

引:拉9.

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10.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11.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文义:文章义理12.俄而雪骤俄而:不一会

骤:急速13.

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14.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不多

拟:比拟15.

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比得上因:凭借,趁着常考题目1、《咏雪》一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飘飘扬扬的样子,极似雪花飘落的神态,这是形似。它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2、《咏雪》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①这些词语营造出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②文中“儿女”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答:①“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答: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5、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6、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答: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答: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习题演练一、课内阅读(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尊君在不()(4)相委而去()2.翻译文中画线句。(1)待君久不至,已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3.元方认为父亲的友人错在哪里?(限用四字词语回答)4.“元方人门不顾”的行为表现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态度?5.(2022·广东惠州·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期日中②去后乃至③入门不顾(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待君久不至,已去。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020·广西贵港·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

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8.谢太傅跟儿女们讲论文义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二、对比阅读(2022·广东·广州四十七中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君与家君期日中 B.待君久不至

过中不至C.日中不至

吾日三省吾身 D.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字数虽少,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尊严的道理。B.文章语言精炼,开篇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等交代得清清楚楚。C.元方讲信明礼、聪明机智,敢于指出他人问题,敢于捍卫亲人尊严,有良好的家教。D.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④之。”二子俱说,更相⑤易夺⑥,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夙慧》)【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工具。②馏:把食物蒸熟。③糜(mí):粥。④志:记。⑤更相:互相。⑥易夺:改正补充。1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尔颇有所识不?

②二子俱说13.从【甲】【乙】两个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陈元方从小就很优秀的原因是什么?(2022·河南南阳·七年级期中)阅读甲乙丙文段,完成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世说新语

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节选自《论语》)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撒盐空中差可拟

(2)相委而去(3)不亦说乎

(4)为人谋而不忠乎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6.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乙文和丙文都谈到了做人的诚信问题,选文都认为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陈太丘弃友而去、陈元方入门不顾都是因为有人不守时,没有了做人的诚信。B.甲文讲了谢太傅一家浓厚的文学氛围,乙文讲了陈元方的诚信。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C.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主要谈了做人的道理,侧重谈的不是学习方法和态度,而是侧重谈修身。乙文讲陈元方小时的故事也是为了说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很多优秀人物都是从小就善于学习的人,这从甲文中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以及丙文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都可以看出。17.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在选文中选择有关个人修养的内容,谈谈你的启发。(2022·四川成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同宗的子侄辈B.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C.尊君在不

不:同“否”D.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因往晓之B.去后乃至

屠乃奔倚其下C.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D.则是无信

淫慢则不能励精20.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A.不一会儿,突然下起了大雪,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一样?”B.过了很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欣喜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是从哪里飘来的?”C.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D.过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欣喜地说:“白雪纷纷扬扬飘向哪里?”2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收在《世说新语》里,《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铁事。B.甲乙两文皆用对比。甲文谢朗“撒盐空中”的比喻对比谢道韫“柳絮因风起”的巧妙应答,乙文客人的冲动无礼对比元方的有礼有节。C.甲文中,谢太傅对雪的两个比喻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看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D.乙文中,“友人惭”是因为他是元方的长辈,居然被一个孩子指责“无信”“无礼”,觉得没面子。22.(2022·江苏·常州市清潭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无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且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乙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节选白《世说新语•方正》(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②下车引之_____③文帝兄弟每造其门_____④其见礼如此_____(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②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3)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方正》,请结合选文,说说古人所说的“方正”有哪些内涵?(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中)阅读甲乙两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融幼有异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①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②,皆不得白③。融欲观其人,故造④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⑤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⑥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注释]①敕:告诫。②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③白:禀告,陈述。④造:到……去。⑤高明:对孔融的敬称。⑥李老君:老子,名耳,字聃。2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太中大夫陈炜后至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③融辄引小者___________________④语门者曰__________________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6.阅读乙文第二段,孔融的“聪敏”体现在何处?27.甲文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说说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孔融的“方正”具体表现在哪些细节中?28.(2022·江苏连云港·七年级期中)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太丘舍去②尊君在不③下车引之④元方入门不顾⑤尝为邺令⑥周公不师孔子(2)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4)从甲乙两文中,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一个元方形象?甲文:_____乙文:_____(2022·福建南平·七年级阶段练习)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③?”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注释】①魏文侯(?―前396年),名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③焉之:到哪里。2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去后乃至()

(2)元方入门不顾()(3)吾与虞人期猎()

(4)乃往,身自罢之()3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饮酒/乐天雨 B.是/日饮酒乐/天雨C.是日/饮酒/乐天雨 D.是日/饮酒乐/天雨3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2.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完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①虞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33.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太丘舍去

舍:_______(2)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期:_______(4)饮酒乐,天雨

雨:_______34.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5.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尊重,从期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了。D.两篇短文都表现了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36.用自己的话回答甲文中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乙文中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请写出有关“诚信”的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论语〉十二章》)3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俄而雪骤

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而时习之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白雪纷纷何所似?(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9.乙文中的第二章强调的是什么?40.你从乙文中的第四章里得到了哪些启示?41.(2022·辽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选文,完成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宗世林为人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①总揽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wǔ)旨见疏②,位不配德③。文帝兄弟④每造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