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_第1页
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_第2页
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_第3页
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_第4页
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B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降压药物目录从指南看CC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从循证看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的优势从循证看氨氯地平改善CV预后的优势CONTENTSPart1从指南看CC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权威指南肯定了CCB的降压作用,且推荐选择真正分子长效的降压药物;第3代二氢吡啶类CCB是真正分子长效、无绝对禁忌症的降压药物CCB历经验证,为在高血压领域的地位奠定基础魏万林.实用老年医学.1996;10(1):30-31.目前1985年70年代后期1962年1985年CCB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1962年CCB被证实可有效治疗急性高血压70年代后期CCB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目前CCB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药物权威指南推荐CCB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药物JamesPAetal.JAMA.2014Feb5;311(5):507-2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指南人群降压目标(mmHg)起始药物选择2014JNC81一般患者≥60岁<150/90非黑人: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CCB黑人:噻嗪类利尿剂或CCB一般患者<60岁<140/90糖尿病<140/902013ESH/ESC1一般非老年人<140/90利尿剂,β-阻滞剂,CCB,ACEI,ARB一般老年<80岁<150/90一般老年≥80岁<150/902011NICE1一般<80岁<140/90<55岁:ACEI或ARB一般老年≥80岁<150/90≥55岁或黑人:CCB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2一般患者<65岁<140/90CCB、ACEI、ARB、利尿剂、β-阻滞剂≥65岁<150/90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患者<130/80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指南

CCB是无合并症高血压治疗的基础用药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_V1.0_2017.6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图BP<160/100mmHg1BP≥160/100mmHg2C或A或D或B3C+A、A+D、C+D或C+BC+A+D或C+A+B转诊或A+B+C+D单药治疗两药联合2-4周未达标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两药联合2-4周未达标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三药联合2-4周未达标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四药联合第1步第2步第3步1BP<160/100mmHg;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2BP≥160/100mmHg;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3B:B类药物适用于心率偏快者注:每次调整治疗后均需观察2-4周,看达标情况。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A:ACEI/ARB,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D:利尿剂,常用常用噻嗪类利尿剂CCB方案众多,可与多种降压药物联用EurHeartJ.2013

Jul;34(28):2159-219可使用但有局限性不推荐优先推荐《2013ESH高血压指南》

其它降压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生长抑制素和中药等可使用但未经过很好的验证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其它降压药物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1要使用半衰期24h以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h血压的药物要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h血压的药物2014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d给药而有持续24h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已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发生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1.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_V1.0_2017.6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1-6.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指南推荐使用真正长效降压药物推荐真正长效降压药物第3代二氢吡啶类CCB是真正长效制剂,优势更显著类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新药物)IIaIIb二氢吡啶类1,2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尼卡地平缓释片贝尼地平伊拉地平马尼地平氨氯地平乐卡地平

西尼地平苯噻硫䓬类1,2地尔硫卓地尔硫卓缓释片苯烷胺类1,2维拉帕米维拉帕米缓释片陈康寅等.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135-139.那开宪等.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年;8(1):80-3.张慧.临床药物学治疗杂志.2003;1(1):33-36.*既可以是IIa类,也可是IIb类。SR:缓慢释放;ER:延迟释放;GITS:胃肠道治疗系统短效,需全天多次给药,不能有效控制凌晨高血压及凌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2长效,每日需服药1-2次3真正分子长效,维持时间长,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3二氢吡啶类CCB无绝对禁忌症,安全性更优2013欧洲高血压指南11.EurHeartJ.2013

Jul;34(28):2159-219.

2.2017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V1.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2降压药分类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C类(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无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A类(ACEI)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可能怀孕的女性A类(ARB)同ACEI同ACEID类(噻嗪类利尿剂)痛风妊娠B类(β-受体阻滞剂)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周围血管壁小结CCB历经时间验证,为在高血压领域的地位奠定基础权威指南推荐CCB是最常用药之一,联合方案亦较多,且建议选择真正分子长效降压药物CCB随着市场需求亦不断更新,长效制剂和无绝对禁忌症的二氢吡啶类是药物选择趋势Part2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而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CCB的代表;大型循证证据证实其显著降压,使血压达标控制清晨血压是降压治疗的另一需求,氨氯地平是JNC8唯一推荐的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半衰期长,平稳控制清晨血压达标率高从循证看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的优势降压可以带来明显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1-6.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5-6mmHg脑卒中风险可减少3冠心病事件减少3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0%17%33%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和2014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均指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国内外指南推荐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EurHeartJ.2013

Jul;34(28):2159-219.JAMA.2014

Feb5;311(5):507-20.

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_V1.0_2017.6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降低血压是这些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2013ESH/ESC高血压指南2降压药物带来的获益主要是血压降低本身,降压外的特殊获益只占很少的比重2014JNC8指南3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血压达标,并维持达标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4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首先要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关键研究研究地位例数人群研究类型用药方案使用10mg(%)血压结果高血压患者欧洲最大规模高血压研究619257高血压合并至少3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RCT氨氯地平5-10mg±培哚普利4-8mgvs阿替洛尔50-100mg±苄氟噻嗪1.25-2.5mg——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方案较基线显著降低血压28/17.4mmHg,较阿替洛尔组进一步降低血压1.78/2.05mmHg最大的CCB和ARB对比研究15245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RCT氨氯地平5-10mg+氢氯噻嗪12.5-25mgvs缬沙坦80-160+氢氯噻嗪12.5-25mg34%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方案较基线显著降低血压17.3/9.9mmHg,

较缬沙坦进一步降低血压2.0/1.6mmHg全球最大规模高血压研究73335755岁以上并至少有一个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RCT氨氯地平2.5-10mgvs赖诺普利10-40mgvs

氯噻酮12.5-25mg——氨氯地平较基线降低血压11.5/9.3mmHg,较赖诺普利进一步降低血压1.0/0.6mmHg

——4728伴有一个以上其他心脏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RCT氨氯地平2.5~5mg/10mgvs坎地沙坦4~8/12mg——氨氯地平组较基线显著降低血压28.8/15.1mmHg,较坎地沙坦显著降低血压1.7/0.6mmHg(p=0.028)

首项比较起始联合治疗方案终点的研究11506高血压合并心血管高危患者RCT贝那普利20-40mg+氨氯地平5-10mgVs贝那普利20-40mg+氢氯噻嗪12.5-25mg60.9%氨氯地平组较基线降低血压13.7/6.8mmHg,较氢氯噻嗪组显著降低血压0.9/1.1mmHg(P<0.001)12345Dahlöf

B,etal.Lancet2005;366:895-906JuliusS,etal.Lancet.2004;363(9426):2022-31.JAMA.2002Dec18;288(23):2981-97.ExpertRevCardiovasc

Ther.2008Oct;6(9):1195-201NEnglJMed2008;359:2417-28.众多研究显示: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方案

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使血压达标近些年,清晨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热点问题之一Kario教授霍勇教授2014年正式发布《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并推荐使用清晨血压代替血压晨峰32003年,日本的Kario教授首先提出血压晨峰的概念1血压晨峰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2Circulation.2003;107:1401-1406.Hypertension.2010;56:765-77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多番讨论6PM午夜6AM中午清醒睡眠清醒入睡起床晚间血压最低血压睡醒前血压清晨血压mmHg2001501005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9):721-5.KarioK,etal.Hypertension.2010;56(5):765-73.清晨血压指清晨醒后1h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h或早晨6:00-10:00间的血压1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mmHg和(或)诊室血压≥140/90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1人的血压存在24h生物节律2人的血压存在24h生物节律未治疗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1-6.Millar-CraigMW,etal.Lancet.1978;311:795–797血压水平最高纳入20例高血压受试者,持续监测动态血压并描记心电图。2血压(mmHg)n=20一天中的时间点18:0022:0002:0006:0010:0014:0018:00收缩压舒张压06080100120140160180200清晨时段血压清晨时段血压水平最高,是清晨时段心血管事件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1指南指出

应选择真正分子长效降压药物平稳控制清晨血压1.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3.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_V1.0_2017.6指南起始药物选择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1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d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清晨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2014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使用半衰期24h以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h血压的药物要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h血压的药物2017中国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3从告知患者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非常重要;此外,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5-50h,平稳降压张慧.临床药物学治疗杂志.2003;1(1):33-36.络活喜

说明书20170214拜新同

说明书波依定

说明书Plendil

PI代文

说明书血药浓度达峰时间(h)半衰期(h)生物利用度(%)是否受饮食影响氨氯地平26-1235-5064-90否硝苯地平控释片36-121.7-3.445-56%是非洛地平缓释片4,52.5-511-16*20是缬沙坦62-4**923否*数据来自Plendil

美国说明书;长效CCB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剂型长效的第2代CCB,原料药不变,只是加上不易溶解或缓释的辅料,或改变剂型,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释片另一类是分子长效的第3代CCB,真正靠药物自身结构、药代动力学变化,使血药浓度到达峰值时间延长,半衰期延长,药效更持久,降压更平稳,如氨氯地平1氨氯地平是唯一

被JNC8指南推荐的长效二氢吡啶类CCBJamesPAetal.JAMA.2014Feb5;311(5):507-20.基于证据的降压药物剂量表降压药物起始每日剂量(mg)RCT中目标剂量(mg)每日给药次数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2.5101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缓释剂120-1803601短效药物尼群地平10201-2氨氯地平半衰期长,平稳控制清晨及24h血压

源于其独特分子结构,真正分子长效络活喜

的化学结构络活喜

的分子侧链带正电荷,因此可在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缓慢移行,并缓慢地与钙通道受体结合与解离。络活喜

与钙通道受体缓慢结合与解离,起效和缓,作用持久络活喜

说明书;FerrucciA,etal.Clin.DrugInvest.1997;13(Suppl1):67-72开放、交叉对照研究,共40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接受起始剂量氨氯地平5mg/天或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天,治疗期12周,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估了两药降压效果氨氯地平控制清晨血压效果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P<0.02P<0.025681012141618202202一天中的时间点480血压(mmHg)140130120110907065收缩压舒张压氨氯地平单药控制清晨血压达标率高达53.7%

高于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清晨血压达标率(%)汪宇鹏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7):587-589.收集2012年3月至4月早晨7:00-10:00之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资料共2187例。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从未服药;单一用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血压达标情况。n=517n=78n=42n=136众多研究证实:

氨氯地平单用或联用,均可长期平稳降压收缩压降低幅度(mmHg)ALLHAT1VALUE2ASCOT-BPLA3(N=33357)(N=15245)(N=19257)ALLHAT:随机、双盲、活性药对照研究,共纳入北美623个中心的33357例≥55岁的至少有一项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氯噻酮12.5-25mg/d组(n=15255),氨氯地平2.5-10mg/d组(n=9048),赖诺普利10-40mg/d组(n=9054);平均随访时间4.9年VALUE: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研究,纳入15245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7596)和缬沙坦组(n=7649)治疗;平均随访4.2年;收缩压降低幅度为研究终点(72个月)或末次随访收缩压与基线比较ASCOT-BPLA: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9257例患者,随机分入2组:氨氯地平5-10mg+培哚普利4-8mg组(n=9639)和阿替洛尔50-100mg+苄氟噻嗪1.25-2.5mg组(n=9618);平均随访5.5年;收缩压降低幅度为末次随访收缩压与基线比较P<0.0001P=NAP=NAALLHAT:JAMA.2002;288:2981-2997;VALUE:JuliusSetal.Lancet.June2004;363:2022-2031;ASCOT-BPLA:Lancet.

2005;366(9489):895-906.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氨氯地平+培哚普利赖诺普利缬沙坦阿替洛尔+苄氟噻嗪小结降压可带来明显的心脑血管保护,因此指南推荐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以氨氯地平为基础降压方案显著降低血压,使血压达标近些年清晨血压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因为清晨血压高,可显著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指南推荐应选择真正分子长效药物控制清晨血压氨氯地平是唯一被JNC8推荐的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半衰期期长,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优于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Part3降低心血管事件是高血压治疗的终极目标。大型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氨氯地平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优于其它药物从循证看氨氯地平改善CV预后的优势国内外指南强调降低心血管事件是终极目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南_V1.0_2017.6

尽可能对其它合并存在的心血管疾病或相关危险因素如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进行综合干预,以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的最终目的1-2治疗目标2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65岁且没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可放宽至<15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若能耐受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且舒张压<80mmHg荟萃分析:CCB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二氢吡啶类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效果更佳*ACEI、ARB、利尿剂和/或β阻滞剂、安慰剂&心血管死亡、致死或非致死心梗、致死或非至少卒中、心衰0.512比值比(95%CI)P值CCB非CCB心衰卒中主要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0.72(0.58-0.87) 0.86(0.82-0.90) 0.76(0.62-0.93)

0.95(0.92-0.99) 0.0010.00010.0090.0090.809事件N=175634对照药物CCBvs安慰剂CCBvs其它药物*CCBvs安慰剂二氢吡啶类CCBvs其它药物非二氢吡啶类CCBvs其它药物1.01(0.94-1.09) CostanzoP,etal.JournalofHypertension2009,27:1136–1151.27项RCT研究共175634例患者,比较长效CCB与其它降压药物或安慰剂治疗对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并不是所有CCB都符合

降压即带来冠心病获益的规律CCB与对照药物收缩压差值(mmHg)ACTIONNORDILINSIGHTSTOP-2-ASTOP-2-CALLHAT-AALLHAT-DINVESTCONVINCEASCOTVALUESyst-EurSyst-ChinaIDNT-pboIDNT-Irbe-50510150.500.751.001.251.50降压未带来相应获益区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比Hypertension2005;46;386-392ACTION研究

硝苯地平未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首次发生临床事件时间发生任何事件的比例(%)ACTIO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研究,共纳入766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至硝苯地平组和安慰剂组,平均随访4.9年,主要观察终点为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难治性心绞痛、心衰、致残性卒中和外周血管重建的联合发生率。MI:心梗;RA:难治性心绞痛;CVA:致残性中风;HF:心衰;PREV:外周血运重建主要终点:与安慰剂比较看,无显著差异(p=0.54)Poole-WilsonPA,etal.Lancet2004;364:849–57硝苯地平安慰剂死亡风险Brown,etal.Lancet.2000;56:366-372.在欧洲和以色列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纳入6321例55-80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50/95mmHg,或≥160mmHg)。患者至少有一项额外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随机分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组(n=3157)或复方阿米洛利(氢氯噻嗪25μg加阿米洛利2.5mg,n=3164)组。N=6321主要终点硝苯地平(n=3157)复方阿米洛利(n=3164)比值比(95%CI)P值复合终点*2001821.11(0.90-1.36)0.3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61561.09(0.76-1.58)0.52致死性心肌梗死1653.22(1.18-8.80)0.017猝死17230.74(0.39-1.39)0.43非致死性卒中55630.87(0.61-1.26)0.52致死性卒中12111.09(0.48-2.48)0.84非致死性心衰24112.20(1.07-4.49)0.028致死性心衰212.01(0.18-22.13)0.63其它心血管死亡13121.09(0.50-2.38)0.85*复合终点:心肌梗死、卒中、心衰以及心血管死亡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INSIGHT研究

硝苯地平较利尿剂未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风险ACCOMPLISH研究:以氨氯地平为基础降压方案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20%HR=0.80,95CI:0.72-0.90;P<0.001相对风险下降20%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研究,共纳入11506例高血压伴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随机分至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组和贝那普利+利尿剂组,平均随访36年,主要终点:心血管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冠脉重建,住院或接受治疗的心绞痛,复苏后突然心脏骤停联合发生率。主要终点终点事件发生率

JamersonK,etal.NEnglJMed2008;359:2417-28.贝那普利+氢氯噻嗪贝那普利+氨氯地平主要终点终点事件发生率

JuliusSetal.Lancet.June2004;363:2022-2031VALUE研究:缬沙坦较氨氯地平

显著增加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危险19%时间(月)76543210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HR=1.19;95%CI=1.02-1.38;P=0.02

缬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方案(n=7649)氨氯地平为基础的降压方案(n=7596)首发心梗事件的患者比例(%)危险增加19%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研究,纳入15245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7596)和缬沙坦组(n=7649)治疗;平均随访4.2年VS.安慰剂VS.ARBVS.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卒中发生危险降低比例(%)MesserliFH,

etal.Hypertension.2006;48:359-6140%P=0.038P=0.00418%P=0.032P=0.002荟萃分析:ALLHAT(n=24309)/ASCOT(n=19257)荟萃分析:IDNT(n=1146)/VALUE(n=15245)荟萃分析:ALLHAT(n=18102)/CAMELOT(n=1336)荟萃分析:PREVENT(n=825)/CAMELOT(n=1318)/IDNT(n=1136)16%14%VS.ACEI入选ALLHAT、ASCOT、CAMELOT、VALUE、PREVENT等多项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入选82674名心脑血管高风险患者,比较氨氯地平与其他类降压药物对卒中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氨氯地平显著减少卒中发生风险荟萃分析显示:

氨氯地平较其它降压药物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荟萃分析:氨氯地平较其它降压药物

显著降低心梗风险9%,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10%LeeSA,etal.KoreanJInternMed2014;29:315-324.

入选7项大范围、长期心血管结局研究,包括:AASK研究、ALLHAT研究、IDNT研究、ASCOT研究、VALUE研究、CASE-J研究、ACCOMPLISH研究;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以及其它心血管死亡联合终点共纳入87257例患者,39%有糖尿病,18%吸烟;平均随访4.6年。心肌梗死主要心血管事件9%P=0.0310%P=0.02荟萃分析:

氨氯地平较其它降压药物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LeeSA,etal.KoreanJInternMed2014;29:315-324.

入选7项大范围、长期心血管结局研究,包括:AASK研究、ALLHAT研究、IDNT研究、ASCOT研究、VALUE研究、CASE-J研究、ACCOMPLISH研究;共纳入87257例患者,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