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1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2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3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4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重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B.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具有运动功能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长与发育 D.生物需要营养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 B.海象皮下脂肪很厚,适于寒冷的极地环境C.鲸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D.骆驼刺根系发达,适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4、东东和同学们采集鼠妇时,记录了各种环境中鼠妇的数量:潮湿水槽边的石头下32只,潮湿的花盆底下20只,干旱的草地中4只,干燥的水泥路上0只。由此可判断,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可能是A.凉爽干燥 B.阴暗潮湿 C.空气充足 D.阳光充足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6、生物的结构特征和行为表现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以下说法与这一观念不符的是()A.壁虎遇到危险断尾逃生,利于生存 B.鸟类的长骨中空,适宜飞行C.干燥环境使仙人掌叶出现针状变异 D.斑马身上有条纹,利于躲避天敌7、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8、某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体内的DDT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测,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A.甲 B.乙 C.丙 D.丁9、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10、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望梅止渴 B.多数草食动物奔跑速度较快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包括____的下层、整个的______和______的上层。厚度约为20千米。其中,我们人类的“立足点”是岩石圈。生物圈是最大的______。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___,岩石圈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部。3、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等植物属于__________。4、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5、地球上所有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____)2、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____)(2)草属于生产者,蚱蜢、螳螂、蜥蜴属于消费者。(____)(3)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____)3、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______)4、湿地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____)5、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请根据有关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______?(2)______: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本实验一侧盖纸板,一侧盖玻璃板,就形成了明亮和______两种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______。(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1200阴暗10981010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2、某同学探究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后,继续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鼠妇喜欢潮湿环境吗?(1)作出假设:___________。(2)实验:步骤一:如图所示,取一个硬纸盒,以中线为界,两侧分别均匀地铺上干燥和潮湿的土壤,营造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应______。步骤二:在纸盒内中线处放10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鼠妇的数量,重复实验3次。(3)实验结果:3次实验后,分别计算两侧鼠妇数量的_______值,进行比较,发现潮湿土壤一侧的鼠妇数量较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详解】AB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BD正确。C.生物圈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故选C。2、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故选B。3、C【分析】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运动方式是相适应的。【详解】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故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A正确。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故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正确。C.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呼吸器官是鳃,而鲸身体呈梭形,终生生活在水中,能用鳍游泳,但它不是鱼类,原因是鲸用肺呼吸、具有胎生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C错误。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D正确。故选C。4、B【分析】根据表格给予的信息以及生活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的地方,可推知鼠妇的生活环境。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详解】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湿花盆底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故选B。5、D【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是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选D。6、C【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详解】A.壁虎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当它遇到敌害难以逃脱时,壁虎的尾巴会突然自己掉下来,并且长时间在地上扭动翻滚不停,使得敌害分散注意力,壁虎就趁机逃走了,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B.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翔生活,体现了鸟适应飞行生活,B正确。C.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但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干燥环境使仙人掌叶出现针状变异,C错误。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斑马身上有条纹是一种保护色,利于躲避天敌,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C。7、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8、B【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DDT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题图中,可反映的食物链是丁→甲→丙→乙。所以,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乙。故选B。9、B【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错误。D.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D错误。故选B。10、A【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也不断的改变环境。【详解】A.“望梅止渴”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食草动物没有尖利的犬齿和锋利的爪,攻击性较弱、处于食物链底端,为适应复杂陆地环境、防御肉食性动物的攻击,多数草食动物奔跑速度较快,该选项故不符合题意。C.寒冷地区生活的海豹有肥厚的皮下脂肪,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荒漠干旱缺水,骆驼刺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态系统【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底部表面水圈【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3、生产者【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和水等。【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于阳光的能量,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提供给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4、阳光温度水【分析】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的同时,又受到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详解】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都会有影响。比如:生命起源于水,对陆地生物而言,一个地区的降雨量、湿度及地面水是限制动物、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构成。阳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存,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同时还影响动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再如地球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真正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小,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育,故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5、生物生存环境【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题干说法错误。2、(1)正确(2)正确(3)错误【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正确。(2)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草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蚱蜢、螳螂、蜥蜴都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正确。(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是进化关系,错误。3、正确【详解】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4、错误【详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本题错误。5、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大大小小各种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详解】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假设(3)阴暗光(4)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