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上海市黄浦区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梦中作四绝句(之二)(清)龚自珍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12.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梦境,诗歌鉴赏中称这种手法为。13.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解读完全正确的是()A.诗人仕途不顺,人生落魄。B.诗人淡泊名利,充满童真。C.诗人苦中作乐,哀怨忧伤。D.诗人激愤不平,借梦抗争。14.“海红”一词,历来被解作“海棠”,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应是“红海”的倒装,意为“红花的海洋”,结合全诗,谈谈你同意哪一种理解。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舟中夜起苏轼微风萧萧吹菰蒲①,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注】①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13.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不属于同一类属的是()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杜甫《蜀相》C.曹操《短歌行》 D.陶渊明《归园田居》14.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5.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变化上的特点及作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7分)凌歊①贺铸②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驻彩仗、乐未渠③央④。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寄一笑、何与兴亡!量船载酒,赖使君⑤相对两胡床。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⑥斜阳。【注释】①凌歊:古台名,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曾于此建避暑离宫。贺铸以“铜人捧露盘引”词调咏之,故另立新词牌名“凌歊”。②贺铸:北宋词人,一生郁郁不得志,作此词时约53岁。③渠:同“遽”。④央:尽、止。⑤使君:此处指朋友。⑥三弄:东晋桓伊曾为王徽之演奏笛曲《梅花三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怀古词都以宏阔雄壮之景开篇,继而由眼前景象转入怀古抒情,笔力雄健,气度不凡。B.贺词巧用控、排等字,状写山川险要之势;苏词妙用穿、拍、卷等字,描绘赤壁的壮丽画卷。C.两首词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写景、怀古、抒情熔于一炉,寄寓了词人无尽的兴亡之叹。D.贺词多三字句,音节铿锵有力,风格雄壮悲凉;苏词长短句结合,张弛有度,风格雄浑豪放。12.两词皆书写了古代“风流”人物,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两位词人借此所表达的不同情感。(5分)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②。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别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新唐书·李绅传》:(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②伏:通“服”,佩服、服气。(乙)戏赠友人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①,吟咏作縻绠②。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注】①辘轳(lùlu):用手动绞车牵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②縻绠(mígěng):绳素,陈三立《江行杂感》诗之一:“中宵镫火辉,有涕如縻绠。”以上两句以从井中汲水比喻写诗。13.从题材和体裁角度,选出对甲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送别、绝句 B.抒怀、律诗 C.讽喻、乐府 D.咏物、楚辞14.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一二句中《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诗作的代表作。B.甲诗五六句由编集引发,是作者对自身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辛酸和自嘲。C.乙诗五六句中作者感慨自己虽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D.乙诗语浅意深,以易喻难,把抽象的行为具体化,鲜明生动又通俗自然。15.请从“戏赠”入手,分析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上海师范大学嘉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小孤山(宋)谢枋得①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谢枋得:\t"/item/%E8%B0%A2%E6%9E%8B%E5%BE%97/_blank"南宋末年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12.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1分)A.《格律诗选》B.《乐府诗选编》C.《古体诗选》D.《长短句选辑》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2分)A.瑰丽雄奇B.沉郁哀怨C.质朴刚健D.悲怆豪迈14.赏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5分)答案上海市黄浦区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2.想象(或虚写)13.D14.参考示例一:“海棠”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联系“海棠”的传统含义,“海红帘底月”可理解为富贵荣华掩盖下沉在海底的月。全句一声高喝,富贵荣华掩盖下沉在海底的月猛然醒悟,腾跃天空之上。用“海棠”象征眼前浮华,明月象征当权者,表达作者对当时享受荣华富贵,意气消沉者的批判之意。参考示例二:“海红”是“红海”的倒装,意为“红花的海洋”,诗句意思是:一声高喝,让沉于红花的海洋之下的明月,腾跃而起,悬于高天。“红花的海洋”极具活力和热情,象征追求自由,充满活力的新兴力量,表达了“我”的一声高呼,让如波涛汹涌的新兴力量激荡起来,让明月一样的领袖脱颖而出。表达了作者作为先知先觉者对新生力量的热切呼唤。【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描绘梦境的诗在课本中出现很多,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从内容上看可称为“记梦”“梦游”,如果从诗歌鉴赏艺术手法上看,属于想象或虚写。【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人之所以写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便到虚幻的梦境中寻求寄托。在清廷的黑暗统治下,为了冲破束缚,他便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梦。诗人慨叹“黄金华发两飘萧”,指黄金挥尽,白发零落,实是概括了自己一身潦倒。半世蹉跎的坎坷遭际。后两句,诗人以自由的梦想幻造出气势磅礴的瑰丽意境,以鞭挞“万马齐喑究可哀”官场黑暗,对封建的黑暗腐败怀着痛恨和厌恶之情,他对未来充满着幻想。A.分析仅关涉前两句,写诗人的经历和处境,未能体现后两句“梦境”内容,作者内心的忧愤未能体现出来。B.“淡泊名利”没有根据,“保有童心”仅见其表,未见其里,以“童心”幻想梦境,实是写出对现实的痛恨。C.“哀怨忧伤”情绪消沉不符合诗意,作者以气势磅礴的瑰丽意境,抒写对封建的黑暗腐败怀着痛恨和厌恶之情,情绪激昂不必。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参考示例一:“海棠”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海棠素有“国艳”之誉,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海红帘底月”表层含义是海棠红色(或绘有海棠图案)的帘子下面的月亮,联系“海棠”的传统含义,还可理解为富贵荣华掩盖下沉在海底的月。全句可理解为:①卷起了红色帘子,看到月亮在天上,好像月亮是被叱而起,悬于高天。②一声高喝,富贵荣华掩盖下沉在海底的月猛然醒悟,腾跃天空之上。用“海棠”象征眼前浮华,明月象征当权者,表达作者对当时享受荣华富贵,意气消沉者的批判之意。参考示例二:“海红”是“红海”的倒装,意为“红花的海洋”,意为一声高喝,让沉于红花的海洋之下的明月,腾跃而起,悬于高天。“红花的海洋”极具活力和热情,象征追求自由,充满活力的新兴力量,句意在于表达“我”的一声高呼,让如波涛汹涌的新兴力量激荡起来,让明月一样的领袖脱颖而出,在召唤声中,蓬勃的浪潮、汹涌澎湃。表达了作者作为先知先觉者,启蒙者对新生力量的热切呼唤。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13.B14.C15.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诗人由一开始独自沉醉在平和静谧境界里的自得,到描写暗潮、落月所暗示的孤寂,情绪逐渐低落,至此直接抒发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和对良辰美景转瞬即逝的遗憾。这一句也为后一句情绪的变化蓄势。诗人最后写日出后万象萌动的景象,既流露了对夜色清境的留恋,也是心绪由感慨转为豁达的表现。【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体裁知识的能力。本诗是古体诗。A.是古体诗。B.是七言律诗。C.是古体诗。D.是古体诗。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两句,诗人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A.白描和列锦的手法,描绘了清晨乡村的景象。‌B.远近结合的手法,通过远景和近景的描写相结合,‌展现了秋山之景的深远和生动。‌C.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得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D.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人的情感,‌使得山水等自然元素生动活泼。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页臾”诗人想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天明之后又要开始那令人痛苦的仕宦生活,不禁遗憾、感慨起来。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诗人深夜独起,沉醉在平和静谧的境界里,不无自得之意。然而想到这么清幽的景象,过眼竟如此短促,不禁遗憾感慨起来。最后,日出之后万象萌动,眼前那喧闹的生活景象,使诗人由感慨转为豁达。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略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验语文试题【答案】13.B14.C15.同:甲乙两诗均以戏赠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异:甲诗:①甲诗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语言表现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和文学成就的自得;②甲诗并非全是戏言,有对自己政治宦途上遭挫的不平、辛酸、无奈和自嘲。乙诗:①乙诗诗人强调日日作诗的乐趣,并非炫耀自己趣高、诗才不俗,只是表明自己苦吟之癖。②乙诗诗人对自己苦吟的积习难改、执迷不悟,流露了些许无可奈何的自嘲、调侃之意。【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题材和体裁等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阅读可知,白居易这首诗是对于自己诗歌编撰成集的调侃和感慨,应属于抒怀诗。而诗歌为八句,第一句和偶数句押韵,在体裁上符合律诗的特点。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乐府,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如我们熟知的《孔雀东南飞》就是乐府诗。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说法错误,“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意思是:虽然每日都思绪翻飞不停作诗,仍然可以作出新的清冷诗句。用源头活水比喻灵思不断,并不是说创作“清冷”“没有灵感”。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的能力。两首诗都称“戏作”,而且都是写给自己比较亲密的朋友的,提示读者这两首诗是朋友间的应酬之作“戏赠”,即游戏、玩笑写诗赠送,只有亲密无间的朋友亲人之间才能如此,可见友情之深,“戏”字的不严肃,又透露出作者的自嘲之情。比如白诗中“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和贾诗中的“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但是,在情感方面,两首诗又有着不同之处。白居易显然对自己的文学成就非常自得,所以才写出“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说两位朋友有的偷学自己的格律,有的对自己非常服帖。而“身后文章合有名”则是表明白居易对自己诗歌成就并将流传后代的信心。“世间富贵应无分”则是写出了白居易虽然对自己文学成就颇为自许,但对自己仕途不顺则充满辛酸和自嘲。与白居易不同,贾岛诗中主要写了对诗歌创作的感悟,如“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只有坚持创作,才能得到创作的灵感,这也符合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特点。同时,诗的尾联“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还透露出贾岛与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