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次世界大战与一个国际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一种国家建设模式:苏俄(联);苏联模式两次革命与两个经济政策: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三次民族民主运动与三位领导人: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扎格鲁尔)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1.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认识战争起因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目标要求战争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显示出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特殊情况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目的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影响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3.列宁与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项目列宁斯大林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特点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强掠夺和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3)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以及苏俄(联)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4)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1.(2024赤峰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2.(2024安徽中考)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3.(2024云南中考)下图所示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长124米,宽16.8米,建造于1903年。现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它见证了()A.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曲折C.日本明治维新的历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4.(2024烟台中考)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的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C.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5.(2024陕西A卷中考改编)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12年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9%,其中重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B.实行余粮收集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优先发展重工业6.(2024江西中考改编)1930年,印度甘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印度民族大起义B.华夫脱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卡德纳斯改革
【详解答案】体验中考真题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A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A项。2.B解析:根据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危机,是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项正确;1917年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排除A项;俄国退出一战是十月革命胜利后,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因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见证了俄国的十月革命,D项正确。4.A解析:根据“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由英、法、美等国操纵,该会议确立了一战后欧洲、非洲和西亚的国际秩序,A项正确;“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与“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D项正确。故选D项。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及解析A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试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office培训教程》课件
- 心内科常用药物王芳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课件(内嵌音频视频)
- 部编(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每课练习题(全册)
- 电信云网工程师-云网融合(客户IT上云)备考试题库(集团网大版)
-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 阿那亚分析研究报告
- 电梯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医学生物学》-第一章医学生物学绪论-2010
- 抓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