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北大附中高二10月月考化学第Ⅰ部分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H·HOB.CaCl2C.H2SO4D.KNO3322.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3D(g),测得5min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ol,则5min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υ(A)=1mol/(L·min)C.υ(C)=1mol/(L·min)B.υ(B)=1mol/(L·min)D.υ(D)=1mol/(L·min)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4.下列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氨选择700K的反应条件H2+I2B.压缩的平衡体系,体系颜色加深NOC.将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2D.E.5.已知反应:3M(g)+N(g)P(s)+4Q(g)ΔH<0。如图中a、b曲线表示在密闭容器中不同条件下,M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可采取的措施A.增大压强B.增加ND.升高温度C.加少量固体P6.关于0.1mol/L的NH3H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A.存在NHHOOH−32(c)增加+4NH4ClB.向加入少量的固体,电离平衡朝逆方向移动,C.加水几滴浓氨水,电离平衡朝正方向移动,氨水电离程度增大()+cNH4D.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朝正方向移动,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比值增大()cNHHO23...()+()=()+()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发进行TiOs2ClgTiCllOgH0A.反应2242B.中和热H=−/,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114.6kJ/HSOOHs2HOl2442()()2g),加入催化剂,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2SOgOgC.对于反应2D.合成氨工业中及时分离出氨气,既能提高反应速率,也促使反应正方向进行,提高平衡转化率()+()=()=−蒸发Hglg;H72kJ/mol.8.已知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22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369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则表中a为436aA.404B.260C.230D.2009.国际空间站处理CO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CO(g)+4H(g)2222CH(g)+2HO(g),若温度从300℃400℃,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的体积分数增加。下列关于该过422程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C.CO2的转化率增加B.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10.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Ⅱ放出能量B.若分解2molH2O(g),估算出反应吸收482kJ能量C.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已知:N()+3H)2NH(g)ΔH=-kJ·mol-1,下图表示L一定时,H的平衡转化率α)随3222X的变化关系,L(L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2A.X表示温度B.2>L1C.反应速率υ()>(N)D.平衡常数K(M)>K()12.HCO为二元弱酸)224试管a、b、c中溶液褪色分别耗时690s、677s60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16H+5CO2-=2Mn2++10CO↑+8HO42422B.试管c300s时,溶液中剩余的c(KMnO4)=0.0025mol/LC.对比试管a、b,得到的结论是HCO水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224D.对比试管c、d,可验证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gNOg213.。相同温度下,按初始物质不同进行两组实验,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020406080()41a:cNO/L实验实验0.100.070.0450.040.040.102()1()21b:cNO/LcNO/L……240.20()3vNO=310/(Ls)A.0~,实验a中2B.60~,实验a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NO的转化率为60%24C.实验b中,反应向生成的方向移动,直至达到平衡2D.实验a、b达到化学平衡后,提高温度,反应体系颜色均加深14.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关于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2mL0.1mol/L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3滴,振荡,充分反应1溶液呈深棕黄色将溶液均分后置于试管1和试管2中向试管12滴0.1mol/L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2向试管21mLCCl4,充分振荡、静溶液分层,上层为浅棕黄色,下层为紫色置取试管2的上层液体置于试管3中,滴加2滴0.1mol/LKSCN溶液③溶液微弱变红A.FeCl与K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I生成32B.试管1中溶液显红色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C.试管2中上层溶液变为浅棕黄色是平衡移动的结果D.试管3中红色比试管1中浅是平衡移动的结果第Ⅱ部分15.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如下图所示。(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2)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3)升高温度,电离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在c点加入固体CH3,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cH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者+cCHCOO动”);再次达到平衡后,3“不变”)。(+)cH(5)在c点加入与其移动”)。相同的盐酸,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g+HOg()()(g)+H(g)2216.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H=−41kJ/。2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容器编号达到平衡的时间/min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H2OCO2H2CO1①②12480000放出热量:32.8kJt2Q放出热量:(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H2O(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Ha.平衡时,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2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2Hg+Og=2HOgH=−484kJ/,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的热化学方2()()()(5)已知:222程式:___________。(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为0.6mol。若用200mL5mol/L的2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体系中即存在碳酸钠又存在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17.二甲醚O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3322CO(g)+4H2(g)CHOCH(g)+HO(g)ΔH=-206.0kJ/mol332工业中采用“一步法”,通过复合催化剂使下列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同时进行:i.甲醇合成反应:ii.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OCH(g)+HO(g),ΔH=-24.0kJ/mol332(1)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olCO和4mol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2)请补全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甲醇脱水反应2CH3(g)CH(g)+HO在某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恒332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g),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反应_______(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物质浓度/(mol/L)0.02(4)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CHOH(g)+HO(g)CO(g)+3H(g)ΔH=+48.8kJ/molCH3OHCH3OCH3H2O0.40.43222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n(H2)=12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分别如图12所示。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①图1中,温度一定,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后,二甲醚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18.过氧乙酸(CHCO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33毒,可由乙酸与HO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HCOOH(aq)+HO(aq)⇌22322CHCOH(aq)+HO(l)△H=-13.7KJ/mol332(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gCHCO,放出的热量为____kJ。33(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HO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22实验1:在25℃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1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v(CHCOH)=____g/h33(用含m②综合图12分析,与20℃相比,25℃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2(4)、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nm和70nm。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4所示。依据图34分析,过氧乙酸对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9.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欲用右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是HO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_________(填“”或“不222能”)达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为探究MnO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50mL1%HO加入容器中,在一定质量范围222内,加入不同质量的MnO2,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MnO2的质量/g0.10.2610.48640s末O2/mL49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3)为分析Fe3+和2+对HO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10mL5%22HO):22试管ⅠⅡⅢ滴加试剂5滴0.1mol·L-1FeCl35滴0.1mol·L-1CuCl2缓慢产生细小气泡5滴0.3mol·L-1NaCl产生气泡情况较快产生细小气泡无气泡产生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4)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Cl溶液加入HO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322且两个反应中HO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2_____________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HO分解反应22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Ⅰ部分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分)1.【答案】A【详解】A.NH·HO在水溶液能够导电,能部分电离产生铵根和氢氧根离子,所以一水合氨为弱电解32质,故A正确;B.氯化钙熔融状态及水溶液能够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C.HSO在水溶液发生完全电离导致溶液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24D.KNO3在水溶液发生完全电离导致溶液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选A。2.【答案】A【详解】5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ol,容器体积为2L,则v(A)=2L=1mol/(L·min),同一反5应同一时段内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B)=v(C)=2v(A)=2mol/(L·min),v(D)=3v(A)=3mol/(L·min);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故答案为A。3.【答案】A【详解】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中气体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标志,A符合题意;B.由于A是固体,反应两边气体的质量不相等,容器的容积固定,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是个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C.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D.混合气体中只有B是气体,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B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4.【答案】C【详解】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高温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合成氨气,高温的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H(g)+I(g)⇌2HI(g)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加压后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气体颜色22会变深,是由于加压导致气体体积减小,因而使气体物质浓度增大,这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关,B错误;C.“NO球存在化学平衡:2NONO,ΔH<0,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将“NO”球浸泡在热22242水中,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c(NO2)增大,因而气体颜色变深,与化学平衡移动有关,C正确;D.HO分解反应中,加入催化剂MnO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D错误;222答案选C。5.【答案】A【分析】根据图像可知,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改变条件时反应达到平衡时间缩短但反应物转化率不变,说明改变条件时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详解】A.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M的转化率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达到平衡时间缩短,故选A;B.增大N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M转化率增大,故不选B;C.固体P不影响平衡移动也不影响反应速率,故不选C;D.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M的转化率减小,故不选D;选A。6.【答案】CNHHO32OH−【详解】A.氨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A正确;(+4)增加,B正NH4ClcB.氨水中加入少量的固体,增大铵根离子浓度,电离平衡朝逆方向移动,确;C.氨水中加水几滴浓氨水,电离平衡朝正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浓度增大氨水电离程度减小,C错误;()的量减少,(2)的量增大,nNHHOnNH+4D.氨水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朝正方向移动,3(+4)()cnNH4+=比值增大,D正确;()()2cHOnHO323答案选C。7.【答案】【详解】A.反应进行,A正确;TiOs+2Clg=TiCll+OgH0,△S<0,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发()()()()2224()+()()=()+(),该反应还生成硫酸钡沉淀,形成离子键放出HSOs2HOl2B.2442能量,故H−114.6kJ/,B错误;()+()g),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2SOgOgC.对于反应22百分数,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C正确;D.合成氨工业反应中,分离出氨气,反应正方向进行,提高平衡转化率,但分离氨气逆反应速率瞬间会减小,不能提高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BD。8.【答案】D【详解】因蒸发1molBr(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则Hg)+Br(l=2HBr(gH为=(-xkJ/mol)222+(+30kJ/mol)=-72kJ/mol,x=-102kJ/mol,由化学键的键能可知H(g)+Brg=2HBr(g)△H=22(436kJ/mol+akJ/mol)-2×(369kJ/mol)=-102kJ/mol,解得a=200;答案选D。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生成物键能之和。-72=436+a+30-369×2a=2009.【答案】A【详解】A、若温度从300℃升至400℃,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升高温度,平衡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C【详解】A.过程Ⅱ为形成新化学键过程,因此放出能量,A正确;B.电解2molH2O(g),需要断开4molH-O键,共吸收1852kJ能量,同时生成2molH-H键和1molO=O键,共释放1370kJ能量,因此反应吸收482kJ能量,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历程,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错误;D.催化剂可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D正确;故选C。【答案】D【详解】A.根据图象,随着X的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α减小,X若表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2的平衡转化率(α减小,故A正确;B.相同温度条件下,压强越大,H的平衡转化率(α)越大,L>L,故B正确;2C.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υ(>υ(N),故C正确;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D。2112.【答案】C【详解】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6H++5HCO=2Mn+10CO↑+8HO,A项错误;422422B.c中溶液褪色分别耗时600s,高锰酸钾浓度逐渐变稀反应变慢,试管c反应至300s时,溶液中剩余的c(KMnO4)无法求算,B项错误;C.对比试管、b,得到的结论是HCO水溶液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项正确;224D.对比c、,由于d中为浓盐酸作溶剂,而浓盐酸中的氯离子也能还原高锰酸钾,所以不能验证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错误;答案选C。13.【答案】C【分析】【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0~20s△c(NO)=0.03mol/L,根据方程式,则2420s()=3△c(NO)=2△c(NO)=0.06mol/Lv=310/(Ls),A正确;2242B.60~,实验a中NO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NO的浓度为0.04mol/L,则转24240.1化率为,B正确;0122K==.,实验b中,投入NO和036的浓度2C.根据实验a可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240040.22分别为0.1mol/L和0.2mol/L,此时c衡,C错误;==0.4K,则平衡向生成N2O的方向移动,直至达到平4>0.1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实验ab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均朝着正反应方向(即生成NO2的方向)进行,反应体系的颜色均加深,D正确;答案选C。14.【答案】C【分析】取2mL0.1mol/L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3滴,振荡,充分反应,溶液呈深棕黄色,是因为2Fe3++2I-=2Fe2++I212滴0.1mol/L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向试管2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为浅棕黄色,下层为紫色,说明有碘单质被萃取出来,导致平衡往正向移动,溶液中Fe3+浓度减小,试管3红色变浅。【详解】A.FeCl与KI混合后溶液呈深棕黄色,因二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有I生322成,A正确;B.试管1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故B正确;C.试管2中上层溶液变为浅棕黄色还可能是少量的碘溶解于水的结果,故C错;D.试管3中红色比试管1中浅是平衡移动的结果,铁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答案:C。第Ⅱ部分15.1)CH3COOH(2)c()增大CH3COO+H+(4)①.逆向移动②.增大③.减小(5)不移动【小问1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CH3COOH【小问2CH3COO-+H+。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c点浓度最低,故电离程度最大。【小问3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小问4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再次平衡时醋酸跟离子浓度增大。【小问5在c点加入与其c(H+)相同的盐酸,c(H+)不变,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平衡不移动。16.1)小于(2)①.②.(3)1)abmol/L⋅min1(5)2CO(g)+O(g)═2CO(g)△H=−566kJ/mol;2(6)3CO2+5OH-=【小问12HCO32CO32H2O+−+2−题干条件分析可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小于;【小问2COg+HOg()()COg)+Hg)H=−41kJ/可知,1molCO参加反应放热41kJ,放22根据232.841=0.8molCOCO100%=80%;参加反应的水的热32.8kJ参与反应,则的转化率为物质的量为0.8mol,用水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O)=mol/L⋅min;1【小问3①②在同一温度下进行的反应,平衡常数相同,结合①计算平衡常数:H2H22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14000.80.20.83.20.80.80.80.8c(CO))n(CO))0.80.82222K====1;c(CO)O)n(CO)0.23.222【小问4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①②是相同平衡,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故a正确;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是容器①的二倍,Q=65.6kJ,故b正确;c、反应起始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故c答案ab;【小问5①CO(g)+HO(g)⇌CO(g)+H(g)△H=−41kJ/mol(g)+O(g)═2HO(g)△H=−484kJ/mol,依据盖斯定律222222①×2+2CO(g)+O(g)═2CO(g)△H=−566kJ/mol;故答案为:222CO(g)+O(g)═2CO(g)H=−566kJ/mol;22【小问6n(CO)=0.6mol,n(NaOH)=0.2L×5mol/L=1mol,二者完全反应产物有Na和NaHCO,根据原子守2233HCO−2CO3−+2+2H2O恒,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O2+5OH-=。317.【答案】①.25%②.2CO(g)+4H(g)⇌2CHOH(g)△H=-182.0kJ/mol或CO(g)+2H(g)⇌CHOH(g)2323△H=-91.0kJ/mol③.④.增大压强,副反应CHOH(g)+HO(g)⇌CO(g)+3H(g)逆向移动被抑3222制,主反应中2CHOH(g)⇌CHOCH(g)+HO(g)不受压强影响⑤.主反应中2CH(g)⇌CHOCH3333233(g)+HO(g)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二甲醚选择性降低;副反应CHOH(g)+HO(g)⇌232CO(g)+3H(g)正向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副产物增加,二甲醚选择性降低。22()2COg()()()CHg+HOg32+4Hg2初反平24【详解】(1)0.51.51351.50.5mol2molCO的转化率=×100%=25%;(2)①2CO(g)+4H(g)CHOCH(g)+HO(g),根据盖斯定律,(①-ii)÷2可得CO(g)+2H(g)⇌CHOH(g),则233223−206.0kJ/+24.0kJ/∆H==-91kJ/mol;2(3)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A.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变量,当不变时能表明平衡,A符合题意;B.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得到平衡,B错误;C.反应生成物CHOCH(g)和HO(g)的物质的量始终是1:1,不能表明平衡,C不符合题意;332D.每生成1molCHOCH(g),同时也消耗2mol,同时生成2mol,能表明平衡,D符合题意;33故选AD。(4)①副反应CHOH(g)+HO(g)⇌CO(g)+3H(g)为气体增大的反应,温度一定,压强增大,副反应平衡逆向3222移动,而主反应2CH(g)⇌CH(g)+HO(g)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无影响,则二甲醚选择性增大;3332②主反应2CHOH(g)⇌CHOCH(g)+HO(g)H=-24.0kJ/mol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3332动,二甲醚选择性降低;而副反应CHOH(g)+HO(g)⇌CO(g)+3HH=+48.8kJ/mol为吸热反应,平3222衡正向移动,副产物增大,二甲醚选择性降低。18.【答案】①.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②.137③.0.1m/6④.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⑤.随着pH升高,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过氧乙酸COH)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为了安全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33超过21%(2)利用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代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来计算(3)结合图象分析计算【详解】(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2)利用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代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来计算。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gCHCOH,物质的量是10mol,所以放出的热量是方程式中反应热的10137kJ。33(3)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制品加工业的供应商管理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品牌故事与企业文化塑造实践考核试卷
- 纳米技术在化妆品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车载设备智能车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考核试卷
- 腈纶纤维在医疗敷料产品的开发考核试卷
- 社会工作历史与发展考核试卷
- 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经济学评估考核试卷
- 消防高层建筑试题及答案
- 虚拟装修设计直播考核试卷
- 贵金属压延加工中的产品标准化与认证考核试卷
- 新任村社区干部培训课件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植物生理学课件(王小菁-第8版)-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体系样本
-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800题版)
- 5 25我爱我心理活动周-主题班会
- 保洁外包可行性方案
-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培训计划及大纲
- 水域救援培训课件
- 英文介绍饺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