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郊交通联系更加便捷3、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资源总量C.人均物质消费量D.人口数量4、根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年中国春节出境游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独特的异域风光成为热门选择,特别是菲律宾、斯里兰卡、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其中,游客可以在俄罗斯欣赏到的有()A.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B.斯拉夫民族文化特色C.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D.民族和宗教比较复杂5、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6、【题文】“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7、【题文】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8、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2.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B.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9、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10、【题文】水循环过程中的环节与其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蒸发和凝结使海洋、陆地与大气间进行能量交换B.水汽输送直接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大气降水是陆地上水汽的主要来源D.地表径流输送使地表物质进行迁移11、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淡水资源D.气候资源12、下图为珠海市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该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的主要目的()A.增加下渗、净化水质B.增加生物多样性C.减少地表蒸发量D.减少地表径流量13、读“21世纪农业面临的八大变革”示意图,回答22~23题。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同时具备“土地型、机械化、农场式”等特征的是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2.关于21世纪八大农业变革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化到生物化的变革,目的是缓解资源短缺B.土地型向海洋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C.平面式转化为立体式只有在山区方可实现D.自然化向工厂化的转变淡化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季节性14、【题文】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地质时期;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图13)。据此完成问题。
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有。A.地壳的上升运动B.地壳的下沉运动C.流水的沉积作用D.流水的侵蚀作用15、【题文】读图11;回答25题。
图中四省区中,陆上与邻国接壤的是。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图甲)和“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____具有重要作用;
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作用.
(2)某油轮如在②处发生原油泄漏事故,洋流对该污染能够起到____、____作用.
读“世界大洋洋流分布图”(图乙);回答:
(3)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____④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暖流的是____,属于寒流的是____.
(5)A处形成世界大渔场,其原因是____.
(6)沿着③洋流到赤道,从南到北沿岸依次经过的自然带的名称:____、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____.
(7)B处沿岸狭长地带(画斜线部分)的自然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哪些?17、(2013秋•陕县校级期中)如图为地球某日日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____(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线上,乙地日出时刻大约是地方时____.
(3)此日,我国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的黑夜长大约为____小时;乙在甲的____方向。
(4)图示日期再过六个月;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伦敦B.悉尼C.香港D.北京。
(5)此时,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是否可信____(答可信或不可信)18、(2013秋•进贤县期末)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____,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____.(用数字表示)
(2)如果是在太平洋中,③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
如果是在大西洋中,④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
(3)关于中低纬环流系统,北半球的环流方向是____时针方向,南半球的是____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系统中的经向洋流,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____流,大洋西部为____流.
(4)图中③与⑤两海域相比,海水温度较高的是____,原因是____.
(5)A与B哪一处容易形成大渔场?____.原因是____.19、(2012•安徽)根据材料和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0、(2013秋•天元区校级期末)读“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图中大小圆分别代表0°和60°的太阳高度;粗弧线代表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1)该日当地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____时,白昼时间长____小时.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____.
(2).该地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21、(2013秋•吉林期末)读“2013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中央气象台2013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各地和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
(1)图中A、B、C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
(2)5月27日~30日,冷空气向____方向移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____锋天气过程.
(3)此时,M、N两处,可能产生降水的是____,原因是____.
(4)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时____;过境后____.
(5)M处此时的风向为____.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上右图中绘制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
(2)上右图所示的光照图表示地球位于左图中的____(填字母)位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
(3)当地球位于d点附近时,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顺/逆)时针方向,北京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
(4)当地球位于b点附近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____,建湖地区盛行风向是____.23、【题文】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主要考虑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四、读图题(共4题,共12分)24、(2013秋•陈仓区校级月考)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计算方法是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型模式,即处于图中____阶段向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图2为上海和海南西瓜产地气温和月西瓜产量统计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化速度加快,旱地比重增加.
(1)与海南相比,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上海钢铁企业的优势条件____.
(2)分析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上海市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的原因____.
(3)上海西瓜产量高的季节是____,海南西瓜产量高的季节是____,并分析原因____.26、(2013秋•陈仓区校级月考)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计算方法是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型模式,即处于图中____阶段向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27、如图1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年)”;图2是“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该大洲因此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大洲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
(3)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13‰、8‰、5‰,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大体进入上图中的第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均温高于25°C,最冷月均温度为8°C,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解析】【答案】C2、C【分析】【分析】城市化进程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并不密切;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与逆城市化相反;故选C。
【点评】考查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3、B【分析】略【解析】【答案】B4、B【分析】解:A.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为伊斯兰建筑;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故A错误。
B.俄罗斯为斯拉夫民族;具有独特的斯拉夫民族文化特色,故B正确。
C.沙丽服为印度的传统服饰;故C错误。
D.俄罗斯民族和宗教较为单一;故D错误。
故选:B。
掌握俄罗斯相关的景点和文化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记忆题,掌握俄罗斯的旅游资源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5、C【分析】【分析】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元旦为1月1日,【解析】【解答】解: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故选:C.6、A【分析】【解析】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的。【解析】【答案】A7、A【分析】【解析】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两地地震带的交界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解析】【答案】A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8、C|D【分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西南和北部都有;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南部和东南部,靠近科研文化区;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近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集中团块状,而不是放射状。选CD正确。2.地租价格呈扇状由内向外递减,A错;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B正确;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位于城市边缘,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更近城市中心,地价高于外来人口生活区,C错;科研文化区环境好,无污染,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D正确。选B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答案】1.CD2.BD9、B|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A项华北平原—旱地种植业;错误。C项四川盆地—水稻种植业;错误。【解析】【答案】BD10、A|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海洋水汽蒸发吸热;凝结放热,故形成能量交换,正确;水汽输送通过降水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故B错误;陆地上的水汽来自水汽输送和地表水体蒸发,C错误。【解析】【答案】AD11、A,D【分析】【分析】材料中提到,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下层进行水面养殖。滩涂和水面养殖利用的是土地资源,风力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12、A,D【分析】【分析】该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通过排水沟;沉淀池、水管,会增加下渗、净化水质,会减少地表径流,AD对;答案选AD。
【点评】雨水花园作用。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图示的农业发展过程,“土地型”表示占地大;机械化表示机械化水平高,需劳动力少;农场式表示经营规模大,一般为地广人稀地区。2.本题考查世界农业发展趋势。A项从化学化到生物化,表示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多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目的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C项平面式向立体式,体现充分利用空间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在山区,还可在平地利用作物的高度落差,发展多层次种植,如我国云贵高原利用光在林中垂直递减的特点发展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解析】【答案】1.BC2.BD14、A|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丹霞地貌的沉积岩反映该地区原来地势较低,沉积作用明显,而后来形成山区,反映地壳的上升运动。同时在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而形成。【解析】【答案】AD15、A|D【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陆上邻国及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国、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图中四个省区分别是云南、广东、湖北、黑龙江,位于边疆的有①和④。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地理环境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净化扩散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①②③④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类丰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洋流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还涉及洋流的分类;洋流意义,陆地自然带分布知识点.
(1)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
(2)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
(3)①②③④所在的海域是大西洋;根据洋流分布得出名称是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4)根据洋流名称和洋流的分类判断得出①②是暖流;③④是寒流.
(5)A是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6)③是本格拉寒流;沿岸经过的区域是非洲的西海岸,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推断得出,经过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7)B是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产生降温减湿的作用,形成荒漠景观,呈现狭长状,还与附近的山脉有关.此处是安第斯山脉,南北走向,也是荒漠景观,呈现狭长状的原因.此处还处于副热带海区,也与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有关.【解析】【解答】解:
(1)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
(2)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
(3)①②③④所在的海域是大西洋;根据洋流分布得出名称是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4)根据洋流名称和洋流的分类判断得出①②是暖流;③④是寒流.
(5)A是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6)③是本格拉寒流;沿岸经过的区域是非洲的西海岸,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推断得出,经过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7)B是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产生降温减湿的作用,形成荒漠景观,呈现狭长状,还与附近的山脉有关.此处是安第斯山脉,南北走向,也是荒漠景观,呈现狭长状的原因.此处还处于副热带海区,也与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有关.
故答案为:
(1)地理环境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2)净化扩散。
(3)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4)①②③④
(5)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类丰富。
(6)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7)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东侧南北狭长地形影响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离岸风)影响17、冬至日(23°26′S、0°)昏3时0东南可信【分析】【分析】(1)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难找;关键是找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度,因为太阳直射的地方地方时一定为12点.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不难判断晨线和昏线.日出时间=12-昼长/2.
(3)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判断方位先判断南北;再判断东西.
(4)再过6个月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5)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为12月22日前后,因为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利于科考工作.【解析】【解答】解:(1)根据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可判断此时为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S;太阳直射的经度为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在俯视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据图分析太阳直射的经线为0°(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的经度越来越小).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甲;乙都位于昏线上.画出乙地的纬线圈,根据昼弧的长度可算出乙地昼长为18小时,而日出时间=12-昼长/2,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3点.
(3)根据昆仑站的纬度可知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此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所以昆仑站的黑夜长为0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乙在甲的东边,同时乙又在甲的南边,所以乙在甲的东南.
(4)再过6个月为夏至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故选:AD
(5)此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利于科考工作,故可信.
故答案为:
(1)冬至日23°26′S0
(2)昏3时。
(3)0东南。
(4)AD
(5)可信18、⑦和⑧①和②日本暖流巴西暖流顺逆寒暖③该地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分析】【分析】(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受盛行西风和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逆时针.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4)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解析】【解答】解: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⑦和⑧和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①和②.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洋流的名称;如果是在太平洋中,③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日本暖流;如果是在大西洋中,④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巴西暖流.
(3)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逆时针.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4)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图中③与⑤两海域相比,海水温度较高的是③.
(5)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
故答案为:
(1)⑦和⑧①和②
(2)日本暖流巴西暖流。
(3)顺逆寒暖。
(4)③该地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19、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分析】【分析】(1)据图所示;在A附近有断层陡坡,可以判断A侧岩体相对上升,所以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
(2)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去考虑.【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例中断层陡坡的位置;可判断出A侧岩体相对上升,所以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城市建设会给该地区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入湖污水增多;环境质量下降等,同时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湿地功能、林地会遭到破坏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增加等.
故答案为:
(1)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20、812自赤道向两极递减90°E30°N【分析】【分析】(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白天太阳高度>0°,夜晚太阳高度<0°.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从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根据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可算出经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可算出纬度.【解析】【解答】解:(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图示,可判断位于0°上的两点为日出和日落时间,再根据图示中的北京时间可算出日出时间为8点.白天太阳高度>0°,根据这一特点可算出白昼时间长12小时.此时昼夜等长,而且该地又不位于赤道,说明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为60°(此时地方时为12:00);出现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4:00,而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根据这些条件可算出该地经度为90°E.该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90°-纬度差(太阳直射的纬度与当地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可算出该地纬度为30°N
故答案为:
(1)北京时间8时12小时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90°E30°N21、B晴朗东南(或东)冷MM位于冷锋锋后大风降温、可能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西北风或偏北风【分析】【分析】(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不难读出A;B、C三地的气压值.高压中心也叫反气旋,在其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2)据图和材料分析;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各地和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可判断此次主要受冷锋影响.
(3)雨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
(4)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第二步画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5°)【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知;A气压<1000;B气压>1025、C气压<1000,所以受高压控制的是B,高压中心也叫反气旋在其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2)据图和材料分析;可判断此次主要受冷锋影响,冷锋主要向东南(或东)移动,未来三天东北各地和华北北部将受其影响.
(3)雨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据图可知M位于冷锋锋后.
(4)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根据风向的画法;不难画出M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或偏北风).
故答案为:
(1)B晴朗。
(2)东南(或东)冷。
(3)MM位于冷锋后。
(4)大风降温;可能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西北风或偏北风2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b快顺昼长夜短南西北风【分析】【分析】(1)绘制晨昏线时注意:晨昏线要经过地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与地球表面相切.对着太阳光线的那一侧是昼;背着太阳光线的那一侧是夜.
(2)首先半盘“二分二至”图中;地球所处的每一个位置时的节气,其次判断右图中地球所在节气;地球在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
(3)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与太阳直射点有关,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相反则昼短夜长.
(4)全球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季风环流:东亚夏季风是东南风,冬季风是西北风;南亚夏季风是西南风,冬季风是东北风.【解析】【解答】解:(1)绘制晨昏线注意:经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与地球表面相切.如图:如上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由南回归线(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左图延长太阳光线,d处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b处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c处是北半球的春分,b处是北半球的秋分.其中b是冬至与右图相一致.b处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接近于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
(3)地球接近d处;位于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
(4)地球位于b点;是北半球冬至,处于冬季,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建湖在北半球东亚,东亚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冬季盛行西北风.
故答案为:
(1)如图: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b快。
(3)顺昼长夜短。
(4)南西北风2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也不是所有交通线建设都需要考虑自然和技术条件。【解析】【答案】错四、读图题(共4题,共12分)24、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BC发展中BD现代CD【分析】【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人口增长模式有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过渡型和(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数属于传统型、过渡型.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结合图中曲线的变化,准确判断A、B、C三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分析作答.【解析】【解答】解:(1)读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读图;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BC,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读图;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B.
(4)读图;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的是D.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即处于图中C向D转变的过程.
故答案为:(1)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BC;发展中.
(3)B.
(4)D.
(5)现代;C、D.25、公路、铁路交通便利;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市场大;钢铁工业基础好;信息通达性好;对外联系、贸易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等受副高影响大,晴天多;风力小;湿地面积变小;城区面积变大,热岛效应加强;台风影响较少夏季冬春季(春季)夏季上海气温适宜种植西瓜;且市场需求大.冬春季全国其他地区气温低不适宜种植西瓜且市场需求较大,而海南气温适宜种植西瓜;夏季全国普遍高温,西瓜种植广,海南西瓜竞争优势不明显而种植量下降【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注重工业区位条件分析;我们要从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加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资金、技术、交通、基础、地理位置等因素方面分析.上海与海南相比,各方面优势很明显.
(2)主要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气温还受锋面、气旋反气旋、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图1中等压线图可以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高压,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是伏旱时期.气温受副高影响大.
(3)主要考查如何对比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图2中可以读出海南和上海全年气温和产量的变化关系,故从纬度,市场等条件方面加以分析.上海和海南纬度不同,市场需求不同.【解析】【解答】解:(1)本题主要注重工业区为条件分析;我们要从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两方面加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资金、技术、交通、基础、地理位置等因素方面分析.上海钢铁企业位于我国东部最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教育和科技发达,所以交通便利、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市场大;
(2)主要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气温还受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图1中等压线可以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高压,上海在7-8月份受副高影响,加上城区面积大,比热容小(地面状况),升温快;城区面积大,热岛效应加强.
(3)主要考查如何对比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图2中可以读出海南和上海全年气温和产量的变化关系,故从纬度,市场等条件方面加以分析.夏季上海气温高,满足西瓜生长条件;且市场需求大.冬春季全国其他地区气温低不适宜种植西瓜且市场需求较大,而海南纬度低;气温较高,适宜种植西瓜.
故答案。
(1)公路;铁路交通便利;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设计师合同协议书
- 夜市摊合伙经营协议书
- 遗赠公正协议书
- 终止供气协议书
- 续签延期协议书
- 租赁船舶协议书
- 财产房屋协议书
- 小程序转让合同协议书
- 留校任教协议书
- 案件赔偿款分配协议书
- 中华诗词之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GB/T 44273-2024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 个人自愿选择一次性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 国家电网招投标培训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琵琶行(并序)》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山西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3) - 副本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 2024年地理中考重点综合题答题模板
- 卒中中心宣教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