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2、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电离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A.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γ射线,β射线,α射线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3、在赫罗图中,处于主序对角线的恒星,具有的特点是()A.温度高,亮度大B.温度高,亮度小C.温度低,亮度大D.温度和亮度无关4、α射线是原子核放射出的()A.氦核流B.光子流C.质子流D.电子流5、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多次测量得到注射器内气体压强p、体积V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条双曲线,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明显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B.实验时迅速推动活塞C.注射器没有保持水平D.推动活塞过程中有气体泄漏6、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a)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c)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只有b光照射时,仅增加其强度,则对应的遏止电压增大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C.图(b)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D.图(b)中的c光光子能量为10.2eV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根据你学过的热学中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不能反映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
A.环境温度升高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9、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它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B.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C.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D.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密度为ρ,其分子的体积为V0,分子的质量为m,则B.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大头针填充了水分子间的空隙C.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油分子看成球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因为分子并不真的是球形E.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E.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U→Ba+Kr+2n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C.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最多发射出二种频率的光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密闭在气缸中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一系列变化变为状态D。其密度随压强变化的规律及各种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气体在A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B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C→D的过程,气体______(填“吸热”或“放热”)。13、如图所示,玻璃管A上端封闭,B上端开口且足够长,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起来,A管上端被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6cm的气体,外界大气压为75cmHg,左右两水银面高度差为5cm,温度为t1=27℃。保持温度不变,向上移动B管________cm时,A管中气体长度变为5cm,此时A管中的压强为_______cmHg。
14、原子核的大小:用核______描述核的大小,一般的原子核,实验确定的核半径的数量级为______m,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______m,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15、我国科学家因中微子项目研究获得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微子是一种静止质量很小的不带电粒子,科学家在1953年找到了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把含氢物质置于预计有很强反中微子流(反中微子用表示)的反应堆内,将会发生如下反应:+H→n+e;实验找到了与此反应相符的中子和正电子。
(1)若反中微子的能量是E0,则反中微子的质量=________,该物质波的频率=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2)在+H→n+e反应过程中;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的动量为p1,中子的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_______;
②若质子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电子的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的能量至少是______。(真空中光速为c)16、火力发电的过程是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旋转发出电能的过程,从能的转换角度来看,实质上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成______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17、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物理特征来分类,用来分类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8、地球大气上下温差过大时,会造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从而形成气流漩涡,并有可能逐渐发展成龙卷风。热气团在上升过程中,若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因外界大气压强减小,热气团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热气团对外做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功,热气团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会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19、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分子间引力和斥力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力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0、(1)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有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以后,还检测到波长不同于λ0的另外两种光,其中波长较长的一种波长为λ1,另一种波长是___________(用λ0、λ1表示).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eV,该光光子能量是_______eV
(2)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在X+14N→17O+1H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Q=[(m0+mH)-(mx+mN)]c2.在该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_________(粒子)?X粒子以动能Ek轰击静止的147N核,若Ek=Q,则该核反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1、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2、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
(1)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25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1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在玻璃板上绘出的油膜形状并放在边长为1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由此可得油膜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计算出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少记了10滴24、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带电油滴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元电荷,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实验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置于真空中的油滴室内有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相连,平行金属板A、B间距为d,两板间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喷雾器喷出带同种电荷的油滴,少数油滴通过金属板A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油滴进入金属板间后,有的油滴刚好悬浮不动。
(1)已知金属板A带正电,金属板B带负电,则平行金属板A、B间的电场方向______(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油滴带______(填“正电”或“负电”)。
(2)若已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对油滴的影响,则悬浮油滴带的电荷量为______。
(3)现在公认的元电荷的值______C。25、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
④测得此油膜面积为3.06×102cm2。
(1)这种测量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__________,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视为___________,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_______。
(2)利用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m。26、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mL的纯油酸配制成bmL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cm2;则:
(1)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
(2)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________。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C.质量D.体积(3)某同学将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敞口放置一段较长的时间,然后去做实验,则他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与真实直径相比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40分)27、已知地球的半径为请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力(最后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球体的表面积公式为)。28、“大自然每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类不断实现着“上天入地”的梦想,但是“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对脚下的地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地球可看做是半径为R的球体。图1是地球内部地震波随深度的分布以及由此推断出的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在古登堡面附近,横波(S)消失且纵波(P)的速度与地表处的差不多;于是有人认为在古登堡面附近存在着很薄的气态圈层,为了探究气态圈层的压强,两位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甲同学的方案:如图2所示,由于地球的半径非常大,设想在气态圈层的外侧取一底面积很小的柱体,该柱体与气态圈层的外表面垂直。根据资料可知古登堡面的半径为R1,气态圈层之外地幔及地壳的平均密度为ρ,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相对于该气态圈层的压强可忽略不计。
乙同学的方案:设想在该气态圈层内放置一个正方体,并且假定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n,分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相等,且与正方体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各面碰撞前后瞬间,分子的速度方向都与各面垂直,且速率不变。根据古登堡面附近的温度可推知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请你根据甲和乙同学的方案分别求出气态圈层的压强p的表达式。
2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其两侧竖管高度均为横管长度为只有横管中充满水银。现将两管口封闭,使整个U形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当地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水银的密度为管足够细。假设气体温度始终没有变化,当水平管中水银的长度稳定为时;求:
(1)水银对U形管左下角水平管壁的压强
(2)U形管的加速度大小
30、某濒危鱼类长期生活在压强为的深海中,科研团队为便于研究,把该鱼类从海里移到如图所示的两层水箱中,同时给它们创造一个类似深海的压强条件。假设该鱼位于一层水箱底部,距离二层水箱水面的高度二层水箱上部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空气体积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已知外界大气压为高水柱产生的压强约为(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不考虑空气溶入水的影响)。求:
(1)为使鱼在一层水箱正常存活,需要给二层水箱再打进压强为的空气多少升?
(2)为了让二层水箱上方气体压强和第(1)问充气后气体压强相同;还可以采用从进水口注水的方法,那么需要注入多少升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详解】
对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所以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应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减小波长,B正确.2、B【分析】【分析】
【详解】
电离能力只要看射线所带的电荷的多少,电荷量越大的电离能力越强,所以按电离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γ射线,β射线;α射线,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A【分析】【详解】
赫罗图表示的恒星的温度与亮度的关系;主序对角线中恒星的亮度大,表面温度就升高.
A.温度高;亮度大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温度高;亮度小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温度低;亮度大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温度和亮度无关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4、A【分析】【详解】
原子核的自然衰变有衰变和衰变两种,但不管是衰变还是衰变,都伴随有衰变,其中衰变放出的射线是氦核流,衰变放出额射线是电子流,而衰变放出的是光子流。
故选A。5、D【分析】【详解】
由图像的特点可知压缩气体过程中p与V的乘积减小;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注射器的空气向外泄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6、D【分析】【详解】
A.遏止电压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为
而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有
可见;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有光,与光照强度无关,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三种能够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按照能量的大小分别是从第4、第3、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产生的,则由第二能级跃迁向第一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
而在这群氢原子跃迁的过程中,辐射出的能量排第四的为第四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有
由题意可知只有三种光子能够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则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大于小于故B错误;
C.图(b)中的a光对应的遏止电压最大,则可知a光的频率最大,因此a光一定是从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故C错误;
D.图(b)中的c光对应的遏止电压最小,可知c光的频率在能够发生光电效应的三种光中最小,因此c光一定是从第2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则c光光子的能量为
故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B:E【分析】【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由于花粉是由大量花粉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动不能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故A正确;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雨滴表面有收缩的趋势的结果,故B正确;
C.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能自发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但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故C错误;
D.是一切低温的极限,故制冷机不可能使温度降到故D错误;
E.湿温度计下端包有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分要蒸发,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所以湿温度计的示数较低,故E正确。
故选ABE。8、A:C:D【分析】【详解】
以液柱h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平衡可知:P=P0+h;则有:
A、环境温度升高时,大气压强不变,而封闭气体压强增大,重新达平衡后h增大,故A正确;
B、大气压强增大时,液柱将左移使左侧液面上移,故重新平衡后高端的高度差减小,故B错误;
C、向右管加入水银时,左侧液面上升使左侧气体压强增大,大气压强不变,故重新平衡后,由上式可得h变大,故C正确;
D、U型管自由下落时,液柱失重故对气体没有压力,内外压强相等,而此时左侧气体压强大于P0,故在自由下落中体积要增大,故液柱右移,高度差h增大,故D正确;9、B:D【分析】【详解】
AB;玻尔首先把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来解决卢瑟福原子模型在稳定性方面的困难,故A错误,B正确;
C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但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原子如氦原子,玻尔理论就无法解释它的光谱现象.这说明玻尔理论还没有完全揭示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仍然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10、C:D:E【分析】【分析】
【详解】
A.物质的密度是宏观量;而分子体积;质量是微观量,物质密度是宏观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A错误;
B.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而水不会流出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实际上;分子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并不是理想的球形,故C正确;
D.物理学中的分子是指分子;原子、离子等的统称;故D正确;
E.玻璃管断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成了液态,由于表面张力使得它的尖端变圆,故E正确.
故选CDE.11、B:D【分析】【分析】
【详解】
A.U在吸收一个慢中子后才能发生裂变;裂变后又产生新的中子,但在核反应方程中,等号两侧的中子不能约掉,故A错误;
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故B正确;
C.1924年;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他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C错误;
D.一群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最多发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而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最多辐射出两种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图象分析密度不变时即体积不发生变化,从A到B的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根据查理定律可知温度降低;故A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大于B状态时分子平均动能;
[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由B到C的过程中密度和压强成一次函数,结合p-V的关系得出此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增加,体积减小,故B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小于C状态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
[3]根据图象可知由C到D的过程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温度降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减小对内做功,W为正,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为负,则Q为负,故气体放热。【解析】大于小于放热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气体做等温变化pA1=p0+ρghA=(75+5)cmHg=80cmHg
VA1=6S,VA2=5S
由玻意耳定律pA1VA1=pA2VA2
解得pA2=96cmHg
B管应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96-75)+(6-5)-(5-1)=18cm【解析】①.18②.9614、略
【解析】①.半径②.10-15③.10-10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利用质能方程。
E=mc2可得反中微子质量为。
[2]由E=h可得该物质波的频率为。
(2)[3]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p=p1+p2[4]由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质能方程知;反中微子的最小能量。
Emin=(m2+m3-m1)c2【解析】p1+p2(m2+m3-m1)c2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实质上是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2]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实质上是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3]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实质上是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解析】化学内机械17、略
【分析】【详解】
[1][2][3]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物理特征来分类,用来分类的主要特征是体积、温度和亮度。【解析】体积温度亮度18、略
【分析】【详解】
[1][2]因外部压强减小,则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正功,而气团和外界没有热交换,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小,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会减弱。【解析】正减弱19、略
【分析】【详解】
[1]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始终为0,即引力和斥力不变;
[2]根据题意,体积不变,分子分布的密集程度一定,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力增大。【解析】不变增大20、略
【分析】【详解】
(1)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则能级越高,氢原子能量越大.由波尔理论可得:解得由题意可知,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原子跃迁到了n=3的激发态,从n=3到低能台的跃迁中,从3到2的跃迁对应的波长较大,即为λ1;另一种是从2到1的跃迁,能级差为(-3.4eV)-(-13.6eV)=10.2eV,则此单色光的能量为10.2eV;
(2)由电荷数守恒可知,X质量数为4,表示α粒子;X粒子以动能Ek轰击静止的147N核,若Ek=Q,则该核反应不能发生;理由:生成的O和H还有动能;【解析】(1)越大10.2(2)α不能生成的O和H还有动能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1、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2、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3、略
【分析】【分析】
考查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
【详解】
(1)一滴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油膜面积为
油酸分子直径为
(2)A.油酸未完全散开,S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d将偏大;故A正确;
B.计算时利用的是纯油酸的体积;是按照溶液比例计算出来的,如果含有大量的酒精,只要比例正确,则油酸的实际体积不变,则直径将不变,故B错误;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S将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大,故C正确;
D.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误少记了10滴,由
可知;纯油酸的体积将偏大,则计算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大,故D正确。
故选ACD。【解析】①.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吉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共享运营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国网天津市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网广东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6国网贵州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国网广西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预防跌倒坠床健康宣教课件
- 保利ai面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宣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时序-洞察及研究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6 数星星的孩子 课件
- 2025年度山西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压力容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安全工作汇报
- 化工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年上海考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腹部彩超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