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造成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C.路灯的玻璃罩D.大理石雕像2、下列关于铁的锈蚀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铁锈可以用稀盐酸来除掉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食盐水会减缓铁丝的锈蚀速度D.铁制品应保持表面干燥洁净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此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A.Sb2O3B.CC.SbD.CO25、下图表示人们将废旧电池丢弃于山沟;重金属污染环境后,通过饮水和食物最终进入人体的过程,方框中字母各表示植物;土壤、地下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分别表示地下水和土壤B.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网C.从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分析A,C属于非生物因素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1所用到是玻璃仪器有____.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一定含有____.

(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___.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若工人用800N的拉力在1min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3m,他做功的功率为____W.

8、汽车发动机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5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7×107J/kg)9、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大分子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周围海水隔开的____,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种独立体系不断完善,它们一旦能实现原始的____和​____,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可见,____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10、(2014·湖州)图甲是“压缩气体做功”实验: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的缘故。图乙是“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向内推动活塞,看到乙醚发生液化现象,但乙醚没有燃烧。即使快速推动活塞,乙醚也不会燃烧,是因为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40分)12、(2015•丽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看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那么,颈椎承受的压力跟低头的角度有什么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制作头部模型,如图甲,头部可绕支点O(颈椎)转动,转动角度通过固定在上面的量角器测量,将一个小球挂在模型内,其重为5牛模拟头部的重力,头部后面绑一根绳子模拟肌肉,绳子上系一测力计,支点(颈椎)承受的压力约为头部重力与绳子拉力之和,实验数据如下表:。低头。

角度/度绳子。

拉力/牛颈椎承受的压力/牛00515510309144513.518.56017.522.5(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2)改头部模型相当于绕O点转动的杠杆,如图乙,当低头角度增大时,头部重心向左移动,拉力F的力臂变小,请分析拉力F变大的原因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颈椎的是____

A.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B.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

C.低头看书久了应适当抬头,以缓解颈椎承受的压力13、(2015•台州)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____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

(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____臂,剪断物体更省力。14、(2015•温州)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15、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就会形成酸雨。酸会和活泼金属;碳酸钙反应,酸会腐蚀森林。

玻璃一般不会和酸反应。

【解答】A;酸雨会腐蚀森林;使树木死亡,故A错误;

B;活泼金属会和酸反应;腐蚀铁栏杆,故B错误;

C;玻璃一般不会和酸反应;酸一般不会腐蚀玻璃,故C正确;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酸会和碳酸钙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2、C【分析】【解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用稀盐酸来除掉,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食盐会加速铁制品锈蚀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铁制品保持表面干燥洁净,能防止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食盐会加速铁制品锈蚀的速率;进行分析判断;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3、C【分析】【解答】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4、B【分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即是反应中的还原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此反应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选:B.5、D【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此题主要考查了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还涉及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结合图形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上图方框中字母各代表植物;土壤、地下水三者之一;分析图形可知,图形上部分表示电池中的有害物质通过A土壤进入C植物体内,在通过取食进入到人体内.所以,图中A代表土壤、B代表地下水、C代表植物.A不正确.

B.由A分析可知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链;B不正确.

C.A土壤是非生物因素;C代表植物属于生物因素.C不正确.

D.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生物因素和分生物因素两类;A土壤和B地下水属于其中的非生物因素.C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人和动物属于消费者.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烧杯、玻璃棒CuSO4BaCl2、Na2SO4、Na2CO3、NH4HCO3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分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操作1是白色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

(2)由于硫酸铜的溶液显蓝色,根据操作1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由于上述物质的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氨气,根据无色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气体,说明了含有碳酸氢铵;由于上述物质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分别生了碳酸钡、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根据操作1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能部分溶解于盐酸,说明了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判断氯化钾是否存在,氯化钾是可能存在的物质.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KCl;

(3)由上述分析可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气体a是氨气,反应的方程式: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故答案为:(1)烧杯、玻璃棒;(2)CuSO4,BaCl2、Na2SO4、Na2CO3、NH4HCO3;(3)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分析】(1)根据溶解的操作分析用到的玻璃仪器;

(2)根据操作1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根据无色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气体,说明了含有碳酸氢铵;根据操作1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能部分溶解于盐酸,说明了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据此分析判断白色固体中的物质;

(3)根据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62.5%160【分析】【解答】解:由图知;n=4;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62.5%;

(2)s=4h=4×3m=12m;

W总=Fs=800N×12m=9600J;

拉力的功率:

P===160W.

故答案为:62.5%;160.

【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s=4h;

(1)知道拉力和物重大小,利用η=×100%=×100%=×100%=×100%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拉力做功功率.8、2.1×106J0.03【分析】【解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kg?℃)×10kg×50℃=2.1×106J完全燃烧的天然气质量为故答案为:2.1×106J;0.03.

【分析】①已知水的比热、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公式Q吸=cm△t计算吸收的热量;②已知天然气的热值和放出的热量,利用计算完全燃烧的天然气质量.9、原始界膜新陈代谢个体增值原始海洋【分析】【解答】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大分子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周围海水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种独立体系不断完善,它们一旦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值,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可见,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分析】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是现在科学家一般认为,生命的起源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题目中主要阐述的是第三步,可见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10、增加汽化没有充足的氧气【分析】【分析】

①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③燃烧的条件:温度到达着火点;物质具有可燃性和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解答】

①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②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③乙醚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氧气。

故答案为:增加;汽化,没有充足的氧气。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解答题(共4题,共40分)12、(1)低头角度越大,颈椎承受的压力越大(2)当低头角度变大时,重力的力臂越大(3)ABC【分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出颈椎承受压力与低头角度的关系。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3)要保护颈椎;应使颈椎受到的力最小,根据上面的结论分析。

【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低头角度越大,颈椎承受的压力越大;

(2)由图乙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L1=F•L2;

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当低头角度变大时,重力的力臂越大,则力F越大;

(3)由于低头会使颈椎所受压力变大;且角度越大,对颈椎所受压力越大,所以要保护颈椎,不能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可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且低头看书久了应适当抬头,以缓解颈椎承受的压力,ABC均正确。

故答案为:(1)低头角度越大,颈椎承受的压力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