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含答案)_第1页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含答案)_第2页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含答案)_第3页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含答案)_第4页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一、基础知识1.读拼音,写词语①毕竟xīhú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②接天liányèwúqióng碧,映日héhuā别样红。③窗含xīlǐng千秋雪,门泊dōngwú万里船。2.为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停泊(bópō)净慈寺(cíchí)映日(yìnyìnɡ)毕竟(jìnɡjìn)春晓(siǎoxiǎo)包含(hánhánɡ)一行(xínɡhánɡ)鸣叫(míngwū)3.选择正确的答案。(1)《绝句》的作者是谁?A.杜甫 B.杨万里(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谁?A.杜甫 B.杨万里(3)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宋朝 B.唐朝(4)杨万里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宋朝 B.唐朝4.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应选哪种解释?疑:A.不相信,怀疑;B.不能解决的。①你有什么疑问?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③这个人贼头贼脑的,很可疑。含:A.藏在里面,包含;B.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②一阵风吹来,花儿含笑点头。5.你知道下面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和哪个季节有关吗?读一读,想一想,在横线上填写相对应的季节。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⑤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6.读一读,根据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的内容填空。(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通过这两句诗,我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是,描写的地点是。(2)《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通过读诗中四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我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7.句子大观园。(1)北极星是盏指路灯。(用加点词写句子)是。(2)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着的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根据诗意写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8.阅读《绝句》①两个黄鹂鸣翠柳,②一行白鹭上青天。③窗含西岭千秋雪。④门泊东吴万里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①毕竟西湖六月中,②风光不与四时同。③接天莲叶无穷碧,④映日荷花别样红。(1)写出《绝句》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绝句》①②两句诗描写了几个景物,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是《绝句》中第句诗的意思。(4)“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是《绝句》中第句诗句的意思。(5)请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①②两句诗的词语按照你的理解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句描绘的是西湖的和,向人们展示了西湖的独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的赞美之情。(7)诗句运用。你看见刚刚开放的荷花会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看见盛开的荷花可以说:“。”(8)下面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一个黄昏西湖的美丽景色。B.送别诗一般都是抒发诗人送别之情的,这首诗却以写景代替送人,构思别致。C.诗中的“莲”“荷”指的是同一事物,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D.这首诗从大处着笔,着力渲染,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画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美丽乡村的建设意义有:1.淳化了民风;2.锻炼了干部队伍;3.密切了干群关系;4.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提高了民众的积极性;5.保护了农村的文化;6.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现代城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色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9.下列关于“美丽乡村”这一概念说法不当的是()。A.“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加强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保护农村文化B.“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注意锻炼乡村干部队伍,密切干群关系C.只要把农村的环境搞好了,就可以称作为“美丽乡村”D.为了建设好“美丽乡村”,邻里之间要和谐相处,互帮互助10.下列不是材料中提到的农家乐受城市人喜爱的原因的一项是()。A.使现代城市人回归自然,身心放松 B.就在城市的周围,距离较近C.空气清新,环境放松,舒缓精神压力 D.消费不高11.四(1)班张亮所在的乡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小学生的张亮可以为建设“美丽乡村”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结合材料谈谈“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题13.仔细看图,想一想:什么时间,人们在哪里干什么?大家的心情怎么样?请展开想象写段话。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西湖;莲叶;无穷;荷花;西岭;东吴2.【答案】bó;cí;yìnɡ;jìnɡ;xiǎo;hán;xínɡ;míng3.【答案】(1)A(2)B(3)A(4)A4.【答案】B;A;A;A;B5.【答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冬天6.【答案】(1)夏天;西湖(2)杜甫;黄;翠;白;青7.【答案】(1)大树;把大雨伞(2)把魔方六个面拼成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析】【分析】(1)分析例句,可知“北极星是盏指路灯。”是一句比喻句,仿写一个比喻句,同时满足句式“什么是什么”即可。(2)分析例句“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知要写成什么人做什么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即可。

(3)结合语境“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着的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可知,对应的诗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故答案为:(1)示大树、把大雨伞;(2)示例:把魔方六个面拼成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点评】此题考察学生改写、仿写句子的能力、理解古诗、默写古诗的能力。在改写、仿写句子之前,要认真观察句子的特点,抓住要点去写。古诗的理解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记忆。8.【答案】(1)黄;翠;白;青(2)黄鹂;柳树;白鹭;青天(3)③(4)④(5)六月;西湖;风光;毕竟;不同;四时(6)莲叶;荷花;六月;西湖景色(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8)A【答案】9.C10.B11.宣传低碳生活,使乡村环境变好。不乱扔垃圾,使周围环境更洁净。12.建设美丽乡村,使农村的环境变好,乡风更淳朴,村民的相处更和谐,更有利于发展农家乐。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农家乐这种休闲旅游方式,经济自然而然就得到发展了。【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9.此题考查文段一的理解能力。文中明确了”美丽乡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光是农村的环境搞好了并没有达到美丽乡村的要求。

故答案为:C10.此题考查文段二的理解能力。文章并没有写农家乐受城市人喜爱的原因是因为离城市近。

故答案为:B11.此题是主观题,学生可以发挥想象,作为一个学生如何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可以向周围邻居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多步行,少开车,同时自己不乱扔垃圾,使周围环境更洁净。

故答案为:宣传低碳生活,使乡村环境变好。不乱扔垃圾,使周围环境更洁净。12.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故答案为:建设美丽乡村,使农村的环境变好,乡风更淳朴,村民的相处更和谐,更有利于发展农家乐。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农家乐这种休闲旅游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