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德市初中教学联盟校2024年下学期协作考试试卷九年级历史(问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单位:常德市十三中命题人邱智勇审题人李国良注意事项:1.本套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20小题。2.所有答案都要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某班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了下列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A.儒略历 B.象形文字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2.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里斯提德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出当时A.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B.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C.阿里斯提德应该被放逐D.公民投票公平公正3.“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庄园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A.中世纪西欧城市 B.中世纪拜占庭帝国 C.中世纪阿拉伯帝国 D.中世纪欧洲庄园4.法国史学家米希列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传播了人文主义 B.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C.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D.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5.下图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从图A至图B两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处死国王,实行民主共和制B.重启议会,践行三权分立原则C.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D.通过《人权宣言》,强调人权与法治6.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B.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D.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7.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C.摆脱了内忧外患 D.发展了资本主义力量8.以下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学习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判断,该小组学习的主题是新理论:电磁感应、细胞学说、有机化学新技术:电动机与电器、内燃机与汽车、材料合成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新信息传递工具: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A.工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C.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D.近代科学和文化9.《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10.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基于这一认识,苏联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D.成立“华约”组织11.下列历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A.主张非暴力抵抗 B.推动改革内政C.反对封建专制 D.反抗殖民压迫12.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从根源上消除经济危机B.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C.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制度D.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1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A.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B.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A.法西斯进攻苏联B.珍珠港战役C.法西斯进攻波兰D.台儿庄战役15.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攻克柏林16.如图列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四个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共同反映的是A.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C.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D.联合国建立的影响二、非选择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0分,共52分)17.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感受革命】材料一:【体会革命】材料二: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材料三: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认识革命】材料四:一个时代潮流,往往表现为一种新制度的出现,谁能够做到制度创新,谁就走到潮流的最前面。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能够与时俱进。——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请完成:(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哪一次革命中?(3分)(2)请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的“政治体制”和材料三中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2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近代欧美国家历史,以“制度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为题,对该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18.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美国作家海明威写道。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幸存者的余生一直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战争)在继后的数十年里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要“创造安全的世界”和“结束所有战争”的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美]丹尼斯·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阿德勒《世界文明史(下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主要原因。列举第三阶段同盟国在政治、军事上加速战争胜利的举措。(5分)19.改革创新关乎民族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
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苏联)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粮食产量,在全盘集体化运动前的1925—1927年期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情况出现在哪个国家?结合材料评价这些经济措施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苏联在工业方面推行的措施。(4分)(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1933年前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呈现鲜明对比,这两种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政策出现什么新特点?(5分)(4)结合上述各国的历史,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注意什么?(2分)20.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都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0分)【理论创新】材料一年份大事记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1年巴黎人民和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科技创新】材料二
请完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常德市初中教学联盟校2024年下学期协作考试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DBADCBD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CDDABBA二、非选择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0分,共52分)17.参考答案:(1)图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图二:美国独立战争(1分)图三:法国大革命(1分)(2)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1分)(3)观点:制度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论证:1640—1688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综上所述,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重视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18.参考答案:(1)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分)三国协约集团和三国同盟集团。(2分)(2)改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1分)日本、美国借助战争提升了国际地位;(1分)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分)(3)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任答一点即可)(2分)举措——政治: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任答一点即可)(1分)军事: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中国战场的反攻等。(任答一点即可)(2分)19.参考答案:(1)国家:日本。(1分)评价:注重辩证的评价。积极方面—-发展日本经济:增强日本军事力量。消极方面一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加速日本的对外扩张。(任答一点即可,不能照抄原文)(2分)(2)特点:工业与农业发展比例失调:(1分)优先发展工业。(1分)措施:工业措施是实行五年计划(或:高度集中的指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期酒水管理办法
- 中国采购管理办法
- 厂家投诉管理办法
- 三基综合管理办法
- 县城采砂管理办法
- 喷灌使用管理办法
- 万科拓展管理办法
- 停建矿山管理办法
- 原地复测管理办法
- 商秘人员管理办法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常识
- AltiumDesigner课件教程-原理图、pcb设计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课件
- 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芜湖中电环保发电垃圾焚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7384-199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氧基化衍生物羟值的测定乙酐法
- GB/T 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5538-2017工业用酶制剂测定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