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人数:男生34人;女生23人;合计57人。
2、学生学习习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对
科学教学都已经熟悉,与四年级相比,更加的活泼,有更强的好奇心,
同时对问题的分析也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我是新接手五年级的
科学教学,在此之前也对五年级的同学做了一番了解。在四年级时因
为参加科技活动,所以学生表现出对活动的喜爱,这是学习科学的有
效动力,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始初步建立学生自己的探究问题的
模式。因此在本学期将会加大对科技活动,包括动手试验这一块的力
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
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着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本学期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是由原来的两个单元合并而成,
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将动手操作性大大加强,提升了从“动手操作获
取知识一一做模拟试验收集事实一一扩展研究认识自然界”这一过
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第1页共65页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外界条件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如何适
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活动又是怎样影响自然环境的?
2.第二单元:《光》
本单元内容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1—4课,是光传播的特
点,第二板块是光和热的关系。学生学习从观察开始,观察一天中光
和影的关系从而揭示光的传播规律,之后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之上回头
解释影子的成因,接下来不断的提升知识层次,开始探究光和热的关
系,在本单元的最后让学生大上动手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对本单元
进行实用总结。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现代
科技中有哪些应用?
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本单元注重的是通过观察来推测成因,包括地形的成因和土壤的
成因,同时还强调了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方面注
重学生用文字、图画、符号纪录试验结果并互相交流的能力,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一些自然现象有不利于
人类的一面,也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木单元重点问题:地球表面是谁“塑造”的?它们发生过变化吗?
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本单元内容原本为五.下,现调整至五上,这一单元沿着“运动
和力”这条线发展,以探究车的运动为主体,对力的研究相伴相随贯
第2页共65页
穿始终,重点在重力和摩擦力的研究上。
本单元的重点问题:初步了解物体运动与受到的力的关系,动手
试验时的准确性上。
三、教学措施:
由于本学期教材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措施也相对应的做
了一些调整:
1.落实好没一堂课的知识点以及课标中相应的要求
2.结合五年级的具体情况对寄宿生和走读生采取不同的方做到
在教学上班级整体的统一。
3.加大试验在教学中的力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试验中来。
4.加大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研究课题或创新思路:
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经历“搜集-展示交流
一观察探究一交流总结一家庭作业展示一课堂深化”的科学探究过
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
五、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第1周〜第4周
《生物与环境》
第5周〜第7周
《光》
第3页共65页
第8周〜第12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13周〜第15周
《运动和力》
第17、18周
复习、检测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
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
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
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
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
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
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
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
第4页共65页
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
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
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
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
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
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
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
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
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
“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
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
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
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
第5页共65页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
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
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
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
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
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
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
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
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
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
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
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
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
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
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
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
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
第6页共65页
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
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
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十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十设
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
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
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
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
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
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
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7页共65页
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
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
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
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
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
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
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
第8页共65页
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
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
适时调整(4)、在衿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2课时
2、塑料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2课时
4、物体传声2课时
5、自制小乐器2课时
6、声音与生活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1课时
9、镜子2课时
10、七色光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2课时
第9页共65页
13、导体与绝缘体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2课时
16、磁的应用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1课时
19、畅想通信2课时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
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儿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第10页共65页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
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
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
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
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
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
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
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
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
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
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
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
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
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
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
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第11页共65页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
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
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
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
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
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科学木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
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
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
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
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
第12页共65页
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
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0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
局限,发言不如504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
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
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0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
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
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
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
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
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
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
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
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
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
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第13页共65页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
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
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
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材内容
第14页共65页
1
2.18—2.22
始业教育;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25—2.29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5、浮力
3
3.3—3.7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4
3.10—3.14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1、热起来了
5
3.17—3.2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2、给冷水加热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
6
3.24—3.28
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
7
3.31——4.4
第15页共65页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单元复习;期中考试
8
4.7—4.11
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
9
4.14—4.18
4、我的水钟;5、机械摆钟
10
4.21—4.25
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
11
4.28—5.2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12
5.5—5.9
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3
5.12—5.17
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
14
5.19—5.23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第16页共65页
15
5.26—5.30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6
6.2—6.6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机动
17
6.9—6.13
总复习
18
6.16—6.20
总复习
19
6.23—6.27
复习考试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基木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
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
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
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第17页共65页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
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
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
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
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
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
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
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
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
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
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
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
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
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
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
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
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第18页共65页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
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
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
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
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
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
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
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
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
“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
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
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
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
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
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
第19页共65页
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
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汜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
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
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
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
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
单元序号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周次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11
2做酸奶12
3馒头发霉了22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3
5单元总结1
第二单元我优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24
笫20页共65页
2地球的表面16
3地球的内部27、8
4火山与地震18、9
5地表的变迁210
6单元总结111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211、12
2铁钉生锈了212、13
3变色花113
4洗衣服的学问114
5单元总结1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115
2太阳系大家庭1
3看星座116
4探索宇宙1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17
6单元总结1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假设118
2实验1
3单元总结119
考核220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笫21页共65页
一、学情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
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同学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
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观察到许
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C另
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和交流等一系列
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
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局部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
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
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C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同学
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
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
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
石和矿物”。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7个课题,这7个
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
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
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沛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第一单元“电”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同学对静电有比较丰
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
笫22页共65页
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
验、交流、预测、检验、丈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形成关于
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
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
研究,从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
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
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同学获
得对生命的理解。
第三单元“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
起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身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
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
的研究也是在协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
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同学形成关于地
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维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
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
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
笫23页共65页
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
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
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
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学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
化,才干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
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和了大量
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协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
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
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
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
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身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
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
笫24页共65页
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
种描述能够协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
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
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说课稿进度表:
0301-0305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
0308-0312
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0315-0319
5、导体与绝缘体
6、做个小开关
0322-0326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单元复习
0329-0402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0405-0409
笫25页共65页
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0412-0416
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0419-0423
7、动物的繁殖活动
单元复习
0426-0430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
0503-0507
五一长假
0510-0514
3、营养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0517-0521
5、面包发霉了
6、减慢食物蜕变的速度
0524-0528
7、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单元复习
笫26页共65页
0531-0604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0607-0611
3、岩石的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一)
0614-0618
5、观察、描述矿物(二)
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0621-0625
7、岩石、矿物和我们
单元复习
0628-0702
期末考试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
识尚没有形成,更元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
笫27页共65页
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
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
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
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
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
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
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
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
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
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
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
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
养。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
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
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笫28页共65页
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
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
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
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
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
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
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木学期的又一难点。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笫29页共65页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
促学。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
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
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
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
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
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
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
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
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
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
第30页共65页
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
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
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
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
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
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
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
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
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
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
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
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
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
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
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
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
第31页共65页
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
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
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
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
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
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
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
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
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无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
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第32页共65页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
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
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
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
单元序号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周次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命112做酸奶123
馒头发霉了22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35单元总结1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242地球的表面163
地球的内部27、84火山与地震18、95地表的变迁2106单
元总结111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211、122铁钉生锈了2
12、133变色花1134洗衣服的学问1145单元总结1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1152太阳系大家庭13看
星座1164探索宇宙1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176单元总结1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假设1182实验13单元总结119
考核220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第33页共65页
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
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喷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
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
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
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
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共有3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
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
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
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第34页共65页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
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
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
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
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
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
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
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
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
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
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
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谡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
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具体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
第35页共65页
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
的豌豆(1课时)。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
时.),动物的卵(1课时),
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
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
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
(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
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
我们(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
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第36页共65页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
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向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
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
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
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第37页共65页
1始业教育
2电和我们的生活
3点亮我的小灯泡,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4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
5油菜花开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6各种各样的花、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7花、果实和种子、各种各样的岩石
8豌豆夹里的豌豆、进一步观察岩石
9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萌发的种子
10动物的卵
11我来做个小开关、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2我们选择了什么
13我们选择了什么
14一天的食物、岩石的组成
15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得到什么
16吃什么和还吃什么、怎样观察和描述矿物
17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8面包发霉了、岩石矿物和我们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
第38页共65页
学教科书也将展现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
过程与方法活动。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
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
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
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
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
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
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
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
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
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
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
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
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
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
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
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
第39页共65页
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
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2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对
科学课充满兴趣,动手积极,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调皮的学
生,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良好的动手习惯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动手又
动脑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植物和动
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
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
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
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
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
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蚯蚓选
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
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
第40页共65页
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
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能够敏感地意
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
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光
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
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
侧面的形状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
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
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
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许多光源在发光
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利用凹面镜和凸
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
广泛运用。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
照射角度有关。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
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第41页共65页
过程与方法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用
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寻找变化规律。通过
对比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材料的属性、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
体升温快慢的关系。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
数据绘制出柱状图C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做出自
己的解释。制作简易潜望镜,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对光的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
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有规
律的。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
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
原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
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风化作用和
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
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
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流
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
同的地形地貌。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
第42页共65页
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
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
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按
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
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
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
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
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
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认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会
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观点。
(四)运动和力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停薪留职期间员工权益保护合同范本
- 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承包经营权永久转让合同
- 2025年度通讯行业人才培养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智能照明灯具系统集成合同范本集
- 2025年度生态农业项目复杂运营适用合同
- 2025版在线教育平台外教直播课程聘用与教学合同
- 2025版危险品道路运输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淘宝平台电商虚拟货币交易合同
- 2025版试用员工劳动合同及薪资福利标准
- 2025年车辆抵押借款担保与绿色金融创新合作协议
- 音乐游戏 花巴掌拍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肿瘤护理学高级进阶2025年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热毛巾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泥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工会帮扶救助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压罐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