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_第1页
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_第2页
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_第3页
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_第4页
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指南TOC\o"1-2"\h\u10463第一章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概述 3151861.1日化用品分类及特点 314551.1.1日化用品分类 3250641.1.2日化用品特点 366531.1.3原料准备 4203351.1.4配方设计 426171.1.5生产加工 4112381.1.6质量检验 4262271.1.7储存与运输 4222731.1.8销售与服务 426594第二章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410391.1.9原料的分类 581371.1.10原料的特性 596701.1.11原料的筛选与检验 5190701.1.12原料的预处理 5127281.1.13原料的混合 6203741.1.14原料的储存 616455第三章配方设计 61341.1.15安全性原则 6300221.1.16稳定性原则 6289851.1.17功能性原则 6160551.1.18经济性原则 6251951.1.19需求分析 687591.1.20原料选择 7132581.1.21配方设计 7223011.1.22实验室小试 7174501.1.23中试与放大生产 767541.1.24原料优化 762251.1.25工艺优化 7211741.1.26产品功能调整 795051.1.27持续改进 83711第四章生产设备与操作 8164371.1.28概述 8293321.1.29原料处理设备 846411.1.30乳化设备 8102171.1.31混合设备 8327591.1.32灌装设备 819321.1.33包装设备 9281001.1.34设备操作流程 9326751.1.35设备维护 925911.1.36设备清洁 9167191.1.37设备消毒 104865第五章混合与乳化 1016891.1.38混合概述 10180391.1.39混合方法 10309351.1.40混合工艺参数 1015331.1.41乳化概述 11171931.1.42乳化方法 11106161.1.43乳化工艺参数 11312371.1.44混合设备 11100201.1.45乳化设备 112018第六章填充与包装 1181941.1.46概述 1142321.1.47填充方法 1272891.1.48填充设备 12254241.1.49填充工艺流程 12235521.1.50概述 12258981.1.51包装材料种类 12272401.1.52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12187301.1.53概述 13121311.1.54包装工艺 13193041.1.55包装设备 13186171.1.56包装工艺流程 1325692第七章质量控制 13326721.1.57概述 13103571.1.58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原则 13119061.1.59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 1424081.1.60概述 1496031.1.61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 14120311.1.62质量检验方法的应用 1432181.1.63概述 1529361.1.64质量改进的方法 15304251.1.65质量改进的措施 1512204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5150381.1.6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5178141.1.67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15314441.1.68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530621.1.69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 16285261.1.70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16174391.1.71做好职业健康监护 16157931.1.72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 16192571.1.73实施清洁生产 16205711.1.74加强废弃物处理 1688211.1.75合理利用资源 1619431.1.76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1615461.1.77制定应急预案 161501.1.78加强应急演练 16289171.1.79配备应急物资和设备 16314271.1.80建立健全报告制度 1771151.1.81加强防范措施 1720429第九章储存与运输 17141211.1.82储存条件 17237781.1.83储存方法 17262361.1.84运输方式 17283621.1.85运输要求 17261741.1.86入库验收 1840301.1.87储存过程监控 18247881.1.88运输过程监控 1819772第十章市场分析与展望 18第一章日化用品生产工艺概述1.1日化用品分类及特点1.1.1日化用品分类日化用品,即日常生活用品,是指日常生活中用于清洁、保养、美化、防护等用途的产品。根据用途和功能,日化用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清洁类:如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洗手液等;(2)护肤类:如润肤露、面霜、防晒霜、面膜等;(3)美容类:如口红、眼影、粉饼、指甲油等;(4)防护类:如防蚊液、防晒霜、护手霜等;(5)香氛类:如香水、香氛蜡烛、香薰精油等;(6)家居清洁类:如洗洁精、洗衣粉、柔顺剂等。1.1.2日化用品特点(1)功能性:日化用品具有明确的用途和功能,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需求;(2)安全性:日化用品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证消费者使用安全;(3)环保性:日化用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便捷性:日化用品的包装和使用方式应便于消费者携带和操作;(5)美观性:日化用品的包装设计应美观大方,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6)创新性:日化用品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第二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1.1.3原料准备日化用品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各种原料,包括动植物油、矿物油、蜡、脂肪醇、脂肪酸、表面活性剂、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需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1.1.4配方设计根据产品类型和功能,制定合适的配方。配方设计应考虑原料的相容性、稳定性、成本等因素,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功能和安全性。1.1.5生产加工(1)混合:将各种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2)搅拌:在混合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保证原料充分混合;(3)热处理: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处理,以去除杂质、降低水分;(4)冷却:将热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冷却,以满足后续工艺需求;(5)填充:将冷却后的物料填充到包装容器中;(6)封口:对填充后的包装容器进行封口,保证产品密封;(7)包装:对封口后的产品进行包装,以满足销售和运输需求。1.1.6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质量检验包括原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1.1.7储存与运输(1)储存: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尘、防污染等;(2)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1.1.8销售与服务(1)销售渠道: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2)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章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第一节原料的分类与特性1.1.9原料的分类日化用品的生产涉及多种原料,根据来源、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原料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原料:包括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矿物质等,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2)合成原料:包括合成聚合物、合成香料、合成色素等,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质。(3)半合成原料:介于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之间,如改性植物油、改性矿物油等,兼具两者的优点。(4)辅助原料:包括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剂等,用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1.1.10原料的特性(1)物理特性:包括原料的色泽、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粘度等,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质地和使用功能。(2)化学特性:包括原料的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这些特性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生物活性:部分原料具有生物活性,如植物提取物中的抗氧化剂、抗炎剂等,这些成分可以增强产品的功能性。(4)相容性:原料之间的相容性决定了产品配方的稳定性,不同原料的相容性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第二节原料的处理方法1.1.11原料的筛选与检验(1)筛选:根据产品需求和原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原料进行生产。(2)检验:对原料进行严格的品质检验,包括外观、含量、杂质、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保证原料的质量。1.1.12原料的预处理(1)粉碎:将固体原料粉碎至合适的粒度,以便于混合和溶解。(2)溶解:将固体原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3)精制:对原料进行过滤、离心等操作,去除杂质,提高纯度。(4)调整:对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调整,以满足生产需求。1.1.13原料的混合(1)混合:将不同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2)调整:根据混合物的特性,调整混合顺序、速度和时间,保证混合效果。1.1.14原料的储存(1)分类储存:将不同原料按照类别分别储存,防止交叉污染。(2)密封储存:对原料进行密封储存,防止受潮、氧化等影响原料质量。(3)环境控制:保持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稳定,避免原料变质。第三章配方设计第一节配方设计原则1.1.15安全性原则日化用品的配方设计首先应遵循安全性原则,保证产品对人体皮肤和健康无害。配方中使用的原料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刺激性强的成分。同时产品应通过严格的安全性测试,保证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反应。1.1.16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要求配方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应选用稳定性好的原料,保证产品在预定保质期内保持稳定的功能和品质。1.1.17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是指日化用品的配方设计应满足其预期的功能需求。根据产品类型和目标市场,合理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原料,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达到预期效果。1.1.18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合理选用原料,优化配方设计,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节配方设计步骤1.1.19需求分析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明确产品的功能、用途、目标市场等。这是配方设计的起点,也是关键步骤。1.1.20原料选择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原料。同时考虑原料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保证产品品质。1.1.21配方设计在原料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产品类型和剂型;(2)确定原料比例;(3)考虑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4)确定产品功能指标。1.1.22实验室小试根据配方设计,进行实验室小试。通过小试,验证配方的可行性,优化原料比例,调整产品功能。1.1.23中试与放大生产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中试和放大生产。中试主要验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放大生产则进一步验证配方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第三节配方优化与调整1.1.24原料优化根据实验室小试、中试和放大生产的结果,分析原料的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对原料进行优化。可采取以下措施:(1)更换功能更优的原料;(2)调整原料比例;(3)增加辅助原料,提高产品功能。1.1.25工艺优化在放大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调整设备参数,提高生产效率;(2)改进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3)优化生产环境,提高产品稳定性。1.1.26产品功能调整在产品试销或消费者反馈的基础上,对产品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调整方向:(1)增强或减弱某一功能;(2)改善产品使用体验;(3)优化产品外观和包装设计。1.1.27持续改进配方优化与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收集消费者反馈,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第四章生产设备与操作第一节常用生产设备介绍1.1.28概述在日化用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本节将详细介绍常用的生产设备,包括原料处理设备、乳化设备、混合设备、灌装设备、包装设备等,以指导生产人员合理选择和使用设备。1.1.29原料处理设备(1)粉碎机:用于将原料粉碎成粉末状,便于后续混合。(2)筛分机:用于筛选原料,保证产品质量。(3)溶解罐:用于溶解原料,便于混合。1.1.30乳化设备(1)高剪切乳化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剪切力,将油相和水相混合成乳液。(2)高速搅拌器:用于混合原料,提高乳化效果。(3)超声波乳化器: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提高乳化效果。1.1.31混合设备(1)卧式混合机:用于混合粉状或颗粒状原料。(2)立式混合机:用于混合液体原料。(3)双行星搅拌机:用于混合高粘度物料。1.1.32灌装设备(1)手动灌装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操作简便。(2)自动灌装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3)定量灌装机:用于精确控制灌装量。1.1.33包装设备(1)手动包装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操作简便。(2)自动包装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3)真空包装机:用于包装易挥发或易变质的产品。第二节设备操作流程与维护1.1.34设备操作流程(1)原料处理设备操作流程:按照生产配方,准确称取原料,进行粉碎、筛分、溶解等处理。(2)乳化设备操作流程:按照乳化工艺要求,将原料输入乳化设备,调整设备参数,完成乳化过程。(3)混合设备操作流程:将预处理好的原料输入混合设备,调整设备参数,完成混合过程。(4)灌装设备操作流程:将混合好的产品输入灌装设备,调整设备参数,完成灌装过程。(5)包装设备操作流程:将灌装好的产品输入包装设备,调整设备参数,完成包装过程。1.1.35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定期清洁设备,保证设备清洁卫生。(3)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定期更换易损件。(4)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三节设备清洁与消毒1.1.36设备清洁(1)清洁原料处理设备:清除粉碎机、筛分机等设备内的残留原料,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清洁乳化设备:清除乳化机、高速搅拌器等设备内的残留物料,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3)清洁混合设备:清除混合机内的残留物料,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4)清洁灌装设备:清除灌装机内的残留物料,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5)清洁包装设备:清除包装机内的残留物料,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1.1.37设备消毒(1)使用消毒剂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保证设备表面无细菌残留。(2)对设备内部进行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或使用消毒剂进行喷洒。(3)消毒后,用清水冲洗设备,保证无消毒剂残留。(4)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保证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第五章混合与乳化第一节混合工艺1.1.38混合概述混合是日化用品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以达到产品所需的功能和品质。混合工艺在日化用品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液体洗涤剂、膏体洗涤剂、化妆品等。1.1.39混合方法(1)搅拌混合:通过机械搅拌器将原料进行搅拌,使各种原料充分接触、混合。(2)高速剪切混合:利用高速剪切力的作用,将原料快速混合均匀。(3)静态混合:通过静态混合器实现原料的混合,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等特点。1.1.40混合工艺参数(1)混合时间:根据原料性质和混合设备确定合适的混合时间,以保证混合效果。(2)混合温度:根据原料的物性和产品要求,控制混合过程中的温度。(3)混合比例:根据产品配方,准确控制原料的投入比例。第二节乳化工艺1.1.41乳化概述乳化是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乳化工艺在日化用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乳液、膏体等。1.1.42乳化方法(1)高速剪切乳化:利用高速剪切力的作用,将油相和水相迅速混合,形成乳化体系。(2)高压均质乳化:通过高压泵将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使油滴细化,提高乳化效果。(3)超声波乳化: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将油滴细化,实现乳化。1.1.43乳化工艺参数(1)乳化时间:根据原料性质和乳化设备确定合适的乳化时间,以保证乳化效果。(2)乳化温度:根据原料的物性和产品要求,控制乳化过程中的温度。(3)乳化比例:根据产品配方,准确控制油相和水相的投入比例。第三节混合与乳化设备1.1.44混合设备(1)搅拌混合设备:如搅拌釜、捏合机等。(2)高速剪切混合设备:如高速剪切乳化机、胶体磨等。(3)静态混合设备:如静态混合器、管道混合器等。1.1.45乳化设备(1)高速剪切乳化设备:如高速剪切乳化机、高速分散机等。(2)高压均质乳化设备:如高压均质泵、高压乳液泵等。(3)超声波乳化设备:如超声波乳化机、超声波处理器等。第六章填充与包装第一节填充工艺1.1.46概述填充工艺是日化用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生产出的产品按一定规格、数量填充到包装容器中。填充工艺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的美观度。1.1.47填充方法(1)手动填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2)半自动填充:采用半自动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中批量生产。(3)全自动填充:采用全自动设备,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1.1.48填充设备(1)手动填充设备:如手动灌装机、手动封口机等。(2)半自动填充设备:如半自动灌装机、半自动封口机等。(3)全自动填充设备:如全自动灌装机、全自动封口机等。1.1.49填充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生产环境清洁。(2)装载产品:将产品按照规格、数量装载到填充设备上。(3)填充:启动设备,将产品填充到包装容器中。(4)封口:对填充好的产品进行封口处理。(5)检验:检查填充质量,保证产品无漏液、破损等现象。(6)包装:将填充好的产品进行包装。第二节包装材料选择1.1.50概述包装材料的选择是日化用品包装的关键环节,合适的包装材料能够保护产品免受损害,同时提高产品的美观度。1.1.51包装材料种类(1)塑料材料:如PET、PE、PP等,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耐冲击性和透明度。(2)玻璃材料:适用于高端产品,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耐化学性。(3)金属材料:如铝、铁等,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4)纸质材料:如纸箱、纸盒等,具有较好的环保性。1.1.52包装材料选择原则(1)符合产品特性:选择与产品性质相匹配的包装材料,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2)符合法规要求:保证包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避免产生安全隐患。(3)经济性:在满足产品需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性较好的包装材料。(4)环保性:优先选择可降解、可回收的环保材料。第三节包装工艺与设备1.1.53概述包装工艺与设备是保证日化用品产品质量和美观度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包装工艺和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1.1.54包装工艺(1)手动包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2)半自动包装:采用半自动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中批量生产。(3)全自动包装:采用全自动设备,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1.1.55包装设备(1)手动包装设备:如手动封口机、手动贴标机等。(2)半自动包装设备:如半自动封口机、半自动贴标机等。(3)全自动包装设备:如全自动封口机、全自动贴标机等。1.1.56包装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生产环境清洁。(2)装载产品:将产品按照规格、数量装载到包装设备上。(3)包装:启动设备,对产品进行包装。(4)检验:检查包装质量,保证产品无漏液、破损等现象。(5)贴标:在包装好的产品上贴上标签。(6)成品入库:将包装好的产品入库保存。第七章质量控制第一节质量检验标准1.1.57概述为保证日化用品的生产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检验标准。本节主要阐述日化用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原则、内容及其应用。1.1.58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原则(1)符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应遵循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产品符合相关要求。(2)实用性:质量检验标准应具有实用性,能够有效指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3)科学性:质量检验标准应基于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动态调整:质量检验标准应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1.1.59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1)原材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质量、功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定。(2)生产过程检验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成品检验标准:对成品的外观、功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定。(4)包装检验标准:对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识等环节进行检验。第二节质量检验方法1.1.60概述质量检验方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技术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及其应用。1.1.61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1)物理检验方法:通过测量产品的物理功能,如重量、尺寸、硬度等,判断产品质量。(2)化学检验方法:通过分析产品的化学成分,如含量、纯度等,判断产品质量。(3)微生物检验方法:对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保证产品安全性。(4)功能性检验方法:对产品的功能性进行检验,如清洁能力、保湿效果等。(5)安全性检验方法: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检验,如刺激性、过敏反应等。1.1.62质量检验方法的应用(1)原材料检验:采用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检验。(2)生产过程检验:采用物理、化学、功能性等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验。(3)成品检验:采用物理、化学、微生物、功能性、安全性等方法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第三节质量改进与优化1.1.63概述质量改进与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法、设备、工艺等,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本节主要介绍质量改进与优化的方法和措施。1.1.64质量改进的方法(1)流程优化: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2)设备升级:更新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确度。(3)工艺改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4)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1.1.65质量改进的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2)实施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3)质量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发觉潜在问题,及时调整。(4)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1.1.6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1.1.67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证员工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1.1.68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日化用品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1.1.69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整改或淘汰。1.1.70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保证生产现场环境整洁,通道畅通。1.1.71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第二节环境保护要求1.1.72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1.1.73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1.1.74加强废弃物处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保证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1.1.75合理利用资源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1.1.76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企业应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第三节应急处理与防范1.1.77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1.1.78加强应急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1.1.79配备应急物资和设备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1.1.80建立健全报告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对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1.1.81加强防范措施企业应针对类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生的概率。第九章储存与运输第一节储存条件与方法1.1.82储存条件(1)环境要求:日化用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无腐蚀性气体,温度控制在53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60%。(2)卫生要求: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同库储存。(3)防潮防霉:对易受潮、易霉变的日化用品,应采取密封、干燥措施,保证产品质量。1.1.83储存方法(1)分类储存:按照日化用品的种类、性质、用途进行分类储存,便于管理和查找。(2)堆放方式:堆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3)包装完好:保证日化用品的包装完好无损,防止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第二节运输方式与要求1.1.84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适用于短途、小批量日化用品的运输。(2)铁路运输:适用于长途、大批量日化用品的运输。(3)航空运输:适用于急需、高价值日化用品的运输。(4)海运:适用于大量、长距离日化用品的运输。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