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34篇《蜀相》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蜀相》杜甫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使英雄泪满()。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祠柏鹂烦长襟(二)情境默写1.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2.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3.《蜀相》中,“(),()”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4.《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寻”字说明是有意识地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2.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二)教考融合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朱仙镇①李梦阳水店②回冈抱,吞湍滚白沙。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注】①朱仙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据传,岳飞在朱仙镇被宋高宗赵构以12道“金字牌”召回。②水店:指朱仙镇。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朱仙镇的地理环境,“抱”“滚”生动地写出了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的特点。B.颔联构思精巧,描写了“战场”“遗庙”两处景物,与首联之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C.颈联写岳飞撤军时泪洒疆场的情景,“孤村”“日暮”及笳声衬托了其孤独失意的形象。D.尾联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岳飞矢志报国,戎马一生只为维护中华一统的民族精神。2.有人认为,本诗颔联与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3-4题。杏花天·赋莫愁①周密②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③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人,名莫愁,聪明美丽,能歌善舞,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②周密:南宋文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③两桨:出自古歌谣《石城乐》中“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瑞云盘翠侵妆额”三句描写了莫愁女的发式特点以及眉梢上郁积着的忧愁。B.“返魂”二句用典,化用屈原的《招魂》,意为莫愁女已经死了,有谁能写出《招魂》的诗篇,把她招回到故国来呢?C.最后写江南江北的哀愁、日暮风急中的石头城,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愁。D.整首词笔触清丽,情感深挚而绵渺,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沉咽与凄楚,实属上乘之作。4.词中“垂杨自碧”和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折桂令·诸葛武侯鲜于必仁草庐当日楼桑①。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②。《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③。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注】①楼桑:在今河北涿县,相传是刘备故里。②鹰扬:逞威,大展雄才。③岩廊:庙堂,朝廷。5.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将“草庐”与“楼桑”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事。B.“虎战中原”用比喻手法,揭示了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历史背景,为下文写诸葛亮做了铺垫。C.中间部分多用对偶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功绩;“庙堂”是借代,指朝廷对诸葛亮的重用。D.“落日苍茫”以写景作结,意境苍凉;落日的悲凉景象,蕴含了对诸葛亮悲壮结局的复杂情感。6.这首元曲与《蜀相》在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开圣寺温庭筠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注】①开圣寺:指洞州(今江苏镇江)丹阳开圣寺,始建于南朝。②影殿:寺庙道观中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③休公:指南朝僧人惠休,这里借指开圣寺住持僧。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通往开圣寺途中景象,“萧萧”描写出山中秋风萧瑟、草木摇曳的寒密之声。B.颔联诗人将目光移向寺外的天地,凭高望远,长天寥廓,天地之间一派深秋景致。C.“竹间泉落山厨静”以泉落竹间突出厨房静寂,与“熊咆龙吟殷岩泉”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人面对荒废的寺宇,想到南朝大兴佛寺这一段历史,并将之融入对社会历史的思索之中。8.本诗“塔下僧归影殿空”中的“空”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筹笔驿①罗隐②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离开隐居地南阳,替主分忧,为统一天下而四处征战、出谋划策。B.本诗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分析他成败的缘由,叙事和议论巧妙结合。C.蜀国的江山被刘禅轻易断送,两朝君主对卖主求荣的谯周一定心有怨恨。D.诗人游览古迹,追思古人,并借怀古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耐人寻味。10.本诗和杜甫的《蜀相》都称诸葛亮为“英雄”,但是两个“英雄”所寄寓诗人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其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小题。游诸葛武侯书台①宋·陆游沔阳②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松风想像梁甫吟③,尚忆幡然答三顾。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注】①诸葛武侯书台:诸葛亮相蜀时,曾在成都北筑读书台。②沔阳:今陕西勉县,城南定军山有诸葛亮基和武侯祠,武侯祠后迁城北。典午:指司马。③梁甫吟:古歌曲名一作梁父吟。诸葛亮隆中时,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本诗开篇交代了诸葛武侯祠的地点、环境,渲染出萧条的气氛。B.诗中写司马懿不敢自称王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赞美之情。C.诗中运用拟人修辞,回忆诸葛亮的往事,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D.诗中以《出师表》肯定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认为诸葛亮远胜前人管仲与乐毅。12.本诗与《蜀相》都是咏史怀古诗,并且主要人物都是诸葛亮,但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感梅忆王久立【注】晁冲之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注】王久立,作者友人。王氏卜居京城之南,其园以梅花驰名。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直言朋友的离世,表达内心的痛苦,也流露对朋友的悼念之情。B.颔联紧承上联,在“江山”“海岱”阔大的空间背景衬托下,情感更加深挚。C.“宾客”是作者自指,至此诗人由悼念友人而转入到对自身命运的喟叹。D.诗人在尾联才点明和友人的共游之地,使读者对诗歌内涵有更深的理解。14.有人认为本诗“梅花空自新”一句与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空”和“自”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院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泼哭逝川。【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候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在异域历尽艰难困苦的苏武,骤然见到汉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B.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C.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流露出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尾联中“空”“哭”两字形象生动,使作者悼念苏武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真实感人。16.本诗与杜甫的《蜀相》都塑造了一身正气之英雄,具有撼人心魄的感染力量。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三)拓展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①。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②,疏凿控三巴③。【注】①龙蛇:指璧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②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年,山行乘棵,泥行乘橇。③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见山,描写禹庙坐落在寂寞的空山中,萧瑟的秋风、落日的余晖使禹庙更添荒凉,显出禹庙的庄严肃穆,巍然独峙。B.颔联写庙内之景,庭中橘柚树上垂满了硕大的果实,屋宇的墙壁上画满了飞舞的龙蛇,使原木凄清冷落的荒庭古庙焕发出生机。C.诗歌前三联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禹庙内外的景象;尾联以景结情,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后世的丰功伟绩。D.本诗借参谒古代圣贤祠庙以表达诗人的敬仰之情,暗含讽今之意。这与作者的另一首律诗《蜀相》有异曲同工之妙。2.本诗颈联“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南征①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3.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摹写途中所见秀丽景色,正表现了诗人南行投奔友人的急切和欢愉。B.颔联写诗人悲苦的心情,与首联的描写形成极大反差,道出老杜人生之艰辛。C.颈联的“老病”二字既写自己现状之不堪,也传达诗人壮志难酬的志士情怀。D.尾联“百年”“未见”,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孤独情绪,境界苍茫高远。4.杜甫在《南征》中写道“适远更沾襟”,他在《蜀相》中也写道“长使英雄泪满襟”。请比较“更沾襟”和“泪满襟”在感情上的异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防水材料建筑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防火隔热服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计量实务安装真题及答案
- 年产十万吨不锈钢冷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铝合金铸造生产成本预算与控制方案
- 热力设施节能降耗方案
- 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方案
- 建筑能源管理与优化解决方案
- 位水路改造合同范本
- 粮食申论真题范文及答案
- 叠山理水(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2025版)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全文
- 通风、空调调试记录表
- 《鹰的重生》全文、续篇
- 秉持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主题班会课件
- (完整版)BMW历史课件
- 叶片泵的叶轮理论与性能
- 在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Berg平衡量表
- 室外供热管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