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期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期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_第3页
【期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_第4页
【期末】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冲刺数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案中,()既可以通过旋转得到,也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2.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A.18.84B.15.7C.12.56D.9.42

3.比例的一个内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例仍然成立,下面方法错误的是)

A.另一个内项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

B.其中一个外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

C.另一个内项乘

D

D.另一个内项除以5

4.图上15cm表示实际长度45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B.300000:IC.93sm

5.如图,()图形是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

A.①号B.②号C.③号

6.下面四个图案中,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的是()

7.下面各题中,()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正方体底面积一定,它的棱长与体积

B.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C.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周长

8.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

A.1:8B.2:3C.4:9D.9: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表中〃和力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a60X

b1550

(1)当户时,。和6成正比例。

(2)当x=时,。和6成反比例。

10.若4=0.5%(a和。均为正整数)。则。和〃成比例,a和力的最大公因数是。

11.风扇转动是现象,滑滑梯是现象。

12.升降国旗是现象,电风扇扇片的运动是现象.

13.一个工地长45〃?,画在图纸上长只有9t7〃,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4.•幅地图的比例尺是9327?些1掣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图上5

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5.一个圆柱形茶叶罐,底面直径8cm,高10cm,它的底面积是cm3,侧面积是c〃R

体积是C/W3。

16.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40米,则点(1,0)北偏东45°方向80米处是点,点

在点(4,4)南偏西45°方向40米处。

17.小明在班里的座位位置表示为(8,7),他坐在教室最后一个组的最后一个位置,小明全班有人。

18.圆柱侧面沿展开后可能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若展开后是长方形,长等于圆柱的,宽

等于圆柱的o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判断对错)

2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8:15。(判析对错)

21.电影票上的1排6号记作(6,1),则2排3号记作(2,3)。(判断对错)

22.一个圆锥的底面枳不变,如果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判断对错)

2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反比例。(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解比例。

工=210.25:x=3:4

3.672

25.求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仍分米

1-——1*——一I

五.应用题(共3小题)

26.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地图上,量得A、B两个城市间的距离是6厘米。客车从A城开往B城用

了3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7.把一个高是64厘米的圆柱按照5:3的比截成了两个圆柱,截后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4平方厘米。

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差多少?

28.甲、/,两人在银行都有存款.如果甲再存入原来钱的士■,乙再存入原来钱的这时两人的存款数相等.

45

原来甲、乙存款数的比是多少?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9.(1)把①号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画出②号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七.解答题(共4小题)

30.乐乐妈妈帮乐乐购买笔记本,购买笔记本的数最和总价如下表所示。

数量体1235_

总价玩4

8—2024

(1)把上表填完整。

(2)在如图所示中描出相对应的点,并用线连起来。

(3)笔记本的总价与数量成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31.一堆圆锥形沙土,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1.5米,用这淮沙土在4米宽的路上铺3厘米厚的路面,

能铺多少米?

32.如图的方格图中每格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图中的I号三角形按:缩小后得到2号三角形。

(2)把2号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A在点B的偏°方向。

(3)把长方形向下平移4格;点C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如果这幅图的比例尺是I:

2500,则线段CD的实际距离是米。

3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分米。一个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如下:A(2,2),B(6,6),C(7,

2)。

(1)画出这个三角形。

(2)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画出三角形按2:I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

图形绕•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是由•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既可以通过旋转得到,也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是由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

D.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杳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2.【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厘米,

先求1份是6.28+(3-2)=3.14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份;3.14X4=12.56立方厘米。

【解答】解:6.28+(3-2)X4=12.56(立方厘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艮据题意,结合等底等高的圆隹形的体枳是圆柱形体积的,即可得到答案.

3.【分析】在比例里,一个内项扩大5倍,要使比例仍然成立,另一个内项要缩小到原来的2;也可以使

5

其中一个外项扩大5倍;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在比例里,一个内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例仍然成立,另一个内项

要缩小到原来的《,也可以使其中一个外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

5

所以选项8、C、。是正确的,选项A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分析】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高,写出比后再化简即可。

【解答】解:45痴=450000()。??

15。〃:4500000。〃

=15:4500000

=1:30000()

故选:Co

【点评】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千米。

5.【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用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

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①号图形是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故本选项不正确;

B.②号图形是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故本选项正确;

C1.③号图形是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的,故本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一个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是旋转,旋转的点位置不变化。

6.【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

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本选项图形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符合题意;

B本选项的图形既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又不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不符合题意;

。.本选项中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7.【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

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A.正方体底面积一定,则正方体的棱长一定,体积也一定,所以正方体底面积一定,它的

棱长与体积不成比例;

B.底义高=三角形面积X2(一定),所以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C.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一定),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周长成正比例。

故选:A。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

做判断。

8.【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4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

16424d,由此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甲乙两圆的宜径分别是2dx8=16d,

3dx8=24d,

16J:24d

=(16J-F8J):(24"8d)

=2:3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关键是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16",

24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1)如果〃和〃成正比例,那么。和〃的比值为定值,据此列式解答;

(2)如果〃和〃成反比例,那么。和〃的积是定值,据此解答。

【解答】解:(1)如果〃和成正比例,8为定值

60:15=x:50

15%=3000

x=200

当x=200时,。和〃成正比例;

(2)如果。和〃成反比例,则ab为定值

60XI5=50x

50工=900

x=18

当x=18时,a和〃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1)200,(2)18。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

做判断。

10.【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人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

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如果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

为数是较小的数。

【解答】解:〃=0.50(〃和人均为正整数),所以。?〃=0.5(一定),所以〃和。成正比例;

b+a=2,即〃是a的2倍,所以。和〃的最大公因数是s

故答案为:正,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以及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就看这两个最是

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存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11.【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在平面内,将一

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风扇转动是旋转现象,滑滑梯是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2.【分析】(1)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2)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

幼,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依此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升降国旗是平移现象,电风扇扇片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平移,旋转.

【点评】此题是对平移与旋转理解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3,【分析】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写出比后再化简即可。

【解答】解:45/〃=4500c〃?

9cm:4500c/?/

=9:4500

=1:50()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I:500。

故答案为:1:500o

【点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

14.【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可知?3?7?吗5।的,米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35千米,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将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根据线段比例尺

的意义,用35X5=175(千米),即可求得图上5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解答】解:1厘米:35千米

=1厘米:3500000厘米

=1:3500000

35X5=175(千米)

答: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35OOOOO,图上5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75千米。

故答案为:1:3500000,175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

2

15,【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5=",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2nrh,圆柱的体积公式:V=nfh,把数

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84-2=4(厘米)

3.14X42

=3.14X16

=50.24(平方厘米)

3.14X8X10

=25.12110

=251.2(平方厘米)

3.14X42X10

=3.14X16X10

=50.24X10

=502.4(立方厘米)

答:它的底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0.24,251.2,50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6.【分析】由于方格表示的是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45°的方向在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个小

正方形的对角线长40米,点(1,0)向北偏东45°方向80巾处的点是2个对角线的长度,即可得点(3,

2);点(3,3)在点(4,4)南偏西45°方向406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果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40米,则点(1,0)北偏东45°方向80米处是点(3,2),

点(3,3)在点(4,4)南偏西45°方向40米处。

故答案为:(3,2);(3,3)o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数对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7.【分析】由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小明在第8列第7行,又因为小明是在教室的最后一个组的最

后一个位置,说明小明是在第8组第7个位置上;也说明教室中共有座位8列7行,每一行有8人,每

一列有7人,因此共有人数8X7=56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小明是在第8组第7个位置匕

这个班的总人数是:8X7=56(人)

答:小明全班有56人。

故答案为:56。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画出图形来分析比较直观,易于学生接受.

18.【分析】根据圆柱的特征,它的上、下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

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

侧面展开是正方形,由此解答。

【解答】解: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后可能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若展开后是长方形,长等于圆柱的底

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故答案为:高,底面周长,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恃征,和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展开图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

和面的关系。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方向、形状、大小不变,旋转后的图形,

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方向、形状、大小不变,旋转后的图形,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

和大小不变;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明确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0.【分析】把“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理解为甲数是乙数的巨,把“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理解为

丙数是乙数的三,然后相比即可。

【解答】解:甲数:丙数=总三=8:15

34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相同的单位“I”下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21.【分析】由电影票上的1排6号记作(6,1)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号,第二个数字表示排,

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2排3号的位置。

【解答】解:2排3号记作(3,2);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X。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2.【分析】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V=A$7h圆锥体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到

原来的3倍。

【解答】解:根据圆锥体体积公式:V=hh,圆锥体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

到原来的3倍: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V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3.【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的积也一定,所以两个

内项成反比例,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果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又因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也

一定,所以两个内项成反比例: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X。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也考查了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

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

再做出判断。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分析】(I)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72x=2.8X3.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72求解;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3x=0.25X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求解;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2x=4X15,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各=4乂告,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告求解。

【解答】解:(1)谷=骞

O.0(2

72x=2.8X3,6

72v4-72=10.084-72

x=0.14

(2)0.25:x=3:4

3x=0.25X4

3x4-3=14-3

2v=—X15

3

2x4-2=54-2

x=2.5

9I

(4)4:x=~~:—

52

2.X=4X—

52

x=5

【点评】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时注意对齐等号。

25.【分析】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2“〃+2兀凡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已知,代入公式即可求

解.

圆锥的体积一,><底面积X高一兀/〃,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己知,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1)2X3.14X(44-2)2+2X3.14X4Xl

=25.12+25.12

=50.24(平方分米)

答:圆柱的表面积是50.24平方分米.

(2)4-X3.14X62X10

3

=—X3.14X36X10

3

=3.14X18X10

=565.2(立方厘米)

答: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杳了圆柱的表面枳公式和圆锥的体枳公式的计算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

五.应用题(共3小题)

26.【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一时间解答即

可。

【解答】解:6♦言屋。=3()000000(厘米)

OUOUUUU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3004-3=100(千米/时)

答:客车每小时行100丁米。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理解比例尺的定义,熟练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

互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个圆柱横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的484平方厘米是两个截面的面积,由

此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5=8

64X—=40(厘米)

O

Q

64X—=24(厘米)

8

4844-2X(40-24)

=242X16

=3872(立方厘米)

答: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差3g72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表面积和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8.【分析】把甲原来存款数看作单位“1”,再存入原来钱的就相当于原来存款数的(1+-1)o把甲

存入原来钱的J后的钱数、乙再存入原来钱的[•后的钱数都看作〃,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以(I+J)

454

就是甲原来的存款数,用〃除以(1+《)就是乙原来的存款数,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原来甲、乙存

D

款数,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W(1+3)]:7/4-(1+《)]

45

_45

CI

56

=24:25

答:原来甲、乙存款的比是24:25。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求出甲、乙原来的存款数。也可这样解答,甲存入原来钱

数的J,把甲原来的钱数看作是4份,现在的钱数就是5份;乙再存入原来钱数的《,乙原来的钱数是5

45

份,现在的钱数就是6份,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甲的钱每份是6,乙的钱每份是5,则原来甲、乙

存款钱数的比是:(4X6):(5X5)=24:250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9.【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图中①号图形绕点逆时针陡转90°,点4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

境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河出旋转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

边画出②号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解答】解:(1)把①号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

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然后依次连结各对称点即可.

七.解答题(共4小题)

3().【分析】(1)每本的价格是4元,总价=单价X数量,由此可以完成上表;

(2)根据所给的数据和统计图的纵轴和横轴表示的数量完成即可;

(3)根据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的特点。

(3)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的单价(比值)不变,因此笔记本的总

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了绘制统计图的方法,以及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

31.【分析】要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