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兴起:距今一万年左右出现,距今__________时已相当发达。(2)表现: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__和粟,主要耕作方法是____________。(3)生活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工具________农具以及木制的______和石锄等技术开沟排水、__________、沤制绿肥与________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3.影响(1)人们的生活从频繁________开始走向________。(2)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________,后来出现________。(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____________。(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安装了________,可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___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_______。(2)西汉:赵过推行__________。(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_________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________技术。4.耕作制度(1)两汉:______________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________制,有些地方形成__________制。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汉朝的________、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________;唐朝创制__________;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__________。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_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_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2.特点(1)组织形式:以___________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____________作出了贡献。3.作用(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局限:经营规模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C.“刀耕火种” D.铁铧犁耕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3.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D.牛尊的背部4.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图一图二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5.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6.下图中所示的两种农具的相似点是()①靠人力操作②利用畜力③用于农业灌溉④用于手工业生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7.下图中,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已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所沿用的是()知识点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8.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特征是()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C.重农轻商 D.精耕细作9.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10.《礼记》中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后率外内命妇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图一)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图二、三)战国铁制农具废井田,开阡陌古代耕织图图一图二图三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请你就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方面列举四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2)图一、图二反映的现象与图三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3)试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4)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请回答:(1)材料二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2)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七八千年(2)水稻刀耕火种2.青铜耒耜除草培土治虫灭害3.(1)迁徙定居二、1.(1)铁农具牛耕(2)耦犁犁壁(3)珠江流域(4)曲辕犁犁评2.铁犁牛耕3.(1)垄作法(2)代田法(3)耕耙耱耕耙4.(1)一年一熟(2)一年两熟一年三熟5.(1)都江堰漕渠(2)翻车筒车风力水车三、1.(1)铁农具牛耕(2)封建土地私有制2.(1)一家一户(2)交纳赋税(3)精耕细作3.(1)土地农具对点训练1.A2.C[本题考查中国原始农业阶段的耕作方式,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干材料中“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的含义。此外,还可以通过时间进行判断:A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B、D两项出现在汉代。]3.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犁牛耕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牛已经作为畜力被使用,牛尊的鼻子上有穿孔和牵引的绳子,这说明了人对牛的驯服与使用。因此应集中在鼻子上。]4.B[由石器木器生产工具到铁犁牛耕,说明了生产工具取得了巨大进步,从而说明耕作方式的变化。]5.C[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6.B7.A[B是播种用的耧车,C是灌溉用的工具,D是一种耕作方式。A是曲辕犁,代表了我国一种成熟的耕田工具。]8.B[由材料“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征是“男耕女织”。]9.B[紧扣“自给自足”的含义思考可知B项正确。]10.A综合运用11.(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西汉的曲柄锄、大镰、东汉的耦犁;唐朝的曲辕犁等。(2)铁制农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废除,土地私有权的确认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等。(4)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之路。(答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但需注意问题对“农具改进的代表性成就”的限定,第(2)问从图一生产工具和图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回答与图三小农经济的关系,第(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但回答时要注意材料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提示语,第(4)问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回答此类问题需先确定回答的角度和层次。12.(1)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大批小农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繁荣的基础。(3)有利因素: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不利因素: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小农是一个不稳定的阶层,经常发生分化和破产。解析(1)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然后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2)问可从材料二、三中分析归纳得出答案。(3)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因素。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答案要点(1)向往的是虽然清苦,但与世无争、安逸稳定的男耕女织的生活。(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目的是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自给自足。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请回答: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答案要点(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历了由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土地兼并与封建统治者限制土地兼并的斗争贯穿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教学研究问卷调查
-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护理
- 脑外伤关系护理要点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
- 邮储银行ai面试题目及答案
- 应届生校招:国企会计岗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招考法律试题及答案
- 医院护工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专业育婴师培训及实习协议
- 婚姻忠诚度保障与重大疾病保险合同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
- (完整版)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
- 超市消防监控系统设计
- 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思考ppt培训课件
- 封样管理规定
- 黄腐酸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
- 自动旋转门PLC控制
- 电影场记表(双机位)
- 毕设高密电法探测及数据处理解释
- 【课件】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