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提升训练: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目:“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创业难矣!”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目:“玄
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
龄等拜日:“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③及此言:说到这个道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行拂乱其所为拂:(2)衡于虑衡:
(3)即已往矣既:(4)方当与诸公瞑之慎:
2.请用7”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4.【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治国思想,请结合选文分析孟子和唐太宗治国思想的相似之处。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味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
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中人畏鬼,而越人信禳③。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禳:(jl)信神、向神求福。
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舜笊于吠亩之中发:(2)衡于虑衡:
(3)王寥封我矣数:(4)而子呼辞:
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7.请用“/”在下面句子中划出两处停顿。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8.[乙]文中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甲]文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目:“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目:“非聘徽州
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
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
日:“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
哂①目:“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
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
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缝②不能动。
《庄子》日:“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
(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①哂:微笑,讥笑。②缱:悬绳而下,这里指下坠。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但微跳之颔:
(2)康肃笑而遵之遣:
(3)老翁顾童子曰顾: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11.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卖油翁和陈尧咨这场矛盾冲突产生和化解的前因后果,下面是几个同
学的发言,他们说得有道理吗?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李同学: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在卖油翁的态度上。
王同学: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也在卖油翁的语气态度上。
赵同学:卖油翁用小绝活和类比的方法化解了这场冲突。
张同学:陈尧咨通达爽快也是化解矛盾的一个原因。
12.小人物也有大智慧,他们用自身展现的优秀品质引导我们修身养德,勤奋学习,立志成
才。说说你从选文中的两位老翁那里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多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用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卷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舞,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二鹊招鹳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裹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
群鹊鸣渐近,委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④横空西来,”咯
咯”作声,二鹊亦尾苏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
上盘旋三匝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A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圈。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狼胭其中洞:—
(2)乃悟前狼假未寐:—
(3)鹊果其上巢:―
(4)悲鸣不弓已: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久年,目似瞑②学而时习之
B.①以刀劈狼首②以观沧海
C.①一鹳横空画来②画顷刻两毙
D.①二鹊亦尾基后②意将隧入以攻基后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16.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鹊呢?请结合故事中鹊的行为来
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以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田,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固有豆棚瓜架区有树数林郁郁然儿女
喷送鸡术嘎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7.下列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是“类”,指的是土地上“有肥沃的田地、美
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B.【甲】文写进入桃花源后的田园风光和百姓日常生活状态,语言简洁,却字字真醇,
韵味十足。
C.【乙】文作者面对这幅图景,情不自禁地感叹“自恨不如远甚也”,是说恨江北人远远
比自己的生活安适。
D.【乙】文写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
男子,认为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1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偶舍骑步行
B.基中往来种作/养丈夫方担粪灌园
C.便得一山/有万物得所之意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顾而慕之
19.请用7”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限标三处)。
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1.【甲】【乙】两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与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擎,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荤竞跃。实是欲界=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芬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欧歇:消散
B.沉鳞竞跃鳞:鳞片
C.猛浪若奔奔:奔腾的骏马
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
B.未复有能与基奇者必先苦不心志
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
D.莺飞戾天有马之千里有
24.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B.(山峦)背靠(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C.(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各自都形成了又高又远的山峰。
D.(山峦)背靠(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各自都形成了又高又远的山峰。
25.下列有关乙文景物描写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
A.俯视仰观远眺多角度观察景物
B.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巧妙结合
C.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景物
D.调动听觉视觉多感官描写景物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①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②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
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
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牧竖:牧童。②跑:通“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虫
B.一狼径寺太丘舍寺
C.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政令嗥
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B.甲、乙两文写了两个“杀狼”的故事,一则以攻为守,一则以守为攻,情节扣人心弦。
C.甲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再勇敢斗争。
D.乙文中开篇写两牧童“谋分捉之”及后面对大狼的描写,从侧面表现出牧童的“谋”。
2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29.请结合选文内容比较甲、乙两文中“狼”的不同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用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枢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西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冬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
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
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乏而荫②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用时之量,无丕可爱。又
幸其民乐其岁物①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
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掇:摘取。②荫:荫庇,乘凉。③刻露:鲜明地显露。④岁物:粮食收成。⑤本:
根据。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云阳而岩穴暝一屠晚归B.临溪画渔康肃笑.遣之
C.遂书以名其亭焉有仙则名D.修本来此宴酣之乐
3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再由近及远写西南诸峰、琅哪山、酿泉、醉翁亭。
B.甲文“颓然乎其间”与“饮少辄醉”呼应,以太守醉之情态,将宴酣之乐推向高潮。
C.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乙文“丰乐亭”得名的缘由。
D.甲、乙两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都体现“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
3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3.甲、乙两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写景上有何异同?
34.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请
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岔然日:“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密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
迨③能倍诵④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②绝编: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
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至U;等到。④倍诵:“倍”通“背”,
背诵。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尔塞敢轻吾射家能辨我是雄雌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患记问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风起D.乃终身不忘也尊君在不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的个性。
B.甲文中“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两句责问显然与卖油翁的态度有关,是卖
油翁的态度激怒了陈尧咨。
C.甲文详写陈尧咨射箭,然后由此引出射箭和酌油都是凭手熟而达到的高超技艺:详
略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
D.乙文中司马光相信勤能补拙,采用多读多思的学习方法,最终学有所成。
38.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画出两处断句。
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9.甲乙两文主题思想上有共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相季而去()(2)入门不顾()
(3)不亦说乎()(4)温故而知新()
41.用现代汉语翻译并理解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1),这句阐述了读书求学的方
法,强调(2)对学习的重要性。“友人惭,下车引之”的意思是:(3)o体现了
友人虽不讲诚信但(4)的形象。
42.时常“自省”才能不断成长。学习了甲、乙两文,请从学习、提升修养的角度,说说你各
懂得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目:“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目:“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43.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屋舍俨然(2)村中同有此人
(3)便子路间之(4)于之哭也_____
44.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苛政猛于虎也。
45.请回答问题。
(1)【甲】文中桃花源中的人因何而“皆叹惋”?
(2)【甲】文中的桃花源中的人和【乙】文中的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
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
【乙】
武益愈,单于①使使晓武,会论②虞常,欲因③此时降武。律目:“汉使张胜谋杀单于
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
目:“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④目:“苏君,律前负汉归
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
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目:“今若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
骂律目:“女为人臣子,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⑤,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不平心持
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⑥毛并咽之,
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减巴炭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掘野
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释】①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②论:判罪。③因:趁着,趁机。④
律:卫律。长水胡人,生长于汉,曾任汉使出使匈奴,后因事株连,畏罪逃亡投降匈奴,封
为丁灵王,成为单于的亲信。前文的“虞常”是卫律的手下。⑤为降虏于蛮夷:在异族那里投
降做奴隶。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⑥旃:同“毡”,毛织的毡毯。⑦瓶(di):公羊。
4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呵的一项是()
A.谁复知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空以身膏草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后里复欲见我里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掘野鼠去草实则食之则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思理的一项是()
A.“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与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君
王之意。
B.卫律用高位厚禄诱惑苏武,被苏武委婉拒绝;单于让苏武牧羊,是用苛刻的条件逼
迫苏武投降。
C.“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形象地写出苏武就着雪吞咽旃毛的艰难,表现了苏武的
坚强意志。
D.选文中苏武体现了大丈夫气节,虽历经磨难,仍坚贞不渝的品格。
4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49.甲文《富贵不能淫》中阐述了“大丈夫的内涵”,你认为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
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①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尺下方温经,.②丕婺桐烦辄傻隹出生患感里肯,
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潘,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辆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
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③,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④,携手赋诗,步仄径,
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绘出水,白鸥矫⑤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雌⑥,
斯(A)不远,倘能从我游(B)?非子天机清妙(C),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
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集人往⑦,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注释】①裴迪:王维好友。②猥:表示谦卑,我。③夜春(chong):晚上用白杵捣谷(的
声音)。④囊(nang)昔:从前。⑤矫:张开。⑥朝雏(gou):清晨雄鸡的鸣叫。⑦因驮黄
渠(bo)人往:托运送黄樊药的人给你捎信。
50.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负势竞上(2)横柯上蔽(3)近腊月下(4)与月上下
51.请将“者”“之”“乎”三个字还原到乙文中括号内。(每个字限填一次)
A.()B.()C.()
52.请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
5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4.吴均和王维都擅长写景抒情。《与朱元思书》既赞美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又寄寓着作
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的鄙视(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也赞美
了山水美景,那么文中是否也表达了对官场的鄙视之情?请联系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吾昔自杭移高密①,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②,遂与
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
令。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③,而松
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④遗矣。追思曩时真一梦耳。
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选自《东坡志林》,略有改动)
【注】①高密:地名,今属山东。②湖:指湖州。③异物:指离开人世。④孑(jie):单独。
⑤曩时:昔时,指七年前。
5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畲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皆丛余过李公择于湖()(4)以歌词闻于天下()
56.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57.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
58.两篇文章都写了“月”,请分别说说两篇文章中“月”所营造的氛围有何不同,并结合文章
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叩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季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枝尊,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唐先生目:“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总是要静。”
余②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③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内
心清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持久,即所谓缉熙④也。若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
⑤矣!
(节选自《曾国藩全集•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密:周密,深入。②余:我。③盖:就。④缉熙:光明,指希望。⑤小人:自己
鄙视自己的人。
5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送的一项是()
A.“明志”中的“明”,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明确”。
B.“险躁”中的“躁”,以成语“心浮气躁”来印证,可解释为“浮躁”。
C.“遂成植军”中的“枯落”,运用联想法,此处的意思应是“花朵凋谢、衰残”。
D.“省身也不密”中的“省”,通过勾连“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可理解为“反省”。
6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若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
6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点,接下来从正
反两方面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B.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
个“躁”字,对比鲜明。
C.乙文的“病”,作者认为是“好动不好静”,而唐先生的话就是他的治“病”良方。
D.甲文认为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乙文唐先生说“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
明”表明,“静”是省心明理的基础。
62.甲文是蜀汉忠臣诸葛亮对儿子语重心长的告诫和劝勉,乙文是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自
我反省和警戒,请找出两文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和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千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归田录》)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
喻皓①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
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②相联如肤窗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众服为确论,皆服其技精。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①喻皓:人名;②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③脏箧:打开的箱子。
6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微颔之(然而)B.乃以瓦布之(于是,就)
C.众服为硬迨(正确的言论)D.尔安敢号吾射(轻视)
64.对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B.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C.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D.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65.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说明技艺专长,也在熟能生巧的道理,不需骄傲
自满。
B.对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却显示不屑的样子,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在陈尧咨
射箭技术不精。
C.乙文中“笑”,体现喻皓对匠师无能的嘲笑,从侧面突出了喻皓修建本领的高超。
D.两篇文章都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描写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
反衬人物形象。
6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67.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2)臣之妻私臣私:
68.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翻译:O
(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翻译:o
69.“道”往往指做事或处世的正确方法。我们可以从这两篇文言文中获取诸多有益之“道”,
请各写出一点来。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目:“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苓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①“诸人莫有言者。车骑
②答目:“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世说新语・言语》
【丙】谢遏③年少时,好着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港之,西不欲伤其意。乃请.与赌,
得即烧之。
——《世说新语•假遹》
【注释】①此句大意为:孩子们的事同长辈有什么关系?长辈们为什么一定要使他们成为美
好的呢?②车骑:车骑将军,这里指谢玄,谢安之侄。③谢遏:谢玄,小字遏。④谪:设计。
70.下列对三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思螂的一项是()
A.甲文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若”是“如,像”的意思,和“逝者如斯夫”(《〈论语〉十
二章》)中的“如''意思相同。
B.根据勾连成语的方法,丙文中“太傅患之”中的“患”和“患得患失”中的“患”意思相同。
C.“著”有“显明”“附着”“佩戴,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丙文中“好著紫罗香囊”中的“著”
是“佩戴”的意思。
D.丙文“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中“而”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十二章》)中的“而“意思不相同。
71.把甲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72.再读甲文《咏雪》,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73.综合上面三个文段,请你探究一下魏晋时期世族家庭教育有何特点。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学。”(《为政》)
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选自《论语十二章》)
7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励②复③殆
7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6.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志”,请结合“匹夫不可夺
志也”“非志无以成学”两句,谈谈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参考答案
1.违背同“横”,梗塞、不顺已经谨慎、慎重2.草昧之初/与群
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3.(1)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
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2)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引发祸乱。4.孟子和唐太宗都认
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5.兴起,指被任用同“横”,梗塞、不顺多次推辞,谢绝6.(1)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7.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8.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甲]文中居安思危的意识,他知道接受肥沃的土地一
定会遭兵家争夺,没有办法长期占有,而寝之丘是一块“不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
这样的土地能够长期占有,所以在将死之时告诫儿子只能接受“不利”的土地。
9.点头打发回头看10.(1)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
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2)听说这只老虎距离县城不到五里,我们先去捕杀它,回来再吃饭也不迟。11.示
例:李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态度让陈尧咨觉得他轻视自己的射技,
从而引发了冲突。12.示例:从卖油翁那里,我学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以及做人要谦
虚的品质;从唐氏老翁那里,我学到了面对困难要勇敢无畏,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13.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睡觉筑巢停止14.D15.①禽兽的
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②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16.聪明有智慧(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有同情心、团结(悲鸣不已。顷
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知恩图报(文中有“群鹤喧舞,若庆且谢也。”),扶危济困。
17.C18.A19.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20.(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
(2)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21.两文都展现了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22.B23.A24.A25.C
26.B27.A28.(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2)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29.甲
文中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狡诈愚蠢,乙文中主要表现了狼母爱的伟大。(意近即可)
30.B31.A32.(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电煮茶炉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大健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交易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策略
- 2025年环保汽车拆解行业市场拓展与竞争策略报告
- 2025年数字音乐市场政策环境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文化与娱乐产业新前景
- 2025年钢铁行业绿色生产与能源结构优化分析
- 家电维修技师定期培训与劳务合同
- 国际企业中国供应链总监职位任用协议书
- 服装鞋帽品牌代理合作协议(含新品上市支持)
- 装修尾期家居配饰安装追加合同
- 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
- 【课件】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家长会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统一考试真题
- DBJ51∕T 153-2020 四川省附着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游泳池设备操作培训课件
- 城轨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评价研究
- (完整版)羊水栓塞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ZYWL-4000型履带式钻机
- (高清版)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_T 470-2019
- 脑梗死标准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模板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