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同步课时分层训练(人教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课时练习)”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没有颜色,没有气
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二氧化碳的
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
2.(2021•全国•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B.蜡烛燃烧C.矿石粉碎D.铁铸成锅
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酱油、食盐是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你能一眼就将它们区分开
来,你的依据是
A.用途不同B.味道不同C.状态不同D.密度不同
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制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下列有关古
代文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属于化学工艺
B.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
C.春秋战国就会冷铁炼钢
D.西汉时期就会湿法冶金
5.(2019•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本次化学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可燃
C.易撕碎
I).不溶于水
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一氧化二氮(N?0)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下列信息
中,描述了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二氮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
B.一氧化二氮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C.一氧化二氮的熔点是-90.8℃
D.一氧化二氮的沸点是-88.5℃
7.(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B.用粮食酿醋C.钢材做高压锅D.氢气用作燃料
8.(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
第1页共15页
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变化提供能量的
是
A.用天然气做饭B.水泵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I).风力发电
1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一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该变化是
A.铜钱生锈B.木材燃烧C.稀饭烧糊D.冰山融化
12.(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铜片表面呈黄色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
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D.铜的密度为8.9g/cm3
1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变化无处不在。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测体温B.戴口罩C.酒精消毒D.扫健康码
1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凿壁偷光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
15.(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白糖和面粉一观察颜色B.白醋和白酒一闻气味
C.铁丝和铜丝一观察颜色D.玻璃和塑料一灼烧
1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17.(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
是
A.酒精挥发B.食盐溶解C,铁生锈D.灯泡发光
18.(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熔点、沸点I).酸碱性
1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
C.熔点、沸点D.氧化性、可燃性
20.(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纯净的铁:①是银白色;②密度为7.86g/cm\③熔点为1535C;
④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上述说法中,你认为属于描述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第2页共15页
A.®@B.①②③C.①③④I).®@®®
22.(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
质的一组是
A.菜刀生锈,食物腐败B.湿衣服晾干,糯米能酿成米酒
C.酒精挥发,海水晒盐D.煤气中毒,铁制铁锅
2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水结冰B.白磷易自燃
C.炸药爆炸D.酒精易挥发
2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
“新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B.与变化前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
C.反应之前不存在的物质
I).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不同的物质
25.(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石蜡熔化C.冰雪融化D.高粱酿酒
2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7.(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红旅渠是2()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从太行山腰修建的
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修渠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烧火做饭B.炸药爆破C.烧制石灰D.开凿岩石
28.(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暗藏化学知识。下列古诗词中蕴含化学变化
的是
A.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冶炼钢铁
I).打造金饰
第3页共15页
D.刺绣制衣
36.(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A.酒精发酵,干冰升华
B.钢铁生锈,金刚石变石墨
C.冰雪融化,分离液态空气法
I).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37.(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统习)下列物质的用途,土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干冰用手制造舞台烟雾
C.氧气(0J用于供给呼吸
D.金属铝用做白炽灯灯丝
38.(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可作为燃料
B.用金属铜(Cu)做导线
C.用澄清石灰水[Ca(0H)2]检验二氧化碳(C02)
I).氧气(。2)用于医疗急救
3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百炼成钢”一一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一一包含了化学变化
C.“千锤万凿出深山”一一包含了物理变化
D.“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包含了化学变化,又包含了物理变化
40.(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C.汽油燃烧I).铁拉成丝
第5页共15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由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
物理性质,选项A正确。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水分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
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铁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酱油、食盐是最常用的口常生活用品,酱油是液体,食盐是固体,一眼就将它们区分开来,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主要与
物理学有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此选项正确;
C、春秋战国就会冶铁炼钢,此选项正确;
D、西汉时期就会湿法冶金,此选项正确。
故选Ao
第1页共15页
5.B
【解析】
【详解】
A、白色,是纸张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A错误;
B、可燃,需要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B正确;
C、易撕碎,纸张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C
错误;
D、不溶于水,是纸张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山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D偌
误;
故选:Bo
6.A
【解析】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
性、腐蚀性等。
【详解】
A、一氧化二氮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此选
项符合题意;
B、一氧化二氮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
尽;
C、一氧化二氮的熔点-90.8℃,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I)、一氧化二氮的沸点是-88.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C
【解析】
【详解】
A、氧气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了化学性质;
B、用粮食酿醋,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了化学性质;
C、钢材做高压锅,是因为钢材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D、氢气用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8.D
【解析】
第2页共15页
【详解】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描述的是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o
9.C
10.A
11.D
12.B
13.C
【解析】
【详解】
A、测体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
尽;
B、戴口罩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扫健康码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火烧赤壁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凿壁偷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司马光砸缸,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丁•物理变化;
I)、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o
15.A
【解析】
【详解】
A、白糖和面粉都是白色粉末,颜色不能区分,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白醋和白酒的气味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铁丝是银白色的金属,而铜丝是红色的金属,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玻璃和塑料灼烧,玻璃融化,塑料燃烧且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可以区分,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第3页共15页
故选:Ao
16.C
【解析】
【详解】
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升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选项A错误;
B、爆炸不都是化学变化,例如锅炉爆炸,由气体膨胀引起的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
项B错误;
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选项C正确;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Co
17.C
【解析】
【详解】
A.酒精挥发过程,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盐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生锈过程,铁表面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选项Co
故选:Co
18.D
【解析】
【详解】
物质的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
质,而物质的酸碱性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够表现出来,属丁•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D。
19.D
【解析】
【详解】
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氧化性、
可燃性,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20.C
【解析】
第4页共15页
【详解】
A、植物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春风吹又生是植物的生长,也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
错误;
B、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
C、铁杵磨成针只是铁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正确;
D、爆竹的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Co
21.B
【解析】
【详解】
①呈银白色属于物质的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①符合题意;
②密度是7.86g/cnf属于物质的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符合题意;
③熔点是1535°C属于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③符合题意;
④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B
【解析】
【详解】
A、菜刀生锈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腐败的过程,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晾干,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糯米能酿成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
性质,选项B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哂盐,有晶体析出,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煤气中毒属于化学变化,铁制铁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3.B
【解析】
【详解】
A、水结冰由液态变化呈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
B、白磷易自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B正确;
C、炸药爆炸,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错误;
D、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D错误。
故填:Bo
24.C
第5页共15页
【解析】
【详解】
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是与原物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反应之前不存在的物质,故选:C。
25.D
【解析】
【详解】
A、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有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冰雪融化是水的三态变化,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高粱酿酒的过程中有生成新物质酒精,属丁•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6.C
【解析】
【详解】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7.D
【解析】
【详解】
A、烧火做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B、炸药爆破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烧制石灰过程中新物质二氧化碳等产生,属了化学变化;
I)、开凿岩石过程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8.D
【解析】
【详解】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上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取;
第6页共15页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乂生,有新物质生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9.B
【解析】
【详解】
A、冰雪融化,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治炼钢铁,有铁和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风力发电,只有能量形式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打造金饰,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30.D
【解析】
【详解】
A、不锈钢是指含有铭、银、钵等金属,具有抗自然腐蚀和酸碱腐蚀的合金钢,属于铁的合金,故选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B、钢轨因在钢中加入钵等合金元素,其机械性能明显得到改善,耐磨性、耐疲劳性、抗剥离性及其他综
合使用性能均有较大提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涂油和上帽都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与钢轨反应,防止钢物生锈,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符合题
意,
故选:Do
3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酒精挥发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车胎爆炸是由于里面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压力过大造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亿,故错
误;
C.煤的干储生成了煤焦油、焦炉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石油分饰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o
32.B
【解析】
【详解】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是利丘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
第7页共15页
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然气填充探空气球即利用了筑气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又利用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故选
项正确: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无毒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给糖浆脱色,是利庄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
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
33.A
【解析】
【详解】
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故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发光发热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钢铁生锈、食物腐烂、人的呼吸等均不需要加热即可发
生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错误。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亿;反之,
则是物理变化。
34.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泪”指的是高温下始烛融化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
化,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
为紧密的。
35.A
【解析】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
成,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酿酒造醋,酒和醋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制作桌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班组长胜任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带状疱疹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技巧
- 3-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 青春期功血科普
- 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0人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护士考编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复审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生儿护理分析题库及答案
-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五章习题和答案
- 2025年工会法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综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题(含答案)
- 印刷oled el概述培训课程
- 设施农用地管理课件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非煤矿山露天开采讲解学习课件
- 国际物流培训课件
- 售后维修服务单模板
- 广东省惠州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地址信息
- 商业发票 国际贸易商业发票模板
- 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解剖重建临床分析课件
- 无人机科技未来模板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