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八月

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由整。4n樗定义网格后自动调整右缩进.行距:固定

第一节规划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带格式的:R畛固定值23啮

第二节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韦签。2

笫三节规划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4

笫四节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4

第二章规划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潸勰:定义网格后自动调整右缩进,行跑:固定

笫一节土地利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6带格吟行距:固定值23磅

笫二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7

笫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8

笫三章区域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目标.........错误!未定义书:乳*寓蟹鸵定义网格后自动调整右领L行距:固定

笫一节区域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害。4。带格式的:行和:固定值23%-----------------------------------

笫二节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错误!未定义书苍。较

笫三节土地利用主要目标...................错误!未定义书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错误!未定义书里。[鹏手皆定义网格后自动调整右缩进,行距:固定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小。一带格式的用型固定值23磅

笫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谆

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错误!未定义书接。”修产网格后自动调整右缩进’行距:固定

笫一节土地利用重点地区...................错误!未定义书其。及带格式的二行距」可定值23跻

笫二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错误!未定义书苍。26

笫三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错误!未定义书卷。30

第四节县级土地利用调控...................错误!未定义书苍。34

第六章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错误!未定义书:缸洪1臂贮义网格后自动调整右缩进,行距:固定

笫一节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错误!未定义书机非带格式的:金虹固定值23%・

第二节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落实占补平衡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38

笫三节加强与相关规划协调..................错误!未定义书益。39

第四节建设现代标准农田...................错误!未定义书写。39

第五节储备耕地后备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39

第六节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40

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错误!未定义书签。必

笫一节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加强用地布局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珏

笫二节盘活存量土地........................错误!未定义书签。方

笫三节优化配置城乡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倏

第四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43

笫五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44

笫八章土地生态保护与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48

第一节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杰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48

第二节加强生态控制带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49

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错误!未定义书签。49

笫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以■

第一节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和城区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舁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院

笫三节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53

笫四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57

第五节中心城区土地生态环境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59

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60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60

笫二节重点建设项目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68

笫一节完善土地规划管理的政策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68

笫二节建立规划实施的行政监控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69

第三节建立规划实施管理的技术约束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70

第四节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错误!朱定义书冬。74-

附表1省下达湛江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错误!未定义书缸73

附表2湛江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错误!未定义书四。74

附表3湛江市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错误!未定义书窘。一

附表4湛江市建设用地指标表..............错误!未定义书窗。76

面积:公顷,平方米........................错误!未定义书卷。76

附表5湛江市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指标表...错误!未定义书中。77

附表6湛江市2006-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错误!未定义书签。78

附表7湛江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存

附表8湛江市基本农田调整表..............错误!未定义书苍。80

附表9湛江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表..........错误!未定义书容。阱

附表10规划期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名—101

附表11湛江市自然保护区名录............错误!未定义书型。钝2

附表12湛江市重点生杰呆护与建设重点区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却3

黯表13港江市拟占用预曾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清单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钝4

笫•一章总则...................................................

2、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

3、湛江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年)

4、湛江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

5、湛江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年)

6、湛江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布图(2006—2020年)

7、港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8、港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本规划图(2010—2020年)

前言〔带格式的:居中

湛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0°07'〜21°57;东经

109°411〜110°58,之间,东、南、西三面环海°行政区域包括雷州

市、廉江市、吴川市三个县级市,徐闻县、遂溪县两个县和赤坎区、

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四个县级区,以及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华侨管理区,共辖88个建制镇(不含街道办)。2005年末全市总人匚

718.0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1.8%,土地总面积13225.44平方公里,

为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

乳策,实施湛江”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协

调新时期市域各地区、各部门为用地需求,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湛江市

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广东省土地利用是

体规划条例》,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编工作的要求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冰

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C—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切实保护耕地为主线,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

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手段,机

据社会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和《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年)》的要求,确定湛江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目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上

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区域调控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整治与重意

建设项目安排、土地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合理规划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护

施.对县(市、区)土地利用规划作调控和指导。

《规划》未对规划区内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情况进行了解,在

规划实施时,应加强调查研究,尽量避免或减少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第一章总则

笫一节规划目的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

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

法规;

2、将《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湛江

市的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进行细化和空间落实;

3、科学地确定湛江市域土地利用战略,协调区域土地利用,统

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水平,保障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

4、加强政府对土地管理的宏观调控,使土地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和有效,确保土地有序利用。

第二节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俣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俣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俣持法实施条例》;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2009)。

43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尸发(2009)5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79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

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I023-2010)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0-2009)

《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

《关于有效保障用地支持重点项目和绿道网建设的通知》(粤F

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送审稿);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09—2020年)》(送审稿);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湛江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年)》;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与本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划。

第三节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广东省湛江市辖区,包括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三

个县级市,徐闻县、遂溪县两个县,赤坎区、霞山区、坡关区、麻章

区四个县级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及华侨管理区,2005年全市

土地总面积公顷,规划通过填海造陆增加土地2919公顷,即规划期

沫土地总面积为公顷。

第匹节规划期限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规划

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按土地规划用途分类进行基娄:

转换,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情况详见附表2。

(一)农用地

全市农用地面积9819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25%。在农用比

中,耕地472977公顷,占农用地,18.17%;园地131895公顷,占农月

地13.43%;林地305656公顷,占农用地31.13%;牧草地306公顷,

占农用地003%;其他农用地71117公顷,占农用地7.24机

(二)建设用地

全市建设用地面积170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91讥在建在

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她120187公顷,占建设用地7040%,其中城铝

X■矿用地29239公顷,占续设用地17.13与:交通水利用地32366公顷

占建设用地18.96机其他建设用地18178公顷,占建设用地1065%,

(三)其他土地

全市其他土地面积1698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84$。其他土

地中,水域面积128330公顷,占其他土地75.55%,自然保留地4153?

公顷,占其他土地24.45%。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建设用地增加速度加快,但总量规模小

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170731公顷)比1996年净增14432

公顷,平均每年增加1604公顷。建设用地总量已突破上轮规划至2010

年的控制指标(1524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也从1996年的

11.86%上升到12.91舟,但总量规模仍小。

2、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建设用地比重过大

2005年湛江市城镇化水平仅41.8%,大量人口住在农村。全市

农村居民点用地909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88%,占建设用地

53.27乐占城乡建设用地75.67%。

3、重视交通设施速设,满足交通干线建设用地需求

湛江市建设用地优先投入基础设施,已拥有海运、铁路、公路、

航空、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网,铁路有黎湛线、三茂线和粤海线,G207、

G325贯穿全境,广湛公路茂名至湛江段、同三国道主干线粤境公路

湛江至徐闻段、渝湛公路三条高速公路在此汇集,湛江港是全国十大

港口之一,湛江市已成为我国区域性交通枢纽。

4、农业地位重要,农用地比例大

湛江市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三高”(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和广东省

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74.25%,

人均农用地0.14公顷,人均耕地0.07公顷,高于全省的平均数。

5、强化生态市建设,保障生态用地

湛江市强化生态型海湾城市建设,初步建成以沿海防护林体系、

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体

系;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420%,生态公益林面积已近5.65万

公顷。湛江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7%,居全国重

点城市第四位。

第二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迟缓,影响了农用地效益的提高

农用地存在水田少(仅占耕地41.62%)、”名、优、特”产品月

地少,单一林种用地多(棱树约占75%)等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式

设滞后,农业生产规模化、基地化发展迟缓.农用地效益较低。

2、城市赛设土地利用布局较分散

湛江中心城区零星分散建设较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建系

布局失调。作为粤西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城区规模尚小;原湛江经

济技术开发区在规划上属于城市中心,但其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3

展功能布局相矛盾,建设布局聚集程度不高。

3、城乡建设不协调

湛江中心城区对市域城镇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市域城镇化

平均水平低,城镇建设水平知档次普遍较低,建制镇以下居民点球

设还处于落后状态。

4、部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空心现象较多,2005年人均用地217.6平方

米,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村镇人均建设用地第V级(最高150平方

米)用地指标;个别工矿用地存在闲置现象;全市平均每公顷建考

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仅3043万元,仅为珠三角平均水平的

16.4机

第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1、国际及珠三角产业转移

广东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域,湛江市若能抓住此契机,将

超越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经历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实现部

分产业跨越式发展。目前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及企业向外扩

张,湛江市可借助本身综合优势条件,直接接受其产业辐射。接纳国

际及珠三角产业转移,将促进湛江市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土地利用

效率的提高。

2、广东省加大了对粤西地区的扶持力度

广东省政府十分重视粤西地区的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粤西地

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湛江发挥大西南进出海主通道作用,

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生态型海

湾城市、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湛江市将成为粤

西地区土地开发的重点区域。

3、湛江市大力提升区域实力

湛江市将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临港石化、能源、铜铁、

造纸、机械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传统工业;利用区位和生态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通过加快发展,提升湛江市在全国、

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地位,促进市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效率的提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1、耕地保护压力大

湛江市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可通过开发整理实现耕地占补斗

衡,但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导致耕地减少将不可避免,作为广东省用

地保护的重点地区,耕地保护压力大,必须少占耕地和多噌耕地。

2、土地需求旺盛

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湛江市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且以劳动密集西

和重化产业为主,一批重大项目需投入较多建设用地。据预测,全市

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超过25000公顷,但广东省下达给泄

江市同期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83100公顷,仅比2005年增加12361)

公顷,建设用地的安排十分困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现吊

建设用地的整理,在“存量”中要“增量”,将是解决湛江市土地伙

需矛盾的的重要途径。

3、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迫切

今后十几年是湛江市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建设用把

增加必然挤占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和其他土地。要在发展的同时佚

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并减少农业污染

和工业、城慎废弃物排放。

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目标

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一、经济社会战略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

湛江市地理位置特殊,大于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

粤港澳特别合作区、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南经济特区等多个区域经济

发展的结合点,这些区域经济崛起以及自身优势条件的发挥,必将推

动湛江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湛江市发展战略: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工业立方、港口兴

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在重化工业、南方大港、交通枢纽、商旅

中心、生杰环境等五个方面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围绕钢铁基地发展

上下游配套产业,围绕中科炼化项目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利用深水

大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利用海洋资源和农业资源发展农海产品开

发深加工产业,利用独特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生态

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全面提升湛江市经济实力和区域地位。

湛江市发展定位: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新兴港口工

业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环北部湾重要城市和粤西地区中心城市、

广东省热带特色农业基地,与茂名共食湛茂都市区,共同承担省域副

中心城市职能。

(二)经济发展目标

推动“深水良港-重化工业-现代物流-海湾城市”四位一体协同

发展。加快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化

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港口交通引领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引领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引领城镇建设”为路径

优化城乡建设布局。

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95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

人均生产总值18400元,产业结构调整为20:44:36。

至2020年,打造具有强大区域竞争力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

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和农业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50亿元,年均增长13.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800元;产业结构调整为8:47:45;高新科技产

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40%以上。

(三)城镇化目标

切实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建设中心城市,强化带动辐射作

用:加快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中心镇,积极发展小城镇,重点打

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建设,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各县(市)中心

城镇为骨干、小城镇为依托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规划至201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762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47$

城镇人口358万人;202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884万人左右,城镇化

水平65虬城镇人口575万人。

二.土地利用战略

规划期内,既要为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用地供

障,又要确保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83100公顷,因此,必须从根本

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做到严格定制总量、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着力形成以俣护耕地为

前提,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基础,以政策激励约束为导向,以评价、

监管、考核为保障,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一整套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

地制度体系。

第二节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土地利用指导思想

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F土地和切实保突耕地”的基本国策

为主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基本农田与

耕地;实行“集约利用、规模经营”的用地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为落实湛江市区域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

局,形成“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的建设用地开发模式,

并实施严格的土地利用区域调控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二、土地利用基本原则

1、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

严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总,本要求,坚

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

方向转变。严格贯彻国家“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集约高

效”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挖掘低效用地,高效盘活存量土地。

2、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原则

坚持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城市

建设、经济发展与农用地保护的关系,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

强化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

质量和生态全面管理保护转变。

3、坚持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原则

统筹市域发展,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

区,制定有效、适宜的控制指导措施,强化土地利用区域调控与建设

用地空间管制。

4、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按照土地适宜性和生态规律,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彳

局,充分、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根据生态环境要求规定各类月

地的利用方式和强度,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着力保护森林、泞

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推进绿化隔离带、森林公园、生态腐

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建设;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对建设用地进行合

理布局。

第三节土地利用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落实《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基才.

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各项约束性指标;以土地供给弓

导需求,通过强化集约与节约用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合

理安排县(市、区)各项用地:在强化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重点依托沿325里

道、207国道二条城镇发展轴和东部沿海产业带、中部产业带、北部

产业带三条产业发展带构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

设,优先布局基础性生态用地。

二、用地规划目标

(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469115公顷和471765

公顷以上。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415694公顷以上。

(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建设用地总规模:全市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

制在175000公顷和183100公顷以内。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全市2010年和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

别控制在122700公顷和126700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

制在31700公顷和37300公顷以内,部分通过围填海形成。

(三)新增新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控制目标

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2400公顷以内,其中

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0327公顷和5685公顷以内;其

中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4338公顷以内,建设占用

农用地和耕地规模则分别控制在3538公顷和1905公顷以内。

(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目标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进行补充。2006—

2020年整理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5685公顷。

(五)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2020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控制在113平方米以内,

地均GDP达259万元/公顷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达230万元/公顷二

上。

(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全市生态用地比例2010年不低于13%、2020年不低于15%,

2010年,全市城镇绿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

13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中心城区达85%),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2020年,城镇绿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

共绿地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目

心城区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机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2010年全市农用地982830公顷,2020年为989088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74.62%,比基期年增加7137公顷。

(一)耕地

2010年全市耕地471681公顷,2020年为471765公顷,占农用

地47.70%,比基期年减少12:2公顷。耕地主要布局于雷州市、廉江

市、徐闻县和遂溪县等4县(市)的平原地带,占全市耕地面积85%

以上,今后重点建设现代标准农田,发展规模化生产。

划定基本农田面积430244公顷,较上级规划下达指标(415694

公顷)多14550公顷,占上级下达指标的3.50机

(二)园地

2010年全市园地128388公顷,2020年为125877公顷,占农用

地12.73%,比基期年减少60:8公顷。园地以热带作物(水果、橡胶

等)园为主,主要连片集中分布于雷州市、廉江市、徐闻县等3县(市)。

规划期园地面积臧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占用。

(三)林地

2010年全市林地306716公顷,2020年为308805公顷,占农用

地31.22%,比基期年增加3149公顷。林地主要布局于雷州市、廉江

市、吴川市、遂溪县的丘陵台地区,是湛江市主要的自然俣护区、森

林公园和风景区所在;发展重点是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扩大生态公

益林面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逐步改善因树种单一造成的脆弱森机

生态系统,在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牧草地

全市牧草地2010年为246公顷,2020年为156公顷,比基期基

减少150公顷;分散布局于坡头区、麻章区、遂溪县的低坡地和沿渔

滩地。

(五)其他农用地

全市其他农用地2010年为75799公顷,2020年为82485公顷,

占农用地8.34%,比基期年增加11368公顷,新增用地主要用于发展

养殖业和完善农村道路及农田水利等农业设施。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规划期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将有一定规机

的增加,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基础设施与城镇用地,控制独立建设

和农村建设用地。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175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13.23%,比基期年增加4269公顷;2020年为183100公顷,占土景

总面积13.81%,比基期年增加12369公顷。

(一)城乡赛设用地

201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122700公顷,2020年为126700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69.20%,比基期年增加6513公顷。

1、城镇工矿用地

全市城镇工矿用地2010年为31700公顷,2020年预期为3730)

公顷,比基期年增加8061公顷。2010年和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城镇工矿用地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

城镇体系规划等布局,优先使用存量土地,集约利用,目标是形成城

区紧凑、乡镇集聚、工矿企业规模化的土地利用格局。

2、农村居民点用地

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2010年为91000公顷,2020年为89400公

顷,占建设用地面积48.83%,比基期年减少1548公顷;加强对农村

居民点用地的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村庄环境。

(二)交通水利用地

全市交通运输用地2010年为10365公顷,2020年为15699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8.57%,比基期年增加8890公顷,增加用地主要满足

105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用地,

全市水利设施用地2010年为25471公顷,2020年为25342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13.89%,比基期年减少215公顷,用地减少原因是部

分用地并入了城镇。

(三)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全市其他建设用地2010年为16464公顷,2020年用地为

1535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39%,比基期年减少2819公顷,减少

原因是较大部分原用地并入了城镇或被新的建设占用。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010年其他土地164714公顷,2020年其他土地153275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11.57%,比基期年减少16587公顷,减少面积以农月

为主。

(一)水域

全市水域面积2010年为130348公顷,2020年为131694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85.92%,比基期年增加3364公顷。

(二)自然保留地

全市自然保留地2010年为34366公顷,2020年为21581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14.08%,比基期年减少19951公顷。自然保留地名

规划期减幅达48.04%,主要是农业开发利用,其中规划开发为新批

2140公顷。

各类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详见附表2。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为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根据不同地区的城镇建设水平、自然姿

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差异,在优先布设基础怛

生态屏障用地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以

满足各区域不同的用地要求。

一、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1、国土生态屏障功能区

湛江市市域基础性生杰用地由丘陵生态功能区、沿海生态功能

区、农业生产性生态功能区三个主要生态功能区构成。

(1)丘陵生态功能区

丘陵生态功能区地貌以丘陵为主,面积约250000公顷。分北部

(廉江市域为核心)和中南部(雷州市域为核心)两个核心区,是湛

江市的“陆肺”和主要生态屏障。2020年雷州市、廉江市两市林地

面积分别为97570公顷和86662公顷,分别占全市林地面枳31.60%

和28.06%。

(2)沿海生态功能区

沿海生态功能区分布于整个雷州半岛的滨海地带,面积约160000

公顷。其生态功能以红树林、防风林等生态公益林以及天然湿地、滩

涂、沼泽等生杰敏感地带构成,严格限制自然保留地、蓄滞洪区、风

暴潮风险区的土地活动。本区土地利用以建设生态防护林为主,规划

安排沿海生态防护林地和滨海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用地60000公顷,其

中红树林湿地保护区25000公顷。

(3)农业生产性生态功能区

农业生产性生态功能区是面积最大、生态敏感度高,广布于市域

平原地带,包括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河流水域等,面积约835800公顷。

本区规划基本农田430244公顷、一般农用地和林地共约327500公顷。

2、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安排

按照保障区域生态过程运续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要求,控制和

引导好三大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完整构建由基本农田、山

体、湿地、水系、海岸带构成的市域生态网络。将生态网络建设与自

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际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

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至2020年市域基础性生态用地面积达公

顷。

二、优先安排基本农田

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仝在

土地利用布局中优先安排基本农田430244公顷,比上级下达指标

(415694公顷)多预留3.50%(14550公顷)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

具体确定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土地质量较好、水利

条件好、耕作效益高的耕地均优先划作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主要安排

于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徐闻县和遂溪县等传统农业生产重点妃

区。根据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赤坎区、霞山区的基本农日

均予以调出。

三、协调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衔接互补、集约高效的要求,加

强用地布局引导,优化用地结构配置,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对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湛江市规划期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和

环保等,部分为满足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性项目,的

分为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政策性项目。

为了加强与珠三角和我国西南地区交通系统的衔接,加强重点发

展地区与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的联系,规划形成以湛江市区

为核心,以五条对外放射状交通走廊和两个环路交通走廊为骨架、乡

条纵横交错的区域性主干道为网络的交通体系;重点落实用地的交道

项目有湛江机场迁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茂湛铁路、合湛铁路、济

江东海岛铁路、汕湛公路湛江段、同三国道主干线粤境湛江至徐闻段、

湛江至玉林公路源水至石角段、境内国道改造等。

水利设施用地以海防堤围加固、江河整治、灌区及涝区改造、饮

水扩容工程等水利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实际要求布设;以防患、兴水治

旱为中心,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和城乡,共水体系。

能源、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用地主要满足新建电厂、油气储备

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及城乡电网工程、污水处理厂用地需求,主要布

局于中心城区一东海岛滨海地带。

四、优化城镇工矿用地

(一)城镇发展轴

1、沿325国道发展轴

为吴川市区一黄坡镇一龙头镇一坡头区一中心城区一遂溪县城

一安铺镇一青平镇一高桥镇沿线区域,作为市域城镇发展轴线和城镇

聚集带,未来的湛江都市区沿此轴线展开布局,逐步发展为都市区,

成为湛茂都币圈的重要蛆成部分。规划期本区域的城镇建设用地将给

予重点供给。

2、207国道一黎湛铁路发展轴

为廉江市河唇镇一廉江市区一遂溪县城一城月镇一雷州市区一

徐闻县城一海安镇沿线区域,是湛江市域纵贯南北的城镇发展轴,未

来国道、铁路、高速公路将为这条发展轴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最

终形成城镇密集带。

(二)产业聚集带

1、东部沿海产业带

为吴川市沿海一中心城区一麻章区太平镇一雷州市沿爱区域,是

最主要的产业尤其是工商业与旅游业聚集区,也是广东省沿海产业率

的组成部分。规划重点建设市区广东湛江临港工业园区、广东湛江为:

海岛经济开发区、广州(湛小)产业转移工业园、麻章经济开发区.

吴川经济开发区与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整合吉兆湾,

吴阳金海岸、南三岛、东海岛、硝洲岛等旅游区的发展建没。

2、中部产业带

为207国道一黎湛铁路沿线区域,是广东省西部南北向的产业发

展带,包括雷州市区、廉江市区、徐闻县城和遂溪县城的工商业发用

区,主要商贸中心城镇为雷州市龙门镇与遂溪县城月镇,井布局了雷

州半岛主要的生杰旅游区。

3、北部产业带

为吴川市浅水镇一塘缀镇一廉江市良洞镇一廉江市区一石岭钵

一青平镇沿线区域,为北部丘陵山区,除廉江市产业发展区外,有浊

水镇、塘缀镇、石岭镇、雅塘镇等重点工业城镇或区域商业中心,拿

点发展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

(三)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优化

城镇工矿用地安排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城镇体系空长

发展规划相协调。布局于东海岛的中科炼化及配套项目和湛江钢铁基

地及配套项目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绐予倾斜,为试验

区的发展和港湾南岸组团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按照大城市组团式发屁

的要求,对港湾西岸组团(分霞山一赤坎片区、麻章组团、临港工业

基地)和港湾东岸组团(坡头组团)合理安排新增城镇工矿用地,其

中赤坎区219公顷、霞山区315公顷、坡头区1390公顷、麻章区1678

公顷,中心城区的四个区共新增城镇工矿用地3602公顷。严格控制

各县(市)新增城镇工矿用地。

五、拓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

充分发挥农用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隔离功能,拓

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统筹协调城乡建设用地与基础设施建设、生

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的空间关系,引导人口合理聚集,形成环境优

美的村镇用地布局。大力整合农村居民点布局,加强整理改造及拆村

并点,协调好农业生产用地与城镇工矿用地的布局,防止城镇建设无

序蔓延。使耕地保护、生态奏设和构建城乡宜居环境三者有机统一。

加强现有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

宜地集中发展: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培育”的要求,以建设生态型

人居环境为目标,引导林地向重点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森

林公园、滨海和江河源头等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集中

发展,充分利用宜林地造林。

六、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

湛江市农业生产性和生态用地布局的地域差异显著,园地主要布

局于缓坡台地区,林地主要布局于丘陵台地和滨海地带,耕地和水产

养殖用地主要布局于平原区,这些农业生产性用地具有显著的特色农

业景观特征,如徐闻县的菠萝、剑麻,廉江市的水果生产基地,规划

期进一步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合理引导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统

展,推进城乡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建设用地集中、有序布局;限制2

河流、铁路、公路等沿线的开发建设,建设生态廊道,提升轴线景观,

充分利用自然、人文等景观风貌,构建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山水园机

田绿色景观风貌。

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点地区

土地利用根据自然地理特点、用地现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布局。建设用地主要布局于全市重点发展地区即中心城区一东海岛地

区,以及规划建设的6个副中心;农业用地主要安排于传猊农业区,

集中布局于内陆平原山谷盆地、沿海台地;滨海地带除局部地段适度

发展滨海旅游业和临海产业外,主要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用地安排。

第二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是土地利用地区差异、地域开发意图及功能定

位区别的体现,是确定湛江市各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定位、主导方向的

主要依据。按照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要求,根据对湛江市土地利用条

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产业布局和国土开

发格局、土地利用问题相似性及地区发展战略的分析和研究,将湛江

市划分为四类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一、南部热带农业发展区

本区位于湛江市南部,包括徐闻县和雷州市,土地面积566147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81%,是湛江市主要的粮食、热带作

物、林业、养殖业基地;已形成热带水果、蔬菜、甘蔗、冬春玉米、

蚕桑和速生丰产林等种植业商品基地。

本区土地利用方向上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要,

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加强农用地和农业生态课护措施,

提升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在

热带精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建诲

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经济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力i

工示范基地,实现湛江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过度。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21147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6921

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6859公顷,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0960公

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4005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7235公

顷。

二、中部优化发展区

本区位于湛江市中部,包括霞山区、赤坎区、麻章区、坡头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东海岛)、遂溪县、国营湖光农场等,土地面积

38631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21%,是全市政治、经济、文

化和科技中心。本区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产业、休闲腹隹.

旅游和商贸物流等城市服务业为经济发展主体;现有国家级经济开发

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三个;中科炼化项目、宝钢广

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在东海岛已全面展开建设;规划建设的东海岛疏

港铁路和在建的疏港公路将把中心城区和东海岛连为一体。

本区在土地利用方向上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盘活存量建设月

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主,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基区农田,本

着因地制宜、分段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优化各业用地配置,合琰

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不断优化产业用地结构;重点发展钢佚、石化、

造纸、能源及其下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产业,适度拓展旅游D

和物流业,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

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3490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4326

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331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1050公

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5059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22535公

顷。

三、北部生态保护发展区

本区位于湛江市北部,指廉江市,土地面积283989公顷,占全

市土地总面积的21.47%;本区地势南低北高,北部以丘陵为主、中

部为低丘、台地,南部则以台地及海积平原为主,地类多样,资源丰

富,生态条件好。基本形成了红橙、香蕉、龙眼、荔枝、红杨桃、茶

叶、速生林和罗非鱼、对虾、生猪、北京鸭、广海鸡等产业化基地,

一品木业、安泰生物、佳鸿水产、茗皇茶、梅占茶等一批集约型农产

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卷烟、建材、食品、机械制造、印刷、

皮革、服装、工艺品、高岭土精选、纺织、家电、陶瓷等为地方特色

的工业体系。

本区土地利用方向以发展林业和优质水果为基础,加强耕地保护

和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生态用地,发展家居制造、钢铁配套、电子制

造、新材料、临港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杰旅游等产业;紧密结合生态

保护和水源保护,加快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生态园区建

设,建设现代生活电器创新制造基地,建成粤西轻工产业集聚区:实

行严格的空间管制,引导城镇工矿建设集中布局:严格禁止对破坏生

态、污染环境的产业供地,引导与区域定位不相宜的产业逐渐向区外

有序转移;构建耕地、林草、水系、绿带等生态廊道,加强生态用妃

之间的有机联系。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9084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1482

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2667公顷,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225公

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461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4511公

四、东部优先发展区

本区位于湛江市东部,指吴川市,土地面积86090公顷,占全市

土地总面积的651%;本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建立了才

果、北运菜、淡水养殖、对虾、禽畜等农业商品基地,形成了以糖酒

机械、羽绒制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日用陶瓷、烟花

炮竹等为主的工业支柱行业。

本区土地利用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服务业为核心职能,出

升传统产业,发展钢铁石化配套、机电制造、生态休闲与文化观光城.

游*等产业.重点建设生态屋障带,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在也

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保障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效应强扪

产业和项目的用地,引导城镇和循环经济工业区有序扩展,注重士妃

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以及挖潜,打造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

中国月饼之乡和全国废旧物资集散基地品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

势,全力引进和聚集发展要素,推进经济发展。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453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96J

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1103公顷,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住12865公

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144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3019公

顷。

第三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为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的主要功能,依据湛江市区域土地资源特

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土地利用7个功能区。

一、基本农田集中区

全市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314626公顷,主要布局于雷州市、廉

江市、吴川市、徐闻县、遂溪县和坡头区、麻章区等县(市、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湛江市的粮食基地和蔬菜基地,建设好雷州市国家

级、徐闻县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

本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向:

1、区内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建设;

2、引导与本区定位相悖的产业向区外转移,区内非农建设用地

和其他零星农用地优先整理、复垦和调整为基本农田;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基本农田建窑、建

坟、挖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

本农田的活动;

4、严控占用耕地进行非农开发建设,城镇规划、交通项目都应

尽量避让本区耕地。

二、一般农业发展区

全市划定一般农业发展区577789公顷,主要分布于雷州市、廉

江市、吴川市、徐闻县、遂溪县5县(市)的丘陵台地和沿江低洼地

区,重点建设名、特、优、新水果基地和养殖基地。

本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向: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

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优先整理、复垦度

调整为耕地、园地;

3、积极发展“三高”农业,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严控向汐

染环境的产业供地;

4、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三、城镇村发展区

全市划定城镇村发展区:22067公顷,主要分布于滨海、河流和

公路沿线。重点建设市中心城区、各县(市)级中心城区、规划人匚

5万以上的建制镇、具有重要功能的其他城镇以及规模较大的农村。

本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向: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须符合经批准制

城市、建制镇、集镇和村庄规划;

2、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确懵

新增用地的,应当首先利用车耕地和劣等耕地;

3、农村建房用地一般情况下只允许拆旧建新、以旧换新,严相

执行一户一宅基地,提倡建筑公寓式楼房,以节约土地。

4、区内农用她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

四、独立工矿区

全市划定独立工矿区4633公顷,主要指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大

中型矿山和集中发展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区域。

本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向: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她和其他独

立建设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工矿建设规划,安排已依法批准的建设

项目使用土地;对进入区内的工业项目严格审查,限制大污染工业,

以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3、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

地,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4、及时复垦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

5、加强对废弃工矿用地复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监管,防控污染

物场地的环境影响,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五、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全市划定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83925公顷,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

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湿地和水源保护区。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为主要

河流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米内的河道水域,

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

全部水域及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陆域。俣护重点是

鹤地水库、合流水库、赤坎水库和青年运河、鉴江下游等江河、湖泊

及水库水源保护区。

本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向:

1、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3、区内影响生杰环境安仝的土地在规划期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4、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

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逐步退出。

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全市划定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6259公顷,以自然俣护区和嬴

林公园为主。规划陆域自然保护区7个(增加雷州足荣樟树林、徐闵

县石板天然林、雷州鳗兔苗3个县级保护区)、森林公园25个、地月

遗址1个,陆域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占全市土地面积比例从200:

年1.6%提高到5.0机保护重点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湖光岩世界

地质公园。

全市现有海域自然保护区7个,规划期拟增划13个;海域自然

保护区是湛江市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也必须严格佚

本功能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