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试题集锦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词语辨析(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他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抢救落水儿童。(2)由于他平时善于总结经验,因此工作起来得心应手。(3)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一鸣惊人。(2)她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所以人缘一直不太好。(3)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3)他性格豁达,待人热情,深受大家喜爱。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1)他的言辞激烈,让人感到不舒服。(2)这个电影很感人,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3)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1)他的演技很到位,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2)她做事很有条理,从不慌慌张张。(3)这个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他为人正直,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2)这个问题很难,我们得好好讨论一下。(3)他工作很努力,但是成果并不明显。二、病句修改(每题5分,共15分)1.原句:他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备课,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修改后:他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备课,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课堂。2.原句:这部电影情节紧张,场面壮观,让观众大饱眼福。修改后: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场面震撼人心,让观众大饱眼福。3.原句: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是班级里的一位好同学。修改后: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是班级里的一位好学生。4.原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修改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5.原句: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修改后: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6.原句:这个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修改后:这个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A.比,引申为“喜欢”;B.比,引申为“追求”;C.比,引申为“研究”;D.比,引申为“比较”。)(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A.得到,获得;B.取得,获得;C.实现,达到;D.达到,完成。)(3)子路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A.听到,知道;B.听从,执行;C.告知,传达;D.知道,了解。)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A.而,并列连词;B.而,递进连词;C.而,转折连词;D.而,假设连词。)(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A.得,取得,获得;B.得,得到,获得;C.得,实现,达到;D.得,达到,完成。)(3)子路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A.行,行动,执行;B.行,行动,进行;C.行,实行,实施;D.行,进行,执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A.学,学习,研究;B.学,学习,追求;C.学,学习,了解;D.学,学习,达到。)(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A.道,道路,方向;B.道,道德,品行;C.道,道理,规律;D.道,道义,信仰。)(3)子路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A.行,行动,执行;B.行,行动,进行;C.行,实行,实施;D.行,进行,执行。)四、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从《诗经》的浪漫到《楚辞》的豪放,从《史记》的严谨到《红楼梦》的细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精神。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文章重点阐述了《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文章通过列举《史记》和《红楼梦》等作品,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4)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2.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2)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文章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使文章更具权威性。(4)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下列对文章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4.文章中提到的《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哪种文学风格?(1)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3)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5.文章最后一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表达了什么观点?五、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庐山谣》中,“______,______。”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3.《登鹳雀楼》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4.《望岳》中,“______,______。”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5.《将进酒》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和豪放情怀。六、作文(60分)题目: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要求:1.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的认识。2.可以从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3.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词语辨析1.(3)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此句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没有语病。2.(2)她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所以人缘一直不太好。此句中的“不善于交际”使用恰当,符合语境。3.(1)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句中的“虽然……但是……”为转折关系,符合语境。4.(1)他的言辞激烈,让人感到不舒服。此句中的“言辞激烈”使用不当,应为“言辞犀利”。5.(3)他的演技很到位,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此句中的“栩栩如生”使用恰当,形容演技逼真。6.(2)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此句中的“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使用恰当,符合语境。二、病句修改1.原句:他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备课,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修改后:他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备课,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课堂。解析:原句中的“课程”应改为“课堂”,以保持句意的一致性。2.原句:这部电影情节紧张,场面壮观,让观众大饱眼福。修改后: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场面震撼人心,让观众大饱眼福。解析:原句中的“紧张”应改为“跌宕起伏”,以形容情节的起伏变化。3.原句: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是班级里的一位好同学。修改后: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是班级里的一位好学生。解析:原句中的“好同学”应改为“好学生”,以保持与“性格开朗”和“待人热情”的搭配。4.原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修改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解析:原句中的“不断”应改为“持续”,以强调民生的持续改善。5.原句: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修改后: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解析:原句中的“事”应改为“事情”,以保持句意的完整。6.原句:这个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修改后:这个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解析:原句中的“严重”应改为“严峻”,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三、文言文阅读1.(1)A(2)A(3)A解析:根据《论语》原文,可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比”表示“喜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得”表示“得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中的“行”表示“行动”。2.(1)D(2)A(3)B解析:根据语境,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得”表示“得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中的“行”表示“行动”。3.(1)C(2)B(3)B解析:根据语境,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学”表示“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表示“道德”,“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中的“行”表示“行动”。四、现代文阅读1.(3)文章通过列举《史记》和《红楼梦》等作品,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解析:文章列举了《史记》和《红楼梦》等作品,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故选(3)。2.(2)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文章通过列举具体的文学作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故选(2)。3.(4)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解析:文章最后一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故选(4)。4.(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解析:《诗经》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而《楚辞》则以浪漫主义风格闻名。5.《将进酒》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和豪放情怀。解析:此句为《将进酒》中的名句,应填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古诗文默写1.《离骚》中,“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析:此句为《离骚》中的名句,应填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庐山谣》中,“______,______。”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解析:此句为《庐山谣》中的名句,应填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