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4大类型)(题型训练)(原卷版)_第1页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4大类型)(题型训练)(原卷版)_第2页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4大类型)(题型训练)(原卷版)_第3页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4大类型)(题型训练)(原卷版)_第4页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4大类型)(题型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题型训练(4大类型)TOC\o"1-3"\h\u【题型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题型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6【题型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7【题型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9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题型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22秋•新晃县期末)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 B.Cl2 C.O2 D.N22.(2022秋•同心县期末)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3.(2022秋•辽阳期末)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4 B.C2H4 C.CH2O D.CH3OH4.(2022秋•襄都区校级期末)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2050反应后的质量/g1416a20A.a=5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7:105.(2023春•莱州市期末)将一定质量木炭跟少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如图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像是()A. B. C. D.6.(2022秋•番禺区期末)我国古代典籍记载的“银针验毒“,涉及到反应4Ag+2H2S+O2═2X+2H2O,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A.AgHS B.Ag2S C.SO2 D.Ag2O7.(2022秋•天河区校级期末)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偏二甲肼(C2H8N2)和X作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2H8N23N2+4H2O+2CO2,则X的化学式是()A.N2O4 B.NO C.N2O3 D.N2O58.(2022秋•玉林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48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容器中一定含有5种物质 D.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一定为8:99.(2022秋•中江县期末)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5反应后的质量/g3.8待测7.22.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待测数据的值为2.6 C.物质A是反应物 D.化学反应中B、C的质量变化之比是13:3610.(2023春•萝北县期末)“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和(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上述粒子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用字母序号填空,下同)②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11.(2023春•莱山区期末)华夏之美,灿若繁花。央视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追寻中国传统色彩。群青、湘叶、桃红、凝脂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1)群青颜料在古代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的,是一种昂贵的高级颜料。青金石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这些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同。(2)缃叶色指的是桑叶初生的浅黄色。在中国古代绘画中,黄色颜料多用雌黄(As2S3)制成,雄黄(As3S4)在光照下会变成雌黄。这两种物质具有的共同点是(写一条)。(3)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红花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4)宋代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CaCO3+SiO2CaSiO3+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Ca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12.(2023春•牟平区期末)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若石灰水足量,该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个;小强认为实验时即使锥形瓶中未盛装石灰水,实验前后天平也会保持平衡,小明在认同小强观点的同时,认为如果不使用石灰水,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该问题是:,小明继续提出:该实验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小强提出:即使改为烧杯,下列反应中仍能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A.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B.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H2OD.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Ba(OH)2+Na2SO4=BaSO4↓+2NaOH13.(2023春•桓台县期末)请完成下列问题:(1)CO和CO2是碳的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C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最简比)。已知某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测得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5,则该瓶气体组成属于(填“纯净物”、“混合物”);(2)CO2和CO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分子结构(填“相同”、“不同”),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填“相同”、“不同”),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消毒,ClO2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工业上常用Cl2与NaClO2反应来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ClO2=2x+2ClO2,则x的化学式是,NaClO2中氯的化合价是。14.(2023春•桓台县期末)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将22g丙烷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已知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是22:7,则生成H2O的质量是,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在这个反应中,丙烷中所含氢元素质量和产物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关系是,产物CO2、CO中的碳元素总质量与丙烷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关系是。15.(2023春•萝北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甲、乙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甲同学采用装置A,乙同学采用装置B。请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上述装置实验其中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同学(填“甲”或“乙”)。(2)装置A中看到气球的变化是。​(3)装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16.(2022秋•长寿区期末)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M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新型材料。取22.4gM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16.0gCuO和16.0gMgO。(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g;(2)计算M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17.(2022秋•阳新县校级期末)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519317反应后的质量233X51(1)x=(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题型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18.(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从下列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B.此反应中氧元素有两种化合价 C.这一原理不适宜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氧气 D.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3:819.(2022秋•江津区期末)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各粒子的相对数量20.(2023春•东平县期末)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3H8+5O23CO2+4H2O。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丙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丙烷和5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个二氧化碳和4个水 C.1gC3H8和5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gCO2和4gH2O D.1个C3H8分子和5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个CO2分子和4个H2O分子21.(2022秋•衡山县期末)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条件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22.(2022秋•通州区期末)已知硫化氢(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H2S的可燃性 B.表示硫化氢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加水 C.生成的SO2可以直接排入空气 D.硫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23.(2022秋•中宁县期末)小明同学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题型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4.(2022秋•宝山区期末)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2↑ B.O3+3CO2Fe+3CO2 C.P+O2P2O5 D.2CO+O2═2CO225.(2023春•北林区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 B.用铁片和硝酸银溶液比较金属的活泼性Fe+3AgNO3=Fe(NO3)3+3Ag C.CuO在高温条件下与C反应:C+2CuO2Cu+CO2↑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2H2+2O2↑26.(2022秋•汤阴县期末)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变红:。(2)实验室可用固体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氧气,同时生成了碳酸钠:。27.(2023春•招远市期末)化学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1)高纯硅(Si)用作5G基带芯片,其制取原理:四氯化硅(SiCl4)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长征5号”火箭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①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十二烷(C12H26)是航空煤油中成分之一。十二烷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8.(2023春•莱州市期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用到很多化学知识。(1)新冠肺炎病毒也是由分子构成的,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①没有直接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身体也可能被感染:。②防疫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2)佩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隔离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3)在抗疫过程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ClO2是一种新型的含氯灭菌消毒剂。在通常情况下,a.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b.熔点一59℃;c.沸点11℃;d.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水的密度为1g/mL);e.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生成氯气(Cl2)和氧气;f.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g.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ClO2的名称是,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②上文中描述二氧化氯化学性质的是(填字母编号),由上述信息可知,ClO2消毒剂的保存方法是:。③写出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④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方程式:5NaClO2+4HCl=4ClO2+5NaCl+2。(4)酒精(C2H5OH)和过氧乙酸(C2H4O3)也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两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相同的,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29.(2022秋•于洪区期末)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湿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水蒸气冷凝产生过氧化氢的量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条件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C.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5)如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题型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0.(2022秋•榕城区期末)将25gA物质与5gB物质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只有10gA,和一种新物质C。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80,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B=2C B.2A+B=C C.A+2B=C D.A+2B=2C31.(2023春•高青县期末)在化学反应2A+5B=4C+2D中,已知13gA跟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 B.52 C.44 D.3232.(2022秋•汤阴县期末)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60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氢气,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Fe、Zn B.Mg、Fe C.Al、Fe D.Al、Mg33.(2023春•周村区期末)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已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14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44g,又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 B.18 C.36 D.4434.(2023春•肇源县期末)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有如下转化关系:A+3B═2C+3D,已知A的质量是16g,B的质量是8.4g,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是28:33,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37 B.44 C.56 D.13235.(2022秋•东坡区校级期末)取7.5g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是混合物 B.剩余CaCO3的质量为2.8g C.生成2.5gCO2气体 D.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g36.(2022秋•海安市期末)取24.90gCo(CH3COO)2•nH2O样品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加热过程中残留固体中钴元素(Co)质量保持不变;样品在300℃前失去结晶水;图中A、B、C、D各处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C、D均由Co、O两种元素组成;A→B产生的气体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4 B.A→B产生的气体为C2H6 C.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D的小 D.D中钴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9:1637.(2022秋•沁阳市期末)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①S②CH4③C2H5OH④Mg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38.(2022秋•罗湖区校级期末)医学上常用双氧水(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从家庭小药箱中取68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称量时间/min012345产生氧气的质量/g00.71.11.41.61.6(1)双氧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或“氧化物”)。(2)在此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在称量时间为5分钟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从表格可知,该实验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4)请计算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39.(2022秋•峡江县期末)实验室有一瓶氯酸钾。某兴趣小组称取24.5g氯酸钾和一定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当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01g)。(3)剩余24.2g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精确到0.1g)。40.(2023春•环翠区校级期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