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下列文物中,由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刘贺玉印B.青铜雁鱼灯C.《论语》竹简D.青瓷双系壶
2.金属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母牛的是()
A.铁锅不用时洗净擦干有利于防止生锈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C.日常生活中所用金属多数为合金
D.为保持铝制炊具的洁净,应经常用钢丝球擦洗
3.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模型图如下)的返回舱经过大气层时,经受住了一千多度
的高温考验,最终成功返回地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翼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天线材料采用了钛镁合金,它的熔点比金属钛高
C.返回舱表面所用的材料具有熔点高、强度大等特点
D.飞船大量使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能减轻船体质量
4.下列关于金属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的固体
D.“真金不怕火炼”
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C.纳米铁粉与普通铁粉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二者的原子不同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能影响反应能否发生
6.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的生产过程主要为①炼铁:将捣碎的
铁矿石和焦炭放入炼铁炉中,持续鼓入空气并加热;②炼钢:将炼铁炉中产生的液态生铁导入敞口的“方
唐”中,加入潮泥灰(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并不断翻炒。下列与“妙钢法”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B.“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以提高炉温
C.“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除尽生铁中含有的碳
D.钢的性能优良,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
7.古书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化学反应原理为:Fe+CuSO4=Cu+FeSO4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SCU属于氧化物B.FeSCU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8.室温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质量相同的一块镁片和一块锌片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
的实验如图甲,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压强变化推测两个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B.曲线①的压强上升比曲线②高,说明①产生H2总量更多
C.曲线②是Mg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D.反应结束后Zn一定有剩余
9.《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
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0.某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
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铝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2A1+6HC1=2A1CL+3H2
B.ab段气压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片表面的有一层氧化膜
C.be段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是反应放出了热量
D.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体消失
11.一种以黄铜渣(含Zn、Cu、ZnO、CuO)为原料获取Cu和ZnSCU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一含CuSC>4、「Z11SO4溶液
过量Zn
稀H2sO4ZnSOq的溶液
黄铜渣过滤
过滤、
—►Cu—►CuZn
A.加入H2SO4生成H2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T
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C.判断加入的Zn如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
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
12.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
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
/镁片
锌片-------
/____
铁片
050100150
时间/s
A.三种金属先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
B.实验中温度升高是因为金属与盐酸反应过程放热
C.完全反应后,实验中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Mg>Zn>Fe
D.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13.某金属混合物由Al、Mg、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2.4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
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AlB.MgC.ZnD.Cu
14.取一支试管,按下列顺序加入试剂。
实验①:取一小块铜片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铜片不溶解。
实验②:向混合物中持续通入氧气并加热。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③:向生成的蓝色溶液中加入铁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得出:铜与稀硫酸常温时不发生反应
B.实验②可特出:蓝色溶液中定含有CuSO4
C.实验③中只发生一个反应,Fe+H2sO4=FeSO4+H2T
D.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
15.欲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图所示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时()
铜丝一充分反应后--铝丝
D.取出铜丝
AgNO,会
溶液一耳再插入
铝丝
16.炼铁厂以赤铁矿、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来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炼铁的设备是高炉
高温
B.生成铁的主要反应是:CO+Fe2O3^Fe+CO2
C.生铁属于混合物
D.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制取一氧化碳
17.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不锈钢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铝片
硫酸亚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铜片
/CC)22
/铜片W
C.证明铜生锈与CO2、02和HzO有关,铜片
生锈
H20X
稀硫酸
铁片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8.向一定量CuCb、FeC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19.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B件的3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棉
花和
■植
钙
氯
物
化
食
蒸
甲
油
」
丹
气
尸
储
盐
乙
蒸
」
水
丙
水
储
②水③
A.比较①中甲、乙、丙三处,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
B.对比②③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④比①锈蚀严重,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食盐溶液能加快铁钉的锈蚀
20.向盛有一定质量FeCb、MgCb和CuCb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使其充分反应(溶液
始终未饱和),烧杯中不溶性固体的质量随锌粉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固A
*
体
质
量
/gIV
0锌粉质量/g
A.过滤出M点时溶液中的固体,干燥后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M到P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大
C.P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Cb
D.溶液质量:Q>P
第11卷选择题(共60分)
21.(6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就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为标志的。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纯铝片上留下划痕说明硬铝比纯铝的硬度。
⑵生活中常用铜制导线,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性;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反应;
(4)实验室内铁架台经常因接触盐酸而被腐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答一种即可)。
22.(8分)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DA中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C)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B.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
(3)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o
(4)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中铁钉表面产生_______o
(5)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为o
23.(6分)金属材料的使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多角度了解。
(1)我国夏代就出现青铜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青铜硬度比纯铜硬度(填“大”或“小”)。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开始使用,赭石(主要成分为Fez。?)是一种铁矿石,写出用一氧化碳与赭石炼
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如—棉花和
干燥剂
③
(3)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
条件是铁与______直接接触。②中铁钉的A、B、C三处中处锈蚀最严重。
(4)试管①中加入的蒸储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在蒸储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
油的作用是0
24.(9分)小松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铭的。而我们在学习金属
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铭,为了了解铭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
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1)小松同学猜想:Cr>Al>Cu;小雷同学猜想:Al>Cr>Cu;小聪同学猜想:。
【查阅材料】铭(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铭能与
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铭(CrSOQ溶液。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
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
(2)三种金属加入稀硫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0
【实验现象】
(3)
金属CrA1Cu
与硫酸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剧烈—
【实验结论】
(4)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写出A1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问题】
(5)小松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这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
置关系,小雷认为不可行,理由是o
(6)小聪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这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总结】
(7)由上述实验可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o
25.(8分)某学习小组从含有Hg(NC>3)2、CU(NC>3)2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汞和铜,进行了如下所示的
探究。请回答: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其中所用仪器玻璃棒的作用是o
(2)步骤①加过量铁粉的目的是o
(3)加适量稀H2SO4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步骤④最好选用的试剂是o
(5)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的操作应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干冷的烧杯②用导管通入带胶塞的锥形瓶③用导管通入装有水的大试管④通入密闭并有冷凝功
能的装置
26.(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了山西地质博物馆,对铁的存在形式、炼铁原理、工业炼铁得
到的主产品成分、铁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旅。
项目一:调查铁的存在形式
(1)山西铁矿资源丰富,以磁铁矿为主,此外还有赤铁矿、菱铁矿等。同学们发现博物馆陈列中并没有
像“自然银”一样的“自然铁”,原因是。
项目二:了解铁矿石炼铁原理
(2)山西炼铁业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其能发展壮大的原因是o现代炼铁
一般在高炉内完成,请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进行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项目三:探究工业炼铁得到的主产品成分
【查阅资料】①工业炼铁的主产品是铁水(冷却后为固体),副产品有煤气、炉渣、炉尘等。
②炭不会溶解在稀盐酸中,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溶于铁水。
【提出问题】工业炼铁得到的主产品是纯铁吗?
【猜想假设】猜想一:得到的主产品是纯铁;
猜想二:得到的主产品是生铁。
(3)【进行实验】
实验结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论
方案取少量工业炼铁所得的铁制品,磨成粉末,用强磁铁猜想二
—
进行吸引成立
方案另取少量工业炼铁所得的铁制品,打磨后置于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猜想一
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浅绿色成立
【反思质疑】
(4)小晋对方案二提出质疑,于是对方案二进行了改进,证明了猜想二成立。小晋的实验步骤是另取少
量工业炼铁所得的铁制品,打磨后置于试管中,加入,实验现象为o
项目四:了解铁的应用
(5)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是其合金。生铁硬而脆,几乎没有塑
性,而用其炼成的钢却有良好塑性,生铁和钢的区别是o铁制品保存不当容易生锈,请你写出
生活中的一种铁制品防锈的方法,并说明防锈的原理:o
27.(11分)化学视角认识蒸汽眼罩。蒸汽眼罩正逐渐走进日常生活,它借助铁生锈产生热量,使材料
内部的水分稳定蒸发,利用产生的热度和湿度缓解眼部疲劳。
【实验探究】
I.探究蒸汽眼罩内部材料中有铁粉
(1)取少量眼罩内部材料,用磁铁吸引,观察到部分固体被吸起。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
学”)变化。
(2)用化学方法检验铁粉。请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选用试剂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II.探究蒸汽眼罩快速发热的原因
(3)①铁生锈,是铁与作用的结果,但放热缓慢。哪些因素能加快反应,使蒸汽眼罩快速发热?
某小组同学采用对照实验展开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内部材料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
方案标号实验药品
一4g铁粉、2mL水
二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三—
四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2g氯化钠
②完善表格中实验三中的实验药品。
③以上方案一与方案四之间不能形成对照,理由
使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并生成图像如下图:
60-1温度be
5Q1温度/℃501温度/y50H温度“C
4(1-40-40-
3(卜30-30
20-20-20-
_________________
101。10-
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
时间/S时间/S时间/S时间/s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
④对比分析图像,你获得的结论是
【反思评价】
(4)除上述探究中的因素外,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还有(写一条即可)。
28.(4分)某工厂用海南石碌铁矿含杂质15%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3co+Fe2O3^2Fe+3co2)若日产生铁中含铁的质量为224t,则每天要消耗铁矿石多少t?(已
知杂质中不含铁元素)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刘贺玉印”中玉印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青铜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故正确;
C、竹子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D、青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Bo
2.D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锅不用时洗净擦干有利于防止生锈,不符合题意;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防止金属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
有效途径,不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所用金属多数为合金,因为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性能优良,不符合
题意;
D、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缩短其使用寿命,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太阳翼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
B、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天线材料采用了钛银合金,它的熔点比金属钛低,说法错
误;
C、返回舱经过大气层时要经历高温、摩擦力很大的环境,因此表面所用的材料具有熔点高、强度大等
特点,说法正确;
D、为了能减轻船体质量,飞船大量使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说法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铜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则变成了黑色的固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和氧气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纳米铁粉在空
气中自燃的产物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说明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可能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纳米铁粉与普通铁粉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构成二者的原子相同,都是铁原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影响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
确;
B、“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炉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而不是将碳除尽,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钢的性能优良,如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7.A
【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
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FeSO4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其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为+2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
法正确;
D、铁能将铜从硫酸铜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o
8.A
【详解】A、镁、锌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图乙随着反应的进行,曲线①、曲线②的压强都
是先增大,后小幅下降,可推测两个反应过程中都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乙,曲线①、曲线②最后压强相等,说明两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则曲线①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最终压强相等,说明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镁、锌的质量比是24:65,
因此镁片一定有剩余,而锌片不一定有剩余,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o
9.C
【详解】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不符合题意;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
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上生赤煤”是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红色的铜,不是红色的煤,符合题意;
D、“浸铜之法”中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要标“广,化学方程式为
2A1+6HC1=2A1C13+3H2T,选项错误;
B、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向放有未经砂纸打磨的铝片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盐酸,开始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气压变化不明显,选项正确;
C、密闭容器内气压的大小与气体的多少和温度有关,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放热,压强
增大,选项错误;
D、cd段气压减小,说明物质完全反应,气体不再增加,温度开始降低,选项错误。
故选Bo
11.B
【分析】黄铜渣中的锌、氧化铜、氧化锌和硫酸均能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氢气,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后的滤液中
有硫酸锌和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过滤的滤渣中有生成的铜和过量的
锌。
【详解】A、根据分析,铜不和硫酸反应,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锌,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
气。不符合题意;
B、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通过加入锌能将铜置换出来可说明锌比铜活泼。
锌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也可以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铜。符合题意;
C、因为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不论锌是否过量溶液中都会有固体剩余。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流程中氧化锌、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中反
应物都是化合物,都不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计算。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
设金属质量均为mg,
Mg+2HCl=MgCl2+H2TZn+H2so4=ZnSO4+H2T
2mgm«m
242%=-=---——--g65=-----g
12412232.5
mg石mg
Fe+2HCl=FeCl2+H2T
2mgm
562x3=_7T-=-§
JOZo
mgx3
则完全反应后,实验中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Mg>Fe>Zn:
A、三种金属先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防止干扰金属与酸的反应,说法正确;
B、实验中温度升高是因为金属与盐酸反应过程放热,说法正确;
C、完全反应后,实验中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Mg>Fe>Zn,说法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显浅绿色,所以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法正
确;
故选:Co
13.A
【详解】假设金属全部是铝,设生成0.2g氢气,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
2A1+6HC1=2Ale)+3H2T
546
x0.2g
54_x
【逼x=1.8g
假设金属全部是镁,设生成0.2g氢气,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乃
Mg+2HC1=MgCl2+H2T
242
y0.2g
24_y
逼y=2.4g
假设金属全部是锌,设生成o.2g氢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z,
Zn+2HC1=ZnCl2+H2T
652
z0.2g
65z
z=6.5g
T02I
2.4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因此镁和其它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混合,完全反应后生成氢
气的质量都不是0.2g,则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镁;2.4g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大于0.2g,2.4g
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小于0.2g,铜与盐酸不反应,因此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铝,含
有锌、铜中的一种,故选A。
14.C
【详解】A、根据实验①的现象,铜片不溶解,说明铜与稀硫酸常温时不发生反应,故选项A说法正
确;
B、稀硫酸溶液为无色液体,溶液变为蓝色,是因为铜先被氧化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铜,因此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B说法正确;
C、实验③中发生的反应有:溶液是蓝色,则含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中硫酸
亚铁为浅绿色溶液,铜单质为红色固体,加入铁钉有气泡,说明反应物中硫酸有剩余,依据金属活动
性顺序表,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通过实验①可以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通过实验③可以得出铁的活动性比
铜强,排在铜的前面,铁排在氢的前面,因此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故选项
D说法正确;
故选:Co
15.C
【详解】A、左边试管中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铝,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铜;右边试管中铜与硝
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能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铝>铜
>银,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左边试管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右边试管中铜与硫酸铝不反
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铜,能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铝>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
不符合题意;
C、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银;充分反应后取出铝丝再插入铜丝,铜与
硝酸铝不反应,说明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铜,不能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能验证铝、铜、
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充分反应后取出铜丝再插入铝丝,铝与
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铝,说明说明金属活动性铝〉铜,能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
铝>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A、工业炼铁的设备是高炉,故A不符合题意;
B、高炉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3CO+Fe2O32Fe+3c,故B符合题意;
C、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焦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焦炭的
作用是:提供热量和制取一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详解】A、不锈钢的组分金属是铁,不是铝,所以不锈钢在铝片上刻画不能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
硬度。即A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铜片与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铜〈铁;锌粒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
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锌>铁。即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B能达到相应目的,
符合题意;
C、铜生锈主要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缺少验证铜片只与干燥的
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铜片是否生锈。C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D、由于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
装置内进行。实验中烧杯不是密闭装置。D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8.C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一定量CuCL、Fe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先
与CuCb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CuCL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FeCb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
【详解】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该金属是铜,滤液中溶质不一定有三种,也可能是锌和氯化铜恰
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溶质有氯化亚铁、氯化锌两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滤液中溶质不一定有两种,也可能是锌和氯化亚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
中溶质只有氯化锌一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滤渣中一定含有铁,此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故选项
说法正确;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说明溶质是氯化锌、氯化亚铁,若氯化亚铁部分参加了反应,滤渣中含有铜、
铁,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
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B
【详解】A、铁与氧气、水共存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
乙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最充分,故A说法正确;
B、②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③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则对比②③,不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和空
气,故B说法错误;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C说法正
确;
D、④比①锈蚀严重,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食盐溶液能加快铁钉的锈蚀,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0.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则锌不能和氯化镁反应,锌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
锌,待氯化铜完全反应后,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锌。
【详解】A、M点时发生的反应为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锌,过滤后所得的固体中只含有铜,
铜不能和盐酸反应,则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Zn+CuCl2=Cu+ZnCl2Zn+FeCl2Fe+ZnCL
B、由于g,锌和氯化铜、氯化亚
656465JO
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均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P点表示锌和氯化亚铁恰好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锌和氯化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P点时反应结束,则溶液质量:Q=P,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1.(1)大⑵导电⑶氧气/。2(4)尸e+2HC/=FeCl2+H2T
(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或寻找金属代用品)
【详解】(1)将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纯铝片上留下划痕说明硬铝比纯铝的硬度大,合金的硬度
大于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故填:大;
(2)生活中常用铜制导线,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性;
(3)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故填:氧气(或02);
(4)实验室内铁架台经常因接触盐酸而被腐蚀,是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t,故填:Fe+2HCl=FeCl2+HA-
(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故填: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或寻找金属代用品)。
22.(1)D(2)红色浅绿色(3)Zn+2HCl=ZnCL+H2T(4)Fe+H2s(Z^FeSOd+H2T气泡(5)
AB/BAFe、Cu、Ag
【分析】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
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1)A、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该项不
符合题意;
D、反应前铜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硝酸铜中铜元素为正二价,故该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现象是: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
渐变为浅绿色。
(3)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T0
(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钉表面会因产生氢气而有气泡冒出。
(5)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AB,通过A证明铜比银活泼,通过B证
明铁比铜活泼。Cu、Fe、Ag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高温
23.⑴大⑵Fe2C)3+3CO^=2Fe+3CC^3)水、氧气B
(4)隔绝水与氧气接触,防止空气中氧气溶解于水
【详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则青铜硬度比纯铜大;
(2)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Fe2O3+3C02Fe+3CO2;
(3)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只与水接触)和③(只与氧气接触)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与氧
气和水同时接触)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直接接触;
②中铁钉的A、B、C三处中B处锈蚀最严重,是因为B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最充分;
(4)试管①中加入的蒸储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蒸储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
作用是隔绝氧气;
24.⑴Al>Cu>Cr(2)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及污物⑶无明显现象
⑷Al>Cr>Cu2A1+3H2SO4=A12(SO4)3+3H2T(5)®,铭均能与硫酸铜反应,不能比较铝、铭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6)铝、铜、硫酸亚铭溶液
(7)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详解】(1)已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猜想铭、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小松同学猜想
Cr>Al>Cu;小雷同学猜想Al>Cr>Cu;则小聪同学猜想为Al>Cu>Cr;
(2)由于金属在保存时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使表面形成氧化层,因此三种金属加入稀硫酸
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及污物;
(3)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因此铜与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4)由表格数据可知,铝与硫酸反应剧烈,倍与硫酸反应缓慢,铜与硫酸不反应,说明三种金属的金
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Al>Cr>Cu;
Al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铝,化学方程式为2A1+3H2s04=他岱。4)3+3旦T;
(5)不能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理由是铝、铭均能与硫酸铜反应,不能比较铝、铭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6)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Al>Cr>Cu,根据“三选中”的设计思路,可选取金属铝、
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铭溶液中进行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检验,铝与硫酸亚铭反应生成铭和硫酸铝,说明金
属活动性Al>Cr,铜与硫酸亚铭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r>Cu,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
Al>Cr>Cu;
(7)由上述实验可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5.过滤引流使废液含有的Hg(NC>3)2、Cu(NO3)2中的Hg、Cu完全被置换出来除去过量的铁粉
Fe+H2SO4=FeSO4+H2T氢气③④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加入的过量的铁,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铜和汞都活泼,
因此可以把金属铜和汞从盐溶液中都置换出来,因此在得到的滤渣中都含有金属铜和汞,还有过量的
铁,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就把过量的铁除去了,然后把过滤得到的滤渣在空气中加热,由于汞受热容易
变成汞蒸气,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详解】(1)操作①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操作,其中的玻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型题)
- 2025工程主体钢筋外包工合同
- 2025国内劳务合同范本
- 2025正规网约车买卖合同模板
- 2025金融借款合同模板
- 2025餐饮业雇佣合同模板
- 2025二手房购房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某合同段兰渝铁路高风险隧道施工实施细则
- 2025物流运输合同样本
- 2025华泰创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课件
- 2024年九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原文解析范文)讲义高考英语而二轮复习
- 学校心肺复苏
- 动火作业安全检查表
- 餐饮督导培训课件
- 耐高温材料研究
- 临床研究数据的合理解读与报告撰写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记录
- 自愿赠与10万协议书范本
- 橡胶止水带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
- 单位车辆领取免检标志委托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